蔣祖華老師
首先要說明的,這不是一本可以輕鬆閱讀的小書,閒來無事翹個二郎腿,隨意翻翻就能進入狀況;相反地,這是一本實實在在的書,沒有華麗的言辭或經過修飾的靈修表達,有的只是個人真真實實的靈修生活紀錄,質樸而真實地呈現自己的靈修生命。正如大德蘭所言:「因為愛天主,不在於眼淚,或歡愉和柔情,其中大半是我們的渴望,也是我們從中尋求安慰。然而,愛天主卻在於以正義、靈魂的剛毅和謙遜事奉祂」。
我是先看最後一篇(偉大恩寵的簡述而頗受感動。若望廿三世說:「在(教宗)選舉大會中,曾經努力並且故意的不做任何舉動,以免引起別人的注意」。其實,縱觀全書,這是他生努力「看輕自己」的神修結果。
但閱讀了幾天之後,我漸漸地就被他的精神所影響。一方面會注意到生活中可以立一些小計劃、小志向來幫助自己的信仰,如更專心念玫瑰經,找時間去教堂拜聖體,小的熱心短誦,多謹守口舌等;另一方面則是體會到他在這些神修初期常有做不到的經驗中,雖會真心懺悔與痛苦,但卻不陷於「敗興氣餒」的誘惑之中,反而說「我只好自認軟弱無能,應當多多依恃上主」。在這樣謙遜和信賴天主之後,於是又能奮起。我們教友在學習實踐信仰和學習祈禱靈修的時候也常常遇到相似的挫折經驗,他的神修經驗正好可以安慰與鼓勵我們繼續努力,因為連教宗也是這樣過來的。
而且這種辛苦的神修磨練並不短,過了3-4年,到了1901年,他還寫道:「我還是依然故我,毫無改變」。但慢慢地我發現他的靈修生活漸漸地穩定下來,也更能看出誘惑並能平安地響應,也更與耶穌多些結合的描述,也寫下對於神修計劃「不需增加什麼」。並且隨著神修的穩定成熟,思想也更為發達,心志更為寬廣。如「對聖人們的德行,我應取其質而舍其形。我本不是聖類思,定不能和他完全一樣,又怎能在修德上死學他的方法」。面對罪宗的誘惑攻打也不那麼驚慌:「當自傲心、高貴感、求榮譽、貪升遷的雜念來襲時,我將處之泰然,只要我無心追求,設法避免,則來之無害,去之無傷」。
而以後他任教宗所有的思想,也漸漸地在書中有了呈現,僅略數語:「我的為學方法是:在神學和聖經的問題上以教會的傳統信德為基礎,以這項基礎做批判時代科學的出發點。我不藐時代批判,更不偏見,一味忽視它……為此我該歡迎新思想,感謝天主借著時髦問題,煉淨教會的信條和示,使之明似水晶,無瑕無疵」。「我的守則是:多聽多聞、深思默研、少加批評、勿爭長短,忠於教會訓導,不使自己言行有損於教會」。
在這之後,隨著他的服務範圍愈來愈大,他的神修生命與使徒工作一同發展,直到擔任宗座。有部影片好教宗,我也特地拿出來對照著看,也很有趣。這就是我的閱讀經驗,與各位分享,也希望大家能進入這本書的世界,碰觸若望廿三世的神修生活,得到他的幫助,也和他認同,用質樸、真誠的心態來跟隨天主,修德服務,也得到天主賞賜的愉快與和平。
掃描上方二維碼添加關注
旨在搭建一個認識教會信仰的平臺
相關閱讀
【從好爸爸到聖爸爸】:教宗若望廿三世宣聖前夕讀《靈心日記》---聖經學家房志榮神父
Long-press QR code to transfer me a reward
請支持福傳
As required by Apple's new policy, the Reward feature has been disabled on Weixin for iOS. You can still reward an Official Account by transferring money via QR 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