煙臺大力發展海洋牧場 佔全市海水養殖面積35%

2021-01-09 中國網

  市領導對市政協提案進行督辦協商

膠東在線8月28日訊(記者張倩)27日,煙臺市領導對市政協十二屆四次會議提出的《關於重視海洋牧場開發建設的建議》提案進行督辦協商。該提案人、政協委員都曉巖表示,海洋牧場開發應在科技和行業發展模式上有所突破,多出些類似藍色海洋科技的模式,將人工魚礁打造成真正意義上的海洋牧場。

今年上半年,煙臺新增各類海洋牧場6萬多畝,總面積達到81萬畝,佔全市海水養殖面積35%。全市有3個項目列入省「海上糧倉」海洋牧場重點建設項目(全省7個)。近期,市海洋與漁業局又上報了2個國家級海洋牧場示範區建設項目(全省4個)。

提案督辦會上,市海洋與漁業局負責人表示,儘管煙臺在海洋牧場開發、建設中取得了較好成果,但在科學、系統規劃海洋牧場建設能力方面仍有待進一步提高,未來將大力發展以人工魚礁為主的海洋牧場建設,在煙臺北部海域的長島、萊州、招遠、芝罘、牟平等適宜海域建設生態增殖型人工魚礁產業帶,加緊推進萊州灣、廟島群島、崆峒列島和養馬島東部四大海洋牧場建設。

此外,針對海洋牧場建設監督管理制度不完善問題,市海洋與漁業局將加大對縣市區海洋牧場建設指導力度,建立海洋牧場建設月調度制度;嚴格執行審批制度,建立海洋牧場區動態監管體系和綜合考評體系,提高海洋牧場管理的信息化水平。利用水下潛器、聲納及現代網絡系統,加強對海洋牧場區生態狀況的動態監控。

目前,全市已規劃建設萊州灣、長島、丁字灣和養馬島海域4處人工魚礁帶和玉岱山-四十裡灣、長島南北長山島、萊州太平灣-芙蓉島等人工魚礁場20群,到2020年,將建成各類海洋牧場100萬畝。

