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煙臺故事】栩栩如生的牟平花餑餑

2020-12-01 水母網

    作者 曲延科

    我們常吃的大餑餑,大家都很熟悉,花餑餑則是餑餑的一種,因做出了許多栩栩如生的花樣,就像工藝品一樣,美極了,所以稱之為花餑餑。牟平花餑餑既是一種美食,又是一種藝術品,具有食用和觀賞兩種價值,獨具地方特色,所以也叫牟平麵塑。

    牟平花餑餑是絢爛的鄉土文化

    牟平花餑餑的前身,是家庭婦女在各種傳統節日間,用麵團做的七棗大餑餑,再往前就追溯到原始的白面饅頭了。

    關於饅頭的來歷,宋朝高承《事物計原》云:「始於諸葛亮渡瀘水,以面畫人頭而祭,故稱饅頭。」說是三國時期,諸葛亮降服孟獲,收服南蠻,班師回朝,途經瀘水河,正準備渡江時,突然陰雲密布,狂風大作,浪激千尺,鬼哭神嚎,大軍無法渡江。此時孔明招來孟獲查問原因,孟獲回報:「兩軍交戰,陣亡將卒無法返回故裡與父母妻兒團聚,故在此興風作浪,阻撓回程,軍師若要渡江,須要四十九顆人頭祭江,方可風平浪靜。」孔明暗想:雙方交戰,死傷難免,吾今事已平定,安可妄殺一人。眉頭一皺,計上心來,遂即命廚子用米麵為皮,內包黑牛白馬之肉,捏塑出四十九顆人頭模樣,算準時辰,陳設香案,親往灑酒祭江,剎那雲收霧散,風靜浪平,第二天,大軍順利渡江。後來,每逢歲末,人們就根據諸葛亮祭奠亡靈的故事,蒸製許多圓形的饅頭,上面挑起七孔,代表人臉的七竅,孔裡鑲入大棗,以備祭祖、上供和食用。當然,這只是傳說故事。現實中,農家蒸製的大棗餑餑大都是九個棗。有些人家沒有大棗,就用紅靛把白面染紅,搓成長條,切成小段,代替大棗,為的是增加喜慶氣氛。

    牟平花餑餑距今已有三百多年歷史,它雖然屬於麵塑藝術,但與流行於黃河流域的麵塑藝人「只為謀生故,含淚走四方」,挑起提盒,走鄉串鎮,做於街頭,成於瞬間所做的麵塑不同。它是大眾藝術,是膠東地區特有的一種民間傳統美食,作為膠東的民俗之一,逢年過節、婚喪嫁娶等時候,人們都要蒸製花餑餑,捏做出各種動物、植物和有關物品形像。這些花餑餑外型整潔,內涵豐富,或喜慶豐收,祈福長壽,寓意來年的日子「蒸蒸日上」紅紅火火;或託物寄情,表達哀思和紀念,蘊含求吉納福的願望。牟平花餑餑是廣大婦女根據煙臺地域特色、節日和生活習俗而創造的一種藝術樣式,它源自民間,植根於人民生活,生存於勞動者深厚的生活土壤中,具有鮮明的藝術特色和生活情趣,已成為民俗風情獨特的表現方式。經過長期的發展與創新,牟平花餑餑以其審美觀賞價值越來越得到加強,人們透過這些花餑餑,仿佛看到膠東莊戶人家濃濃的鄉情,同時也能感悟到膠東地域民間老百姓絢爛質樸的鄉土文化。

    牟平花餑餑獨樹一幟的製作技巧

    牟平花餑餑市級非遺傳承人、牟平區王格莊鎮集口山村人王志香,自幼跟隨母親王淑敏學習製作花餑餑,練就一手精湛的花餑餑製作技藝,她以手工揉面技藝為基礎,結合現代實用工具和自配顏料,採取印、捏、鑲、滾等手工加工製作技巧,不僅能製作出石榴、荷花、蝙蝠、蝴蝶、蟾蜍、刺蝟、龍、鳳、虎、羊等形象逼真栩栩如生的各種動植物形象,還博採眾長,勇於創新,在傳統花餑餑技藝的基礎上,追求形意結合,內涵豐富,創造出一些適應時代潮流的優秀作品,把牟平花餑餑的製作水平推了一個新的層次。

