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聯解體後俄羅斯有多慘?中國又是如何幫助這位曾經的老大哥?

2021-01-21 像素說

雖說在蘇聯解體後,俄羅斯繼承了老大哥留下來的大部分「遺產」,但總得來說俄羅斯的實力已經不能與前蘇聯相比,自然的國際地位也跟著一落千丈。而且,俄羅斯作為蘇聯的「繼任者」,自然也無法避免在蘇聯解體後持續遭受來著西方國家的各種「針對」,如休克療法、車臣戰爭、北約東擴、經濟制裁等等,一系列的操作讓俄羅斯十分煎熬,畢竟作為西方國家「曾經」的敵對勢力,俄羅斯註定永遠無法融入他們,哪怕改變了體制,在西方國家的眼中,俄羅斯依舊是潛在的第一敵手。

哪怕到了今天,俄羅斯的處境依舊沒能改變,嚴峻的經濟問題、西方國家的排斥與敵視,前景依舊不明朗,在今天俄羅斯估計也就只有我們還算得上是「體己人」,此外再無其他國家。

那麼,在老大哥解體後,俄羅斯的處境那麼困難,我們有幫助過俄羅斯麼?

蘇聯解體後,俄羅斯除了「蘇聯繼承人」的身份比較「敏感」外,俄羅斯為了向西方靠攏,甚至連國家體制都改了,由共產主義變成了資本主義。

按理說,俄羅斯都做到這樣了,西方國家也該接受這個新生的資本國家。但可惜,以美帝為首的西方國家並沒有將俄羅斯看成是己方陣營,而是將俄羅斯以蘇聯「遺腹子」來對待,並將以往對待蘇聯的策略繼續延續下去,只是針對的對象由前蘇聯變成了俄羅斯。

也難怪,很多網友吐槽,葉爾欽採取休克療法了,跪下當狗了,對西方國家搖尾乞憐了,還是得不到西方國家的一個正眼。其實,西方不接納俄羅斯也不足為奇,畢竟前蘇聯的鋼鐵洪流帶給他們的心理陰影實在是太深刻了,哪怕前蘇聯已經沒了,只要俄羅斯還在身邊,他們沒法睡得安穩。

畢竟,在西方國家的眼中,蘇聯解體了,可是俄羅斯還有一千多萬平方公裡的領土,上萬枚核彈頭,以及數不盡的裝甲車輛組成的鋼鐵洪流。如果你是西方國家,你能放心麼?肯定也會做出同樣的選擇,繼續打壓俄羅斯,延續對蘇聯的策略,將俄羅斯在解體一次。所以,我們目光所及,從中東歐到中亞,從北約到歐盟,他們不斷地擠壓俄羅斯的生存空間。

另一方面,在西方國家的資本操控下,俄羅斯的盧布變成了廢紙,一盧布原本能兌幾美元再到一美元能兌上千盧布,繼而糧食短缺、生活用品匱乏,無數的俄羅斯家庭破產。最後,偷盜、搶劫頻發,俄羅斯儼然成為黑社會的「天堂」,社會秩序混亂不堪,只是這些黑社會原本是良善的普通民眾。

他們,再不需要排隊購買牛奶麵包或者瓜果蔬菜了,因為彼時大部分的俄羅斯民眾,已經不具備任何的消費能力了。更有甚者,那些曾經在戰場上拋頭顱灑熱血的蘇聯老兵,為了換一點食物,竟然選擇將自己的勳章賣掉。甚至,連普京大帝有段時間也因為失去了工作,曾想去跑出租。也難怪,後來普京會說出,俄羅斯都沒了,還要世界幹嘛,這樣的話,裡面飽含辛酸。

當時,俄羅斯國內有多窘迫就不用多說了。

除了國內的問題,俄羅斯在國際上也討不到好,繼承了蘇聯家業的同時,自然而然的也繼承了蘇聯的債務;國際地位直線下滑,車臣鬧分裂等等,麻煩事一件接著一件,甚至連原本原蘇聯加盟國們,俄羅斯都不具備影響力了。

