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春節,煙臺人麵缸裡都要放個聖蟲,它的來歷我第一次知道

2020-12-05 檬檬萌moe

春節是闔家團圓的時刻,春節前幾天是最為忙碌的時候,而做聖蟲,就是姥姥忙活的重頭戲。臘月二十五,一踏進家門,就看見她在揉麵團,桌面上已經放好了面做的豬頭,大棗做舌頭豆子做黑眼睛,炯炯有神,非常可愛。姥姥忙招呼:我接下來要做聖蟲了,過年家裡麵缸得放,你回家的時候記得帶一個回去。

話音兒還沒落,三姨就喜洋洋地進門,搬了一個大紙箱說:俺們公司發年貨了!一打開,是一大箱子聖蟲還有棗餑餑,比起姥姥做的,這些還上了顏色。

如果你生活在煙臺,春節前趕個集市,走兩步就會發現小攤子擺著聖蟲,它可真是過年的絕對主角。為啥過個年,煙臺人都要放「聖蟲」呢?我也是今年過年,第一次知道背後的故事。

為啥每家煙臺人都要放聖蟲

去北京讀書才知道,不是每個人都頓頓吃饅頭長大的,喜好麵食說起來也是煙臺人的特色了。過年的時候,吃大棗餑餑才有儀式感,卻沒怎麼放注意力在聖蟲上,現在才發現,它們的模樣真的好有動漫感。姥姥說五六十年前就開始學做聖蟲,放在麵缸裡寓意著「越吃越多,越來越有」,但問起為什麼這麼說,姥姥卻懵了。

後來查資料才發現,「聖」蟲諧音「剩」,因此有物產豐足吃不完的含義。深挖下去,居然發現一個「聖蟲報恩」民間故事:傳言寒冬臘月,神蟲凍到瑟瑟發抖,路經的新娘子偷把它抱在懷裡,轎夫雖然覺得轎子越來越沉卻不知所然。新娘子到了婆婆家,順便把神蟲藏在了糧倉裡。恰逢村裡鬧饑荒,新娘鼓勵婆婆開倉救濟村民,救濟完家裡糧倉卻還是滿的,這才知道是神蟲報答新娘救命之恩,大家將神蟲供奉起來,祈求五穀豐登。

看姥姥做聖蟲

我也是第一次聽說這個故事,卻每年過年都看見家裡放著聖蟲。雖然現在集市上也能買到,但是每年姥姥都堅持親手做,親自看到,才知道姥姥多厲害——幾秒就捏出一個。姥姥做聖蟲,只需要一把剪刀,幾個棗還有胡椒。麵團在它手裡捏成糰子,剪刀剪一剪,聖蟲身上就長出了刺,棗來做舌頭,在聖蟲眼睛上沾點水,胡椒就粘上去了。

每家做聖蟲的手法不同,姥姥家的聖蟲,個個都有一個蓮花寶座。這些聖蟲的長相都很可愛,聽姥姥念念有詞,它們的模樣居然各有不同,有金蟾有小刺蝟還有桃子,多餘的面還可以做小元寶。

最為有趣的是,雖然一個聖蟲我覺得模樣很俊秀了,姥姥卻覺得它不夠精神,直接塞了半個棗給它墊個脖子。聖蟲做好模樣後就可以進鍋蒸了,出來後圓滾滾胖了一大圈。姥姥還會拿顏料給它們化個妝,就更精神了!

煙臺人手太巧了,麵食被玩出了花

姥姥做聖蟲已經讓我眼花繚亂,媽媽卻拉著我去看麵塑,她說這才能見到煙臺人做麵食的手藝。煙臺人逢年過節祝壽孩子出生,都需要好看的麵食來湊個熱鬧。燕子麵塑是我們那裡比較出名的手藝店了,阿姨是非物質文化遺產的傳承人,還曾代表山東去陝西去參加中國面饃節。一進門,就看到了一隻面做的大老鼠——老鼠胖嘟嘟的,背後還有個大福子,嘴巴裡叼著棗,很是惹人喜愛。今年是鼠年,阿姨居然這就與時俱進做起來了!

燕子阿姨家的麵塑種類非常多,有活靈活現的紅樓歷史人物,還有八仙過海,彈琴的伯牙是所有裡面最貴的,因為他的鬍子需要費時雕刻;而萌萌的熊本熊是所有裡面最便宜的,阿姨說這個只是小朋友央著她做,她才做的,並不知熊本熊是個超級網紅。

