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村俗語:「母雞打鳴走黴運,母狗狂叫須謹慎」,是啥意思?

2021-01-09 老胡說三農

前兩天上網,看到了這麼一句農村俗語:「母雞打鳴走黴運,母狗狂叫須謹慎」。當我看到這句農村俗語後,儘管思索了好久,但還是沒有能夠思索出這句俗語的意思來。無奈之下,只好向一位老農進行了請教,老農告訴我說,這句俗語的意思是這樣的:

一、母雞打鳴走黴運

雞是一種非常常見的家禽。在以前的農村,幾乎家家都養雞。

雞的種類有很多,比如火雞、烏雞、野雞等,而我們家養的雞被稱為家雞。

據科學研究發現,家雞源出於野生的原雞,在4000多年前,人們對野生原雞進行了馴化,從而使野生原雞變成了家雞。不過,最早馴化出的家雞母雞是不怎麼產蛋的,最早馴化出的家雞公雞也是不怎麼長肉的,直到1800年前,母雞才開始大量產蛋,而公雞也開始長肉。

中國是最早馴化家雞的國家之一,因此,雞的文化在我國源遠流長,而且內涵非常豐富多彩。在中國的傳統文化中,人們把龍和鳳都當成一種具有神奇功能的動物,而把雞當成一種身世不凡的靈禽,並且,在許多傳說當中都鳳來源於雞。在《太平御覽》中有這麼一句話:「黃帝之時,以鳳為雞。」

據民間傳說:雞為日中烏,雞鳴而日出;雞棲而日息。雞鳴不但能夠帶來光明,而且,雞鳴還能夠驅逐妖魔鬼怪。

在晉朝董勳所著的《答問禮俗》中稱:正月初一為雞日,正旦畫雞於門。因此,在魏晉時期,雞成了門畫中闢邪鎮妖的靈物。

由於生理結構的原因,雞也是分公母的。原則上來講,公雞是用來報曉的,而母雞是用來產蛋的。倘若母雞在產蛋的同時也開始打鳴,那麼,古人就認為有「婦女篡權亂政」之嫌,就標誌著家庭運勢的敗落。因此,民間便有了「母雞打鳴走黴運」的說法。

其實,這種說法是不具有任何科學根據的,據西南農業大學動物科技學院有關專家研究發現,母雞之所以會出現打鳴的現象,也是有原因的,其打鳴的主要原因有:

1.因雞飼料中含有大量的雄激素所致;

2.有些母雞有非常強的模仿能力,它們在模仿公雞打鳴;

3.母雞體內右側有一個很不發達的雌性腺,當母雞的體內受到病毒的侵襲後,母雞體內的性腺就能夠分泌出一種雄性激素,從而使母雞的雌性特徵有所改變。

正是因為有一部分母雞存在以上幾個原因,從而才導致了部分母雞會出現打鳴的現象。所以,「母雞打鳴走黴運」的說法是沒有任何道理的,我們千萬不能夠相信。

二、母狗狂叫須謹慎

狗又稱犬和地羊。狗是人類最早馴養的動物之一,同時,也是人類最忠實的朋友。狗的祖先是狼,但在遠古時代就已經被人類所馴服。

狗也是分公母的,原則上來講,母狗的性格比公狗會溫順一些,在正常情況下,母狗並沒有公狗叫得歡。但是,據研究發現,母狗的「感知能力」要強於公狗,一旦母狗出現狂叫不止的情況,大多與地震、泥石流災害馬上發生有關,因此,人們就要小心謹慎一些了。其實,這就是「母狗狂叫須謹慎」說法的來歷。

