啟動「藍色引擎」 煙臺打造海洋經濟升級版(圖)

2021-01-14 中國新聞網

啟動「藍色引擎」 煙臺打造海洋經濟升級版(圖)
2019-04-26 16:58:25來源:中國新聞網作者:${中新記者姓名}責任編輯:郭澤華

    煙臺正以海工裝備製造、海洋牧場、海洋生物醫藥等作為「藍色經濟」的「藍色引擎」,打造海洋經濟升級版。(資料圖) 鍾欣 攝

  中新網煙臺4月26日電 (張玉雷)煙臺是山東半島重要的沿海城市,擁有2.6萬平方公里海域和豐富的海洋資源。時下煙臺正以海工裝備製造、海洋牧場、海洋生物醫藥等作為「藍色經濟」的「藍色引擎」,打造海洋經濟升級版。

  「媒眼看煙臺·海洋經濟大市建設」全國媒體採風團26日來到蓬萊巨濤海洋工程重工有限公司。在該企業的廠區內,船閘項目正在加緊建造中。這一項目由荷蘭和比利時共同採購,執行歐盟市場鋼結構建造領域的最高標準,而該企業負責相關設計、建造、加工、安裝等工作。

  距離蓬萊巨濤不遠就是山東省重點造船企業蓬萊京魯船業。該企業工作人員告訴記者,他們能夠建造客滾船、科學考察船、公務執法船等十餘種船型,其中包括世界最大的散裝水泥運輸船,82000載重噸散貨船等。

煙臺是山東半島重要的沿海城市,擁有2.6萬平方公里海域和豐富的海洋資源。(資料圖) 鍾欣 攝

  海洋牧場是近海養殖向深遠海養殖、傳統漁業向現代漁業轉型升級的重要方式。截至2018年末,煙臺已建成百萬畝海洋牧場,規模全國最大。

  煙臺東方海洋公司總裁助理王順奎介紹,他們自2008年開始進行海洋牧場的規劃、建設,現已累計投資10多億元(人民幣,下同),圍繞山東半島布局5個海洋牧場,共計5萬餘畝,實現了海洋漁業從「獵捕型」向「農牧型」轉變。

  海洋生物醫藥產業是海洋經濟重要組成部分。2018年煙臺海洋生物醫藥產業實現產值132億元,增長23%。東誠、綠葉、榮昌等企業集聚發展,硫酸軟骨素、膠原蛋白、藥用海參膠囊等產品實現產業化。

  魚鱗、魚骨經過降解、濃縮、結晶、過濾等工序,變成硫酸軟骨素原料藥,用於心血管疾病、關節病的防治等,附加值增加一倍多。憑藉臨海區域優勢,煙臺東誠藥業已成為全球首屈一指的硫酸軟骨素原料藥生產企業。

  2018年,煙臺主要海洋產業產值3800多億元,其中海洋裝備製造業產值突破500億元。(完)

