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間俗語中隱藏著許多大道理。比如在山東的很多地區,流行著一句民間俗語:寧交雙腳跳,不交胖胖笑。那麼,這句話表達了什麼樣的人生道理呢?
此處的「交」是指交往、交好,也就是我們常說的「交朋友」的意思。那麼,「雙腳跳」和「胖胖笑」分別又指什麼呢?
1、「雙腳跳」是最激烈情感的表達
李白有首很有名的詩,其中一句是「李白乘舟將欲行,忽聞岸上踏歌聲」。「踏歌」是源自古人的一種舞蹈,此處「踏」的作用類似於打拍子。擊節、踏步是一種情感的宣洩,而雙腳跳起、雙腳踏步則是最激烈情感的表達。
生活中我們會看到,許多人在痛哭、暴怒等極端狀態下會雙腳跳起來。因此,人們也常用「雙腳跳」形容那些從不隱瞞自己的情感,直爽、坦率、毫不城府的人,他們的喜怒哀樂絲毫不用去猜,全表現在臉上了,如同一汪清水,一眼就能看得透。
2、「胖胖笑」是帶有貶義的調侃
能吃能喝自然會長胖。但在古代,有沒有大吃大喝的條件才是最重要的,所以肥胖者多數是有權有錢的「肉食者」。而在固有傳統印象中,「肉食者」大多心機深沉,難以揣測,同時也是假仁假義、詭計多端的代表。
最關鍵的是,這些人肥頭大耳的人,表面上會擺出和善、親切的面孔。他們通常見人說人話,見鬼說鬼話,笑咪咪,似乎人畜無害,正所謂民間常說的「笑面虎」,「笑裡藏刀」害人於無形。這樣的人會防不勝防,被人賣了還幫著人家數錢。
3、為何「寧交雙腳跳,不交胖胖笑」
知道了「雙腳跳」、「胖胖笑」的含義,再來品味這句民間俗語,你就會明白:人與人交往最重要的是真誠,交心為上,敞開心扉。保持坦蕩的人格、率直的性情,切莫有話只說三分,留下七分讓對方猜。否則,誰也不會把人當作朋友。
這句民間俗語,是在過去人們生活水平較差、胖人極少的情況下產生的。用到現在多少有些不全適宜,畢竟人們的生活水平已明顯改善,胖人已不罕見。況且,民間還有心寬體胖的說法。
老話古語並不是真理,需要考慮特定的歷史條件去理解。「雙腳跳」也好,「胖胖笑」也罷,都只是外在的表現,認清一個人還是要看本質、看清內心,而不僅是通過簡單的一個表象來給其個人下結論。
指動濟南原創,轉載請註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