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化「一門一網一次一號」政務服務改革 巴彥淖爾讓群眾的事更好辦

2020-12-03 正北方網

「群眾利益無小事」、「讓群眾的事好辦,把群眾的事辦好」。這是巴彥淖爾市委、政府為人民群眾的鄭重承諾。近年來,巴彥淖爾市認真貫徹落實國務院、自治區「放管服」改革工作部署,堅持以深化審批服務便民化改革為主線,立足「馬上辦、網上辦、就近辦、一次辦」,深入推進「一門一網一次一號」政務服務改革,打造「好又快、不見面、創一流、心貼心」的工作模式,政務服務不斷提檔升級,群眾滿意度年年提升,營商環境持續優化。2018年,在全區營商環境綜合評價中以94.15分排名第一。

進一扇門辦一攬子事

「前幾年我第一次開餐廳時辦了11個證照,跑了十幾個單位和科室,經常會找不到人,足足跑了3個多月才把各種證辦齊。現在開餐館我只需到政務中心市場準入大廳,辦工商營業執照和食品經營許可兩個證就能開業了,連刻章總共用了5天時間,真的是沒有想到,今後開店再也不用東奔西跑,我感覺政府部門服務效率越來越高了」。臨河區「一日三餐」餐飲經理楊多說起自己開飯店的經歷,臉上綻放著高興的笑容。

針對個體戶開店需要群眾分散跑辦,審批流程長、環節多、效率低、群眾怨氣大的實際,市政務服務局將個體戶開店涉及的所有部門全部物理集中到政務大廳,原來需要幾十天辦成的事,現在全部壓縮到五個工作日內辦結。據市政務服務局局長段建強介紹,目前全市四級政務服務場所建成率達100%。按照行政許可必進、聯辦事項必進、高頻便民服務事項必進原則,70%以上政務服務事項進駐實體政務平臺辦理,真正讓群眾推開一扇門,能辦更多事。

為方便群眾辦事,市政務服務局還建成了24小時自助政務大廳,將水電暖氣費繳納、電子發票領取、醫保社保信息查詢、公交辦卡、金融、通訊等與群眾生產生活緊密相關的便民服務事項匯集大廳,為市民提供365日全天候不打烊的政務服務。

在市政務服務中心不動產登記大廳,不動產登記、房管、稅務三個部門的工作人員按業務流程關聯實際,呈日字、品字型坐席並聯辦理,將過去群眾辦事分頭跑三個部門變為只進一廳、到一個窗口就可辦理,大大縮短辦事時間。

「目前,各旗縣區不動產登記改革基本到位,像這樣通過業務互嵌實現一條龍、一站式服務的不動產登記大廳市本級就有兩個」,市不動產登記中心主任陸強說。

上一張網辦所有事

2018年11月22日,巴彥淖爾市建成覆蓋市、旗縣區、鄉鎮、村(社區)四級「網際網路+政務服務」平臺,實現與國家、自治區在線政務服務平臺一體化對接,當年網上辦事率達82%。目前全市政務服務平臺共錄入政務服務事項2812項,實現「應上盡上,全程在線」。

「現在,政務服務微信公眾號、政務APP、政務QQ群,推動手機辦事、行動支付成為群眾辦事新常態。市政務服務局還開發了智慧政務服務終端,匯集了20多個便民服務事項,逐步將智慧政務服務終端覆蓋到全市基層政務服務場所,讓更多服務下沉鄉鎮、社區,著力解決基層群眾就近辦事的難題」,市政務服務局副局長高原如是說。

「今年,我市大力推行政銀合作模式,市市場監管局與市內6家商業銀行合作,將企業註冊登記業務辦理範圍覆蓋全市商業銀行網點,讓群眾多點辦事、就近辦事」,市場監管局企業登記科長王建剛介紹。

