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期我們講了怎樣區分辣椒紅龍、血紅龍、橘紅龍。有魚友表示,相比紅龍,金龍更不會區分,擔心被黑心魚商欺騙,高價買來的過背其實並不純。因此,這期將繼續深入,介紹金龍的高背、B級過背以及寶石(紅尾金龍魚),過背金龍之前已經講過了,這期就不提。
首先,我們來談談金龍的起源。
最初只有過背、寶石兩個品種。但是隨著基因改良技術的發展,和龍魚市場的日益火爆,人們對金龍的鑑賞標準也逐漸提高。於是通過提純、雜交的方式得到了高背和B級過背。眾所周知,自然界物種基本上都存在著雜種優勢。
受巨大的市場前景和高額利潤的影響,漁場開始著手培育新品種的龍魚。於是,一些具有創新精神的漁場將印尼的寶石空運到馬來西亞,讓寶石和過背湊成一對,進行雜交。讓人驚喜的是試驗成功了,培育出來的新型金龍不僅品質高、而且存活率高。當這一批魚苗成熟之後,其中相當一部分個體的外部特徵是介於寶石和過背之間的。比如說,有些亮了四排半,有些亮了五排鱗片,甚至珠鱗也亮了。這些帶有新型特徵的金龍就取了一個非常應景的名字,高背。這就是高背的由來。
接下來,就來詳談高背與B級過背的區別:
一、高背
高背的品相也大有講究:品相好的高背亮到第五排,可能珠鱗也會亮,品相差的高背鱗片亮到四排半。高背發色優於寶石,品質上也比寶石要強,但是還是比不過B級過背和過背,所以市場上高背價格較前兩種低一截。
二、B過
B過金龍的典型特徵:五排全亮,大部分珠鱗亮了,第六排有表現。可以憑藉這些特徵判斷B過,B過品質優於高背好,可惜的是發色並沒有過背,品質較過背差一點。但是B過還是受到廣大魚友的歡迎,不為別的,就是性價比高。
三、寶石
寶石的鱗片一般可以亮到四排,但是五排幾乎沒有什麼表現,同樣珠鱗也沒有表現。而且寶石的後三鰭顏色深淺不一,和發色有關。大多數時候,背鰭、尾鰭上端的1/3的顏色是墨藍色,尾鰭下端和臀鰭為紅色。一般情況下寶石後三鰭的顏色愈深,發色愈早。
值得注意的是:
高背、B過的品相也有很大區別,品相好的龍魚亮到排數多,發色好,金質亮,立體感強,這是由遺傳決定的。品相好的高背、B過由純種過背和寶石雜交產生。
品相差則由青龍和寶石雜交,這樣的龍魚金質差,但產量高,因此價格較低。而目前市面上相當一部分高背都是寶石和青龍的後代。
簡而言之,高背與B過是寶石、過背雜交產物,發色表現介於寶石和過背之間,因此價格較過背低。至於孰優孰劣,個人認為根據魚友喜好和經濟承受能力而來。俗話說,有錢難買心頭好。只要對魚愛護有加,你的愛龍就是最美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