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村俗語:「烏鴉沙沙叫,農婦雙腳跳」是啥意思?

2021-01-09 老胡說三農

前兩天上網,看到這麼一句俗語:「烏鴉沙沙叫,農婦雙腳跳」。說句實在話,這句俗語對於我來說是晦澀難懂的,因為烏鴉與農婦沒有任何關係啊!怎麼烏鴉一叫喚,農婦就要跳腳呢?

為了弄懂這句俗語的意思,我向一位老農討教,老農告訴我說,這句俗語的意思非常簡單,其意思就是說一旦聽到烏鴉沙啞的叫聲,農婦就會跳腳罵娘了。

「什麼?一旦聽到烏鴉沙啞的叫聲,農婦就要跳腳罵娘了?農婦為什麼要罵娘?」對於老農的說法,我感到迷惑不解。

老農回應道:其實,這是一句關於天氣變化的農諺,依照經驗來看,一旦烏鴉發出沙啞的叫聲,那麼,在兩三天之後就會出現連陰雨天氣,人們就不能下田幹活了。雖然說人們不能下田幹活,男人能夠在家裡休息幾天,但女人卻休息不了,因為女人還有許多針線活呢!而這些針線活是不會受天氣影響的,是能夠在家裡做的。下雨天,男人在家裡休息,而女人在家裡做針線活,女人的心理就會不平衡,因此,就會跳腳罵娘。

「哦!原來這句俗語所要表達的意思是這樣的啊!那咱農村還有沒有其它用來感知天氣變化的經驗呢?」我問老農。

老農說:這一類經驗有很多呢!如果你想了解,我可以簡單給你談一談。

老農頓了頓後接著說:比如麻雀,麻雀是非常有名的「晴雨鳥」,對天氣的陰晴、冷暖變化非常敏感。倘若當天天氣晴好,那麼,麻雀便會早早地出巢,然後成群結隊地站在枝頭或地上有節奏地「吱吱吱吱」鳴叫;倘若當天天氣不好,麻雀便會出巢較遲,其叫聲就會變成「吱---吱」的長鳴聲,同時,其身上的羽毛也會變得非常凌亂。

再比如喜鵲,喜鵲有「太陽鳥」之稱,它是非常喜歡暖和、明麗的天氣的,而且,它對天氣的變化也十分敏感。依據經驗,如果在某一天早晨發現喜鵲在樹枝上歡快地鳴叫,就表明當天天氣晴朗;如果在某一天早晨發現喜鵲在樹枝跳來跳去,惴惴不安,叫聲沉悶,就表明當天會有雨水出現。

再比如杜鵑,如果聽到杜鵑在子夜啼叫,那麼,第二天肯定是晴好的天氣,是不會下雨的。因此,有「杜鵑子夜啼,來日曬乾泥」之說。

以上所述都是利用鳥類來觀察天氣變化的。其實,還有可利用的其他方法觀察天氣的變化,比如「早晨棉絮雲,午後必雨淋」、「晴天不見山,下雨三五天」、「雲從東南漲,下雨不過晌」、「早晨下雨當天晴,晚上下雨到天明」、「日落烏雲漲,半夜聽雨響」、「日落胭脂紅,無雨便有風」等等方法,利用這些方法也是可以用來預測天氣變化的呢!

