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是晴天,不用問神仙」!「會看」老農的說法,到底啥意思?

2020-12-04 鄉村小單

光陰似箭轉眼又一佳節,清明將至,關於清明各地稱呼略差別,有祭祖節、祭祖節等,清明節由來歷史悠久,可追溯到上古時代,在悠久的發展長河中,清明節既是自然節氣點,也是傳統節日,故而對於農民來說此節十分的重要,因為除了掃墓祭祀、緬懷祖先之外,清明的到來,意味著農業生產活動有到了關鍵節令。

南方農諺雲「清明前後,種瓜點豆」,到了清明節,已是種植早莊稼之時。回想筆者家鄉2019年清明節之時,地上都起「火」了。哪還有地方可種點早瓜早豆!看著缺雨水,冒著地火的天氣,鄉親們心都焦壞了,當時鄰居王大爺,就滿臉愁苦地看著天上說,莊稼作物種植有些糟糕,結果後續的乾旱真是苦壞了人。怕錯過節令的鄉親,冒著烈日種下的玉米種,出一半爛一半,出苗的曬得病怏怏的,好在老天終賞鄉親們一口飯,農曆五月底才下起莊稼雨。雖然丟了許多籽種,但秋天也總算有得收。

後來,鄉親們紛紛議論,王大爺看天真有本領,每每與大爺聊天,大家也很想知道,老人的看天秘訣。老人也不吝嗇,告訴了我們好些關於預測未來天氣,會如何的農諺老話,一起來看看關於清明,王大爺告訴的這三句老話,你有聽過嗎?

清明刮動土,後續四十五

老人說:清明時節颳大風不是啥好事,還有一句話說「清明起塵,黃土埋人」,意思就是如果颳了大風,預示著後續會有不好氣候出現,而這句農諺老話的意思是,如果清明颳大風,把塵土刮的飛揚。那麼,這樣的颳風現象,後面還會出現四十多天。如果頻繁的颳風會不利於農業生產,也存在較高的火災風險。

清明是晴天,不用問神仙

而如是清明這天,風和日麗的話,則預示著,後續的天氣變化很穩定,有規律,這是一年收成好的徵兆。王大爺表示,據他的一些經驗,清明落下,正如老話「清明雨星星,一棵高粱打一升」,高粱收成會理想,但這並不是好事,高粱不是多數農民的主糧。

對於偏南方的地區,清明天氣「清明宜晴,穀雨宜雨」,特別是如突然冷起來就糟糕了,因為老輩人有言「麥怕清明霜,谷要秋來旱」,意思就是說,清明時節還是要溫暖,麥子的收成才會好。

小時候,還聽說過這樣一句清明農諺「清明一吹西北風,當年天旱黃風多」,從多句農諺老話來看,確實先輩農民們,對這清明時刮起來風不看好!不過從農諺老話中也不難發現,清明時節天氣往往容易起風。因此在農村,清明給先人們掃墓等一些活動中,大家一定要小心用火,尤其是上墳祭拜之時,燃燒的香,紙,一不小心很易引發火災發生。而每年因上墳引起的火災,幾乎每年也是各地,均時不時就會發生這樣的火災案例,這十分值得大家去重視。

至於這樣的一些農村老話,隨著時代的發展,對於多數農民來說,也就不再顯得有那麼大的農事實用性了,因為大家如今我們有了更為科學可靠的氣象消息。對於依就對農諺老話有趣的朋友,小單提醒大家,畢竟農諺老話大多數具有地域性,不可一概而論哦!

不知大家對此如何看待的呢?王大爺的說法,大家覺得準不準?歡迎評論留言交流!