中國對於俄羅斯的幫助主要在兩個方面,解決俄羅斯急需的物質需求、為俄羅斯獲得更大的戰略空間。

對於曾經老大哥的繼承人,在所有國家都避之不及的情況下,我們還是伸出了援助之手。

眾所周知,蘇聯是一個強大的重工業國,繼承蘇聯的俄羅斯亦是如此,所以在解體後,面對西方國家的封鎖,輕工業不行的俄羅斯情況十分窘迫。當時的中國為俄羅斯輸入了大量的輕工業製品,當然了還有糧食,極大地緩解了彼時俄羅斯的生活難題,中俄開放邊境貿易,給他們帶來了廉價的生活所需品,也一定程度上緩解了俄羅斯的經濟壓力;此外,當時的中國還從俄羅斯購買了大量的軍火,挽救了俄羅斯的軍工產業,同時也促進了我國軍工業的發展,這屬於互利共贏。

2001年時,上合組織成立,中國與俄羅斯同為創始成員國,俄羅斯也通過上合組織,加強了自己在國際上的影響力,特別是對中亞五國的影響力,這樣咯一避免了自己腹背受敵,被以美帝為首的西方國家滲透。

此外,還有朝核六方會談、金磚國家、一帶一路等,這一系列無不是在增強俄羅斯的國際影響力。

2014年時,克裡米亞事件爆發,西方國家再一次對俄羅斯揮起經濟制裁的大棒,俄羅斯經濟深受影響,直線下滑,這個時候,我們又對老大哥的繼承人,伸出了援助之手。

2016年時,中俄又籤署遠東農業產業發展協議。國內掀起了一股去俄羅斯本土發展農業種植的熱潮。遠東地區的經濟短時間內得到快速發展,選本屬於「邊界」地區的遠東,經濟增長速度更是遠高於俄羅斯其他地區的平均水平。

舉了這麼多例子,相信大家對於蘇聯解體後,中國是否幫了俄羅斯,心裡已經有了答案。現如今,中國和俄羅斯時全方位的合作夥伴,在各個方面都有深度的合作。同時,無論是中國還是俄羅斯,彼此都是對方極其重要的合作夥伴,這裡面既有利益,更有相互幫助之意,當然了,這對中俄雙方來說,都是互惠互利的雙贏局面。。