聽完老農的講解,我發現廣大人民群眾從長期的生產實踐中總結出了不少的「天氣變化經驗」,興許這些經驗比天氣預報還準確呢!因此,分享給大家,供大家參考。

相關焦點

  • 農村俗語:「烏鴉沙沙叫,婦女雙腳跳」,到底是什麼意思呢?
    有句農村俗語叫做:「烏鴉沙沙叫,婦女雙腳跳」,烏鴉的叫聲和婦女又有什麼關係呢?下面就來看看這句話到底是什麼意思呢?烏鴉沙沙叫曾經有人對鳥類進行過智商測驗,說烏鴉的智商非常高,是處於動物中的第一流水平,其智商大致與家裡養的狗差不多。大家都知道狗是很聰明的,還懂得看主人的臉色行事。
  • 農村俗語:「烏鴉落在豬身上,看不到自己黑」,啥意思?
    原創文章,禁止轉載農村俗語:「烏鴉落在豬身上,看不到自己黑」,啥意思?農村的很多俗語都是長輩們通過個人經歷總結出來的俗話,因為農村獨特文化氛圍的陪襯下,這些俗語的流行沒有什麼阻礙,而且因為適用於農民生活,一代代人就這麼傳達了下來,不僅僅是對於一般生活經驗的總結,一些俗語有道理的同時還帶著俏皮,非常有趣,往往是調侃自己看到的不公平或者不地道的做法,俗語「烏鴉和豬站一起,只看到別人黑」就有一層調侃的意思,讓老農為大家解釋一下究竟是什麼含義。
  • 農村俗語「願交雙腳跳,不交胖胖笑」是啥意思?老祖宗的交友之道
    農村俗語「願交雙腳跳,不交胖胖笑」是啥意思?老祖宗的交友之道人活一世離不開朋友,特別是一些常年在外的人,「在家靠父母,出門靠朋友」,如果能夠結交一個好的朋友,可能會為我們增長見識、開拓眼界,而且還能得到一些經驗。如果介紹一個壞的朋友,可能會因此走上犯罪的道路,那麼怎樣交朋友呢?
  • 山東俗語:寧交雙腳跳,不交胖胖笑,說的是啥意思呢?
    民間俗語中隱藏著許多大道理。比如在山東的很多地區,流行著一句民間俗語:寧交雙腳跳,不交胖胖笑。那麼,這句話表達了什麼樣的人生道理呢? 此處的「交」是指交往、交好,也就是我們常說的「交朋友」的意思。那麼,「雙腳跳」和「胖胖笑」分別又指什麼呢?
  • 農村俗語「不怕夜貓叫,就怕夜貓笑」到底是啥意思?有啥道理?
    導語:農村俗語「不怕夜貓叫,就怕夜貓笑」到底是啥意思?有啥道理?我們國家有很多的農村俗語,一直從古代就在民間廣泛流傳。有些農村俗語到現在也在農村流傳著,我們國家同樣有著千千萬萬的農村俗語,涉及的領域範圍也特別的廣泛,有預示天氣的、有預示未來的、有預示人情世故的等等。雖說聽起來像是農村一些舊思想,甚至像是迷信。這些俗語都是古人通過代代相傳總結出來的經驗得出來的。但不可否認有些俗語在現在也一樣的受用。今天小編就一起跟大家聊一句農村俗語,這俗語小編小時候也經常聽爺爺和村裡的老人們說過。
  • 農村俗語「烏鴉落在豬身上,看不到自己黑」是什麼意思?
    農村俗語有點像生活中的俏皮話,還像吃大餐前的開胃菜,生活中來幾句俗語諺語,總能讓人感到親切,就像咱們今天要說的,農村俗語「烏鴉落在豬身上,看不到自己黑」很經典的一句俗語。說句不誇張的話,在我們這裡,坐標山東西南地區,小到七八歲的孩子,老到白翁老人,都能理解其中的含義。
  • 農村俗語「烏鴉落在豬身上,看不到自己黑」,這句話說的是啥意思
    在農村,農民的口中以後很多的老話俗語,這些俗語有些仔細一分析,其中的道理是非常的深刻的。今天我們說一句農村的俗語,叫做「烏鴉落在豬身上,看不到自己黑」,這句話一些大人經常會說。對於這句話,你有沒有什麼理解?
  • 農村俗語:「寧肯養『喪鳥』,不養『夜夜擾』」是啥意思?
    在農村,有這麼一句俗語:「寧肯養『喪鳥』,不養『夜夜擾』」。從這句俗語裡就能夠看出在養鳥時是需要慎重考慮的。「什麼?咱農村還有這麼一句俗語?這句俗語所要表達的意思是什麼呢?」我不解地問。老農見我不理解這句俗語的意思,便打開了話匣子。
  • 農村俗語:「兔子跳牆生災難,家豬狂奔禍端現」是啥意思?
    前兩天上網,看到了這麼一句農村俗語:「兔子跳牆生災難,家豬狂奔禍端現」。雖然我對這句農村俗語仔細揣摩了好半天,但終究沒有揣摩出這句俗語的意思來。於是,便向一位老師請教,老師告訴我說,這句俗語的意思是這樣的:一、兔子跳牆生災難這句俗語裡所說的兔子是指家兔,並不是所指的野兔。我們都知道家兔是由一種野生的穴兔經過馴化飼養而成的。家兔的膽子很小,很溫順,喜歡在安靜、清潔、乾燥、涼爽的環境中生活。
  • 在農村,俗語「墳後有坑絕人丁,白虎垂頭少男愁」,啥意思?
    文/豬友巴巴在農村,俗語「墳後有坑絕人丁,白虎垂頭少男愁」,啥意思?近年來,社會經濟的發展,農村的變化也是有目共睹的!在不斷發展的科技文化中,很多農村固有的傳統也在不斷地適應著新時期而變化!其中,喪葬習俗也在移風易俗中,逐漸的摒棄落後習俗,為農民減負不少!
  • 俗語說「左眼跳財,右眼跳災」是啥意思?到底準不準?