    王志香介紹說,花餑餑的用料,主要是我們平常食用的麵粉,可塑性強,有很好的表現力,可以顯示出許多特殊的藝術效果。其製作工具有菜刀、刻刀、剪子、毛筆、刷子、竹條以及一些自己順手、習慣使用的自製工具。例如:製作花瓣、葉子的工具,雕刻紋理的工具等等。麵粉經過和面———發麵———揉面———捏型———雕刻———鍋蒸———上色等製作流程,就可以製作成活靈活現的各種動物、鮮豔美麗的花草樹木等具有很高的觀賞和收藏價值藝術形象。

    在膠東地區,花餑餑的功用分為食用和收藏兩類。王志香說,食用花餑餑要想口感好,在選料上,要選擇優質小麥磨成麵粉,和面時加適量牛奶、雞蛋和白糖,從和面、發麵、揉面、製作,再到蒸製,各個環節都十分重要,任何一個環節出了問題,做出來的花餑餑就會口感不佳。和面的程度要達到手光、面光、盆光。揉面不僅是力氣活兒,也是個技術活兒,需要肩膀、手臂和手腕協調用力,均勻地揉。面揉得越好,蒸出來的花餑餑就越筋道、越好吃。近些年來,走親訪友的禮品漸漸的被各種便攜的禮盒所替代,但膠東人招待賓朋的餐桌上,大餑餑的主角地位依舊不可撼動。

    對於專用於收藏的觀賞性較強的的麵塑,通常用精麵粉、鹽、防腐劑及蜂蜜為原料。王志香介紹說,其製作工藝流程,跟純食用的花餑餑大同小異,也是和面———發麵———揉面———做型———雕刻———鍋蒸———上色等步驟,對於一些特殊的藝術造型,在做型之後,要黏合,風乾。做這類麵塑,關鍵的技巧是作型和雕刻,這就看你做麵塑的熟練程度和對藝術造型的想像力了。有專家觀看了王志香製作的麵塑作品,評價說,王志香不僅心靈手巧,而且觀察事物細緻入微,她對藝術是自然而然的理解,沒有絲毫的矯揉造作,作品質樸、純真、淳厚、自然,看似隨心所欲,任意取捨,卻蘊含神韻,具有豐富的想像空間,保留了傳統的寫實風格,附帶了一些比喻象徵功能,將現實以藝術的形式再現,具有自己獨立的風格。

    專家們說,我們從王志香賞心悅目的麵塑作品中,看到了牟平花餑餑特有的製作技巧和很高的藝術造詣。

    牟平花餑餑的百變花樣

    牟平花餑餑,不同地域,風俗、信仰不同,風格各異,各有絕招。但在人生的各個節點和重大節日、重大事件上,花餑餑式樣基本大同小異,大多是以物象構圖,組成諧音雙關的吉祥語,寓意某方面的吉慶祝福或哀悼思念。

    小孩從出生到過第一個生日,一般要蒸三次花餑餑。小孩剪頭花餑餑:小孩來到世上,第一次剪頭比較隆重,一般選在雙月的上半月剪頭,大都是奶奶做一對雞,姥姥做一對鴨,寓意「奶奶送對雞,姥姥還對鴨,小孩活到九十八」;「百歲」花餑餑:是為慶祝小孩來到世上一百天而做,所做數量為99樣,式樣為雞、鴨、蝙蝠、刺蝟等動物以及蘋果、鳳凰、長歲,葫蘆等。過生日花餑餑:小孩過第一個生日更為隆重,親戚朋友都要來賀歲,因小孩抓周所用的物品很多,花餑餑不需太多花樣,但寓意小孩健康好養的「聚聚」是少不了的。

