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軍未動,糧草先行,這是一句古老的軍事定律。畢竟吃不飽飯的軍隊,不自行瓦解就不錯了,哪還能持續戰鬥呢?而在第二次世界大戰裡,日軍就結結實實承受了一次飢餓的折磨。面對被美國海軍潛艇部隊發起無限制潛艇戰,日軍的後勤補給被大幅度削弱,部分地區的駐軍陷入了可怕的饑荒之中。而泯滅了人性的日軍已經徹底瘋狂,他們將自己的目光放在了可以吃任何東西上,包括戰死者的遺體和毫無反抗之力的戰俘。
一、斷絕的補給
事實上,日軍在後勤上一向存在很大問題,這種問題的嚴重性是今日難以想像的。不同於歐美軍隊,日本軍隊的後勤制度要更為原始和簡陋,而且存在有嚴重的混亂和低效率。比如說日本陸軍的後勤十分粗糙,缺乏統一的後勤制度,各部隊的後勤十分依賴於自行採購,即便是處於戰區之中,也是需要兵站通過自行採購和儲備的物資提供軍需。這種低效率的後勤補給問題十分嚴重,在很多時候它根本不能為部隊提供足夠的補給。
而日軍也有一個較為惡劣的習慣,那就是儘可能的對每一個他們所控制的島嶼——無論這些島嶼是否具備足夠的軍事價值,都要派遣一定數量的守衛部隊。這些部隊零散的分散在各個島嶼上,哪怕是一個只能放置五十人的島嶼,也一定要擺上五十人,以此表示島嶼已經被他們佔領。這種做法讓日軍的後勤運輸力量被大大分散,畢竟日本沒有那麼許多的運輸船隻,補給效率肯定是要大幅度分散的。
同時,我們必須注意到的是,日本陸軍雖然有自己的運輸船隻,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不依賴於日本海軍的運輸力量,但是護航力量卻在大多數場合下都需要日本海軍提供。可偏偏日本陸軍又不希望過分依賴日本海軍的護航力量,於是就讓自己的運輸船隊單獨出海。這麼一搞自然是日本陸軍的運輸船隊統統被美國海軍的潛艇擊沉,畢竟沒有護航力量的運輸船隊是如此脆弱,一艘潛艇就能消滅運輸船隊了。
而同時期的日本海軍也是無力顧及日本陸軍的運輸船隊,他們自己的運輸船隊都是岌岌可危。這事是因為日本海軍的聯合艦隊在屢次和美國海軍太平洋艦隊的交鋒中損失慘重,導致他們的護航力量也十分短缺,自然沒有太多力量能夠分給日本陸軍的運輸船隊。而另一方面則是基於日本海軍和日本陸軍的傳統矛盾,日本海軍不願意在日本陸軍沒有請求的情況下為日本陸軍提供護航力量。而在這種情況下,各處日軍的補給線自然也就處於一種近乎斷絕的情況下,可怕的飢餓席捲了各處的日軍。
二、驚悚的發現
面臨補給斷絕的日軍,必須儘可能地搜刮任何能夠食用的東西,以保證他們能夠生存下去,否則他們將面臨十分可怕的命運。以瓜達爾卡納爾島戰役為例,日本海軍無法提供足夠的補給的情況下,島嶼上的日本陸軍部隊陷入了十分可怕的饑荒,僅有的糧食被吃光後,日軍只能去尋找海灘上的螃蟹貝殼,或是摘下樹葉樹皮和草根充飢。飢餓擊倒了大部分的日軍官兵,讓他們只能徒勞的看著自己慢慢死去。當瓜達爾卡納爾島戰役結束時,日軍大部分的陣亡者都是被活活餓死的。
這是日軍陷入飢餓的開始,此後的戰爭歲月裡,日軍會有更多部隊品味到飢餓的滋味。瓜達爾卡納爾島戰役的失敗,標誌著日本海軍開始喪失制海權和制空權,日軍的海上補給通道逐漸開始斷絕,許多島嶼的日軍就陷入了可怕的饑荒之中。比如說在帝汶島的日軍就遭受到了滅頂之災。糧食的斷絕成為了帝汶島的噩夢,日軍為了活下去只能尋找任何可以吃的東西掠奪,民眾耕種用的水牛被他們搶去吃掉,島上的棕櫚樹芯和番木瓜樹幹也都他們吃掉了。可饒是如此,日軍也是不能躲過餓肚子的命運,許多士兵都被活活餓死,沒死的也因為營養不良而被瘧疾折磨。
而在帝汶島的飢餓開始之前,紐幾內亞的日軍就已經先一步陷入了飢餓之中,甚至於情況比帝汶島更糟一些,因為他們還要面對澳軍的攻擊。在瓜達爾卡納爾島戰役爆發之時,日軍第41步兵聯隊已經逼近了莫爾茲比港,可當他們接到瓜達爾卡納爾島戰役而下達的撤退命令時,日軍幾乎是人人崩潰,因為他們唯一的支撐就是攻佔莫爾茲比港後可以痛痛快快大吃一頓。現在得到的命令卻是讓他們撤離,這幾乎是宣判了他們的死刑,因為他們必須在缺乏糧食的狀態下進行撤退。最後平安撤回到庫姆西河口的,僅佔該部隊總人數的不到一半了。
