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種基地建設助推種業經濟

2021-01-08 東方財富網

原標題:制種基地建設助推種業經濟

  「往年幹活全靠人工,我們夫妻倆累死累活也種不了多少田,一年忙到頭,收入也有限得很。」江蘇鹽城大豐區稻麥原種場農戶嚴忠進告訴筆者,「今年,區裡推廣水稻制種全程機械化,鼓勵制種企業給我們技術指導。現在我一個人基本就可以搞定200畝田,一畝田比往年還能多賺個400元左右。」

  今年以來,江蘇省鹽城市大豐區主動策應大循環、雙循環的發展新格局,主攻種業經濟,高質量推進農業農村現代化。大豐區地處江蘇中部,全國絕大部分雜交稻可在本地制種,所繁的常規稻麥,可種植南到上海、浙江一線,西到安徽、河南一線,北到山東一線,基地規模化、機械化、標準化、集約化、信息化程度高,在國內具有較強的區域特色優勢。2015年、2019年兩次享受國家制種大縣獎勵資金項目扶持,全區雜交水稻制種面積常年穩定在4萬畝左右。

  近年來,大豐充分發揮基地作用,雜交水稻制種、常規稻麥繁種、蔬菜花卉種苗、林木種苗、水產種苗等發展較為穩健。

  全區種業年總產值達40.49億元,境內種業企業具有較為完善的研發、生產、加工、物流、營銷區域品牌等產業要素,農作物、畜禽、水產、林木持證種業企業達23家。其中,農作物持證種子企業8家,自主育成的雜交稻品種1個,常規稻品種2個,小麥品種2個,玉米品種1個。持證種畜禽場7家,種豬場6家、存欄種豬2.82萬頭;種禽場1家、存欄種禽14萬羽。

(文章來源:農民日報)

(責任編輯:DF398)