以上所言就是這句俗語的大概意思。

聽了老農的解釋後,我總算是弄明白了這句俗語所要表達的意思。由此看來,這句俗語中既有科學的成分,也有不科學的成分,因此,我們應該辯證地去看待這句俗語才對。

相關焦點

  • 俗話說:「母雞打鳴家道衰,公雞上房黴運來」,到底是啥意思?
    自古以來都是公雞打鳴,母雞下蛋,各司其職。但是有時候,母雞也會打鳴,不過這種現象也是比較少見的,農村人一旦聽到母雞打鳴,就會把母雞殺掉吃肉,這到底是怎麼回事呢?有句農村俗語叫做:「母雞打鳴家道衰,公雞上房黴運來」,下面就來看看這句話到底是什麼意思呢?
  • 農村老話「女人當家驢耕地,母雞打鳴不吉利」啥意思,為啥這樣說
    歡迎大家來到《三個老頭》欄目,如想了解更多的農村人和事,請點擊右上方藍色「關注」訂閱!今天要跟大家分享的話題是:農村老話「女人當家驢耕地,母雞打鳴不吉利」啥意思,為啥這樣說我們每天的生活都是在大自然的規律下,每天按部就班的。村民們每天都在忙碌著同一件事情,如果碰上一些比較反常的現象,村民們都認為那是一種不吉利的表現。就像我們覺得在農村,男女之間就應該分工明細,要按照規矩來參考。
  • 「母雞不蹄公雞鳴,三更雞叫宅不寧」是啥意思,有沒有道理呢?
    原創文章,禁止轉載「母雞不蹄公雞鳴,三更雞叫宅不寧」是啥意思,有沒有道理呢?說起農村的俗語俗話,可能有些朋友會略知一二,因為這些俗語俗話,都是經歷了幾千年而流傳下來的。像有句俗語叫做,「母雞不蹄公雞鳴,三更雞叫宅不寧」。乍一聽,可能就知道這是和雞打鳴有關係,它的字面意思是說,平時都是公雞打鳴,母雞不會啼叫的,但如果母雞啼叫了就是不好地徵兆;如果在三更半夜的時候,雞打鳴了,那麼接下來家中可能會發生不好的事情。下面就帶大家,來細細的解讀一下,這句話裡面所包含的深層次的意思。
  • 農村人說「母雞不蹄公雞鳴,三更雞叫宅不寧」啥意思?有道理嗎?
    對於一個生在農村,長在農村的人來說,農村就是力量,溫暖,精神的家園,每當自己彷徨無助時,總會回想起農村曾經的點點滴滴,特別是在嘈雜喧囂的城市呆久後,更會懷念農村那份寧靜與自然。農村的黃昏意味著休息,放鬆。
  • 農村俗語「雞不過三載,狗不過六年」啥意思你知道嗎?有啥說法沒?
    時至年底,農村也是非常的熱鬧,畢竟很多的在外打工的農民在這個時候也是回答過年了,對於在農村這會,還記得以前的時候,到了年底,基本上沒有農活,我就在村裡空曠的地方,聽我們村裡的老人說一些俗語,雖然以前的年齡比較小,不太了解一些俗語的意思,後來一品品還真的有味道,就比如這句話,雞不過三載和狗不六年,雖然這句話是句俗語,但是在農村其實對於雞和狗來說是一種生理現象
  • 在農村,為何母雞半夜打鳴就會被殺掉?或許大家錯怪母雞了
    在鬧鐘還沒普及的年代,人們起床都是靠著公雞打鳴。相信細心的人會發現,在農村,很少有母雞打鳴的。有人說有些農民一旦發現家裡的母雞學公雞叫就會把母雞殺掉,老人說是打鳴的母雞留不得,為什麼要這樣做?或許大家錯怪母雞了!
  • 在農村農民見母雞學公雞叫,就要捉來殺了,是怎麼回事
    在農村,基本上家家戶戶都會養雞,母雞用來下蛋,公雞用來繁衍後代和食用。自家養的雞肉質緊實鮮美有很多人喜歡吃,而草雞蛋也是美味佳品,但是大家知道嗎,如果母雞學了公雞叫就會被立刻殺死,這是為什麼呢,有何種說法呢?首先人們都知道母雞和公雞的叫聲不同。
