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國產重型燃氣輪機問世!未來或裝備航母,多國準備搶購
11月27日,東方電氣集團發布了振奮人心的消息:「國內首臺F級重型燃氣輪機順利實現滿負荷穩定運行,正式具備自主生產、替代進口產品的能力。」在報導中著重強調了自主設計與製造、核心技術強、100%純國產、低成本、維護時間短,與進口的重型燃氣輪機相比,運行與維護價格節省了一半,實現了高溫部件等核心技術的國產化。首臺國產重型燃氣輪機的最大輸出功率為50MW,對比下目前的軍用燃氣輪機,就能知道國產重型燃氣輪機的功率到底有多麼突出了。
-
東方汽輪機完成全國首臺100萬千瓦級汽輪機組全通流提效改造
100萬千瓦級汽輪機組全通流提效改造,性能國際領先近日,由東方電氣集團東方汽輪機有限公司(簡稱「東方汽輪機」)研製的全國首臺100萬千瓦全通流改造項目——華電國際鄒縣發電廠8號機組成功投運並完成性能測試。
-
西門子能源中國內地首臺H級燃機點火成功
從西門子能源有限公司(以下簡稱「西門子能源」)獲悉,西門子能源為華電福新能源股份有限公司(中國華電集團控股)投資建設的廣州增城燃氣冷熱電三聯供項目提供的1號SGT5-8000H重型燃氣輪機,已於近日首次點火成功。
-
我國首臺自主研發PET/MR系統在上海正式裝機應用
【環球網科技 記者 樊俊卿】據工信部官方網站信息公布稱,日前,我國首臺擁有自主智慧財產權的一體化正電子發射斷層掃描及磁共振成像系統(PET/MR)在復旦大學附屬中山醫院正式裝機應用。一體化正電子發射斷層掃描及磁共振成像系統包括PET(正電子發射斷層掃描)及MR(磁共振)兩部分,實現了PET成像及MR成像的一體化結合,可實現同步且等中心採集生理、解剖和生化代謝信息,並將這些信息配準和融合。PET/MR成像集合了PET和MR兩種成像模式的優勢,具有多模態,多對比度,高解析度,高靈敏度和低輻射劑量等優點。
-
葉奇蓁:我國三代核電建設世界最快
中國工程院院士葉奇蓁日前在出席2013年中國核電可持續發展高峰論壇時表示,目前中國三代核電技術機組建設速度居世界之首。此外,建設核電發展是節能減排的需要。他介紹,目前世界上在建的壓水堆三代核電主要有AP1000和ERP兩種。
-
國內首臺全國產化熱軋強力卷取機熱負荷試車成功
10月9日,由中國中冶所屬中冶賽迪集團有限公司承擔技術總負責、三電及液壓設備供貨的我國首臺全國產化強力卷取機——寶鋼集團新疆八一鋼鐵有限公司1750毫米熱軋生產線新增3號卷取機熱負荷試車成功,卷形良好。
-
我國首臺自主智慧財產權重離子治療系統正式投入臨床治療
8月6日,「我國首臺自主智慧財產權重離子治療系統在武威正式投入臨床治療暨「百萬醫療+重離子就醫綠色生命通道」新聞發布會在西安舉行。武威重離子中心的成功投用,使我國成為全球第四個擁有自主研發重離子治療系統和臨床應用能力的國家,打破了國外壟斷,實現了我國在最大型醫療設備臨床應用方面的歷史性突破,填補了國內空白。開診至今,已有2000餘名腫瘤患者向武威重離子中心預約治療,通過篩選,該中心收治患者80人,已完成治療51人,正在上機治療13人,等待上機治療15人。
-
日本最大集團醫院引進首臺數字PET-CT,由中國自主研發
日本最大集團醫院引進首臺數字PET-CT,由中國自主研發 澎湃新聞記者 陳斯斯 2019-06-04 18:50 來源
-
我國無人機研發實現重大突破 飛行模擬器研發初見規模
目前,中航工業直升機所開發的無人直升機平臺基本實現了多元化,已經開發的型號平臺有750千克級、2000千克級、500千克級和1噸級,形成了軍用、警用、民用等系列化產品,多型產品分別交付了海事監管部門等軍民用戶。 飛行模擬器研發初見規模 從市場需求分析,飛行訓練模擬設備具有非常大的發展空間。
-
我國自主研發的石油鑽井「貪吃蛇」技術實現產業化應用