只跑一次就能辦成事

「我在臨河區華泰麗都小區開了一家美容院,需辦理工商營業執照和公共場所衛生許可證,沒想到在政務大廳一個多小時就把兩個證全辦下來了,十分感謝政務大廳窗口人員在我電話諮詢時一次性告知我需要準備的資料。特別感謝臨河區衛健委將公共衛生許可證審批前置改後置,以前辦這個證得提交許多資料和場地準備,必須由有關單位去現場看了籤字才給辦證,得20多天才能辦下來。這次辦證我只跑了一次,而且辦得很快,我覺得政府將「減證便民」的好政策落到了實處」。臨河區楊葉美容中心經理楊葉為政務中心「最多跑一次」改革由衷地點讚。

為了打通群眾辦事的堵點痛點,圍繞辦好企業群眾的「一件事」,該市重點推行綜合受理、集成服務改革和容缺受理制度,推進部門集中辦公,合理布設窗口,精簡優化流程,率先在全區實現了個體戶開店、企業登記註銷、不動產登記、投資項目審批、駕駛人背景核查、醫療救助報銷等多部門聯辦事項一站式服務,有效破解了群眾辦事「多頭跑」「來回跑」等堵點痛點。改革後,企業登記壓縮至5個工作日,企業註銷壓縮至25個工作日。全市實現了抵押登記1-3個工作日內辦結,其他登記3-7個工作日內辦結。申請材料由原來的20餘項要件精簡至5-8件,優化率高達75%。稅務便民服務大廳全面推行全城通辦、「全職能」窗口服務模式,大幅縮短排隊等候時間。用電報裝實行無差別受理,報裝時限總體壓縮33%。全市「馬上辦、網上辦、就近辦、一次辦」事項達5000多項。

在市政務服務中心工程建設項目審批大廳,綜合受理窗口、代辦幫辦服務中心、項目審批服務專區、市政公共服務專區布局合理、設置清晰。市政務服務局開發了工程建設項目審批平臺,並與全國投資項目在線審批平臺連通,全程在線、並聯審批、限時辦結、電子監察的新模式,使項目審批時限由原來的200多天壓縮到100個工作日。綜窗受理、一套材料、一張表單,讓辦事企業對辦事流程一目了然。幫辦代辦服務中心全程為企業服務,讓企業與審批部門不見面,既減少了群眾辦事跑腿次數,更從源頭上遏制了審批權力尋租等腐敗問題。

「我市8月初建成了網上中介服務超市,目前共入駐評估、測繪、監測等各類中介機構59家,項目單位在平臺可通過競價方式選取中介機構,全力為企業減低中介服務成本」,市政務服務局「放管服」工作專項推進科負責人解偉說。

為使群眾辦事更方便,該市各級政務平臺全部實行免費複印照相、證照快遞、行動支付等便民服務措施,讓更多事項最多跑一次,一次能辦成。

拔一個號就能辦了事

讓群眾辦事更順暢,讓部門服務更高效,讓政務服務改革更多惠及人民群眾。2019年4月,巴彥淖爾市政務服務局啟動建設"巴事快辦」項目,開通12345政府服務熱線,群眾訴求一號響應,這是巴事快辦項目重點打造的一個服務百姓平臺。

「您好,這裡是巴彥淖爾市12345政府服務熱線,請問有什麼可以幫您?」 

走進巴彥淖爾市12345政府服務熱線指揮調度中心,20多位話務人員坐席環列大廳,甜美親切的接線語音不絕於耳。

據熱線指揮調度中心負責人石燕飛介紹,該熱線於今年9月25日上線,按照「屬地管理、分級負責」的原則,通過市和旗縣區兩級指揮調度平臺,對全市各類政務服務熱線進行了整合,形成一號受理、分類處理、限時辦理、超時問責、結果反饋的政務服務工作機制。變原來各部門各自為陣、分散受理為一號響應、一站服務。目前已接聽群眾來電4056個,電話回復2906個,向承辦部門成功派發工單1150個。

