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秋季,錦州應國際鶴類基金會和中國野生動物保護協會鶴類保護聯合會邀請,首次參加《從呼倫貝爾到渤海灣水鳥同步調查計劃》,這是聯合國全球水鳥監控計劃重要組成部分。同時錦州還被確定為白頭鶴最北越冬地。
↑白頭鶴與灰鶴的混群
全國各網點水鳥同步調查
據了解,《從呼倫貝爾到渤海灣水鳥同步調查計劃》系國際鶴基金會發起,是由它與中國野生動物保護協會鶴類保護聯合會承辦的大型水鳥同步調查活動。黑龍江扎龍、內蒙古輝河、吉林向海、內蒙古圖牧吉、吉林莫莫格、遼寧遼河口等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均全程參與其中。此活動自2013年起到現在已進行6年,是聯合國全球水鳥監控計劃重要組成部分。調查內容主要是關注各地遷徙季水鳥的種類、數量、棲息地的情況,調查時間統一,所有網點同步。試圖通過一段時間的同步調查,了解水鳥尤其是大型珍稀涉禽分布和遷徙規律。
↑翹鼻麻鴨
白頭鶴最北越冬地定在錦州
近年來,錦州野保志願者一直為國家野生動物保護有關科研單位提供觀測數據,錦州濱海溼地的重要地位開始為世人所知,世界自然基金會(WWF)已將錦州濱海溼地作為生態保護優先區。北京師範大學生命科學學院張正旺教授向國家環保部提出的建議中,在180塊需要劃入生態紅線的溼地裡,錦州濱海溼地排名第六。張正旺教授認為,錦州作為南北水鳥遷徙的大通道,是生物多樣性保護的優先區域,也是WWF認定的生態保護優先區域,應該劃入生態紅線進行優先保護。
今年秋季,在內蒙古輝河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召開了《從呼倫貝爾到渤海灣水鳥同步調查計劃》會議,錦州野保志願者應邀參加,介紹了錦州濱海溼地情況,並正式加入《從呼倫貝爾到渤海灣水鳥同步調查計劃》。近幾年,經錦州野保志願者觀測,大量鸛鶴類在錦州市經停、越冬,其中,國家一級保護動物丹頂鶴、白鶴、東方白鸛、黑鸛,還有國家重點保護野生動物新名錄中有望晉級國家一級保護動物的白枕鶴,在錦州經停;國家一級保護動物大鴇、白頭鶴和國家二級保護動物灰鶴在錦越冬。與會專家一致把白頭鶴最北越冬地定在錦州。這改變了白頭鶴越冬區域的分布,對相關科研會有很好的推動,對錦州生態文明建設將帶來積極影響。
↑白琵鷺與綠頭鴨的混群
水鳥同步調查已開始進行
《從呼倫貝爾到渤海灣水鳥同步調查計劃》由中國野生動物保護協會志願者委員會在錦州的志願者團隊來完成,每年春秋遷徙季各進行三次同步調查,調查時間由總部統一規定協調,當天晚上提交數據,包括調查點的經緯度、調查時間、調查點能見的區域面積、調查點地形、天氣情況,以及觀察到水鳥的種類和數量。
近日,我市野保志願者進行了第一次錦州濱海溼地水鳥同步調查,並向調查總部提交數據,選擇的取樣時間點為9月25日和10月5日。此次同步調查中,在6個調查點進行點狀調查,觀察到關注範圍內水鳥43種,計數5000餘只。調查的重點物種為鶴類和大型涉禽,現東方白鸛1隻、白琵鷺146隻,其他種類大型涉禽還沒到達錦州。
志願者發現,錦州濱海溼地內,鴴鷸類小型涉禽、鷗類的數量和種類跟去年同期相比均偏多,大型涉禽數量偏少,應該是今年各地氣溫偏高,候鳥遷徙推遲所導致。10月4日,東北突然降溫,錦州志願者團隊在10月5日增加一次調查,經過一天近200公裡的調查巡護,沒有發現大型涉禽到來。最近氣溫變化劇烈,候鳥遷徙情況會隨時發生變化,錦州志願者團隊將加強巡護,隨時關注,儘量多地採集數據,為全球候鳥監控做出我們自己的貢獻。
↑白琵鷺
文:記者溫旭東 攝影:餘煉
編輯:史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