上證報中國證券網訊(記者 劉立)1月7日,中國海油對外宣布,我國自主研發的旋轉導向和隨鑽測井系統中的高速率脈衝遙傳技術在渤海油田南堡區塊實現重要突破,傳輸速率同比提升24倍,同比提高鑽井時效20%。這標誌著我國自主研發的旋轉導向和隨鑽測井系統成功突破「限速」,正式躋身世界前列,為大規模產業化應用插上了騰飛翅膀。
-
三峽集團與東方電氣集團座談
三峽集團與東方電氣集團座談 發布時間: 2021-01-08 00:00:00 來源: 作者: 本網訊(李時宇)1月6日,三峽集團黨組書記、董事長雷鳴山在京與來訪的中國東方電氣集團有限公司
-
東北大學研發的國際首臺含鐵錳礦懸浮磁化焙燒裝備在尚比亞投產
近日,東北大學自主研發的國際首臺含鐵錳礦NEUH-60型懸浮磁化焙燒裝備在尚比亞順利投產。截至尚比亞當地時間2020年12月31日9時,72小時工業運行指標為錳精礦錳品位48.18%、作業回收率86.98%;鐵精礦全鐵品位65.40%、作業回收率96.59%,完全達到設計指標。
-
潮科技|專注紅外測溫研發,「天鉑雲科」獲思源電氣3200萬元投資
公開信息顯示天鉑雲科成立於2017年,旗下全資子公司——杭州天鉑紅外光電技術有限公司(下稱「天鉑紅外」)主要負責紅外測溫產品研發製造,其產品用途廣泛,目前主要應用於電力設備運行狀態檢測和實時監測。思源電氣在公告中也提到目標公司為抗擊疫情做出了一定貢獻。據悉,天鉑雲科在疫情期間快速組織生產,向醫院、地鐵等單位提供了120多臺套全自動測溫型紅外熱像設備。
-
自主晶片威武!ATM、護照等都將用上國產
目前,在護照、港澳通行證等需要機讀的旅行證件上,作業系統為我國自行研發,但晶片是由國外廠商生產供貨,這是由於旅行證件晶片的要求比較高,以前我國晶片工藝和性能不能滿足應用要求。據《新京報》報導,公安部第一研究所證件事業部主任郭小波介紹,今年2月,我國首款自主研發的電子機讀證件專用晶片通過了有關部門的成果鑑定,該款晶片全部在國內設計和分裝,被認為「具備大規模推廣應用條件」。今後,護照、港澳通行證等將逐漸換上「中國芯」。
-
世界首臺70噸級靜液壓傳動履帶推土機中國首亮相:利勃海爾PR 776
●與行業內具有同等推土性能的產品相比,燃料消耗顯著降低●通過感知式操縱杆控制實現最大的操作舒適性●通過極佳視野,可盡覽設備和周邊工作場地,確保最高的安全性2018年11月27日,中國上海----利勃海爾在中國首次揭秘其第一臺70噸級履帶式推土機:PR 776專為採礦採石等條件嚴苛的作業工況而設計。
-
我國最大最重轉盤軸承下線 洛陽又在全國露臉了
為了確保這套軸承順利加工,洛軸研發團隊結合用戶實際使用情況要求,先後在特大尺寸軸承零件加工、拼裝、精度保證等方面接連實現技術突破,產品各項工藝參數均達到設計要求,一次組裝成功,完全掌握了剖分式特大型轉盤軸承的設計、研製核心技術。它的順利下線,再度刷新了洛軸保持四年的國內剖分式特大型轉盤軸承的直徑和重量紀錄,為我國重大戰略性基礎工程建設貢獻出了「洛陽力量」。
-
中國首臺9.4T超高場動物磁共振亮相亞洲最大醫療器械展
記者:李小雪 胡嵐濤 通訊員:姚崢10月19日,第83屆中國醫療器械博覽會(CMEF)在滬召開,上海聯影醫療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重磅推出」中國首臺超高場動物磁共振系統uMR 9.4T」和「世界首臺超高性能大動物全身PET-CT uBioEXPLORER」,兩款新品一經發布即引起市場熱議
-
中國自主研發數字光導PET-CT進入日本市場
記者4日獲悉,中國企業自主研發的數字光導PET-CT正式進駐日本綜合南東北醫院。PET-CT即正電子發射及計算機斷層成像設備。它將CT與PET融為一體,由CT提供病灶精確解剖定位的同時,PET提供功能與代謝等分子信息,從而助力病灶的早期發現和精準診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