    導語:俗語說「左眼跳財,右眼跳災」是啥意思?到底準不準?我今天左眼不停的跳,是不是要發財了?生活中經常能聽到這樣的對話,中國有一句流傳盛廣的俗語,叫做「左眼跳財,右眼跳災」,簡單的說就是有人認為眼皮挑動會預兆禍兇吉福。我們都知道流傳了很久,但是又是從哪裡來的呢?
  • 俗語:夜貓叫,老驢嚎,勺子刮盤銼鋸條,啥意思?農村人多有了解
    ,那些讀起來朗朗上口的俗語其實蘊含有不少人生的道理。農村人通過自己的生活經驗總結出了四大難聽之音,就是「夜貓叫,老驢嚎,勺子刮盤挫鋸條」,這是啥意思?俗語「夜貓叫,老驢嚎,勺子刮盤挫鋸條」,這是農村生活中四最難聽的聲音,聽起來讓人覺得恐怖聒噪。夜貓指的是貓頭鷹,貓頭鷹白天睡覺,晚上出沒,它們在捕獵過程中擁有出色的深度感知能力,尤其是在光線暗淡的環境下。
  • 辛丑牛寡婦年,農村俗語「寡婦遇到牛,龍少不擔憂」,啥意思呢?
    對於農民來說,種地自然是按照一年當中的節氣來進行的,在以前的時候農民在對於展望莊稼的耕種收穫來說也是按照農村特有的一種預測方式,那就是「黃曆」,黃曆也是農民在平時的耕種,婚嫁等方面也是起到了一定的參考作用,就拿前幾天來說,我路過村口的時候,幾位老農民就在討論農村的一句俗語,這句俗語叫「寡婦遇到牛,龍少不擔憂」,乍一聽的時候還摸不清是啥意思,然後我就湊近聽了一下,你別說還真那點意思,那麼你知道這句俗語是什麼意思嗎
  • 農村俗語:「母雞打鳴走黴運,母狗狂叫須謹慎」,是啥意思?
    前兩天上網,看到了這麼一句農村俗語:「母雞打鳴走黴運,母狗狂叫須謹慎」。當我看到這句農村俗語後,儘管思索了好久,但還是沒有能夠思索出這句俗語的意思來。無奈之下,只好向一位老農進行了請教,老農告訴我說,這句俗語的意思是這樣的:一、母雞打鳴走黴運雞是一種非常常見的家禽。在以前的農村,幾乎家家都養雞。雞的種類有很多,比如火雞、烏雞、野雞等,而我們家養的雞被稱為家雞。據科學研究發現,家雞源出於野生的原雞,在4000多年前,人們對野生原雞進行了馴化,從而使野生原雞變成了家雞。
  • 俗語:「左眼跳財,右眼跳財」,是啥意思?究竟準不準?
    俗語:「左眼跳財,右眼跳財」,是啥意思?究竟準不準?我們在生活中經常會莫名其妙的眼皮跳,而且還是一隻眼跳,一隻眼不跳,這個時候我們就會聽家中的老人說一句」左眼跳財,右眼跳災「,如果是左眼跳的話,那麼就會繼續讓它跳,並且期待著發財,如果是右眼跳,那麼就會揉眼睛,讓眼皮不跳。
  • 農村俗語說:男怕三搖頭,女怕大步走,是啥意思?什麼是三搖頭?
    農村有不少老農民,喜歡在談論事情的時候說一些很有哲理但是又聽不大懂的農村俗語。這些俗語,有些是農民經驗的總結,有些則是封建的糟粕。最近鋤禾園小編就聽來一句,叫「男怕三搖頭,女怕大步走」。這真的是頭次聽說,啥意思呢?乍一聽還真讓人一頭霧水的。
  • 農村俗語:「寧肯北上千裡,不可南下一步」,到底說的啥意思?
    農村俗語:「寧肯北上千裡,不可南下一步」,到底說的啥意思?在古代,農商是人們所從事的最主要的行業之一,當然到了現代也是如此。這兩個工種發生了很大的變化,主要原因還是社會環境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以前社會叫農耕社會,但現在呢,成了商業社會。
  • 農村俗語「十羊九不全,一全坐殿前」,你知道是啥意思嗎?
    原創文章,嚴禁轉載最近農村的小夥子李雷遇到了一件非常煩心的事,李雷今年已經不小了,也應該結婚了,但是村子裡的彩禮太高,他們家沒有那麼多錢,所以也就沒辦法娶媳婦,李雷本來也不想著結婚了,就想著好好照顧父母,他在城裡的廠子裡找了工作,雖然累,但是掙的還可以
  • 農村俗語「家有金山未必久、針尖挑土日月長」啥意思?有啥道理?
    導語:農村俗語「家有金山未必久、針尖挑土日月長」啥意思?有啥道理?在農村雖然有很多的老人並沒有讀什麼書,但是農村人天性純樸善良,做人做事也踏實,說話也直白沒什麼套路。而跟人說起道理的時候,是一套一套的。而且還能引用很多簡單像是打油詩詞一樣的短語。
  • 農村俗語:「近搬窮三天,遠搬窮三年」,啥意思?
    原創文章,禁止轉載農村俗語:「近搬窮三天,遠搬窮三年」,啥意思?在農村存在著不少妙趣橫生的俗語,這些大多數都是從勞動中總結出來的經驗,有利於幫助下一代少走彎路,提升耕種中的效率。在農村流行著這樣一句話,「搬遠苦三年,搬近苦三天」,這是什麼意思呢?讓老農為大家詳細解釋一下。這句話從字面上來看是對於搬家的總結,說的主要是對搬家遠近的後果,具體應該怎麼解釋呢?先看看「搬遠苦三年」,意思是在搬家的過程中如果選擇搬到遠方,就要遭受三年的苦,這是為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