  • 在農村,為什麼母雞學公雞半夜打鳴,就會被殺掉?有道理嗎?
    在農村,母雞如果半夜打鳴就會被殺掉,這是一種怎樣的民俗?有道理嗎?而農村人養雞的原因也是比較好理解的,農村的場地大,養雞也比較方便,每天早上把雞舍打開,把它們餵飽以後就不用管了,等到天黑了會自己從野外回來,吃完了雞食又會自己主動進入到雞舍,算得上是一種很讓人省心的家禽了。而且養雞還能下蛋,吃不完的雞蛋、雞都是可以拿去集市上售賣的,然後可以補貼家用。那你可聽過這樣一種說法:如果自家養的母雞在半夜的時候學公雞打鳴,那就要把它殺掉,這是一種怎樣的民俗呢?
  • 農村俗語「不怕夜貓叫,就怕夜貓笑」到底是啥意思?有啥道理?
    導語:農村俗語「不怕夜貓叫,就怕夜貓笑」到底是啥意思?有啥道理?我們國家有很多的農村俗語,一直從古代就在民間廣泛流傳。有些農村俗語到現在也在農村流傳著,我們國家同樣有著千千萬萬的農村俗語,涉及的領域範圍也特別的廣泛,有預示天氣的、有預示未來的、有預示人情世故的等等。雖說聽起來像是農村一些舊思想,甚至像是迷信。這些俗語都是古人通過代代相傳總結出來的經驗得出來的。但不可否認有些俗語在現在也一樣的受用。今天小編就一起跟大家聊一句農村俗語,這俗語小編小時候也經常聽爺爺和村裡的老人們說過。
  • 農村有句俗語,母雞鳴叫只因疼,公雞鳴叫為送行,是什麼意思呢
    從這句話的字面意思來看,是農村經常養雞的人歸納總結出來的一句話,我還有不明白的地方,我又請教了一個養雞的老農,他告訴我,農村的這句俗語,要這麼樣理解才對。、母雞鳴叫只因疼。母雞在什麼情況下會鳴叫呢,在農村養雞的人都知道,就是在母雞下蛋以後,母雞會咯咯咯的叫,母雞為什麼要叫呢,有幾種說法。有的說母雞下蛋以後鳴叫,是提醒主人趕緊來收雞蛋,生怕雞蛋被別人拿走或者是被其他的動物破壞,這是一種說法。
  • 「母雞學公雞叫,就立馬殺掉」,農村這一說法是怎麼來的
    在農村有個不成文的說法:「母雞學公雞叫,要馬上殺」,為什麼要這麼做?我們都知道,農村有些很奇怪的規矩已經流傳了很長時間,但這是不合理的,也不適用於現在,「農村的老人常說,母雞學公雞叫。就要立刻殺了他。你知道為什麼嗎?我們都知道母雞和公雞的叫聲不同。
  • 俗語「貓記千,狗記萬,母雞隻記二裡半」啥意思?果真如此?
    俗語「貓記千,狗記萬,母雞隻記二裡半」啥意思?果真如此?在農村,流傳下來的老話多如牛毛,不僅給我們生活增色不少,還能起到一定的借鑑與指導意義。比如今天要說的這句話「貓記千,狗記萬,母雞隻記二裡半」,就是古人對家養動物的智慧之談,那其中有何道理呢?「貓記千,狗記萬,母雞隻記二裡半」初次聽來,這句俗語還挺搞怪的,不過在有感幽默之餘,也能感受到古人對生活細緻入微的觀察力。
  • 「女人當家驢耕地,母雞打鳴不吉利」是什麼意思?
    在長期的生活過程中,人們通過總結經驗教訓並以農村諺語的形式流傳至今,許多諺語至今仍對人們的生活起著指導作用,其中,這句農村諺語的意義是什麼:「女人當家驢耕地,母雞打鳴不吉利」?有道理嗎?在過去,「女人當家驢耕地」除了人力之外,農村地區最繁重的農活需要牛。牛作為溫順動物,穩重穩重的性格非常適合農耕,自然,人們經常用牛來耕種。
