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宮廷劇成為人們所推崇的電視題材之一,一些優秀的電視劇中的服飾還原度也是相當的高,在古代,官員階層有著嚴苛的等級分級,不同級別的官員穿戴的服飾也是不一樣的,在清朝的時候尤為明顯,不同官職的衣服上繡有不同的圖案,連帽子也是不一樣的。那麼接下來就和大家一起看看這些服飾在不同官職下是什麼樣子的。
首先我們來看衣服的圖案。在清朝,官服上的圖案又被叫做補子,這種衣服圖案還有文武之分。例如,一品官員上的就選用仙鶴和麒麟,這些被古代人認為是僅次於龍鳳的,二品則是用錦雞和獅子,以此類推,不用說錦雞和獅子是低於仙鶴和麒麟的,而三品的官員則是用孔雀和豹子,四品用的就是雁和老虎了。天子不用多想,肯定是龍了。
其次就是帽子上的花翎。上朝的時候官員們都要戴帽子,帽子後面有一個裝飾,那就是人們所說的花翎。想要佩戴花翎,那就更加不容易了,一般的官員還沒有資格戴,只有官職在五品以上和擔任西北兩路的大臣才有資格佩戴,冠飾多選用孔雀羽毛。還有就是不當官後必須要摘掉這個花翎。花翎也是有級別之分的,上面附著的眼數越多,代表著所佩戴的人身份地位越高。
最後一點差別就要把注意房子官員的頂戴了。在清朝時期,每個在職官員的帽子上都會有一顆珠子,這個就被稱作頂戴。這個東西更具材質的不同,下發給不同等級的官員,材質越好的,說明這個人的官職就越高,以此類推,材質較差的就說明地位低。在清朝,一品官員用的是紅寶石,二品官員則用珊瑚,三品用的是藍寶石,青金石則是四品官員的頂戴。後面的還有很多,不同等級擁有不同的寶石。還有一類人是不被允許配備頂戴的,那就是一些革職人員和降職的。
在古代人們對制度是十分重視的,老祖宗定下的規矩,是很多人都需要遵守的。在皇宮中更是如此,要是隨意的穿戴服飾,或者越位戴其他的官職的花翎,這都是會受到嚴厲的懲罰,最重則丟失性命。這些制度不止是官員要遵守,皇帝也是不得逾越的,畢竟是歷朝歷代遺傳下來的規矩。一個完好的制度可以讓國家更加的繁榮強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