相關焦點

  • 實施標準戰略 發展藍色經濟
    開發「藍色國土」、發展藍色經濟已經成為國家戰略。如何提高藍色經濟發展的質量和效益?近年來,作為山東半島藍色經濟區骨幹城市的山東省煙臺市,大力實施標準戰略,積極打造「標準經濟」,提升了藍色經濟發展的層次和水平。  推動產業向高端化升級。我國經濟規模已居世界第二位,推進產業、企業、產品標準化成為打造中國經濟升級版的重要方向。
  • 聚焦海洋意識共建藍色海灣 廈門國際海洋周海滄區海洋嘉年華啟動
    (主辦方供圖)東南網11月24日訊(本網記者 盧超穎)11月24日,以「蔚藍海岸•魅力海滄」為主題的2020廈門國際海洋周海滄區海洋嘉年華活動啟動儀式在廈門海滄區藍灣工業園多功能報告廳舉行。活動上,出席領導向來賓介紹了本屆海滄區海洋嘉年華的活動亮點,並由活動主持人對本月14日先行上線的「線上海洋嘉年華」H5進行互動講解,引導現場來賓一同體驗有益有趣的線上互動項目,讓更多人了解本屆海滄區海洋嘉年華共建藍色海灣、積極打造海洋生態文明灣區的活動理念。
  • 煙臺開發區海洋經濟創新多點突破
    「新型海洋來源生物多糖藥物產業化推廣」項目突破製藥瓶頸、「海洋低聚肽製備技術研究及產業化」項目填補國內空白、「高阻燃聚酯產品」性能比肩國外同類。近日煙臺開發區完成三個海洋經濟創新示範項目市級自評審,按照關鍵核心技術自主可控的戰略部署,緊跟國產替代和自主可控風口,發揮自貿區先行先試優勢,實現海洋經濟創新多點突破。
  • 大力發展藍色經濟 智慧海洋未來可期
    大力發展藍色經濟,保護海洋環境,建設海洋強國,是我國海洋事業發展的方向。當前,我國海洋經濟的發展既與世界潮流相呼應,又具有鮮明的中國特色。站在新的歷史階段,需要不斷優化海洋經濟產業結構、開拓新思路新技術、做大藍色「朋友圈」,為我國海洋強國建設和經濟發展提供藍色動力——「新中國成立70年以來,海洋經濟實現了跨越式發展。我們要堅持創新驅動,共推海洋經濟高質量發展;堅持綠色發展,共建海洋生態文明;堅持合作共贏,共築海洋命運共同體。」
  • 以珠海為核心 打造藍色經濟帶
    筆者認為,灣區經濟作為一種獨特的空間組織,之所以具有高度競爭力,一個重要的原因就是踐行以港口城市和核心城市為重要牽引力,發展以海帶陸、區域合作的經濟模式,也就是大力發展以海洋經濟為基礎的藍色經濟。   藍色是灣區特色、特點、特質,藍色經濟詮釋著灣區經濟的理念:環境優先、創新、開放合作、未來及夢想。珠江口灣區西岸板塊擁有豐富的海洋資源稟賦。
  • 探索藍色經濟
    (本報記者 王協雲 攝) 本報訊 (記者 吳曉菁)昨日,由國家海洋信息中心、廈門海洋發展局共同主辦的2020藍色經濟論壇在廈門召開。作為今年廈門國際海洋周系列活動之一,本論壇以「藍色經濟 綠色發展」為主題,突出生態經濟的特色理念,踐行海洋生態文明建設,對海洋經濟可持續發展進行深入探討。
  • 山東:海陽的「藍色」之變
    不過,長期以來海陽的經濟結構以紡織、機械製造等產業為主,與「海洋」的關係並不大。近年來,隨著藍色產業的快速發展,海陽的經濟結構開始向海洋經濟轉變。目前,佔地350餘畝、總投資5.2億元的山東省藍色經濟重點項目工程——貝爾特(煙臺)海洋生物產業園一期已經投產,二期在建。貝爾特「3500噸海洋蛋白清潔化」生產線建成投產後,將成為全國最大的海洋蛋白生產線,僅海洋蛋白系列產品一項的年產值將達10億元。而煙臺產業園全部建成後,這裡也將成為亞洲最大的海洋生物製品及生物醫藥生產基地。
  • 2025年,煙臺將建成30處國家級海洋牧場
    「全國看山東,山東看煙臺」。到2020年底,全市各類海洋牧場建設面積達到120萬畝,省級以上海洋牧場37處,其中國家級17處,佔全國總數1/8。在領跑全國的基礎上,煙臺如何更進一步,加快建設國家海洋牧場示範城市?
  • 山東的「海洋奇緣」
    △ 山東海洋牧場資料圖01 山東與海洋的「千古奇緣」 若要論起山東的「海洋奇緣」,還要從山東的地理位置說起。雖然後來明、清兩代時常實行海禁政策,但是民間舟楫依然往來不絕,每年南北交易的民間船隻和通往日本、朝鮮的貨船逐年增加,煙臺、金口、青島口等港灣仍是當時區域性的海上貿易和南北貿易的中心。此後晚清時期隨著煙臺、青島相繼開埠,山東沿海地區進入了全新的海洋時代,與國內外市場聯繫更為緊密,海上貿易的貿易規模不斷增大,貨物種類也在不斷增多。
  • 煙臺大力發展海洋牧場 佔全市海水養殖面積35%
    市領導對市政協提案進行督辦協商膠東在線8月28日訊(記者張倩)27日,煙臺市領導對市政協十二屆四次會議提出的《關於重視海洋牧場開發建設的建議》該提案人、政協委員都曉巖表示,海洋牧場開發應在科技和行業發展模式上有所突破,多出些類似藍色海洋科技的模式,將人工魚礁打造成真正意義上的海洋牧場。今年上半年,煙臺新增各類海洋牧場6萬多畝,總面積達到81萬畝,佔全市海水養殖面積35%。全市有3個項目列入省「海上糧倉」海洋牧場重點建設項目(全省7個)。近期,市海洋與漁業局又上報了2個國家級海洋牧場示範區建設項目(全省4個)。