  • 農村俗語說:男怕三搖頭,女怕大步走,是啥意思?什麼是三搖頭?
    農村有不少老農民,喜歡在談論事情的時候說一些很有哲理但是又聽不大懂的農村俗語。這些俗語,有些是農民經驗的總結,有些則是封建的糟粕。最近鋤禾園小編就聽來一句,叫「男怕三搖頭,女怕大步走」。這真的是頭次聽說,啥意思呢?乍一聽還真讓人一頭霧水的。
  • 母雞學公雞叫,就要立馬殺掉!這是為什麼?
    最近聽村裡老人說,如果母雞學公雞叫,那麼這隻母雞就要被殺掉,不知道大家有沒有聽說過呢?這到底是什麼原因,聽聽小濤說說吧!相信養殖的朋友都比較了解,公雞母雞的叫聲是不一樣的,當發現母雞學公雞叫,有封建思想的人則認為是兇禍之兆,將會有大事發生,想要避免壞事發生,就要把母雞殺掉!
  • 為何公雞打鳴正常,母雞打鳴就要被宰?老人的話還是有科學依據的
    似乎在大眾眼中,母雞打鳴,公雞下蛋是違反生物進化論的。家雞的祖先是野生原雞,它是馴化的結果,這個過程是非常漫長,當有了公雞和母雞後,彼此的分工協作任務就出現了不同,公雞負責打鳴,母雞負責下蛋。在農村中,幾乎家家都喜歡養母雞,因為母雞不僅能夠下蛋,還能夠孵化小雞,這是維持一個家庭生存的根本。公雞和母雞最大的區別是:染色體雞是由什麼進化而來的呢?
  • 老人常說:母雞學公雞打鳴就要殺掉,這是為什麼?來聽專家怎麼說
    在大自然界,都是有一些不成文的規矩,像公雞打鳴母雞下蛋,這也算是各司其位吧,但是,如果是出現了相反的現象的會有點亂套了,就是母雞學大公雞打鳴,在農村是很忌諱這個,表示出現這種情況就要把這個母雞給殺掉,這究竟是為什麼?
  • 農村俗語:「男怕三點頭,女怕抬頭走」,是啥意思?來了解一下!
    其實人們在城市中生活過後,來到農村生活的話,是可以體驗到很多在城市裡無法感受到的一些東西,而且農村的生活節奏比較慢,能讓你整個人都放鬆下來,全身心的融入到大自然當中,是一種相當舒服的狀態,而且農村的趣事也是不少的,我就很喜歡在村裡聽一聽有趣的農村俗語,感覺非常有意思的,今天就來講一講,農村俗語
  • 公雞會打鳴,而母雞不會,這是為什麼?
    公雞打鳴是一件在我們看來最正常不過的事情了,但是你有沒有想過,同樣是雞,為什麼母雞不打鳴呢?公雞又為什麼要打鳴呢?難道只是為了當個「鬧鐘」?答案顯然並不是如此的簡單。下面,我們就來探討一下公雞打鳴的目的。首先,我們來看一下為什麼公雞會鳴叫,而母雞不會?
  • 貓咪狂扇母雞耳光,母雞當場氣炸毛,鏡頭記錄搞笑畫面
    貓咪狂扇母雞耳光,母雞當場氣炸毛,鏡頭記錄搞笑畫面像雞鴨鵝這幾種家禽在農村裡是非常常見的。它們也是讓人非常頭疼的,就拿雞來說吧。公雞除了每天早上打鳴,平時的時候也不會閒著,它為了彰顯自己在農村的地位。不只是公雞總喜歡到處惹事生非,母雞也是不好惹的。作死貓咪狂扇母雞耳光,母雞當場氣炸毛,鏡頭記錄搞笑畫面!雞犬不寧人們應該很熟悉了。雞和狗在一起的話,那簡直就沒有一天的安生日子可以過。所以千萬不要讓一隻雞遇到一隻狗。這隻母雞出去的時候看到一隻貓咪正在享用美食,而這隻母雞就表現出了霸道的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