相關焦點

  • 俗語「立春是晴天,不用問神仙」,到底是什麼意思
    立春節氣的俗語也有很多,其中就有一句俗語:「立春是晴天,不用問神仙」,這句老話說的是什麼意思呢?其實就是老人對於立春天氣的一種期待而言。一、立春是晴天,不用問神仙「立春是晴天,不用問神仙」,這句俗語比較通俗易懂,它的字面意思是說在立春節氣這天如果是晴天,那麼預示著這一年會是風調雨順的一年,將會是一個豐收年。
  • 「立春是晴天,不用問神仙」!老輩農民的說法,到底什麼意思?
    在我們農村老家,關於立春的農諺也是非常的多,對於老一輩們來說,農諺就是生活總結,而且老一輩們對於農諺也是深信不疑,畢竟流傳了這麼久,可以讓人少走彎路,最出名的農諺莫過於「立春是晴天,不用問神仙」,那麼這句話有何意義呢?
  • 老農說,今年的天氣是八龍治水,五牛耕田,四人分餅,啥意思?
    雖然說如今農民都直接觀看天氣預報來預知天氣,但是很多農村的老人還是喜歡用這些農村的俗語來預測未來的天氣變化,預測一下這一年莊稼的收成如何,雖說這些俗語說的不一定特別的準,但是說的也是八九不離十,最近常聽村裡的老農說今年的天氣是「八龍治水,五牛耕田,四人分餅」,那麼這句農村俗語到底說的是啥?今年的天氣是好是壞呢?
  • 明日春分,俗語春分有雨到清明,清明下雨無路行啥意思?
    明日春分,俗語春分有雨到清明,清明下雨無路行啥意思?時間:2020-03-20 00:02   來源:今日頭條   責任編輯:毛青青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明日春分,俗語春分有雨到清明,清明下雨無路行啥意思? 今天是3月19日,明日就是今年的第四個節氣,春分。
  • 「小雪如若見晴天,有雨有雪到年邊」到底啥意思?過年會下雪嗎?
    立冬時節已經去過,今日迎來了小雪時節,小雪是啥意思,相信大家也很清楚,我們這裡所指的小雪是二十四節氣之一的小雪,不是人們通常所說的下雪的小雪。隨著小雪時節的到來,我國大部分地區的氣溫將會變得越來越低,前幾天我國北方不少地區還下起了大雪,有些地方甚至迎來了暴雪,不過在南方有些地區現在還可以算得上是夏季,有不少廣東的網友還說我們喜歡吹著空調看北方過冬,這也反映出了我國氣候在地域上差異是非常大的。小雪來了,有一句關於小雪節氣的俗語是這樣說的「小雪如若見晴天,有雨有雪到年邊」,大家知道這句放的意思嗎?
  • 「小寒不寒,清明泥潭」啥意思?今年大寒冷不冷,春節天氣好嗎
    「小寒不寒,清明泥潭」,年前還會冷嗎?春天會有低溫霜凍嗎今年的小寒不怎麼冷,況且現在已經到了數九寒天的「三九」,也是公認的一年中最冷的日子,照理說應該是非常冷才是,但是今年的土壤卻還沒封凍。不過很多人擔心,年前不冷年後冷,民間有句俗語,「小寒不寒,清明泥潭」,這句話什麼意思呢?是不是冷天會在過完年出現呢?一、「小寒不寒,清明泥潭」啥意思現在的年輕人對一些民俗、節氣都不是特別熟悉,所以關於這句俗語問年輕人是問不出答案的,還是要找年紀大的長輩問才行。
  • 清明上河圖的「清明」是啥意思?4種意見專家爭執不休
    但是,如果我們端詳這幅畫的話,實際上就會發現這幅畫上根本沒有表現出任何清明時節的氣息,那麼,《清明上河圖》之中的「清明」二字究竟是什麼意思呢?如果它畫的不是清明節氣,那麼這幅畫又是在描述哪個時節的「盛世」呢?  實際上,對於《清明上河圖》描繪的季節,在20世紀80年代以前的學術界前輩,如鄭振鐸、徐邦達、張安治、楊伯達等人,皆主「清明時節說」。
  • 農村俗語:「烏鴉沙沙叫,農婦雙腳跳」是啥意思?
    為了弄懂這句俗語的意思,我向一位老農討教,老農告訴我說,這句俗語的意思非常簡單,其意思就是說一旦聽到烏鴉沙啞的叫聲,農婦就會跳腳罵娘了。「什麼?一旦聽到烏鴉沙啞的叫聲,農婦就要跳腳罵娘了?農婦為什麼要罵娘?」對於老農的說法,我感到迷惑不解。
  • 清明上墳有何講究?老話說「前三後四,左五後六」,是什麼意思?
    摘要:清明上墳有何講究?老話說「前三後四,左五後六」,什麼意思?今天就進入到了4月份了,大後天就是我們的清明節,在我看來,相比較於二十四節氣來說,清明節更主要的是一個傳統節日,因為早在明代時期就有實行清明節掃墓的活動,以之對祖先的「思時之敬」,在我們農村這種活動更是如此,而且我們這還講究做清明,只能早不能遲,特別不能當天做,所以昨天趁著天晴,就已經掃完墓了。那有人說,對於清明上墳的老話「前三後四,左五右六」是什麼意思?
  • 今日二九,農諺「二九一場風,來年收成空」是啥意思?有道理嗎?