據熱線指揮調度工作人員靳文慧介紹,「10月2日,12345熱線接到烏海市民王先生的求助電話,反映一輛車牌號為蒙L的車將他的寵物狗當日從烏海市海渤灣區抱走,希望能夠幫他找到該車主。」接到電話後,熱線指揮調度中心立即與臨河區公安交警部門取得聯繫,查找到該車主信息,很快與王先生取得聯絡,王先生對巴彥淖爾市12345政府服務熱線的高效服務非常感激。

熱線運行不到一月,群眾反響十分強烈,紛紛給熱線點讚。據熱線回訪記錄,10月8日烏海市民郭先生反映,他於2019年9月16日向內蒙古美洋洋公司購買了一批羊肉產品,但該公司的供貨與他訂購貨物不符,郭先生要求公司及時調貨,但該公司以各種理由遲遲不給換貨。郭先生抱著試試看的心態撥打了巴彥淖爾市12345政府服務熱線求助,沒想到熱線指揮調度中心很快協調有關部門,督促美洋洋公司將貨款如數退還郭先生。

2019年10月17日,五原縣王先生反應五原縣某幼兒園的老師強迫孩子上興趣學習班,諮詢這種行為是否合法。熱線指揮調度中心將王先生的訴求工單及時派發到五原縣指揮調度中心,幫助解決王先生的訴求問題。當熱線再次回訪王先生時,他連連稱謝,說該幼兒園已將學費退還給他,並為政府熱線服務辦事效率點讚。

類似案例與日增加,熱線功效日益突顯。12345政府服務熱線的開通,為巴彥淖爾市搭建起政民互動平臺,暢通了政民信息溝通渠道,架起政府服務群眾的橋梁。巴彥淖爾市政務服務由此實現了由「一廳」到「一網」再到「一號」的飛躍,全方位多元化的服務,既給巴彥淖爾人民帶來更多的獲得感和幸福感,也打造了一張地區政務服務的靚麗名片,「群眾點菜、政府端菜」的政務服務模式在河套大地已然形成。

「政務服務的效率更高了,群眾辦事的心氣更順了,營商環境變得越來越好了」!來巴彥淖爾投資興業的全國各地企業和當地群眾對巴彥淖爾政務服務改革紛紛點讚。

(巴彥淖爾市政務服務局)

[責任編輯:王昊]

