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
【等深線】百億家產家居龍頭內訌記
大亞集團丹陽基地尚在正常生產 《等深線》記者 張家振 攝影
中國經營報《等深線》記者張家振江蘇丹陽、上海報導
在大亞科技集團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大亞集團」)創始人、「木業首富」陳興康去世四年後,鎮江中院一紙終審判決書分別送到了其長子陳建軍、次子陳曉龍手中。這也是陳氏兄弟兩人圍繞大亞集團實際控制權問題爆發衝突以來,鎮江中院作出的首個終審判決。
這場家族內耗正進入攤牌關鍵期。《等深線》(ID:depthpaper)記者查詢企業信用信息公示系統了解到,今年8月10日,大亞集團法定代表人已由陳曉龍變更為陳建軍,並由陳建軍出任集團董事長、總經理。大亞集團官網「經營團隊」一欄董事長介紹也進行了同步更新。大亞集團法人股東之一的意博瑞特公司法定代表人、總經理也已於8月15日變更為陳建軍。
四年前的2015年4月28日上午,大亞集團董事局主席兼總裁、大亞聖象家居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大亞聖象」,000910.SZ,時稱「大亞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兼實控人陳興康,因意外摔倒,經搶救無效不幸逝世,走完了70年的傳奇一生。這次意外在讓大亞集團失去「領頭雁」的同時,改變了公司未來五年的走向,也為此後陳氏家族爭論不休的內耗埋下了伏筆。
大亞集團可謂凝結了陳興康畢生的心血。1978年,一家名為丹陽縣埤城城南農機拋光廠的鄉鎮村辦企業在蘇南正式創辦,這是陳興康白手起家創業的起點,也是大亞集團事業的開端。自成立以來,大亞集團歷經三次變身、四次創業,已發展成為涵蓋家居、包裝、汽配和轉型產業等的龐大「商業帝國」,連續多年穩坐中國家居行業頭把交椅。2019年「中國500最具價值品牌」排行榜顯示,集團旗下「聖象」品牌價值達502.85億元,連續三年位居中國家居行業榜首;大亞人造板以158.69億元品牌價值蟬聯中國人造板行業榜首,被譽為「亞洲人造板之王」。
生活節儉、樸素的陳興康平日裡也是個「工作狂」,以至於即使在70歲高齡也依然身挑集團經營管理重擔,未對接班人、家族企業傳承問題做提前布局,在主政大亞集團、大亞聖象等核心企業的同時,還擔任大亞集團最大法人股東丹陽市意博瑞特投資管理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意博瑞特公司」)等多家公司的董事長職務。
在意外面前,家族企業接班人問題急切而又無奈地被提上日程。陳興康之妻戴品哎、長女陳巧玲、長子陳建軍、次子陳曉龍等陳氏家族成員及股東代表仲宏年等召開家族內部會議,確定由陳曉龍出任大亞集團法定代表人,履行董事長職務;陳建軍出任聖象集團總裁,深耕地板業務;陳巧玲在江蘇銀行丹陽支行任職,未參與大亞集團實際經營管理工作。
家族會議的核心在於陳建軍、陳曉龍兩人對大亞集團控制權分配的約定。陳建軍一方表示,根據家族會議約定,集團董事會每屆任期三年,「三年一輪換」;陳曉龍則在接受《等深線》記者獨家採訪時表示,不像有些人講的「輪流坐莊」,在他做董事長期間,企業出現嚴重危機才會要求更換董事長。
2018年年中成為大亞集團權力交接的節點,交接不暢由此成為了陳氏兩兄弟爆發衝突的根源。矛盾無法調和之下,雙方選擇了對簿公堂法庭見。《等深線》記者在採訪中了解到,針對大亞集團控制權紛爭,雙方發起了一系列訴訟,除意博瑞特公司決議糾紛案經鎮江中院終審判決外,大多數目前尚未結案。也就是說,圍繞大亞集團陳氏家族的紛爭,短期內將很難畫上「休止符」。
從暗地較勁、互發聲明到搶奪公章、對簿公堂,家族企業傳承過程中的戲碼輪番上演,內耗、紛爭正觸及大亞集團龐大產業的機理。在3.69億元銀行貸款逾期、對外擔保及股權凍結問題相繼爆出的危機之下,如何守住創業多年積累的家業,正成為陳氏家族不得不面臨的、比解決家族內耗紛爭更關鍵的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