菠蘿一斤2元,鳳梨賣9元,為何農民不選擇種植鳳梨?

2021-01-08 十年農耕

自從水果市場越做越大,在人們需求的驅使之下,水果的品種也是層出不窮,越來越豐富,但在豐富的品種之後,也出現了那麼幾種讓人混亂不清、不易區分的水果,比如葡萄和提子、獼猴桃和奇異果、櫻桃和車釐子、桂圓和龍眼等等,以及我們今天要講的這一對,菠蘿和鳳梨,這些水果都是同一物種卻不同品種,經常讓人傻傻分不清楚。

這種模糊不清反而給很多人帶來別樣的趣味,成了最主要的賣點,很多人還會特意把兩種水果都買來進行口感、外表等細節對比,不過比起這些消費者才會關注的細節差異,種植者們只會關注到底種哪一個才會掙錢。近年來菠蘿滯銷的新聞時有出現,而鳳梨卻常年賣高價,如今已經上市1個月了,菠蘿一斤2元,鳳梨賣9元,為何農民不選擇種植鳳梨?反而是種植菠蘿的人更多呢?

今天我們就從種植方面具體來分析分析菠蘿和鳳梨的區別。首先必須明確的一點是,菠蘿和鳳梨屬於同一物種,在本質上是沒有任何區別的,世界上只有菠蘿,而菠蘿是鳳梨科鳳梨屬下的一種植物,且是這一屬下唯一一個可以食用的物種。目前市面上的鳳梨,大多產自臺灣省,與內地的菠蘿是不同的品種。兩者之間的主要區別在於,菠蘿上的葉子邊緣呈鋸齒狀,而鳳梨的葉子沒有;菠蘿削皮後有內刺,需要剔除掉,而鳳梨沒有。

那麼為什麼菠蘿在市面上的價格遠遠低於鳳梨呢?僅從個人看法來講,這就像普通的蘋果和紅富士一樣,後者的價格同樣也要比前者高上一兩塊,根據品相區別還會差得更多。不過菠蘿和鳳梨之間的懸殊,還得從種植面積和市場供應等多方面考慮,作為內地盛產的菠蘿,在種植面積方面是佔據絕對優勢的,許多沿海地區或者氣候炎熱的地區都有大面積種植,儼然已經形成一種供給量大,甚至供過於求的市場狀況,導致低價是必然的。

此外,還需要注意的是,品種不同的植物在種植難度方面是有差異的,優秀的水果品種在習性方面要求更高,就更需要種植者花時間花精力去培養,鳳梨就是如此,種植它所需要的投入是菠蘿的好幾倍,它對日照的要求比菠蘿高很多,催花難度更大,所以在對種植園地的管理方面整體要求都更高。

其實菠蘿常出現滯銷,與天氣關係非常大,如果冬春季兩季偏冷,菠蘿就會晚熟,容易擠壓上市時間,短時間內大量上市,市場就消耗不了。在膨果期雨水多,菠蘿則不會甜,變成「水菠蘿」。如果鳳梨在內地種植,同樣也會遇到這種狀況,因此很多果農沒有鳳梨的種植經驗,更加不敢輕易種植。

目前鳳梨在內地的產量是很低的,主要從臺灣省採購過來,與菠蘿完全相反,是絕對的賣家市場,恰好在味道方面,鳳梨含有的菠蘿蛋白酶更低,吃之前不用泡鹽水,所以它不僅兼有菠蘿的風味,吃起來還更甜,同時不需要像菠蘿那樣,必須要把果實內的尖刺挑出,削成網格狀,鳳梨只要削皮就可以吃,種種因素的影響下,鳳梨的價格更高是理所當然的。

但出於成本、管理、銷售途徑等等多方面因素,綜合考慮下,種植鳳梨難度大、風險高,對農民來說是個巨大的挑戰,還會有臺灣省鳳梨進行競爭,所以絕大多數農民還是會選擇種植自己更加熟悉的菠蘿保證收入,這也告訴了我們,在選擇種植農產品的時候,不應該盲目的遵從市場價格做出選擇,更應該從種植難度和收益方面進行綜合考慮。

