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雅生完孩子半個多月了,一直在家臥床休息,可是最近幾天,小雅發現自己只要大笑時就會漏尿,讓她特別尷尬。後來小雅去醫院檢查了一下,醫生說小雅漏尿是因為子宮脫垂引起的,還好症狀不嚴重,後期能調理好。其實很多寶媽產後都被子宮脫垂所影響,那麼引起這個病症的原因是什麼呢?寶媽們趕緊了解一下。
懷孕生娃創傷
在寶媽懷孕期間,胎兒的成長會壓迫子宮,盆底肌長期受壓,導致肌肉變得鬆弛,再加上分娩胎兒的時候,孕媽要不停地用力,撕裂盆底肌,所以會加重子宮脫垂的症狀。子宮脫垂不僅給生活帶來不便,還會影響寶媽的健康,因此產後寶媽要做好子宮恢復的工作,常做提肛運動,或者準備一個陰道槓鈴,它能夠與手機智能連接,有多種練習模式,幫助訓練盆底肌,讓寶媽遠離子宮脫垂。
女性年齡過大
女性在35歲之後懷孕,就屬於高齡產婦的範圍了,產後出現子宮脫垂的概率也會更高。這是因為年齡越大的女性,子宮和卵巢功能就越退化,特別是絕經後的女性,由於身體內的雌激素變少,所以盆腔的肌肉組織變得更加薄弱、鬆弛,支撐不起內臟的重量,子宮就容易出現向下脫垂的症狀。
腹壓過高
很多寶媽在坐月子期間,就一直躺在床上休養,其實這樣的行為也會導致子宮脫垂。因為產後寶媽的子宮受到損傷,長期臥床容易發生慢性尿瀦留,使子宮形成後位,當寶媽打噴嚏或者大笑時腹壓增加,子宮就很容易發生脫垂。除此之外,有些寶媽從事的工作,消耗的體力比較大,也會導致腹壓增加,對子宮恢復很不利。
子宮發育不良
有些女性沒有生過孩子,也會發生子宮脫垂,一般是由於子宮先天性發育不良導致的,在她們出生前,生殖器官發育就出現了問題,隨著年齡逐步增長,症狀表現就會更嚴重。對於這類女性,是無法通過調理進行恢復的,最好是到醫院諮詢,通過手術進行治療。
子宮脫垂會引發很多症狀,比如漏尿、腹痛等,嚴重的陰道會出現脫垂物,不僅影響正常生活,還會危害健康,因此寶媽一定要保護好自己的身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