善良要有鋒芒,一昧的善良,終究成不了大事!
心地善良是一個人最好的品質,擁有一顆善良的心比擁有財富就能讓人內心富足,無論是交朋友還是找伴侶,善良永遠是第一位的。不過近幾年社會上卻出現了一種奇怪的現象,善良的人越來越少,太過善良的人不僅不會被高看,反而還很難成就大事,這又是什麼原因呢?
心理學家表示,並不是因為善良的人不受歡迎,而是因為太過善良總是得不到善報,農夫與蛇就是一個很好的例子。農夫本是好心救蛇然而蛇卻反咬一口,這類事情在社會上實在是太多。學生將倒地的老奶奶扶起後卻被訛詐幾十萬,如果沒有監控攝像頭,這會給他的心理造成多大的陰影?
善良並不是無條件地對每一個人好。善良的人往往懷著一顆感恩的心,他們對身邊的每一個人都很好,大家也肆無忌憚地接受著他們的善意,然而時間久了之後,這些人人不僅不會感恩,反而有了一種錯誤的認知。他們認為善良的人就應該受到欺負,善良的人不會反擊。這種錯誤的認識會讓一個充滿善意的人在社會上舉步維艱,因為他們不知道為什麼善良變成了一種罪過呢?
其實真正的善良並不是毫無保留的,而是應該帶有鋒芒。過度善良的人不會在他人身上獲取認同和歸屬感,只會給大家留下一種毫無原則的感覺,除了給自己徒增麻煩之外,沒有任何好處。職場上遇到過度善良的人時一定要小心警惕,他們或許帶有很強的目的性,也或許會變成一把利劍。當你被他們纏住時才明白,這些過度善良的人不僅解決不好自己的問題,還會連累其他人。
善良並不一定會有善報。歌手叢飛是一名癌症病人,他深知自己時日不多,所以將全部的存款都捐給了山區兒童,並且說好了要資助他們上大學。這種做法引起了社會的廣泛關注,同時很多人也為他的行為所感動。但是他的善意卻沒有得到回報,反而養出了一群白眼狼。叢飛病重的時候已經拿不出錢來資助孩子們了,那些受過他資助的學生卻寫信來罵他,質問他為什麼不繼續出錢了?
學生們有的過上了富裕的生活,有的走出大山變成了一個對社會有用的人才,然而他們在擁有了一切之後反過頭來辱罵幫助過自己的人。在人生的彌留之際,叢飛的心裡該有多麼難過?他的好心資助而成為了一種過錯,他所堅持的慈善事業,到頭來不過是竹籃打水一場空罷了。
善良應該是有條件限制的。一個人如果太過於善良的話,他會在這種善意中迷失自我,過度在乎他人的感受,自己當然也就成為了最為不重要的部分,有些善良的人會為了別人犧牲自己,甚至連到手的事業都拱手相讓。即便自己的內心獲得了極大的滿足感,但是對方卻完全不會這麼想。
從古至今能夠做出一番成就的人,他們的心裡並不是充滿善意,而是極度自私的,他們不用被世間的萬物紛擾,只需要朝著自己的目標想盡一切辦法努力就足夠了,善意的人在行進的過程中阻礙太多了,他們既要照顧別人的感受,還要在乎他人的想法,自己的目標會變得越來越模糊,最終很難成就一番大事。
人生在世並不是為了他人活著,而是為了自己活著,只有做好自己之後才有足夠的能力去幫助其他人,毫無限制的善良不會給人生起到任何作用,反而還會成為前進的負擔,給善良加上一把鎖只對值得的人開放,這樣的人生才是有意義的。希望你不要成為那個過度善良的人,也希望你的善良能夠被世界溫柔以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