相關焦點

  • 臺灣3元一斤的「進口」水果鳳梨,在大陸賣出了90元一斤的天價!
    這不,在臺灣3元一斤的鳳梨,在上海就賣到了90元一斤的天價!僅在2018年大陸就吃掉了臺灣97%的鳳梨,創歷史新高,臺灣果農高興壞了,紛紛表示今年會加大種植面積,反正不管多少大陸都會買單……那麼臺灣的鳳梨你們還會買嗎?雖然臺灣的鳳梨不錯,但是雲南的鳳梨也不差!
  • 「返璞歸真」讓一斤鳳梨酥賣出120元高價
    但是,2008年,自家兄弟在八卦山上種植的烏龍茶賣得虧本,鳳梨更是賣不出去,為了幫兄弟,幫村民,許銘仁開始做起了鳳梨酥的行當。鳳梨酥是臺灣知名土特產,兩萬多家麵包房全有銷售,許銘仁此番創業選擇的無疑是「紅海」中的「紅海」。
  • 鳳梨和菠蘿原來就是這關係啊
    事實上,鳳梨就是菠蘿,是一種東西,鳳梨可以說是一個別稱。在中國臺灣、馬來西亞等地喜歡叫鳳梨,而我國絕大部分地區都喜歡稱菠蘿。菠蘿屬鳳梨科,多年生草本植物,全世界約60個屬1400餘種。幾乎所有的植物都能在母體枝杆上發芽,但在母體上能扎出根來的還真不多見,鳳梨就是其中一個。種植戶會把從中間部分扎出來的根,也叫吸芽,分離出來曬乾,再重新種在土壤裡培養。
  • 鳳梨酥經濟
    臺灣對此非常重視,新聞播了又播,許多人發表評論,為什麼一顆鳳梨酥,有人賣10元,有人賣40元,而到了日本,一顆鳳梨酥可以賣到100元依然大排長龍。鳳梨酥背後似乎凝聚著太多臺灣思考與探索,也彰顯了臺灣態度與野心。我們去的那天,適逢「微熱山丘」漲價前最後一天,顧客絡繹不絕。「微熱山丘」此次的調漲行動,幅度高達20%,小小一塊從35元臺幣漲到42元(約合人民幣9元),價格不菲。
  • 高雄「鳳梨達人」的鳳梨經
    大樹休閒農業區理事長謝坤淞說,對當地居民來說,鳳梨這種水果有特別的意義,因為50歲以上的大樹居民幾乎都是靠種鳳梨來養家。據他介紹,大樹區約有4.3萬人,其中1.7萬餘人務農。鳳梨又名菠蘿,因其「尾長如鳳,果香如梨」,臺灣果農給它取了一個美麗的名字——鳳梨。「我見證了鳳梨在臺灣的興衰。」
  • 菠蘿和鳳梨外觀相似,為何菠蘿泡鹽水才能吃?主要因為「這2點」
    菠蘿和鳳梨外觀相似,為何菠蘿泡鹽水才能吃?主要因為「這2點」現在隨著天氣越來越熱,大家吃水果也是增多了,本身白天出汗水分流失,多吃一點水果還能補充身體所需要的水分,這一點還是毋庸置疑的。現在這樣的季節,菠蘿是比較多的,正是成熟的季節,在每一個水果店都能買到,味道也是很不錯的,不過在水果店裡面經常會有菠蘿和鳳梨兩種,外觀看起來差不多,但是價格卻相差很大,而且水果店老闆說他們的吃法也是不同的,鳳梨削皮就能吃,而菠蘿需要泡鹽水才能吃,為什麼會有這樣的差別呢?其實主要是因為有2點。
  • 菠蘿和鳳梨是同一種水果,為什麼有人不相信呢?