    結婚是人生最大的一件事,對花餑餑的要求自然更高,做法更考究,常做的有「富貴牡丹」、「龍鳳呈祥」「喜鵲登梅」、「寶玉葫蘆」、「榴花似火」等,寓意大富大貴、喜上眉梢、多子多福、招財進寶、生活紅紅火火等。還有給新娘手中捧著的臉盆所做的盆底花餑餑,一般是蓮花底,上面是桃或者魚。新娘的箱子裡的花餑餑則是4個大桃,一個箱子角上一對魚。

    給老人做壽的花餑餑上面不做花,一般是做4個壽桃,1對長壽,寓意身體健康,長命百歲。

    祭祀花餑餑只做白色的大桃,如果是祭奠老人,也有講究,還有一位老人健在就做5個大桃,如果兩位老人都去世了就做10個大桃。

    人生活中遇到大事要蒸製花餑餑以示慶祝,如蓋新房要做「上梁」花餑餑,一般是八個大桃,還有豬頭等花餑餑,寓意生活富裕,家業興旺富足;喬遷新居有「喬遷之喜」花餑餑:八個大桃,蒸糕(糕的大小與鍋一樣大),還要做支鍋餅,一般是做2個、6個或8個等雙數。

    重大節日更要蒸製花餑餑。春節是一年中最大的節日,每逢臘月二十三至二十八,家家戶戶都會蒸餑餑、包包子,做麵塑。「聖蟲」、「元寶」放在存放餑餑的缸裡,可保當年豐收,不會斷糧缺錢;大棗餑餑用來供奉先人,表達思念之情;花餑餑做「團圓餑餑」、「神蟲」、「五福臨門」、「連年有餘」等,表示全家團圓、日子興旺、年年有餘。陰曆六月六俗稱兔生日,所做花餑餑為兔子,做兩種模樣,一種是蹲兔,一種是臥兔,都是做一對。陰曆七月七是我國傳統的「情人節」,所做花餑餑是各式各樣的小果,還有烙火燒。