    這句話的意思是說二九這一天如果不吹風的話,那麼意味著明年莊稼收成不好,會白忙活一年。那麼這句話到底有沒有道理呢?又有哪些科學依據?下邊老張就給大家說道說道。我們國家地處北半球,尤其以前人居住比較多的都在中原地區,也就是北溫帶這一片地方。中原地區由於在冬天的時候冷空氣主要來源於蒙古高壓冷空氣,也就是我們常說的西伯利亞寒流。
  • 「龜背蛇腰不可交,瞟眼看人不用刀」,這句俗語說的到底啥意思?
    「龜背蛇腰不可交,瞟眼看人不用刀」,這句俗語說的到底啥意思?一個人的樣貌可以很大程度上反映出這個人的內心世界,這也就是我們常說的相由心生。如今的我們特別是很多年輕人太缺乏看人的經驗,可能一不小心就會被別人算計,這也就是農村常說的「被別人賣了還幫忙數錢」。
  • 農村老話「母在不慶生,父在不留須」是啥意思,老農說的有道理嗎
    今天要跟大家分享的話題是:農村老話「母在不慶生,父在不留須」是啥意思,老農說的有道理嗎我們都知道父母生我們養我們是很不容易的,除了天大地大以外,就是自己的父母最大。父母的養育之恩是我們永遠都不能忘的。老人常說,百善孝為先,一個人只要懂得孝順,那他以後肯定會是一個很有愛心的人,同樣的,在事業上也會很順利。不管是在過去還是現在,只有孝順父母,才能行走於人世間。
  • 老農說:2021年是「七雞下蛋,八狗護院」,啥意思?
    導讀:老農說:2021年是「七雞下蛋,八狗護院」,啥意思?2020年馬上要結束了,其實2020年也是一個不錯的年景,還是一個雙春年,但是庚子鼠年給我們太深刻印象,我們都想早點到辛丑牛年來,2021年是辛丑牛年,農民們還是期望在庚子鼠年的基礎上豐收更上一層樓。
  • 進入臘月,老農說:「臘不定,正不娶」是啥意思?有道理麼?
    意思簡單明了,就是說臘月不宜定親,正月不宜娶親。雖然說這句話的意思,有一定的迷信成分,實際上和我們傳統的婚嫁,挑選黃道吉日有同樣的道理,無論是定親或者娶親,通常人們都會挑選一個好日子,更多的是圖一個吉利和喜慶。臘月是一年之中,農曆最後的一個月,通常是指農曆十二月。在民間的婚姻嫁娶觀念裡,有老農認為,在一年之中最後一個月,俗稱為歲尾,在此期間定親被認為不吉利。
  • 農村俗語「眉毛一條長,勝過萬擔糧」啥意思?眉毛長有啥說法?
    摘要:農村俗語「眉毛一條長,勝過萬擔糧」啥意思?眉毛長有啥好處?文/農夫也瘋狂古人一直很相信「相由心生」一說,認為一個人的性格如何,以後的發展怎樣,這些都是可以從面相中有所體現的。也就是說不同的面相,會預示著不同的命運。
  • 老話說:雨打春牛首,一年不用愁,是啥意思?明年年景如何?
    因此也有不少關於天氣的諺語流傳至今,比如「雨打春牛首,一年不用愁」,這句話就是古人預測年景的一句俗語。什麼是「雨打春牛首」?在二十四節氣中,立春是一年中第一個節氣,立就是開始的意思,意味著新一輪的開始。在新舊交替之際,人們肯定會有一些重要的儀式或祭祀活動。其中一項就是在立春前一天「鞭春牛」,就是用泥巴做一個與牛大小相似的土牛,用柳條鞭打。
  • 農村俗語:「寧肯天天住草堆,不願房子面朝北」是啥意思?
    可誰知,老農並不完全認可我的說法,老農說:面朝東的房子還算不錯,而面朝北的房子就屬於「末等房子」了,是最不好的房屋朝向。在咱們農村就有這麼一句俗語----「寧肯天天住草堆,不願房子面朝北」,由此可見,面朝北的房子會有多麼不好。「什麼?面朝北的房子屬於『末等房子』?而且,還寧肯天天住草堆,也不願房子面朝北?這句俗語從何說起呢?」我不解地問。
  • 劉伯溫:「神仙難過豬鼠年」,到底是什麼意思?有道理嗎?
    被譽為中國六大神人之一的劉伯溫曾經說過這樣一句話:「神仙難過豬鼠年」,同時在我們民間也有「神仙難過庚子年」的說法,好像意思是在說:每當在豬年和鼠年的時候自然災害會比較多,那這樣的說法是不是迷信,有沒有科學依據呢?
  • 農村老話常說:生不睡柳樹做的床,死不用楊樹做的棺,到底啥意思
    農村老話常說:生不睡柳樹做的床,死不用楊樹做的棺,到底啥意思?在農村,我們經常聽到老人們在樹下給孩子們講故事的時候,常會說到這樣一句話,叫老生不睡柳樹,死不睡楊樹,其實說老人說到生死,是很忌諱的,但是主要是孩子們高興,在這問老人,老人也就豁出去了。
  • 俗語說「左眼跳財,右眼跳災」是啥意思?到底準不準?
    導語:俗語說「左眼跳財,右眼跳災」是啥意思?到底準不準?我今天左眼不停的跳,是不是要發財了?生活中經常能聽到這樣的對話,中國有一句流傳盛廣的俗語,叫做「左眼跳財,右眼跳災」,簡單的說就是有人認為眼皮挑動會預兆禍兇吉福。我們都知道流傳了很久,但是又是從哪裡來的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