作為一名寵物行業的工作者,小美在這個行業中「摸爬滾打」至今已經有八年的時間,期間認識了形形色色養寵的人,
他們中有老人、有中年的大叔阿姨、有年輕人、有孩子,
有老師、有商人、有學生、也有自由職業者,
而這些人所飼養的寵物更是五花八門,比如最常見的犬貓、不太常見的倉鼠、雪貂、烏龜、蜥蜴、兔子、龍貓等等,甚至還有牽著羊駝來寵物店洗澡剪毛的。
正所謂「恰飯是商人的天性」!
站在從業者的角度去看待「全民養寵」這件事,我們的態度自是養寵的人越多越好!
但是對於旁觀者來說,養寵這種事他們就很不能理解,
就比如當初小美剛從事寵物行業的時候,就遭到了父母的強烈反對,即使是現在我家的那隻「二哈」,依舊是不太受老爸的待見,他老人家寧願每天在樓下跟大爺大媽吹牛、喝茶、下棋,對養寵這件事也提不起多少興趣,
當然,或許是因為「二哈」這種狗子天性太能折騰,老爸對它唯恐避之而不及,可就算是家裡養的魚,他都不太願意去喂,但你若是喊他去釣魚,他的興致倒是比誰都高!
這也正應了小美近些年來經常聽到的一句話,那就是生活中那麼多有趣的事情可做,為什麼非得去養寵物呢?
更何況養寵物還費時費力更費錢,有這個時間精力去追個劇、遛個彎不好嗎?
有這個錢拿去補貼一下家用、買點好吃的,難道它不香嗎?
站在不養寵物的人的角度去看待這些問題,你會發現這些話是極有道理的,但話又講回來,如果我們稍微查看一下歷史,就會發現,人類豢養寵物卻又並非是現代人的「專利」。
比如,早在1.5萬年前,古人就開始馴養狗了,
貓也被人類馴化了3500年,
而原產於我國的金魚,也至少在1500年前就被人們所飼養了!
那麼這又回到了我們剛才的那個問題,為什麼從古至今會有那麼多人要去養寵物呢?
對於這個問題,或許我們可以從寵物一詞的釋義上看出些許端倪。
百科上關於「寵物」的解釋是這樣的,寵物是指人們為了精神目的,而不是為了經濟目的而豢養的生物。
由此可見,人們養寵物更多的是為了滿足自己的精神需求。
不過在小美看來,多數人之所以會去飼養寵物,用「緩解孤獨」一詞來解釋,或許更為貼切。
舉幾個例子:
一、老年人養寵物(空巢老人)
小美從事寵物行業這麼多年,可以負責任的說,在我見過的所有養寵物的老年人中,至少有一半是空巢老人。
根據全國老齡委的預測,2015年到2035年我國老年人口將年均增長一千萬左右。
而目前,我國大中城市老年空巢家庭率已達到70%。
在空巢家庭裡,四處靜悄悄,沒有生氣。
空巢老人們由於無法享受過去大家庭的天倫之樂,加之很多老人自身又缺乏興趣愛好,離開子女時間久後很容易產生孤獨感。
他們有心裡話沒處述說,有時間沒事可打發。這樣的老人很容易出現抑鬱症狀,精神寂寞、孤獨,覺得生活沒有意思,經常回想往事,也會感覺失落、悲觀。
而多數空巢老年人選擇養寵物,其實就是為了緩解自身的這種孤獨、失落和悲觀的情緒,這也是他們在特殊環境下,積極面對生活的一種態度!
二、單身者養寵物(無論男女)
現階段我國「憑本事」單身的適婚男女越來越多,這些人學歷不低、工資不低,他們既能上得廳堂,又可以下得廚房,但卻又因種種原因而不得不「獨善其身」。
這些原因或許是門戶之見、又或許是彩禮過高,再或者是房子、車子等剛需條件達不到要求,儘管這些人平時的生活看起來很「小資」,但與前者幾個方面一對比,這種「小資」實在是顯得有些微不足道。
換句話來說就是,這些人並非不想擺脫單身,而是受限於實際條件而又不得不選擇單身。
但人嘛,終究還是一種感性的動物,單身者們看著別人成雙成對、你儂我儂,再想想自己,悲愴、悽涼、孤獨感,又怎會不自心底油然而生。
於是這部分人便選擇了飼養寵物,至少在他們的眼中,寵物是能夠與他們親近,不抱有任何企圖,能夠一生忠於他們的朋友,
或者說,至少那也是一個「伴兒」!
三、孩子養寵物(不太合群的孩子)
小美是個80後,在我小的時候,國家還沒有像現在這樣發展的如此之好,普遍的家庭都不是太富裕,那時候,作為孩子,我們可玩的東西並不多,
但我們是開心的,起碼平時玩伴很多,不管是在城鎮裡的社區,還是在鄉下農村,孩子們閒暇之餘,總能找到很多「好友」一起出去浪。
可不知從什麼時候開始,這樣美好的童年時光越來越少,孩子們之間變得越來越孤立,他們沒有太多的玩伴,有的只是手機、遊戲,上不完的網課和補習班,偶爾能出去玩,也是作為家庭的一份子隨隊出發,再也不可能像以前一樣,幾個小夥伴結伴出行。
久而久之,某一天做父母的可能會突然發現,他們的孩子竟是如此的內向,不願和人說話,不願和其他小朋友一起玩耍,但卻唯獨對一些寵物抱有極大的興趣,
很多父母這個時候可能就看不懂了,他們不知道自己的孩子心裡究竟是在想些什麼,
殊不知,正是因為現在大人們對孩子長久的隔離、溺愛,讓一些孩子變得越來越自我,學不完的網課、上不完的補習班,讓孩子們沒有時間去交朋友,
在這些孩子們看來,他們在真人之間得不到的關注和友情,在寵物這裡都能得到,至少在這些孩子的世界裡,寵物才是能夠讓他們感同身受的朋友!
當然,上述幾個例子看起來或許有些極端,並不能代表所有養寵人的想法,有些人養寵物僅僅只是出於喜歡,
但不管怎麼說,從寵物一詞的釋義上可以看到,人們養寵物,只要不是為了經濟目的,幾乎所有都是為了精神需求,
過去,人們養狗主要是為了保障安全,看家護院;養貓主要是為了消滅鼠害,保護糧食。
而今天,飼養寵物可以作為夥伴,可以讓生活更加充實。
最後小美想說,現代社會是一個自由社會,人人都有養寵物的權利,作為不養寵物的旁觀者,在沒有了解具體事實之前,不應去苛責那些養寵物的人,
畢竟每個人說到底,都只是一個個體,很多時候,我們很難設身處地的,站在他人的角度去想問題,更沒有辦法得知他人內心的真實想法。
當然,作為養寵者,也應做到文明養寵,因為並非人人都喜歡寵物,每個人雖說只是個體,但終歸個體是生活在社會這個大家庭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