相關焦點

  • 「一號、一窗、一網」優化政務服務
    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秘書長李樸民(吳曉山 攝)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秘書長李樸民在回答記者提問時介紹了「一號、一窗、一網」的具體內容和工作的時間表。  「一號」就是要實現一號申請,簡化優化群眾辦事的流程,充分發揮公民身份證號碼作為公民唯一的終生不變的身份代碼作用,以公民身份號碼作為唯一標識,建成電子政務庫,實現群眾辦事一號申請,避免重複提交辦事材料、證明和證件,充分釋放政府部門沉澱信息的潛在價值,變群眾跑路為信息跑路。
  • 寶安創「一門一窗一網一號」政務服務模式
    市委六屆三次全會專門強調,要認真落實省關於推廣一門式一網式政府服務模式改革的《實施方案》,確保年底實現「一門在基層、服務在網上」的目標任務。 在這場改革中,寶安在與時間賽跑。2016年6月26日,寶安區、各街道政務服務大廳在全市率先實現區級政務服務「一窗式」綜合受理,9月中旬,寶安區行政審批服務事項均實現「100%網上申報、100%網上審批」兩個100%,比原計劃提前了3個多月。
  • 政務服務試水「一號一窗一網」
    」開展信息惠民試點實施方案》(以下簡稱《方案》),明確提出以「一號、一窗、一網」作為改革的主要任務,在80個城市進行試點。這是2015年啟動的深圳智慧政務服務平臺。有了這個平臺,原來的「一事一辦」變成了「一證通辦」。根據《方案》,這一措施將很快推廣到80個城市。《方案》提出的「一號申請」,是把身份證號碼作為辦理民政業務時唯一的身份標識,避免提交繁瑣的材料。
  • 發改委:「網際網路+政務服務」核心是一號一窗一網
    問:《方案》中提出「一號一窗一網」的目標任務,能否介紹下它的具體內容,通過「一號一窗一網」的實施會給老百姓帶來哪些好處?  答:「一號一窗一網」是本《方案》的核心內容。  「一號」,是要實現「一號」申請,簡化優化群眾辦事流程。
  • 甘肅省深化「一窗辦一網辦簡化辦馬上辦」改革推進審批服務便民化...
    為加快轉變政府職能和工作作風,推動「一窗辦一網辦簡化辦馬上辦」改革向縱深發展,深入推進審批服務便民化,更好地方便群眾和企業辦事創業,根據《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印發<關於深入推進審批服務便民化的指導意見>的通知》(廳字〔2018〕22號)精神,結合我省實際,制定本工作方案。
  • 「一門一窗一網」 省時省力省心
    這是平江縣自2019年以來,以搬遷促改革,以改革促發展,全面跨入「一門一窗一網」時代,讓辦事群眾享受改革成果的一個縮影。一年來,平江縣以讓百姓「只進一扇門、只跑一個窗、最多跑一次」為目標,致力破解百姓痛點、難點、堵點問題,全面推進「一件事一次辦」改革,各項工作均走在全市前列,成為全市唯一一個榮獲省政府真抓實幹獎勵的縣(市)。
  • ——貴陽市持續優化企業開辦「一網通辦」政務服務
    近年來,貴陽市依託深入推進「放管服」改革的重要契機,持續優化營商環境,不斷提升政務服務水平。全市持續推進企業開辦「一網通辦」政務服務不斷升級,實現企業群眾辦事「進一扇門、到一個窗」,後臺「一網通辦」。  在推進全市深化政務服務「馬上辦、網上辦、就近辦、一次辦」改革和「一張網」建設中,貴陽市營商環境的吸引力、競爭力和創造力連年提升。
  • 阜陽市政務服務試點「一號一窗一網」 將跨地區互聯互通
    近日,我省發布政務信息系統整合共享實施方案,明確合肥、蕪湖、阜陽三市作為試點推進「一號一窗一網」,並在年底前初步實現跨地區、跨部門、跨層級的政務服務。  記者昨日從市有關部門獲悉,阜陽市目前基本實現「一號一窗一網」辦事格局。
  • 深圳市「八個一」建設,助推政務服務改革
    為全面推進一門式一網式政務服務模式改革,印發了《深圳市人民政府辦公廳關於印發深圳市推進網際網路+政務服務暨一門式一網式政務服務模式改革實施方案的通知》(深府辦〔2016〕24實施方案中提出開展深圳政務服務「八個一」建設,即「一碼管理、一門集中、一窗受理、一網通辦、一號連通、一證申辦、一庫共享、一體運行
  • 一門一窗一網一號 服務無界限全透明---寶安日報多媒體數字報刊平臺