    愛吃水果的人應該知道,鳳梨要比菠蘿賣得貴。兩者長得的差不多,價格卻相差很多。就有小販說,鳳梨和菠蘿是兩個物種,鳳梨更甜,所以賣得貴!可別聽小販給你忽悠,事實上菠蘿和鳳梨是同一種水果,且聽小菜說到說到。就這樣,美洲水果(菠蘿)開始了它的傳奇之旅,在全球熱帶、亞熱帶地區廣泛種植,備受當地人民喜愛,這其中就包括中國(澳門、廣東、福建、廣西、海南、雲南等地方)。為什麼叫菠蘿?菠蘿一名的起源與【波羅蜜】有關。
  • 鳳梨罐頭會過期,菠蘿的不會?全球鳳梨大搜羅
    鳳梨還是菠蘿,這不是一個問題關於鳳梨還是菠蘿的問題,也是老生常談了,先說結論,菠蘿就是鳳梨,愛怎麼叫怎麼叫,而且廣泛分布的菠蘿不只有這兩個名字,番婁子、露兜子、地菠蘿、草菠蘿、旺來……歡迎補充。其實不只是鳳梨,任何有關某一物種定義的爭論多數時候會分兩派,一派是考據派,講究的是追本溯源,一定要找出文獻來論證合法性,另一派是民主派,講究最大公約數,即當下多數人認為的就是當下的事實,主張約定俗成。
  • 鳳梨種植方法和技術
    鳳梨是很多人都愛吃的一種水果,因其尾部綠色形似「鳳尾」,於是得名為鳳梨。它長得跟菠蘿很像,但其實鳳梨和菠蘿有著明顯的區別,不過兩者的口感和營養都還不錯。由於市場需求性高,目前我國福建、廣東、海南、雲南、臺灣等地均有鳳梨的種植分布。今天我們就來學習一下鳳梨的種植方法和技術。
  • 黃黃的菠蘿——誘人的鳳梨酥
    鳳梨酥By 飛月@阿培以前吃鳳梨酥都是去超市買徐福記的,去年吃到臺灣帶回來的鳳梨酥確實味道很好,雖然餡很難做,但是今年還是要自己做一次,自己做的裡面菠蘿多,冬瓜少,外面賣的幾乎都是冬瓜,嗚嗚嗚……,可是不想吃冬瓜酥!
  • 臺灣鳳梨消費市場疲軟,農民勉強保本
    受到新冠疫情影響,臺灣金鑽鳳梨雖未滯銷,但,價格比不上去年高價,有攤商推出任選一顆50元(新臺幣,下同),等於最基本的便當錢,來吸引買氣。以今年批發價格1公斤20元,農民稍微維持在獲利的底線,通路商則各憑本事賺取利潤。
  • 菠蘿和鳳梨有什麼區別 菠蘿和鳳梨的區別
    現在正當夏季天氣炎熱,也正是菠蘿和鳳梨上市的季節。很多人在逛超市時,看見菠蘿和鳳梨不知道該如何分別。其實單純的從外觀上看是很難區分的,掌握了以下幾個小技巧,就能知道菠蘿和鳳梨的區別了。
  • 俗稱「神仙果」,外觀似玉米口感像鳳梨,盆栽價格更高
    水果一直是很多人所喜歡的食物,大家在購買時的選擇比較多,很多人都會去選擇那些奇特的果實,比如說鳳梨,儘管它和菠蘿是同一家族的水果,但受歡迎的程度更高一些,其賣價也會更貴,主要還是因它的身份不同,屬於進口類的水果,因此才受到了不少人的關注,就像車釐子一樣價格再高也有人買單。
  • 到底是菠蘿還是鳳梨?好多人傻傻分不清
    菠蘿是很多朋友都喜歡吃的一種水果,它是熱帶水果之一,酸甜可口,並且營養非常的豐富,每次到了菠蘿上市的時候,我們光是走在路上就能夠聞到濃鬱的菠蘿味道,每次聞到這個味道,就讓人垂涎欲滴了。不過現在市面上還有一種跟菠蘿極其相似的水果,叫做鳳梨,它的價格可是要比菠蘿高多了,有時候可以賣到十幾塊錢一斤,這跟菠蘿比起來,身價可以說是翻了幾倍。
  • 菠蘿和鳳梨是不是同一種類?哪一種更便宜?哪一種更好吃?