相關焦點

  • 打造現代農業發展「新內核」酒泉種業說到做到
    花卉制種繁育基地玉米制種、蔬菜制種、花卉制種……經過多年努力,制種業已發展成為我市農業增效、農民增收的支柱產業。增規模擴項目現代種業基礎不斷夯實在肅州區農村,每到秋收季節,成片成片連在一起的玉米、花卉和蔬菜制種基地,美得猶如旅遊勝地。制種業在有效帶動現代農業發展的同時,也讓農民的錢袋子更鼓。肅州區東洞鎮新溝村4組村民秦克滿說:「過去,我們一直種玉米、小麥,一年只能收入1萬元左右。
  • 海南將水產種業納入「南繁矽谷」建設 推動產業做大做強
    主辦方供圖   中新網三亞10月31日電 (記者 王子謙)記者31日從「第二屆全國水產南繁育種發展論壇暨海南省南海魚類種苗協會第七屆(2020)年會」獲悉,海南正在推進水產種業納入國家南繁科研育種基地(海南)建設統一謀劃,讓魚、蝦遊進「南繁矽谷」。  海南的南繁事業起始於上世紀50年代,至今已有近70年的歷史。
  • 曹回鎮:3000畝制種水稻父本和母本相繼完成移栽
    {"title":"曹回鎮:3000畝制種水稻父本和母本相繼完成移栽", "url":"/county/dianjiang/dianjiangxinwen/2018-05-15/840252.html", "image":"https://image2.cqcb.com/d/file/county/dianjiangxinwen
  • 中山大學生命科學學院教授李桂峰 以產業需求為導向,書寫水產種業...
    2018年,中山大學廣東省水生經濟動物良種繁育重點實驗室(以下簡稱「中大水生實驗室」)和廣東梁氏水產種業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梁氏公司」)合作,共建了林浩然院士工作站,雜交鱖的優良性狀得到進一步的提升,產苗量穩步增長。
  • 「兩會聲音」河南省人大胡業勇:高質量發展種業創新、推動鄉村振興
    但是河南羊業種業缺乏育種規劃、技術人員,地方品種保護和開發力度不夠。因此,來自商丘的河南省人大代表胡業勇建議從6個方面推進畜禽種業創新高質量發展。河南畜禽種養質量參差不齊 保護力度不夠據胡業勇介紹,河南缺乏肉羊生產性能測定機構,肉羊質量參差不齊,存在盲目引種、混亂雜交、只引不育等問題。
  • 廣東省海水種業高質量發展論壇開講 專家支招應對水產種業領域發展...
    央廣網惠州10月29日消息(記者鄭澍)水產種業作為漁業產業鏈的源頭,是漁業戰略性、基礎性核心產業,是現代漁業的第一生產要素,是推動現代養殖業發展最活躍、最重要的引領性要素。10月27至28日,廣東省海水種業高質量發展論壇在廣東惠州舉行。
  • 農業部辦公廳關於開展第一批區域性良種繁育基地認定工作的通知
    各省、自治區、直轄市農業(農牧、農村經濟)廳(委、局)、新疆生產建設兵團農業局、黑龍江省農墾總局、廣東省農墾總局:為落實「十三五」規劃綱要、2016年中央1號文件和《全國現代農作物種業發展規劃(2012—2020年)》等文件要求,強化區域性良種繁育基地保護和建設,提升農作物供種保障能力,我部決定開展第一批區域性良種繁育基地認定工作
  • [年報]登海種業:2010年年度報告
    現任北京大學國際經濟研究所國際營銷與品牌戰略研究中心主任、研究員。兼任中國市場學會營銷專家委員會副主任、秘書長。畢業於北京大學經濟學院經濟管理系,並在北京大學工作,北京大學戰略管理課程的首創者;1992年至今,北京大學經濟學院國際經濟貿易系,主講戰略管理、市場營銷、國際市場營銷;現任山東登海種業股份有限公司獨立董事。
  • 打好種業翻身仗!淡水魚類南沙(南繁)育種中心在廣州市南沙區漁業...
    打好種業翻身仗!淡水魚類南沙(南繁)育種中心在廣州市南沙區漁業產業園開工2021-01-11 10:23:00  水產養殖網  出處:海洋與漁業雜誌        瀏覽量: 232 次 我要評論 種業,被視作農業「晶片」。剛剛結束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明確,抓好八項重點任務,其中第五項是解決好種子和耕地問題。保障糧食安全,關鍵在於落實藏糧於地、藏糧於技戰略。
  • 科技特派員助推婺城農業「開」花「催」果
    「團」頭聚面,「破」除壁壘  近年來,婺城區通過產業培育與扶持,使藍莓走進了尋常百姓家,全區藍莓產業逐步蓬勃興起,帶動地方經濟發展的效能也在慢慢顯現。但品種種植局限,技術瓶頸的凸顯,給這個「產業之星」的發展製造了不少困難。直到以郭衛東為首的農業技術團隊走進婺城區藍莓種植的田間地頭,行業的「破頸」也隨之而來。