相關焦點

  • 蘇聯解體之後,俄羅斯總共歸還我國多少領土?答案在這裡
    我們國家有一個強大的鄰國,那就是俄羅斯,在近一兩百年,包括俄國在內的西方列強對我國進行了掠奪,奪走了我們很多的土地,那麼俄國在經歷了蘇聯和俄羅斯兩個時代以後,有沒有歸還我們領土呢?我們一起去看看吧!紅色巨人倒下了1991年12月25日,發生了一件足以影響幾十年的大事,曾經叱吒風雲近百年的紅色帝國蘇聯解體了,最終劃分為多個國家!
  • 蘇聯解體後中共歷史性選擇內幕
    二十年前,蘇聯解體前後,中共高層隨著事態的發展做出各種研判和應對。在這個歷史重要關口的關鍵抉擇,考驗著中國最高領導層的政治智慧,因為這不僅關係著外交領域的轉變,更關乎中國未來的走向。  「老大哥」之死無疑給中國帶來了巨大衝擊,對蘇聯又愛又恨的情懷體現在後來的各種爭論、研究之中。更重要的是,中國如何越過蘇聯的廢墟,找到正確的方向和道路。
  • 老大哥蘇聯解體,1991年,越南和美國,到底都什麼態度?
    1991年12月,曾經十分強大的蘇聯解體,分為了10多個大大小小的國家。那麼,對於蘇聯的解體,美國、中國、印度、越南、英國、法國等一系列國家,到底都是什麼態度呢?今天,我們就聊聊這個問題。
  • 蘇聯解體至今,俄羅斯歸還我國多少領土?值得一看!
    1991年,蘇聯解體,引起了當時世界範圍內的極大震動,曾經與美國並稱為世界霸主的蘇聯被分解成了15個國家。在蘇聯解體時,國內的很多人提出,希望收回曾經被蘇俄侵佔的土地,但當時由於各種原因沒有實現。那麼,蘇聯解體近30年之久,在這30年中蘇聯歸還了我們多少領土呢?
  • 1991年,蘇聯解體,俄羅斯的國歌,為何繼承了蘇聯旋律?
    1991年12月25日,曾經十分強大的蘇聯解體,分為了10多個國家。其中,俄羅斯繼承了蘇聯的主要家底。按照道理來說,一個新政權建立以後,肯定各方面都是新的。但俄羅斯的情況不一樣,俄羅斯的國歌,基本上繼承了蘇聯的旋律,僅僅是歌詞不一樣而已。作者跟著俄羅斯國歌的節奏,還能把蘇聯國歌唱下來。
  • 當年蘇聯對中國幫助了什麼?
    從新中國建立到現在,無數偉大的先驅前赴後繼地投身於國家建設,中國用幾十年的時間走完了一條其他國家幾百年都走不完的路,讓全世界為之震驚。回顧七、十多年來中國迅速崛起的歷史,除了無數偉大的國人拋頭顱、灑熱血之外,還有一個已不復存在的國家的名字——蘇聯。今天,可能沒有幾個中國人知道當年的蘇聯究竟對中國有多少幫助?
  • 蘇聯解體留下9艘航母,俄羅斯得到了1艘,其餘8艘去了哪裡?
    二戰結束後,許多國家進入了恢復期,這場人類史上的空前浩劫早已耗盡了眾多國家的國力。於是這時世界格局兩極化,美蘇崛起。隨後這兩國開始了冷戰,甚至還造出了「人類歷史上最危險的13天」——古巴飛彈危機。後來,在長時間軍事競賽的耗費下,蘇聯在內憂外患下解體了,俄羅斯繼承了蘇聯主要的衣缽。
  • 中國為什麼沒有趁蘇聯解體的機會收復海參崴?
    1860年以前,海參崴是中國領土,中國對海參崴的統治最早可追溯至唐朝。1860年,沙俄趁中國忙於鎮壓太平天國以及英法聯軍打敗清朝的時候,迫使清朝籤訂《中俄北京條約》,割讓烏蘇里江以東約40多萬平方公裡的土地,從此海參崴就成了俄國領土。1919年和1920年列寧曾兩次發表對華宣言,宣布廢除沙俄與中國籤訂的一切不平等條約,歸還所有中國失地。
  • 蘇聯解體後黨政高官化身"新顯貴" 留在金字塔頂
    1991年11月25日晚,戈巴契夫被迫宣布停止蘇聯總統職務,蘇聯解體。當時恰好在莫斯科的中國學者聞一,在後來所寫的《解體歲月》一書中,這樣描述聽完戈巴契夫電視講話後的情形:「我顧不上關掉電視,就匆匆下樓。
  • 為什麼別的國家最多一個總統,俄羅斯就有那麼多的總統?
    可以說,除了中國的主席,在其他國家大部分都是實行總統制度,而這個總統選拔其實和主席有點相似,只是各國的總統選舉,說的好聽就是全民投票,大有今年到你家,明年我做總統的意思。而總統之位,又到底有著什麼樣的魅力?首先,總統是國家元首,地位極高,是有著軍事、行政、外交大權的,可以說這個位置非常的重要且唯一。
