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藍金剛鸚鵡是鸚鵡家族中個頭最大的成員,體長可達1米,體重超過1.5公斤。鮮豔的藍色羽毛和彎鉤一樣的巨大鳥喙使得它們格外惹人注目。紫藍金剛鸚鵡擅長交際、頑皮而又聰明。 野生紫藍金剛鸚鵡的故鄉是巴西。全球95%的野生紫藍金剛鸚鵡棲息在此。
藍紫金剛鸚鵡是全世界最大的鸚鵡,體長100cm-107cm,重達1.4-1.7公斤,翼展度1.3-1.5米,壽命60年。它具美麗鮮豔的藍色羽毛和彎鉤一樣的巨大鳥喙。足有四英尺長和展開可寬達四尺的翅膀。紫藍金剛鸚鵡的羽毛是純藍色,接近靛藍色。它們的喙呈黑色,下喙的後端及眼周有黃色的裸露皮膚。
不像金剛鸚鵡屬內其他的品種,紫藍金剛鸚鵡眼睛周圍沒有白色而無羽毛的皮膚。紫藍金剛鸚鵡的性別基本上無法從外表上分辨,但雌性的一般是較為纖細。其強而有力的喙可輕易地於短時間內拆毀鳥籠的鐵枝,也可咬開堅果及種子,甚至椰子。
紫藍金剛鸚鵡喜愛活動於開闊的樹林裡,避開終年潮溼的森林,愛棲息於有豐富核果的棕櫚樹林中,通常成對或一小群活動,很少發現落單的藍紫金剛獨自活動。 在野生條件下,它們以兩種不同的棕櫚果為食;在家養條件下,以澳大利亞胡桃,巴西豆,榛子,胡桃,杏仁,大胡桃,堅果和椰子進行飼養都非常成功,蘇式餅乾,水果和蔬菜也可以作為補充食物。它們的飲食要求較高的脂肪和碳水化合物。
它們的食性較為特殊,得吃一種棕櫚果實,建議用大塊的椰子殼和果肉來代替。在繁殖期內,被搗成圓塊兒的穀類,椰子加猴食和狗食,軟質食物混合小麥麵包,混合水果,奶粉,蜂蜜,維生素,雞蛋殼等等都是很好的食物。 一般情況第一窩幼鳥可以交給它的養父母,或者轉移到孵化器內。因為紫藍鸚鵡通常會毀掉它們的第一窩卵。繁殖期最重要的因素是避人,不要讓陌生人接近鳥籠。
配偶間的關係對彼此非常忠實,約於7月或12月時進入繁殖季節,通常一窩有2顆蛋,但通常只有一隻會存活,原因在於親鳥只盡力照顧第一隻孵出的幼鳥,後來孵出的小藍紫金剛無法和自己的兄弟或姊妹爭食物,所以常死於脫水、體重下降等因素,而且有百分之四十的蛋會被烏鴉、犀鳥(巨嘴鳥)和一些森林中的哺乳動物所吃掉,更使它們的數量無法上升。
野外的藍紫金剛鸚鵡繁殖相當緩慢,通常3、4年只成功扶養一隻後代長大,許多人工飼養的藍紫金剛鸚鵡都是70年代後期及80年代時由野外捕捉的野生鳥,繁殖期間領域性會變的很強且有攻擊性,它們所需要平均窩卵數為2顆,通常第1顆生下後母鳥即開始孵蛋,孵化期約需26-28天,幼鳥生長的速度很快,幼鳥約在3個月大時羽毛長成,但是在大型金剛鸚鵡來說,但是人工繁殖的藍紫金剛鸚鵡繁殖難度不是很高
產卵和孵化:紫藍鸚鵡1窩通常2個蛋。在佛羅裡達地區,產卵期是在四月到八月間。孵化期大約要持續28至29天。利用孵卵器進行孵化作業,但飼養幼鳥則需要人工撫育。在親鳥沒有撫育經驗時,用亞馬遜鸚鵡進行孵化也是可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