  • 生物島打造5G+創新基地,廣東產互平臺助推園區智慧升級
    依託「大物移雲智」全要素全雲化集成能力,結合生物島前期建設規劃和園區發展需求,提出建設「廣州國際生物島5G+智慧產業園區運營平臺」,為生物島創新發展助力。聯通(廣東)產業網際網路有限公司總經理姚偉儔提出:「產互公司作為廣東聯通創新業務的主要載體,本著『全要素、全周期、全天候、全開放』的理念,希望與生物島攜手打造『5G+聯合創新智慧產業基地』,創建園區示範基地共建模式,在廣東省、大灣區、全國範圍內取得突破性進展。」
  • 2021年打贏種業翻身仗 農業農村部圈定這幾大作物和畜牧品種
    來源:21世紀經濟報導原標題:2021年打贏種業翻身仗,農業農村部圈定這幾大作物和畜牧品種作者:周瀟梟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明確,2021年重點工作之一是解決好種子和耕地問題。要加強種質資源保護和利用,加強種子庫建設。要尊重科學、嚴格監管,有序推進生物育種產業化應用。要開展種源「卡脖子」技術攻關,立志打一場種業翻身仗。
  • 打造四個數字經濟中心、構建騰訊聯合創新基地,騰訊攜手蘇州發力...
    峰會現場,蘇州市人民政府與騰訊籤署戰略合作協議,雙方代表出席見證了騰訊(蘇州)數字產業基地的揭牌儀式。未來,騰訊將聯手蘇州打造四個數字經濟中心,構建騰訊聯合創新基地,在驅動蘇州經濟高質量發展的同時,打造長三角數字城市標杆,助力數字產業發展。
  • 草品種區域試驗已成為草種業發展重要支撐
    原標題:草品種區域試驗已成為草種業發展重要支撐   「國以農為本,農以種為先」,發展草業,種業先行。
  • 遷西強化科技創新能力建設 助推板慄產業躍升發展
    近年來,圍繞落實省、市創新驅動發展戰略部署,推動縣域科技創新能力建設,推進遷西板慄產業高質量發展,遷西縣充分發揮部門科技創新引導作用,紮實推動產學研項目協同發展和三次產業項目融合發展,走出了一條以科技創新能力建設助推遷西板慄產業躍升發展之路。
  • 重慶三峽擔保集團:爭當金融服務生力軍 積極助推成渝地區雙城經濟...
    近期,重慶三峽擔保集團為園業實業新發放1筆4900萬元擔保貸款,將進一步助推南川區工業園區基礎設施建設。重慶九龍園高新產業集團有限公司作為國家首批新型工業化示範基地和再製造基地,是重慶市政府批准設立的重慶特色工業園區,也是九龍坡區城市基礎設施建設和投資的重要主體。
  • 青島農業大學特種經濟動物創新團隊助力「萊蕪黑兔」國家級品種審定
    8月28日,山東省現代農業產業技術體系特種經濟動物創新團隊首席專家、青島農業大學動物科技學院馬澤芳教授,帶領設施與環境控制崗位高淑霞研究員、省綜合試驗站孫海濤副研究員和萊蕪綜合試驗站崔凱副教授等來到山東峰祥畜牧種業科技有限公司,針對「萊蕪黑兔」9月份國家品種審定準備工作進行指導,提出專業意見和建議,並就後續工作的開展進行洽談和協商
  • 國家林業局將攜手上海建設大熊貓保護研究基地
    國家林業局將攜手上海建設大熊貓保護研究基地 2016-03-11 16:23:33芊燁 攝    國家林業局與上海市人民政府將攜手建設上海大熊貓保護研究基地。 芊燁 攝   中新網上海3月11日電 (記者 陳靜)國家林業局與上海市人民政府將攜手建設上海大熊貓保護研究基地,並探索自貿區野生動植物保護政策和管理機制,助推華東地區野生瀕危植物資源遷地保護。
  • 科技部農村司赴福建建甌調研科技助推毛竹產業建設發展情況
    近日,科技部農村司王喆巡視員一行赴福建建甌開展調研,了解科技助推毛竹產業建設發展情況。福建省科技廳、福建省林業調查規劃院、南平市科技局、建甌市相關單位同志參加調研。
  • 聚焦主導產業 做精現代農業 加快項目建設
    中國經濟導報 中國發展網訊 盧春桃 記者袁雪飛報導日前,在位於江蘇省鹽城市大豐區大中街道豐收大地現代農業示範區生態農場蔬果大棚裡,員工們正忙著採摘番茄和蔬菜,到處是一派春意盎然景象。該園區創新突破種苗產業,助推現代農業高質量發展。做特大蒜產業,放大裕華大蒜國家地理標誌品牌優勢,加強與上海農科院合作,成立脫毒大蒜研究中心,通過江蘇蒜業優勢特色產業集群建設項目,進行大蒜引種、脫毒、良種繁育等試驗示範推廣,輻射帶動豐華、南陽部分區域大蒜產業發展,成為上海大蒜主供應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