    簡政放權、放管結合、優化服務,打造政務服務最優區。近年來,寶安區致力於優化政務服務,推出寶安通平臺、新政務服務中心、全口徑諮詢中心等,為個人和企業辦事提供便利。 2016年5月9日,在全國推進簡政放權放管結合優化服務改革電視電話會議上,國務院總理李克強發表重要講話,強調深化「放管服」改革是一場牽一髮動全身的深刻變革。
  • 城陽政務服務管理辦:全力打造「六個一」服務模式 助推「一窗受理...
    今年以來,城陽區政務服務管理辦在城陽區委、區政府的正確領導下,緊緊圍繞城陽區委「一三五一」工作舉措,按照「陽光城陽」建設總體部署,進一步聚焦「審批事項少、辦事效率高、服務質量優、群眾獲得感強」工作標準,優化審批流程,創新審批模式,提升審批效能,努力打造「六個一」服務模式,加快推進「一次辦好」改革落地落實,助力新舊動能轉換,不斷優化營商環境,全面建設「陽光大廳」,不忘初心,牢記使命,
  • 「一號一窗一網」簡化辦事流程
    《方案》提出,要以解決群眾辦事過程中「辦證多、辦事難」等問題為核心,運用大數據等現代信息技術,加快推進部門間信息共享和業務協同,簡化群眾辦事環節、提升政府行政效能、暢通政務服務渠道,推動實現3個轉變:變「群眾跑腿」為「信息跑路」、變「群眾來回跑」為「部門協同辦」、變「被動服務」為「主動服務」。 《方案》明確了三方面重點任務。一是簡化優化群眾辦事流程。
  • 陳晏:貴陽推行「六個一」政務服務讓群眾少跑腿
    人民網北京3月13日電(王欽)3月11日,全國人大代表、貴陽市市長陳晏做客人民網,就「政務服務改革」這一話題與網友進行交流,介紹貴陽深化「網際網路+政務服務」的「六個一」模式。 何為「六個一」的政務服務模式?
  • 一端一號一窗三庫:線上線下聯動建設政務服務網
    一、浙江政務服務網建設已取得初步成效,為深化政府自身改革奠定了重要基礎   浙江政務服務網自2014年6月開通以來,依靠各地、各部門共同努力,運行情況良好。目前,已累積實名註冊用戶260萬,日均辦件7.3萬,日均瀏覽量超過250萬。
  • 綿陽市在全省率先實現「一號一窗一網」
    昨(5)日,從市政務服務管理局獲悉,目前,我市構建了6類綜合服務受理窗口,成為全省首家且唯一在省一體化政務服務平臺下實現「一號一窗一網」的市州,實現了一體化平臺下的大數據分析管理
  • 1179個事項「一窗辦」,政務服務線上「一鍵通」!金東「最多跑一次...
    深化窗口改革   線下「一窗」辦理 原來,區行政服務中心住建窗口深化施工許可告知承諾試行改革,並以此為突破口,大力推進了審批制度改革。   「得知此情況後,我們立即聯繫全區12個鄉鎮(街道)、城市投資建設有限公司、多湖商務中心等單位,告知這則消息。」
  • ...市實施「六個一」工程全面深化「網際網路+」政務公開和政務服務
    溫州市按照黨中央、國務院《關於全面推進政務公開工作的意見》、國務院《關於加快推進「網際網路+政務服務」工作的指導意見》要求和省委、省政府「最多跑一次」改革部署,結合「網際網路+政務服務」信息惠民試點城市建設任務,以浙江政務服務網為依託,堅持問題導向、效果導向,積極運用網際網路技術和思維,通過全面推動實施「六個一」工程,不斷深化政務公開和政務服務,著力構建公開透明、方便快捷、優質高效的「網際網路+政務」體系。
  • 深圳市南山區試點「網際網路+政務服務」改革 一個窗口可辦506項業務
    「一個平臺打通區域隔離,實現全區通辦」,覆蓋事項68項,原來由政府直屬部門受理的,現在直接在街道行政服務大廳即可受理,比如創業場租補貼、創業培訓補貼、青年見習單位申報、初創企業補貼等。南山政務改革,打破部門「壁壘」,實現「全區一盤棋」,最終提高企業、群眾的便利。由於政務服務涉及事項多,南山區從頂層設計著手,開啟了「網際網路+政務服務」改革。
  • 一號一窗一網便民利企,泉州續寫政務服務傳奇
    泉州市「網際網路+政務服務」一體化行政服務平臺,圍繞國家「放管服」改革的總體要求,以「信息惠民、服務民生」為目標,實現統一預約、掃碼填表、掌上辦事、自助辦事、一窗受理、一件事辦理、電子籤批、電子歸檔、電子監察、決策分析等服務,構建市、縣(市、區)、鄉鎮(街道)、村(居)四級應用體系,形成「橫向到邊、縱向到底」的政務服務信息化大平臺
  • 「六個一、六個字」,崑山陸家鎮政務服務提速增效
    消費日報網訊(記者汪宏勝 通訊員葉兵) 今年以來,崑山市陸家鎮行政審批局以基層三整合為契機,持續深化「放管服」改革,開啟審批服務「加速度」,推出「六個一」舉措,進一步提升營商環境,優化群眾辦事體驗,提高辦事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