相關焦點

  • 山東煙臺海水工廠化養殖面積達350萬平米 產量2.8萬噸
    &nbsp&nbsp&nbsp&nbsp昨日,記者從煙臺市海洋與漁業局獲悉,近年來,煙臺不斷提升現代漁業規模化、標準化、產業化水平,建設「海上糧倉」,促進全市現代漁業持續健康發展。
  • 2025年,煙臺將建成30處國家級海洋牧場
    「全國看山東,山東看煙臺」。到2020年底,全市各類海洋牧場建設面積達到120萬畝,省級以上海洋牧場37處,其中國家級17處,佔全國總數1/8。在領跑全國的基礎上,煙臺如何更進一步,加快建設國家海洋牧場示範城市?
  • ...耕海又牧魚 煙臺「耕海1號」海洋牧場平臺是啥樣的龐然大物?
    齊魯網·閃電新聞7月25日訊 「走向我們的小康生活」中央媒體採訪團7月24號下午到達位於煙臺市萊山區漁人碼頭以東海域的「耕海1號」海洋牧場平臺。「總投資6600多萬元,海域面積209.026公頃,總直徑80米,總養殖容積30897立方米,相當於14個國際標準遊泳池的水量,由三個相同子網箱旋轉組成,如同三朵花瓣。」這樣一個龐然大物矗立在海上,可不是我們想像的石油開採項目,通俗地講,是魚類養殖項目。
  • 大鵬海洋牧場專門種珊瑚!深圳有了國家級海洋牧場示範區
    原標題:深圳有了國家級海洋牧場示範區大鵬海洋牧場專門種珊瑚深圳商報2019年01月17日訊 記者昨日從大鵬新區經濟服務局獲悉,日前國家農業農村部發布第四批22個國家級海洋牧場示範區名單,深圳市大鵬灣海域國家級海洋牧場示範區在列。
  • 【動能轉換看煙臺】中集來福士由「油」轉「漁」 進軍布局全球「大...
    為充分展現煙臺市企業創新創造、勇爭一流的精神面貌以及在破解技術瓶頸制約、搶佔產業鏈高端,推動「煙臺製造」向「中國智造」邁進方面作出的貢獻,即日起,大眾網·海報新聞開設【動能轉換看煙臺】專欄,將走進煙臺市技術創新、模式創新、業態創新、品牌創新等方面的優秀企業,展示煙臺市加快新舊動能轉換與高質量發展的強勁力量。
  • 發展「海水農業」 實現「耕海種洋」
    1.面對「人增地減」的矛盾,必須發展海水農業  我國近10年增加人口約7845萬,而因基建用地、退耕造林、土地鹽鹼化等原因,可耕地面積正在以較大的速度減少。僅2013年,全國就減少耕地面積35.47萬公頃。目前,我國人均耕地僅0.101公頃,還不到世界人均耕地面積的一半,排在世界第126位。
  • 48座海洋牧場平臺在山東「拔」海而起「耕」海新牧歌
    原標題:「拔」海起牧場 「耕」海新牧歌初冬時節,海豐魚肥。乘船駛至渤海深處的山東長島大欽島海域,可見一座現代化海洋牧場平臺傲然聳立。這是國內首座深遠海智能化坐底式網箱「長鯨1號」,集成了自動投餌、5G基站、風力發電、海水淡化、水下機器人、海洋數據觀測等多種「高精尖」技術,僅需4人一年就可養殖優質深海魚1000噸。依海而生,向海而強。
  • 「煙臺海參鮑魚」驚豔巴蜀大地
    李君告訴記者,他經營海產品有十多年時間了,之所以選擇煙臺的海產品,是因為煙臺的 海產品品質非常高,質量有保證,在市場上銷售很受歡迎。來自煙臺長島的山東南隍城海洋開發有限公司的"國鮑1號",作為全國首座坐底式深遠海智能化海珍品養殖網箱一經亮相,引來眾多參展商的關注。
  • 【權威】威海的海洋環境究竟怎麼樣?5分鐘帶你讀懂!
    2016年,全市監測海域面積為11449平方公裡,綜合評價結果顯示:  一、全市近岸海域環境質量狀況總體繼續保持良好  近岸海域環境:狀況總體良好,第一類海水水質標準的海域面積為10266.7平方公裡,佔管轄海域面積的89.9%;符合第二類海水水質標準的海域面積為995.4平方公裡,佔管轄海域面積的8.7%。
  • 煙臺成全國最大"魚池" 工廠化養魚面積超120萬平米
    煙臺成全國最大"魚池" 工廠化養魚面積超120萬平米 2004-08-03 08:13:40 來源:煙臺日報
  • 國家海洋局:全球海水養殖產品80%出自中國
    今天(8日)上午,《中國海洋發展報告(2013)》舉行了首發儀式。報告顯示,2011年中國近海海水養殖1551萬噸,是世界主要漁業生產國中,海水養殖產量超過海洋捕撈的唯一國家。其中,海水養殖佔全國海水產品總產量的53.35%,佔世界海水養殖總量的80%。
