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業首富」陳興康意外去世4年之後,兩子公開奪權引發的信任危機,已開始波及百億大亞集團的資金鍊。
最近,大亞聖象發布公告,控股股東大亞集團所持上市公司263.36萬股被司法凍結,起因是大亞集團承擔連帶擔保責任的一筆2000萬元借款逾期。
隨之披露的,還有大亞集團及其子公司7筆共約3.7億元銀行借款出現逾期。
在權利和金錢面前,大亞集團上演母子、兄弟之間的內鬥,歷時一年仍在僵持。
變故
70歲時,陳興康似乎仍沒有考慮過接班人和家族財產繼承的問題。
1978年,時年33歲的陳興康,帶著所有的積蓄7000元回到老家丹陽開始創業。
從一個村辦小企業做起,他歷經了所有老一輩創業者的艱辛,帶著企業在1993年和2002年兩度變革,終於創立了木業王國,並在1999年將旗下大亞科技送上A股。
公開數據顯示,2014年末大亞集團總資產達到125億元,年營收超過124億元。
儘管已是古稀之年,陳興康仍一手掌控集團公司和上市公司大權,為公司的發展嘔心瀝血。
過去,大亞科技是一家典型的多元化上市公司,旗下業務涵蓋包括木業、包裝和汽配。
木業包括高密度板、強化木地板及實木複合地板;包裝業主要包括雙零鋁箔、鋁箔複合紙及卡紙、煙用聚丙烯絲束及包裝印刷產品的生產和銷售;汽配業主要是鋁合金汽車輪轂的生產和銷售。
2013年之後,大亞科技將發展重心轉移到人造板及木地板業務。
2015年初,陳興康主導對上市公司業務大幅調整,籌劃將非木業資產全部置出上市公司,同時收購部分木業子公司的少數股東股權。
交易完成後,大亞科技將從過去的多元化公司,轉為純木業經營公司。
藍圖剛剛繪就,當年4月28日,陳興康意外摔倒,經搶救無效不幸去世。
繼承
事發突然,偌大的集團交給誰?遺產如何分配?陳興康來不及交代,生前也沒有留下遺囑。
這給家族如今的內鬥埋下了禍根。
陳興康和遺孀戴品哎育有一女二子,分別為陳巧玲、陳建軍和陳曉龍。
在世之時,陳興康個人直接持有意博瑞特51%股權和卓睿投資100%股權,兩家公司分別持有大亞集團63%和18.87%,大亞集團為大亞科技控股股東,陳興康就此實現對大亞科技的實際控制權。
陳興康生前沒有給妻兒分配任何股份,甚至沒有安排子女在公司擔任重要職務。三個子女均為「70後」,最小的兒子陳曉龍在2015年也已年近30歲。
當時的陳興康究竟在家族企業傳承上作何考慮,外界不得而知。
按照相關法律規定,遺孀戴品哎繼承遺產的50%,剩餘50%由4人平均分配。
最終形成戴品哎持有意博瑞特和卓睿投資31.875%、62.5%股權,3個子女平均持有兩家公司6.375%、12.5%股權。
4人籤署一致行動人協議,對上市公司大亞聖象共同控制。
當時,戴品哎已66歲退休多年,再無力掌管百億大亞集團,3個子女誰來掌控大局成為首要問題。
從個人履歷來看,長女陳巧玲一直在當地銀行工作,從未參與家族企業管理;長子陳建軍長期任職當地機關,沒有管理過企業;幼子陳曉龍在大亞集團的最高職務為財務總監助理,也未進入過權利核心。
據媒體報導,群龍無首之時,家族成員之間做出了兄弟二人「輪流坐莊」、三年輪換的約定。
先由陳曉龍出任集團董事長、總裁,並掌控上市公司。
2015年8月,上市公司董事會審議增補陳曉龍為公司董事,以7票同意1票棄權通過,董事翁少斌以「對陳曉龍履歷不了解」為由投了棄權票。
實際上,翁少斌對陳曉龍不可能不熟悉。
2002年和2009年,翁在大亞收購聖象中立下了汗馬功勞,長期擔任大亞科技旗下最重要子公司聖象集團董事長,2008年起擔任上市公司董事、總裁,是陳興康身邊的得力幹將。
2015年9月,陳曉龍當選上市公司董事長。次月,翁少斌辭去上市公司所有職務,僅擔任聖象集團董事長。
2016年1月,跟隨陳興康身邊長達17年的董秘宋立柱辭職,僅擔任子公司人造板集團法務總監,目前動向不明。
權謀
短暫的人事動蕩之後,大亞科技很快回到了正常軌道。
陳曉龍繼續推進父親未竟之事,完成了公司資產的出售和購買,形成了當前純木業格局,並將公司名由大亞科技更名為大亞聖象(000910.SZ)。
隨後,公司駛入發展的快車道,營收規模雖時有波動,但歸母淨利潤從2015年的3.18億元增至2018年的7.25億元。
共2頁 [1] [2] 下一頁 第1頁第2頁
搜索更多: 大亞集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