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03-15 17:48 | 浙江新聞客戶端 | 記者 陸樂 縣委報導組 章海英
三門縣行政審批服務中心「新生兒辦證」受理窗口
「兩年前生『一胎』的時候,我們為孩子辦相關證明,前前後後花了近一周時間,沒想到生了『二胎』,辦證手續這麼快就搞定了。」3月13日上午8時,市民謝先生就帶著夫妻倆的身份證、戶口簿、結婚證等材料來到了三門縣行政審批服務中心,「之前有朋友選擇來這裡辦理了新生兒的各種證件,聽說一站式辦結非常方便。」果然,不到一個小時,他就為兒子辦理好了新生兒出生醫學證明、出生戶口登記、城鄉基本醫療保險參保、社會保障卡申領等業務,心滿意足地離開了。
為謝先生辦理業務的工作人員鄭晨曦是個「95後」姑娘,從去年12月起,她已經在「新生兒辦證」受理窗口為近400位市民提供了「一站式」的新生兒辦證服務。「來現場辦證的很多都剛生完『二胎』,一坐下就會和我感慨初為父母時辦事的不易。」鄭晨曦說。
去年上半年,通過對辦事群眾的電話回訪,三門縣行政審批服務中心發現群眾普遍反映新生兒辦證相關事項辦事流程複雜。「隨著全面二孩生育政策實施,新生兒隨之增多,但當時在三門,完成相關證件的辦理需要16份材料、跑4個部門,整套流程下來平均需要4個工作日。」三門縣行政審批服務中心黨委委員蔣肖猛介紹,「發現問題以後,我們和辦證涉及的公安、衛生、醫保、社保等部門協調,把新生兒辦證整合成了『一件事』。」
「一件事」的整合絕非一日之功。三門新生兒辦證「一件事」從謀劃到成為現實,花費了將近6個月時間。據蔣肖猛回憶,一開始各個部門思想觀念不一樣,溝通相當困難,他們一次次上門到醫院、銀行等相關單位對接協調,往往開了幾天會吵了幾天都沒有結果。一些部門覺得,部門內部已經實現了「最多跑一次」,沒必要再進一步改革了。「做工作就是『磨』。」蔣肖猛說,「通過一次次地對接溝通,把『一件事』實現以後便民的一面呈現給各個部門,大家一起商議群眾辦事的最優方案。」
如今,在三門縣行政審批服務中心,辦理新生兒證件只需提供5份材料,由窗口受理人員一次性收齊後,對「新生兒出生醫學證明——出生戶口登記——城鄉基本醫療保險參保——社會保障卡申領」實行一站式辦理,整個流程下來,基本上一小時內就可以辦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