  • 深耕碧海,牧漁未來——廣東海洋牧場建設駛入「快通道」
    ,高度重視海洋牧場建設,堅持把海洋牧場建設作為保護海洋生物資源、轉變漁業發展方式、提高漁民收入的重要舉措,大力打造藍色糧倉,蔚藍的南粵海洋正奏響一曲「海上牧歌」。,打造全國面積最大、與風電場融合建設的海洋牧場。
  • 張術平建議煙臺到旅順建海底隧道 魯遼兩地1小時通達
    會上,全國人大代表、煙臺市委書記張術平就加快經略海洋、發展海洋經濟提了三點建議。大眾網·海報新聞記者注意到,圍繞解決山東半島與遼東半島陸海聯通問題,張術平建議建設從煙臺蓬萊至遼寧旅順的海底隧道,從而將兩地間運輸距離從1800公裡縮短為100多公裡。
  • 啟動「藍色引擎」 煙臺打造海洋經濟升級版(圖)
    :郭澤華     煙臺正以海工裝備製造、海洋牧場、海洋生物醫藥等作為「藍色經濟」的「藍色引擎」,打造海洋經濟升級版。(資料圖) 鍾欣 攝   中新網煙臺4月26日電 (張玉雷)煙臺是山東半島重要的沿海城市,擁有2.6萬平方公里海域和豐富的海洋資源。時下煙臺正以海工裝備製造、海洋牧場、海洋生物醫藥等作為「藍色經濟」的「藍色引擎」,打造海洋經濟升級版。  「媒眼看煙臺·海洋經濟大市建設」全國媒體採風團26日來到蓬萊巨濤海洋工程重工有限公司。
  • 海洋文化鮮美化!「五個一百」鮮美化項目展示——海洋節點項目
    今年100個鮮美化項目中,海洋節點項目3大類14個,包括海洋文化綜合體、海洋休閒牧場、海岸海島海灘改造等,深化旅遊向海,培育發展新動能。海洋休閒牧場奏響海上牧歌萊山區「耕海1號」海洋牧場綜合體平臺、清泉海洋牧場公園、長島天順海洋牧場平臺等海洋牧場項目,將漁業養殖、休閒垂釣運動和海洋文化旅遊有機結合,打造海上新地標,豐富海上體驗內容。
  • 山東聯通助建5G海洋牧場平臺
    本報訊 日前,中集來福士山東煙臺基地碼頭迎來了「長漁一號」海洋牧場平臺項目的交付,並拖往位於煙臺長島北部的南隍城島周邊海域安裝。與以往交付的海洋牧場平臺不同,山東聯通為「長漁一號」搭載了5G基站,利用5G網絡優勢為海洋牧場定製5G﹢全景海洋牧場應用,助力打造首個國家級5G海洋牧場示範區。
  • 海產品當選煙臺產 山東漁業6個品牌產品來自煙臺
    煙臺地處山東半島中部,瀕臨黃海、渤海,縱跨北緯36度到39度之間黃金海域,海岸線1038公裡,對應海域面積約2.6萬平方公裡,擁有230個近海島嶼和7個天然海灣,瀕臨萊州灣、煙威和連青石三大漁場,是眾多海洋生物重要的產卵場、索餌場和洄遊通道。煙臺是全國重點漁區和優勢水產品主產區。
  • 長島率先啟動海洋類國家公園創建 年底前完成所有前期工作
    植樹造林1000畝,退化林改造4200畝,新增綠化面積12萬平方米。拆除近岸養殖設施1.26萬畝,整治修復岸線20公裡,自然岸線和旅遊岸線佔比由38%提升到80%,多年未見的大葉藻、海蘿等藻類重生,白江豚、鯨魚、北海獅等現身長島,對生態質量要求很高的斑海豹、東方白鸛、黃嘴白鷺等種群數量明顯增多,海洋海島生態保護修復成效顯著,海島群眾的幸福感和遊客的獲得感得到巨大提升,為長島生態旅遊業發展奠定了良好生態基礎。同時,長島大力發展綠色產業。
  • 山東的「海洋奇緣」
    山東,北臨渤海,南接黃海,擁有3345公裡的海岸線和接近600個海島,海岸線佔全國的六分之一,近海海域面積15.95萬平方公裡,與全省內陸面積相當。歷史上,山東自古以來就是海上貿易的重要通道,古代海上絲綢之路的起點之一,也是陸海兩條絲綢之路的交匯點。在這裡,海洋與內陸的界限變得不再那麼分明。
  • 大力發展藍色經濟,做好經略海洋這篇大文章
    經過科學謀劃,精心準備,2018年5月10日,山東省委、省政府在青島召開山東海洋強省建設工作會議,出臺了《山東海洋強省建設行動方案》,提出了實施海洋強省建設「十大行動」,出臺一批含金量高的「硬核」措施,標誌著山東海洋發展從戰略規劃階段正式轉入全面實施階段。狠抓落實,雷厲風行。創新驅動,為大力發展藍色經濟儲能蓄力保駕護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