燕子阿姨甚至能夠用面做畫,她說因為自己有美術功底,所以做任何東西都難不倒她,只是有些東西需要提前一年準備。

說起做麵塑這件事,她說本是家裡人瞧不上的活兒,本是奶奶在做。爸媽覺得她白念書了,坐辦公室多好。現在非遺大熱,她漸漸有了名氣,家裡人才更為理解。

臨走的時候,還送了我們個團圓餅,中間坐著一個小聖蟲,她一解釋,我們發現,吃了這麼多年的團圓餅有12個瓣,寓意著12個月,月月富足。

相關焦點

  • 這些看似平常的春節習俗,來歷個個不尋常,你知道幾個?
    再過幾天就是農曆春節了,春節是中華民族最富有特色的傳統節日,是華夏民族的傳統曆法的元旦。在民間,我們又叫農曆新年、陰曆年,俗稱過年。為了慶祝中國這個最盛大、最熱鬧、最重要的節日,各地都會舉辦盛大的慶祝活動,民間各地都有各式各樣的習俗。這些活動和習俗都以祭祀祖先、除舊布新、祈求豐年和迎接新福為主要內容。
  • 春節的來歷
    春節的來歷(一)     傳說,很多很多年以前,在山青水秀的定陽山下,有個不太大的村莊。村頭山坡上,有間小石屋,住著一個名叫萬年的青年。他家境貧寒,以打柴挖藥為生。那時節令很亂,弄得莊稼人無法種田。萬年是個有心計的青年,想把節令定準,可是,不知從哪裡下手。
  • 春節的來歷和習俗手抄報
    現在,我們一起來看看春節的來歷和習俗手抄報有哪些?  春節的來歷  春節,是農曆的歲首,春節的另一名稱叫過年,是中國最盛大、最熱鬧、最重要的一個古老傳統節日,也是中國人所獨有的節日。是中華文明最集中的表現。自西漢以來,春節的習俗一直延續到今天。  春節一般指除夕和正月初一。
  • 隨筆 春節來歷的傳說——紅紅火火過大年
    春節,是農曆的歲首,春節的另一名稱叫過年,是中國最盛大、最熱鬧、最重要的一個古老傳統節日,也是中國人所獨有的節日。是中華文明最集中的表現。自西漢以來,春節的習俗一直延續到今天。春節一般指除夕和正月初一。
  • 初中春節作文:春節的來歷500字
    春節的來歷     現代民間習慣上把過春節又叫做過年。其實,年和春節的起源是很不相同的。     那麼「年」究竟是怎麼樣來的呢?民間主要有兩種說法:一種說的是,古時候,有一種叫做「年」的兇猛怪獸,每到臘月三十,便竄村挨戶,覓食人肉,殘害生靈。
  • 春節手抄報內容春節來歷2019簡單春節手抄報製作方法步驟
    春節手抄報內容春節來歷2019簡單春節手抄報製作方法步驟  春節快到了,學生在寒假期間,可以做一張關於春節的手抄報,那麼春節的手抄報應該怎樣製作呢?下面介紹幾種方法吧!  醒目的標題,可以讓人一眼就知道手抄報的整體內容,大標題可以寫在手抄報的中間,也可以寫在手抄報的一側,左側或者上面。
  • 春節的來歷,你知道多少呢
    春節的由來有很多種版本,最常見的一種版本就是有一種叫做「年」的怪物,每逢過年都要出來吃人害命,所以大家就會熬夜,時刻準備幹仗。後來有了鞭炮,於是便放炮將怪物趕走……但傳說畢竟是傳說,聽著玩玩可以,要當真可不行。
  • 住在大缸裡的「豬後腿」,一放就是5年,有錢也買不到!
    說到我們中國的美食,那是幾天幾夜都講不完的,在我們國家的不同城市裡就一個地方的美食都讓你吃不過來,想一下我們國家這麼多地區,我們的美食真是不敢想像。在這些美食當中,當然價格也是也是不等的,很多人都是自己喜歡的才可以稱得上美食,但是對於不怎麼好看的食物都避之所及,其實有些食物不好看的外觀真的不能決定它的美味,因為即將小編要說的這種美食真的是不怎麼好看,但是卻是真正的美食!住在大缸裡的「豬後腿」,一放就是5年,有錢也買不到!
  • 魚友故事:清理蛋白蟲,試過三種辦法,才明白除蟲的難
    沒有被蛋白蟲折騰過,你不會知道多難搞。前段時間我去外地出差,託朋友照顧魚缸。我回來後發現魚缸裡就多了幾條蛋白蟲。蛋白蟲不是什麼害蟲,草缸裡有幾條蟲子也常見,所以我沒放在心上。半個月後,我喜提一缸蛋白蟲。
  • 中國傳統佳節春節的來歷
    先秦前稱上日、元日、改歲、獻歲等;到了兩漢稱三朝、歲旦、正旦、正日;魏晉南北朝稱元辰、元日、元首、歲朝等;唐宋元明清都稱元旦;辛亥革命後為了與國際接軌,把陽曆元月1號稱元旦,中國的傳統佳節元旦改稱春節。而春節的來歷據說在三皇五帝時代的顓頊。距今已有五千年歷史了。還有種說法,是在四千年前,遠古的堯、舜時期。
  • 菸灰缸裡放一張紙巾,用途真厲害,我也是剛知道,解決了一個難題