    有專家評論說,牟平麵塑花樣繁多,蘊涵豐富,亦莊亦諧,美輪美奐,是研究膠東歷史、考古、民俗、雕塑、美學不可忽視的實物資科。

相關焦點

  • 煙臺十大文化名片、100個文化符號出爐|芝罘區|萊山區|煙臺市|福山...
    《煙臺城事繪》以短篇故事、手繪插畫和傳統書法鮮活呈現煙臺文化和鮮美生活的手繪書,涵蓋煙臺歷史、風俗、景觀、物產等六大板塊,帶領大家開啟手繪中國·煙臺之旅,打開《煙臺城事繪》,即可領略煙臺鮮美生活。煙臺蘋果、萊陽梨作為「水果之鄉」典型代表,當選煙臺地理標誌名片。見證了中國近代工作發展百年風雲變幻的張裕葡萄酒,成為煙臺工業旅遊名片,也彰顯了「葡萄酒城」非凡魅力。「中國金都」招遠黃金成為煙臺物產名片,四大菜系中的首個美食之都——「魯菜之都」稱號成為煙臺美食名片,膠東麵食文化典型代表膠東花餑餑成為煙臺非遺名片。傳奇戰鬥英雄楊子榮,是膠東紅色文化的代表性人物,當選膠東紅色文化名片。
  • 煙臺多家加油站抽檢不合格 牟平城東加油站上黑榜
    煙臺多家加油站抽檢不合格 牟平城東加油站上黑榜 2015-05-08 17:02:32 來源:水母網
  • 又一「國字號」科創平臺落戶煙臺牟平
    下午,九家單位聯合組建的「金銅產業(煙臺)專家工作站」也在大會期間揭牌成立。同時,大會圍繞81個技術課題開展為期兩天的學術交流研討。這是一次全行業聚焦產學研深度融合、推動產業協作發展的生動實踐。金銅產業(煙臺)專家工作站揭牌成立  不斷突破創新,打造多個「世界第一」
  • 首批25張軍人身份證抵煙 駐牟平武警迎「新年禮物」
    1月6日,在位於煙臺養馬島的武警某部大院裡,牟平公安分局的民警專程為官兵們送來了新辦理的軍人身份證。像是久別重逢的欣喜,平日裡一個個嚴肅的面孔,此時再也按耐不住小激動,拿著身份證看來看去,臉上笑開了花。「工資再也不用打到我媽銀行卡上了!」「各種認證信息天天提醒我過期,這下好了……」「終於能在煙臺安家了!」拿到身份證後,武警警官小高幹的第一件事兒,就是去銀行辦了用於還房貸的銀行卡。
  • 穆稜「花餑餑」供不應求 大姐想收100個徒弟
    為報答鄉親們的恩情,她開辦了一家花餑餑饅頭店並免費向姐妹傳授手藝。她計劃招收100名免費學徒,大家學有所成,都能自己開店賺錢。如今村裡已有30多個姐妹出徒。 谷啟玲蒸做的花餑餑是用雞蛋和面,採集時令新鮮瓜果蔬菜,榨取豐富的汁液,揉和到麵粉中,通過揉、捏、搓、拉、剪的手法細心刻畫、精心雕琢,每一件都如同工藝品。
  • 牟平:5萬餘名文藝骨幹為鄉村文化繁榮築基
    5萬餘名文藝骨幹為鄉村文化繁榮築基    牟平:文化「種」鄉土 百姓唱主角    水母網6月6日訊(通訊員 張健)6月3日上午,煙臺牟平區文化館寧海分館文化活動室內熱鬧非凡,呂劇小戲《闖亭》的演員們正在緊張排練,一招一式,有板有眼。
  • 煙臺603路、604路公交車馬上改線路 您可別坐錯!
    自9月20日起,603路撤銷新城大街、西關路、金埠大街部分路段,撤銷國土資源局、天福新城、濱醫煙臺附院東站三個站點。通海路孔家疃至城北村路段直行。    自9月19日起,604路線路優化調整自南大窯方向順原線路運行至傑座歐洲城站後,自通海路向南經雷神廟大街、牟山路、政府大街、西關路、北關大街、牟山路、崔山大街到達終點站濱醫煙臺附院北站。
  • 石藥集團煙臺生物醫藥高科技產業園:全國最大的生物醫藥產業化基地
    膠東在線11月19日訊(記者 鄔勇)石藥集團煙臺生物醫藥高科技產業園,位於中韓(煙臺)產業園拓展區東區,總投資30億元,佔地500畝,是石藥集團在山東唯一的集創新藥物研發、生產和銷售於一體的高科技生物醫藥項目。
  • 煙臺故事丨老煙臺大飯店軼事種種
    煙臺開埠後,飯店逐漸多了起來。到了民國二十五年(1936),煙臺的大飯店「以鹿鳴園、大羅天、東坡樓、芝罘第一樓、松竹樓、渤海番菜館、群英樓等最為馳名」。除了這些大館子,還有大小飯鋪酒館336家,遍布煙臺各處。此時煙臺的常居人口約16萬。當年,煙臺餐飲業的經營模式不外3種:一種是有錢的金主聘請能人做掌柜的,自己做東家。
