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考證,「洗茶」一詞始於北宋,至今約近700年歷史。對於第一泡水倒掉不喝的泡茶程序,有人叫洗茶,有人說潤茶,以及浸茶或醒茶。
其實表達的意思差不多,但根據茶葉會有些不同。我們通常說的「洗茶」,是指茶葉在製作過程中產生的灰塵或者髒東西,還有人覺得會有農藥殘留等,跟水果一樣,吃前洗一洗會更安心。《中國茶葉大辭典》「洗茶」條解釋:「洗茶即洗去了散茶表面雜質,且可誘發茶香、茶味。」
而「潤茶、浸茶、醒茶」,更多指的是喚醒茶葉的意思。就相當於一個人剛睡醒,需要讓他先清醒一下,接下來才能更好的工作。因為有些條索緊結的茶,比如鐵觀音,需要先用熱水「潤一潤茶」,才能讓葉片舒展開來,再釋放茶葉中的精華。
還有些存放較久的茶,比如黑茶、普洱茶、老白茶等,衝泡前它們幾乎是冬眠狀態,更是需要「醒茶」這個程序,來喚醒它們歲月的陳香。
茶湯中富含茶的精華,面對一些好茶,大多朋友是捨不得洗茶的。因為怕洗盡精華。那什麼茶洗1遍?什麼茶洗2遍?什麼茶洗3遍?什麼茶不用洗?
不用洗的茶葉
綠茶
很多人對於綠茶往往都好用大杯浸泡的方法喝,而且大多比較細嫩,浸潤茶葉和激發茶香沒必要。
洗1次的茶葉
紅茶發酵度高,茶葉出味快,出香更快,切忌用沸水,60~70℃的溫水洗即可。
白茶嫩度高,茶毫豐,容易阻隔水與茶葉的接觸,可用溫水洗茶,有利於出味出香。部分較老的白茶,緊壓成餅,發酵度輕,滋味不易出來,洗茶的水溫可以高一點。
烏龍茶以香氣著稱,1次便可激發茶香,讓香氣層次更豐富。尤其是顆粒型烏龍茶,如鐵觀音、臺灣烏龍茶,還能讓茶葉更好地舒展開。
普洱散茶後發酵茶,存放時間長,自帶堆渥氣、陳氣等,需要洗去。
洗2~3次的茶葉
普洱緊壓茶、黑茶緊壓後的茶葉往往需要2~3次,才能讓茶葉舒展開來,使茶味更好浸出。
如果是存放很多年的熟普,或老茶頭,也可快速洗3次以去掉倉儲的陳味。
洗茶的注意事項
除了注意茶的類別去決定次數外,還要講究注水手法和出湯時機。洗茶時,注水講究輕緩,忌高衝注水,水柱直接衝擊茶葉。洗茶時,出湯講求快速,忌長時間浸泡,做到快進快出,避免茶葉營養物質流失。
茶葉衝泡後,首先浸出的是帶有爽鮮味的胺基酸和帶有刺激味的生物鹼,如果洗茶的時間過長,會喪失掉這些物質。
學會了這些洗茶小竅門就在平時泡茶過程中應用起來吧再也不用所有茶都是沸水衝一遍就完了
END
往期精選
當陳皮遇上熟茶,是相見恨晚還是天作之合?
科普| 一喝茶就口乾舌燥,是哪裡出了問題?
各大城市的喝茶習慣,你在哪一座城市?
溫馨提示:
龍承號每周定期會有茶品小知識衝泡技巧,以及普洱市場解析若想了解更多請關注我們的公眾號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