  • 蘇聯解體,沒有選擇中國模式的戈巴契夫改革為何失敗了?
    許多人認為蘇聯社會無法變革是因為領導人因循守舊,戈巴契夫的上臺,給了人們希望,他激發了人們實現變革的願望。 蘇聯為什麼沒有選擇中國模式 與中國的漸進式改革不同,戈巴契夫的改革被認為是激進式變革,許多人從中國的成功和蘇聯改革的失敗中得出結論:蘇聯如果採用中國的漸進性改革,情況會好得多。
  • 蘇聯解體的罪魁禍首究竟是誰?葉爾欽戰友的回答令人震驚
    根據俄羅斯媒體報導,蘇聯最後一任領導人戈巴契夫晚景悽涼,眾叛親離,身邊沒有親人願意陪伴在他的身邊,生活起居只能依靠助理。雖然很快有人出來闢謠,但俄羅斯人民對這則消息的反應大多卻令人唏噓。他們大多認為認為戈巴契夫罪有應得,畢竟是他一手促成了蘇聯解體。
  • 蘇聯解體前夕,美國為什麼反對烏克蘭獨立?今天的歐洲已給出答案
    1991年12月25日,戈巴契夫宣布辭去蘇聯總統一職,蘇聯這個曾經偉大的紅色帝國從此不復存在,不久後,時任美國總統老布希發表演講宣告:美國贏得了冷戰的勝利,新的世界秩序將由美國領導。
  • 蔣莉:沒多少年輕人懷念蘇聯
    蔣莉 中國現代國際關係研究院俄羅斯所研究員原題:民生主宰政權興亡蘇聯解體前夕的1990年7月,筆者代表大慶市外貿部門訪問蘇聯的秋明市。臨行前按照朋友建議,在大慶批發市場買了十多條中檔的珍珠項鍊、一大包泡泡糖和十盒蜂王漿(價錢都不太貴)。
  • 蘇聯解體帶給中國三大教訓,全部改正後,西方永遠無法撼動中國了
    這放在國家層面更是如此,對於國家來說,無論多麼強大,都是有各種各樣的缺陷的。尤其是在大起大落中,更是教訓突出。所以一個國家只有善於學習,善於總結其他國家的教訓,尤其是比你強大國家的教訓,才能不斷強大自己,在世界立於不敗之地。最典型就是中國,蘇聯解體帶給中國三大教訓,中國全部改正後,西方永遠無法撼動了。
  • 蘇聯解體前建造的核動力航母有多先進?一旦建成,實力堪比美航母
    但是在前蘇聯的眼裡,航母卻被認為是「海上移動棺材」,當時的蘇聯並沒有將航母視為一定要發展的武器,這也導致了在解體之後,也沒有生產出一艘「核動力航母」。雖然當時的蘇聯是繼美國海軍之後,世界上第二大的海軍,但在航母的發展道路上卻走得十分艱難。直到1984年,烏斯季諾夫去世之後,蘇聯對於航母的認識才發生了變化。
  • 前蘇聯的這3個「國家」,最有可能併入俄羅斯
    1991年,因為各種原因蘇聯解體,名義上分裂成15個獨立的國家,但是因為蘇聯時期土地擴張和「俄化」政策,很多國家內部都出現了親俄勢力。這部分勢力在蘇聯解體之後不斷發展壯大,相對於主體國家對俄羅斯的認同感更強,一直以來都致力於脫離主體國家獨立。
  • 直擊蘇聯解體後社會百態:失業者無家可歸,圖6坦克開進紅場
    1991年12月25日,蘇聯解體,蘇聯的解體不僅會對世界格局帶來巨大影響,更會深刻的影響到蘇聯的每一個人。
  • 俄媒:蘇聯解體25年 中老年人貧困者仍充滿懷念
    參考消息網12月9日報導 俄媒稱,1991年12月8日,俄羅斯蘇維埃聯邦社會主義共和國總統鮑裡斯·葉爾欽、烏克蘭總統列奧尼德·克拉夫楚克與白俄羅斯共和國最高蘇維埃主席斯坦尼斯拉夫·舒什科維奇共同在白俄羅斯布列斯特郊外的別洛韋日原始森林籤署了關於蘇聯解體及同時成立獨立國家國協的協定。這份文件在歷史上稱為《別洛韋日協定》。
  • 蘇聯解體29年,俄啃老本29年,為什麼還敢與美國正面剛?
    雖說是冷戰,但中間好幾次差點讓整個世界都成為「陪葬品」,例如古巴飛彈危機,例如蘇聯飛彈預警系統OKA發出假警報等,這些都在表示美蘇之間有多不對付。 不過美國這個世界第一寶座,始終坐得不是很舒服,因為繼承了蘇聯最大權益的俄羅斯,扛起了和美國剛到底的大旗。曾經的蘇聯確實家大業大,從其中獨立出來的十多個國家,也都相繼分得了一定的遺產,俄羅斯必然是最多的。這些遺產確實可以幫助俄羅斯等國維持一段時間的強大,但眼看著距離蘇聯解體快30年了,縱然蘇聯是匹比馬大好幾倍的駱駝,也該被拖瘦了。畢竟俄羅斯在繼承武器裝備之時,相關債務也落在了身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