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領導對市政協提案進行督辦協商
膠東在線8月28日訊(記者張倩)27日,煙臺市領導對市政協十二屆四次會議提出的《關於重視海洋牧場開發建設的建議》提案進行督辦協商。該提案人、政協委員都曉巖表示,海洋牧場開發應在科技和行業發展模式上有所突破,多出些類似藍色海洋科技的模式,將人工魚礁打造成真正意義上的海洋牧場。
今年上半年,煙臺新增各類海洋牧場6萬多畝,總面積達到81萬畝,佔全市海水養殖面積35%。全市有3個項目列入省「海上糧倉」海洋牧場重點建設項目(全省7個)。近期,市海洋與漁業局又上報了2個國家級海洋牧場示範區建設項目(全省4個)。
提案督辦會上,市海洋與漁業局負責人表示,儘管煙臺在海洋牧場開發、建設中取得了較好成果,但在科學、系統規劃海洋牧場建設能力方面仍有待進一步提高,未來將大力發展以人工魚礁為主的海洋牧場建設,在煙臺北部海域的長島、萊州、招遠、芝罘、牟平等適宜海域建設生態增殖型人工魚礁產業帶,加緊推進萊州灣、廟島群島、崆峒列島和養馬島東部四大海洋牧場建設。
此外,針對海洋牧場建設監督管理制度不完善問題,市海洋與漁業局將加大對縣市區海洋牧場建設指導力度,建立海洋牧場建設月調度制度;嚴格執行審批制度,建立海洋牧場區動態監管體系和綜合考評體系,提高海洋牧場管理的信息化水平。利用水下潛器、聲納及現代網絡系統,加強對海洋牧場區生態狀況的動態監控。
目前,全市已規劃建設萊州灣、長島、丁字灣和養馬島海域4處人工魚礁帶和玉岱山-四十裡灣、長島南北長山島、萊州太平灣-芙蓉島等人工魚礁場20群,到2020年,將建成各類海洋牧場100萬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