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要鵪鶉孵化率高,方法也要選對,這幾種方式值得一試!
想要讓鵪鶉產生更多的經濟效益,鵪鶉的孵化是我們需要面臨的最大一關。畢竟平常養殖鵪鶉的時候,只要飲水和飼料能夠跟得上,基本上鵪鶉都不會有大問題。但是在鵪鶉的孵化期,我們需要給足它們特定的條件。這些都是根據我們使用的方法來調整的,整個孵化的過程中也是我們養殖鵪鶉最辛苦的時間。具體的這些方法大家可以根據自身的條件去選擇。
首先我們來聊一下家庭養殖經常會使用的自然孵化方式,因為鵪鶉的體型比較小,如果我們讓種鵪鶉進行來孵化的話,效率會非常的低,每次只能在巢盆裡放入三枚蛋,還不見得能孵出來,這會大大影響我們後期的鵪鶉養殖。所以我們這裡選擇體型比鵪鶉大的幫忙代孵化,如果家裡面有鴿子可以讓鴿子代孵。鴿子孵蛋的效率大概是鵪鶉的三倍。
孵化的方法就是看到下蛋的種鴿我們偷換成鵪鶉蛋,他們就會在巢盆中開始孵化了。當然最好的代孵家禽那就是母雞了,我們在選擇母雞的時候體型不要過大,要找那種抱窩性比較強的。母雞一次可孵化30枚以上的蛋。整個孵化的過程中我們要多加注意,當母雞離巢進食或者飲水的時候,我們需要及時的給朝盆加蓋毛毯保溫,孵化過程中我們也要多觀察,看是否有種蛋被母雞踩踏。
我們知道孵化鵪鶉最主要的就是提供溫度,那麼在電熱毛毯上孵化就是一個非常不錯的選擇。底部放上電熱毯,上面放置鵪鶉蛋的地方,我們要儘量的還原巢盆的感覺。底部墊一些棉絮,然後再補一些有層次的稻草。然後橫縱搭一些木板給足鵪鶉蛋空間。頂上再蓋入棉被幫助鵪鶉蛋保溫,切記溫度也不能太高,每過一個小時我們就可以關十分鐘的電熱毯開關。還需要經常性地進行翻蛋,鵪鶉快孵出來的時候,我們還需要經常的通風保證裡面的氧氣含量。
在寒冷的東北地區,很多養殖戶家裡面會有火炕。火炕的溫度比較容易受控制,也是非常適合孵化鵪鶉。操作方式和電熱毯也沒有什麼太大的區別,但需要注意的是,火炕畢竟都是在室內。天氣好的時候我們也需要種蛋拿出去晾曬,還有需要在火炕的周邊加裝圍欄。防止剛剛孵化出來的鵪鶉不慎跌落下去。
相比於自然孵化,這些孵化率相對都比較高,同時比較好操控,比較難的就是剛剛孵化出來的雛,讓種鵪鶉去餵養是個難題。可能在他們的印象中不是自己孵化出來的就不是親生的一樣。這需要我們進行專業的引導。孵化期間也是養殖最佔用時間的時候,我們要每時每刻的關注著種蛋的變化,防止孵化過程中出現的各種意外情況。好了,平常大家還有什麼孵化鵪鶉的小技巧呢?歡迎在下方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