  • 拓展藍色經濟 「全球海洋中心城市」應運而生(作者:陸儒德)
    所謂的「全球海洋中心城市」,是指以海洋資源為基礎,以發展港口、航運經濟為核心,用金融、法律和海洋科技來支撐,具有國際吸引力、競爭力,在一定區域內起著樞紐作用,對全球經濟社會活動具有較大影響力,為推進城市現代化、國際化建設指引方向和樹立樣板,對促進全球海洋事業的發展具有積極意義的城市。
  • 助力文旅產業復甦 打造湖北黃岡區域經濟增長新引擎
    中國消費者報北京訊(記者倪敏)12月16日,由黃岡市人民政府、新京報社、黃岡市文化和旅遊局共同打造的「與愛同行 樂遊黃岡」文旅推介會在京舉行。推介會上,新京報振翅計劃「尋美黃岡」項目正式啟動,中國旅遊集團、中青旅(600138,股吧)遨遊、攜程、去哪兒網、同程等12家大型旅遊機構共同宣讀倡議書,號召上下遊產業加強聯動,助力文旅產業復甦。
  • 寧波東方藍色海灣項目籤約 投資500億、預計三年內啟動
    由中方和義大利共同合作打造的東方藍色海灣項目,總投資約500億,預計在三年內全部啟動,寧波濱海新城將成為寧波乃至長三角連同世界的新海上絲綢之路。  4月27日上午,義大利社會黨的主席攜阿瑪尼、範思哲等義大利奢侈品牌參觀考察了寧波北侖濱海新城,考察團對濱海新城的發展規劃和環境讚不絕口,更加堅定了投資東方藍色海灣項目的信心。
  • 煙臺:5000尾進境大西洋鮭魚苗實現「跨省中轉」
    中國山東網-感知山東7月2日訊 (記者 盧偉霞 通訊員 王聰 張穎) 記者從煙臺開發區海洋經濟發展局獲悉,6月28日下午15:55分,來自國信東方(煙臺)循環水養殖科技有限公司育苗基地的5000尾大西洋鮭魚苗,搭乘由煙臺國際機場東方航空MU9986次航班發往西寧國際機場。
  • 聆聽海的聲音 講好海洋故事 「我愛這片藍色的國土」網絡主題活動...
    啟動儀式現場,來自四海的海水匯在一起。(李文亮 攝)央視網消息(記者李文亮)7月16日上午,隨著來自渤海、黃海、東海和南海的海水匯聚在一起,「我愛這片藍色的國土」網絡主題活動在山東日照正式啟動。接下來,來自全國的網絡媒體記者將分別深入山東省的日照、煙臺、青島3市,廣東省的廣州、中山、江門、陽江4市,進行「蹲點式」採訪報導,生動展現各地在海洋強國建設中的先進經驗、做法和成就亮點,掀起共築海洋強國夢、為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70周年獻禮的輿論熱潮。本次活動由中央網信辦傳播局主辦,山東省委網信辦、廣東省委網信辦承辦,有關地方網信辦、央廣網、大眾網、金羊網協辦。
  • 共建藍色海灣
    海滄區供圖 特色海洋參觀行——探訪中華白海豚救護繁殖基地。 本報訊 (通訊員 蔡世佳 林曉蕾 記者 林岑)昨天,以「蔚藍海岸·魅力海滄」為主題的2020廈門國際海洋周海滄區海洋嘉年華活動,在海滄區藍灣工業園多功能報告廳啟動。
  • 創建煙臺—大連安全暢通文明航線活動今天啟動
    交通部海事局常務副局長劉功臣海洋島輪駛離煙臺港記者 馮煒程)  今天上午11時,創建煙臺——大連「安全、暢通、文明航線」活動啟動儀式在煙臺港務局碼頭舉行,交通部副部長徐祖遠、山東省副省長趙克志、交通部海事局常務副局長劉功臣、煙臺市市長周齊、副市長劉筱傑等出席儀式。
  • 2020中國海洋經濟博覽會深圳開幕:推動技術應用產業化
    10月15日上午,2020中國海洋經濟博覽會(以下簡稱「海博會」)在深圳會展中心正式拉開帷幕。本屆海博會以「開放合作、共贏共享」為主題,以更高標準、更大規模推出展會、論壇和配套活動,全新打造集技術交流、產品展示、成果交易、高端論壇、招商引資於一體的海洋經濟國家級展會,助推全球企業融入共贏共享的藍色經濟。
  • 大力發展藍色經濟,做好經略海洋這篇大文章
    海洋經濟發展前途無量,而建設海洋強國,則必須進一步關心海洋、認識海洋、經略海洋,加快海洋經濟科技創新步伐。提高政治站位,強化建設海洋強省的使命擔當。經過科學謀劃,精心準備,2018年5月10日,山東省委、省政府在青島召開山東海洋強省建設工作會議,出臺了《山東海洋強省建設行動方案》,提出了實施海洋強省建設「十大行動」,出臺一批含金量高的「硬核」措施,標誌著山東海洋發展從戰略規劃階段正式轉入全面實施階段。狠抓落實,雷厲風行。創新驅動,為大力發展藍色經濟儲能蓄力保駕護航。
  • 搶抓數字經濟發展機遇 煙臺籤約國內首家「騰訊雲工業雲基地」
    近日, 在雲南省昆明市舉辦的騰訊全球數字生態大會上,騰訊雲(煙臺)雙創基地與深圳市騰訊計算機系統有限公司(以下簡稱「騰訊公司」)正式籤約。未來,雙方將攜手在山東省煙臺市打造「騰訊雲工業雲基地」和「騰訊雲煙臺工業網際網路平臺」。前者也是騰訊公司打造的國內首家工業雲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