  • 608、604路公交調整延伸線路 牟平4條公交線路改造
    608、604路公交調整延伸線路 牟平4條公交線路改造 2014-01-02 09:17:27 來源:水母網
  • 過春節,煙臺人麵缸裡都要放個聖蟲,它的來歷我第一次知道
    一打開,是一大箱子聖蟲還有棗餑餑,比起姥姥做的,這些還上了顏色。如果你生活在煙臺,春節前趕個集市,走兩步就會發現小攤子擺著聖蟲,它可真是過年的絕對主角。為啥過個年,煙臺人都要放「聖蟲」呢?我也是今年過年,第一次知道背後的故事。
  • 「仙境海岸 鮮美煙臺」文化旅遊推介會走進大連
    中國山東網-感知山東11月25日訊 (記者 盧偉霞 通訊員 旅宣) 25日,「仙境海岸 鮮美煙臺」文化旅遊推介會在大連富麗華酒店舉行。本次推介主要介紹煙臺冬季文化旅遊資源,發布煙臺文化旅遊產品,讓更多大連的旅行商和遊客深入了解不一樣的冬季煙臺。
  • 煙臺暑期佳片有約 一周影訊提前劇透精彩
    《回到過去擁抱你》    上映時間:2019年7月26日    導演:花明    主要演員:侯明昊、彭昱暢、蓋玥希、馬可    電影類型:愛情/青春/奇幻    劇情簡介:三個從小一起長大感情深厚的好朋友,其中一個任性離世,而一袋神奇的魔法銀幣,讓他們重逢在過去與未來的時光裡
  • 這個元旦假期煙臺開啟冬遊新模式
    2020年煙臺成功創建首批國家文化和旅遊消費試點城市,煙臺市文化和旅遊局於跨年之夜「2021煙臺文旅消費品牌推廣暨冬遊煙臺·賀年惠民消費季」活動,以「一城鮮美 一起過年」為主題,發布了煙臺「十大文化名片」、煙臺100文化符號、煙臺文旅100顆鮮美之星、煙臺100慢休閒打卡地評選成果,同期發布兩節期間「八菜一湯」文旅盛宴300餘項活動和元旦春節十大主題線路產品,彰顯文旅品牌特色,引領文旅消費時尚,濃厚假日文旅消費氛圍
  • 陽光100喜馬拉雅:煙臺不缺「洋氣」,缺少的是一扇對外的窗?
    作為山東的代表城市之一,煙臺似乎也不能「免俗」。人們或許記住了蓬萊閣、養馬島的仙氣,然而大櫻桃、蘋果、草莓等農土特產也是這座城市的代名詞,煙臺的「土」與「洋」早就揉在了一起。甚至在很多人,尤其身在此山中的煙臺人看來,「土」的成分更大一些。「吃的土」煙臺蘋果、鮁魚水餃、蓬萊小面、福山大面、蔥燒海參、膠東花餑餑……是煙臺的特色美食名片。
  • 煙臺大力發展海洋牧場 佔全市海水養殖面積35%
    今年上半年,煙臺新增各類海洋牧場6萬多畝,總面積達到81萬畝,佔全市海水養殖面積35%。全市有3個項目列入省「海上糧倉」海洋牧場重點建設項目(全省7個)。近期,市海洋與漁業局又上報了2個國家級海洋牧場示範區建設項目(全省4個)。
  • 聚焦中國·山東國際蘋果節:煙臺這個地方人氣要爆 27日起持續3天
    膠東在線10月26日訊(記者 孫宗順 許加薇)2020年中國·山東國際蘋果節將於10月27日至29日在煙臺國際博覽中心舉行展館共分為A、B、C館,A館是來自煙臺8個蘋果主產區棲霞、蓬萊、海陽、龍口、牟平、招遠、萊陽、萊州的本地企業,並以獨立展館形式參展。B館設置了山東蘋果主產區、全國蘋果主產區、網紅帶貨區、世界蘋果品鑑區、中國好蘋果大賽展區、山東特色果品展區、客商洽談區以及煙臺特色果品展區。
  • 果蔬創意設計大賽在煙臺舉行 看別具匠心的果蔬雕刻
    中國山東網11月8日訊(記者 盧偉霞) 2019年11月8日,第二十屆國際果蔬食品博覽會在煙臺國際博覽中心盛大開幕。下午14點,展會現場舉辦了獻禮20周年之果蔬創意設計大賽。組委會邀請了來自煙臺工貿技師學院的50餘名師生共同參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