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說在蘇聯解體後,俄羅斯繼承了老大哥留下來的大部分「遺產」,但總得來說俄羅斯的實力已經不能與前蘇聯相比,自然的國際地位也跟著一落千丈。而且,俄羅斯作為蘇聯的「繼任者」,自然也無法避免在蘇聯解體後持續遭受來著西方國家的各種「針對」,如休克療法、車臣戰爭、北約東擴、經濟制裁等等,一系列的操作讓俄羅斯十分煎熬,畢竟作為西方國家「曾經」的敵對勢力,俄羅斯註定永遠無法融入他們,哪怕改變了體制,在西方國家的眼中,俄羅斯依舊是潛在的第一敵手。
哪怕到了今天,俄羅斯的處境依舊沒能改變,嚴峻的經濟問題、西方國家的排斥與敵視,前景依舊不明朗,在今天俄羅斯估計也就只有我們還算得上是「體己人」,此外再無其他國家。
那麼,在老大哥解體後,俄羅斯的處境那麼困難,我們有幫助過俄羅斯麼?
蘇聯解體後,俄羅斯除了「蘇聯繼承人」的身份比較「敏感」外,俄羅斯為了向西方靠攏,甚至連國家體制都改了,由共產主義變成了資本主義。
按理說,俄羅斯都做到這樣了,西方國家也該接受這個新生的資本國家。但可惜,以美帝為首的西方國家並沒有將俄羅斯看成是己方陣營,而是將俄羅斯以蘇聯「遺腹子」來對待,並將以往對待蘇聯的策略繼續延續下去,只是針對的對象由前蘇聯變成了俄羅斯。
也難怪,很多網友吐槽,葉爾欽採取休克療法了,跪下當狗了,對西方國家搖尾乞憐了,還是得不到西方國家的一個正眼。其實,西方不接納俄羅斯也不足為奇,畢竟前蘇聯的鋼鐵洪流帶給他們的心理陰影實在是太深刻了,哪怕前蘇聯已經沒了,只要俄羅斯還在身邊,他們沒法睡得安穩。
畢竟,在西方國家的眼中,蘇聯解體了,可是俄羅斯還有一千多萬平方公裡的領土,上萬枚核彈頭,以及數不盡的裝甲車輛組成的鋼鐵洪流。如果你是西方國家,你能放心麼?肯定也會做出同樣的選擇,繼續打壓俄羅斯,延續對蘇聯的策略,將俄羅斯在解體一次。所以,我們目光所及,從中東歐到中亞,從北約到歐盟,他們不斷地擠壓俄羅斯的生存空間。
另一方面,在西方國家的資本操控下,俄羅斯的盧布變成了廢紙,一盧布原本能兌幾美元再到一美元能兌上千盧布,繼而糧食短缺、生活用品匱乏,無數的俄羅斯家庭破產。最後,偷盜、搶劫頻發,俄羅斯儼然成為黑社會的「天堂」,社會秩序混亂不堪,只是這些黑社會原本是良善的普通民眾。
他們,再不需要排隊購買牛奶麵包或者瓜果蔬菜了,因為彼時大部分的俄羅斯民眾,已經不具備任何的消費能力了。更有甚者,那些曾經在戰場上拋頭顱灑熱血的蘇聯老兵,為了換一點食物,竟然選擇將自己的勳章賣掉。甚至,連普京大帝有段時間也因為失去了工作,曾想去跑出租。也難怪,後來普京會說出,俄羅斯都沒了,還要世界幹嘛,這樣的話,裡面飽含辛酸。
當時,俄羅斯國內有多窘迫就不用多說了。
除了國內的問題,俄羅斯在國際上也討不到好,繼承了蘇聯家業的同時,自然而然的也繼承了蘇聯的債務;國際地位直線下滑,車臣鬧分裂等等,麻煩事一件接著一件,甚至連原本原蘇聯加盟國們,俄羅斯都不具備影響力了。
中國對於俄羅斯的幫助主要在兩個方面,解決俄羅斯急需的物質需求、為俄羅斯獲得更大的戰略空間。
對於曾經老大哥的繼承人,在所有國家都避之不及的情況下,我們還是伸出了援助之手。
眾所周知,蘇聯是一個強大的重工業國,繼承蘇聯的俄羅斯亦是如此,所以在解體後,面對西方國家的封鎖,輕工業不行的俄羅斯情況十分窘迫。當時的中國為俄羅斯輸入了大量的輕工業製品,當然了還有糧食,極大地緩解了彼時俄羅斯的生活難題,中俄開放邊境貿易,給他們帶來了廉價的生活所需品,也一定程度上緩解了俄羅斯的經濟壓力;此外,當時的中國還從俄羅斯購買了大量的軍火,挽救了俄羅斯的軍工產業,同時也促進了我國軍工業的發展,這屬於互利共贏。
2001年時,上合組織成立,中國與俄羅斯同為創始成員國,俄羅斯也通過上合組織,加強了自己在國際上的影響力,特別是對中亞五國的影響力,這樣咯一避免了自己腹背受敵,被以美帝為首的西方國家滲透。
此外,還有朝核六方會談、金磚國家、一帶一路等,這一系列無不是在增強俄羅斯的國際影響力。
2014年時,克裡米亞事件爆發,西方國家再一次對俄羅斯揮起經濟制裁的大棒,俄羅斯經濟深受影響,直線下滑,這個時候,我們又對老大哥的繼承人,伸出了援助之手。
2016年時,中俄又籤署遠東農業產業發展協議。國內掀起了一股去俄羅斯本土發展農業種植的熱潮。遠東地區的經濟短時間內得到快速發展,選本屬於「邊界」地區的遠東,經濟增長速度更是遠高於俄羅斯其他地區的平均水平。
舉了這麼多例子,相信大家對於蘇聯解體後,中國是否幫了俄羅斯,心裡已經有了答案。現如今,中國和俄羅斯時全方位的合作夥伴,在各個方面都有深度的合作。同時,無論是中國還是俄羅斯,彼此都是對方極其重要的合作夥伴,這裡面既有利益,更有相互幫助之意,當然了,這對中俄雙方來說,都是互惠互利的雙贏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