    今天我在路邊跟小商販買菠蘿(便宜嘛,5元/個),結果旁邊的一個女孩問:「老闆,你這鳳梨怎麼賣?」,我就納悶了,這應該叫菠蘿啊,因為鳳梨的果眼很淺,不是這樣的啊!菠蘿還是鳳梨?我覺得應該還是有很多網友也和我一樣,認為鳳梨就是鳳梨,菠蘿就是菠蘿的。那到底菠蘿是不是鳳梨?還是菠蘿是菠蘿,鳳梨是鳳梨,兩個不同的品種呢?
  • 今天收到兩個大鳳梨,做了鳳梨酥,有空再做點鳳梨月餅,這是做法
    Hello大家好,我是慢媽,做一個純粹的吃貨,並樂享其中……花了38.9元買了兩個鳳梨,個頭超大的那種,整整5斤,這應該和我個人習慣有關,買東西特別是水果,總感覺個頭大的口感會更好,平時挑蘋果,挑西瓜等等,我都會撿著大的買,我認為,土地中的營養成分多,生長環境好,才能長出大的好的水果,也確實一直沒讓我失望過。
  • 臺灣鳳梨外銷受阻,農民鼓勵入菜,「鳳梨黑木耳」據說很好吃
    鳳梨已經從臺灣南部開始收成,到了5月、6月中部也都盛產,島內農民擔心今年外銷受阻,量產期會造成價格下跌,鼓勵新鮮吃之外,鳳梨入菜、打果汁、做果醬等吃法。目前鳳梨批發價27元(新臺幣,下同)左右,是生產成本的三倍多,還在合理範圍。
  • 徐聞菠蘿加工產業生產線開工
    1月16日,記者從徐聞縣菠蘿協會獲悉,今年菠蘿季節到來後,新鮮菠蘿陸續上市,效益可觀。各家菠蘿加工企業投入生產加工菠蘿,其中曲界連香罐頭廠第一個開工,每天加工菠蘿50噸左右。    當天,記者走進曲界連香罐頭廠,看到工人們正忙碌著加工菠蘿,削菠蘿皮、去菠蘿眼、切塊裝盒……(如圖,通訊員 鄭雅 攝)「今年非常看好菠蘿價格,鮮菠蘿賣到1.3元至1.4元一斤,罐頭廠加工果收購價0.9元一斤,比往年價格略高。春節期間,估計就有2萬多到3萬畝菠蘿上市,今年大概有16萬畝左右菠蘿上市。」
  • 東方鳳梨香香甜甜成舌尖「新寵」 產品可溯源助銷售
    在位於東方市的海南東方宏田農業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青蜜鳳梨種植基地,一走進園區內,陣陣芳香便撲鼻而來。這裡種植的青蜜鳳梨,就是從臺灣引進的一個新品種。青蜜鳳梨個體較大,呈圓柱形,苗條修長,葉子上的鋸齒較少而小,外表相對光滑不扎手。  「鳳梨的果肉甜而不膩,柔軟多汁,味道清淡甜香。而且成熟的鳳梨菠蘿鹼含量較低,切開後不用鹽水浸泡就能直接吃了。」
  • 鳳梨菠蘿傻傻分不清楚?菠蘿界也分"高富帥"和"土肥圓"
    我是鳳梨,我是名副其實的「高富帥」,可是很多人把我與「土肥圓」菠蘿混為一談,看到我的價格標籤,心裡就在納悶:不就是個菠蘿嗎?怎麼還賣了個天價?  對此,我有冤要申:我是鳳梨!我不是菠蘿!    菠蘿是著名熱帶水果,位列「嶺南四果」,因為太受人們歡迎,所以菠蘿也被起了各種各樣的暱稱,在中國大陸和香港它叫菠蘿,在新馬一帶被稱為黃梨,在福建和臺灣地區稱之為旺梨或者旺來,當然還可以諧音成鳳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