    在日常生活中,很多家庭客廳或者辦公室裡都會放一個菸灰缸。一旦有人抽菸之後,菸灰缸裡就會髒兮兮的清洗起來非常麻煩嗎?菸灰缸用久了之后里面頑固的汙垢難清洗怎麼辦?今天就給大家分享一招保持菸灰缸清潔的小竅門,只需一張紙巾就能搞定了,解決了很多人困擾的一個難題。
  • 馬上就要過年了,年的來歷你知道嗎,這個來歷很奇怪
    春節越來越近了,也就是說新年馬上就要到了,那麼有多少人知道我們的傳統節日——年的來歷?可能大人知道和「年獸」有關,今天就讓我們來了解一下年的來歷吧。古時期,有一種兇猛的怪獸,外形猙獰,生性兇殘,專食飛禽走獸、散居在深山森林中,人們把它們叫「年」,又名「夕」故過年又稱「除夕」,每「年」出來害人一次,當時的人無法制服它,只能受其侵害。怪物來到村裡,嚇得人們四散奔逃,它見人就追。凡人怎能鬥得過妖怪,轉眼間幾十個人已經在它的肚子裡了。它吃飽了之後,便搖搖晃晃地走回去了。
  • 走進「年爺爺」落下閎故鄉,講講春節的來歷和過年的安逸!
    四川在線消息(記者 吳楚瞳)春運開始了,華夏兒女一年中最歡樂的時光——春節就要來啦!四川21個市(州),過年的活動豐富多彩,妙趣橫生。請跟隨四川在線記者「新春走基層」的腳步,先到春節發源地——南充閬中看一看。
  • 你知道今年是第多少個春節嗎?春節是為慶祝什麼?春節的來歷
    春節,這個帶給我們無限美好記憶和無限期待的日子,現在不僅是我們國人特有的傳統節日,已然成了全球最為聲勢壯大的節日奇觀。十多億中國人奔波忙碌一整年,都趕在這一個節日回家團聚,如此大負重的人口大遷徙也堪稱世界奇蹟。經過這麼多年的沉澱,春節似乎現在已愈發滲透到每一個中國人的血液中,可是你知道嗎,」春節」這一概念從確定下來至今才不過一百年而已。
  • 春節的來歷由來及傳說故事 中國春節過年傳統習俗介紹
    春節,是農曆的歲首,也是我國古老的傳統節日。古代過「年」不是在臘月二十九日或三十日,而是在「蠟日」,即後來的「臘八」。南北朝以後,把「蜡祭」移至歲末。到了民國時 ,改用陽曆,才把陰曆年叫「春節」,因為春節一般都在「立春」前後。
  • ​大家吃過正宗的叫花雞嗎?你們還不知道它的來歷吧
    讀者朋友們大家好,歡迎您來到國棟美食說,我是你們的好朋友國棟,喜歡我的朋友可以關注我呦。這是一道浙江菜,它的口感非常的鮮美,而且做這個顏色非常的漂亮。叫花雞是江蘇的一種傳統美食,他是用荷葉和泥土包裹起來後做的一隻叫花雞。
  • 春節米麵買得多,教您保存小妙招,不起蟲不返潮,放半年也不變質
    本期導語:春節米麵買得多,教您保存小妙招,不起蟲不返潮,放半年也不變質。所以不管有還是沒有,都想方設法在囤積食物,前些天悅悅看到很多的朋友在發朋友圈的時候,曬出了家裡囤積的大米和麵粉,都是成袋裝的,有堆成小山的,也有零食鋪滿一地的,還有朋友發出來分享家裡有魄力的老媽,在短短幾天的時間就備足了家裡十幾口人2個月的糧食。話說這糧食買得多了,那保存就是一個問題,麵粉、大米等如果存放不好,極容易受潮、發黴或生蟲子。誤食不新鮮的麵粉,就會有礙身體健康。
  • 春節的來歷和習俗300字
    >春節的來歷和習俗300字2017-01-28 00:18:14出處:其他作者:佚名  春節但在民間,傳統意義上的春節是指從臘月初八的臘祭或臘月二十三或二十四的祭灶,一直到正月十五,其中以除夕和正月初一為高潮。春節歷史悠久,起源於殷商時期年頭歲尾的祭神祭祖活動。在春節期間,中國的漢族和很多少數民族都要舉行各種活動以示慶祝。這些活動均以祭祀神佛、祭奠祖先、除舊布新、迎禧接福、祈求豐年為主要內容。活動豐富多彩,帶有濃鬱的民族特色。
  • 春節的來歷30字50字簡短介紹 春節的由來起源100字150字簡寫
    春節快要到了,春節的來歷是怎樣的?你對春節的來歷了解多少?春節的由來是什麼?小編為您整理了有關春節來歷的簡短介紹。春節的來歷30字簡短介紹  公元前兩千多年的一天,舜即天子位時,帶領部下,祭拜天地。從此,人們就把這一天當作歲首,據說這就是農曆新年的由來,後來叫春節。
  • 我們究竟為啥要過春節?兩種起源,你會更相信哪一種?
    每年的農曆正月初一的時候,堪稱是我們華夏民族乃至全世界華人的狂歡日,截止今日,中國人已經連續自發舉辦了三千多屆的春節,即使是歷經多次的改朝換代,也沒有停止過這項節日。而且經過長期的歷史和文化的沉澱,春節已經形成了獨特的文化習俗,一直延續至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