但與此同時,和日軍激戰許久的澳軍卻發現了一些詭異的情況。日軍在戰鬥裡總是竭盡全力的阻止他們回收己方戰死者的遺體,日後找到的戰死者遺體也有被切割了許多部分下去,這一點讓澳軍士兵感到十分奇怪,作為友軍的美軍也回饋有類似的情況發生。而當他們將戰線不斷推進,攻克了許多日軍陣地之後,卻在遺留的日軍飯盒裡發現了詭異的肉類,一個可怕的可能性突然出現,驚恐的美澳士兵將這些飯盒裡的肉交給了軍醫進行鑑別,鑑別結果將揭露一個令人毛骨悚然的真相。
三、食人的惡魔
經過軍醫的鑑別,這些日軍飯盒裡的可疑肉類是人肉,而且是經過醃製的人肉,也就是說日軍已經出現了食人的情況。之後美澳士兵又有了更多的發現,他們繳獲了一些日軍遺留下來的木桶,裡面有用砂糖、姜和醬油醃製的肉類,對肉類的鑑別結果發現這些也是人肉。而結合之前日軍士兵阻止美澳士兵回收己方戰死者遺體的情況,就不難發現事實的真相——這些肉類就是那些戰死的美澳士兵,飢餓的日軍把這些人的肉當食物吃掉了。
這一發現幾乎讓每一個人都毛骨悚然,日軍竟然已經如此墮落,將所有的人性拋諸腦後,開始以人肉為食了?同類相殘相食,這別說是人類,就算是動物尚且不會這樣做,難道日軍連動物都不如了嗎?這一可怕的猜測在日後被諸多事實所證實,比如說1944年4月23日,一名失蹤的美軍軍士被找到,他本人已經死去並且被日軍割去了大腿和小腿的肉,肋部的肉也被切除,胸腔裡的內臟也被取走。此後美軍在附近的一處日軍營地裡發現了一口鍋,裡面有被煮熟的內臟,是什麼自然不必多說。
事實證明,日軍已經徹底泯滅人性了,食人在日軍內部幾乎是一個公開的秘密。比如說紐幾內亞的日軍就把美澳士兵稱之為"白豬",當地土著則被稱之為"黑豬",意思這些人都是可以食用的,就和豬一樣沒有任何區別。而在其它地方,這種食人之舉也有出現,比如在荷屬東印度,日軍就把捕獲的印度戰俘視作"可食用的糧食"。從1944年開始,這裡的日軍就以戰俘為肉食來源,那些健康的印度戰俘會被拉到茅屋裡活活割肉,此後就被丟到土坑裡,等待下次割肉,直至此人死去為止。
在尼科巴群島這一類食人事件也有發生。在1945年6月,日軍哨兵報告說發現有潛艇上浮後以燈光向島嶼上發送信號。幾名戰前就居住在島上的英國平民立刻遭到逮捕,並被日軍以十分殘忍的方式處死。而幾名日本軍醫則過來取出了這些英國平民的內臟,將其做成了病號飯給日軍傷病員食用。日軍傷病員很是驚訝,他們沒想過在補給斷絕的情況下還能吃到肉,卻不知自己吃下去的是人肉,自己也成為了食人的魔鬼。
結語
事實上,在那些糧食儲備相對充足的地段,日軍也會以人肉為食物,比如說在小笠原群島就是個例子,該群島靠近日本本土,補給一向充裕。但是其島嶼上的日軍仍舊有食人之舉。比如說在1945年2月23日,跳傘後被俘的美國飛行員馬弗·梅爾尚被處決,其大腿的肉和內臟被做成了所謂的日式火鍋'壽喜鍋',被日軍將領立花芳夫和其同僚吃掉。在此後的時間裡,又有七名飛行員被殺害,並被島上的日軍吃掉。戰後,立花芳夫與21名參與食人者均被盟軍處死。
但令人感到荒唐和不寒而慄的是,儘管日本在戰後標榜自己已經是文明和平的國家,但對自己在戰爭中的罪行卻百般否認,對於那些負有罪行之人則視為英雄。比如立花芳夫的故鄉愛媛縣就有一個所謂的"護國神社"供奉立花芳夫與其餘食人者,並認為他們是遭到了盟軍"不公正"的審判而冤死。甚至於立花芳夫所食用的那道可怕到極點的壽喜鍋,也被他們改良后冠以了"立花壽喜鍋"的名字。而此類事情,在日本可謂數不勝數。
這諸多讓人不寒而慄的做法,真的能讓我們相信日本已經是個"和平文明"的國家嗎?
參考文獻:《惡魔的飽食——舊日本帝國陸軍夥食一席談》
《骷髏的證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