稀有鳥類黑葦鳱(yàn)現身西安興慶宮公園

2021-01-21 它世界

   

                                      (於曉平  攝)

    全世界共有62種鷺科鳥類,它們適應性強,數量巨大,遍布除南極和北極之外的所有大陸。鷺科鳥類以淺水中的水生動物為食,所以其種群動態可直接反映溼地環境的汙染狀況。中國擁有26種鷺科鳥類,遍及全國各地。葦鳱屬是鷺類家族中特殊的類群,全世界8種,中國6種。它們個體較小,夜行性,晨昏活躍,機警而怯生,常單獨隱身於溼地草叢、蘆葦蕩,因很少飛行和鳴叫而難得一見。黑葦鳱就是鷺類大家族的普通一員,成年雄性通體青灰色,頸側黃色,喉部綴以黑、黃色縱紋;雌鳥褐色較濃,腹部多白色。其分布區從非洲北部至歐洲大陸、印度次大陸一直延伸到澳洲及其附近的太平洋諸島。中國的長江中遊、東南沿海以及海南、臺灣也能見其蹤跡。陝西省雖有紀錄卻寥寥無幾,而且從未出現在秦嶺以北地區,西安市此前沒有記錄。

                                         (寧峰 攝)

    3月15日,忽然聽說興慶宮飛來一隻黑葦鳱(yàn),在書房裡宅了一個月的我決定前往一探究竟。下午四點半,我來到了闊別十年的興慶宮公園。新冠病毒洗劫了大江南北,然而春天依舊如期而至。3月的興慶宮已是桃花含苞,臘梅滴翠,海棠綻放。八哥、灰喜鵲、烏鶇已經身著盛裝,開始了生兒育女前的準備。壓抑了許久的人們在這春意盎然的城市綠地中得到片刻釋然。南門西側的人工湖垂柳環繞,倒影婆娑,黑水雞在夕陽的餘暉裡盡情嬉戲。這裡的景致有些與眾不同!放眼望去,幾十架長槍短炮早已在此嚴陣以待,鳥友們帶著口罩耐心等待不速之客的出現。下午五點十分左右,一隻熟悉而又陌生的身影出現在湖面上空,青黑色的羽衣,

                                        (寧峰  攝)

「S」型的頸部和伸於尾後的雙腿,鏡頭裡頸側特徵性的黃黑色縱紋清晰可見,果真就是黑葦鳱,而且是一隻雄鳥。只見它以葦鳱屬鳥類特有的飛翔姿勢在快門聲中盤旋,之後降落在湖面枯黃的蓮藕葉上。也許從未目睹如此龐大的歡迎場面,停留片刻便起身繞飛數周之後就藏身在周圍的樹冠中了。

                                        (寧峰  攝)

    黑葦鳱在西安興慶宮的出現看似偶然事件,但從全球氣候變化的角度考慮也是必然現象。隨著全球氣候的逐漸變暖,很多生活在南方的東洋界鳥類不斷翻越秦嶺向北方擴散。白頭鵯、八哥、白腰文鳥、遠東樹鶯等曾僅限於秦嶺以南分布的鳥類逐漸出現在秦嶺以北地區,而且還有繼續向北擴散的趨勢。另一方面,城市生態環境的改善如城市綠地化、溼地增加為鳥類提供了足夠的食物來源和隱蔽場所。如此看來越來越多的珍稀鳥類現身西安及其周邊地區就不足為奇了。

(鳥類專家、陝西師範大學教授  於曉平/文)

視頻:


相關焦點

  • 西安興慶宮公園整體提升改造!興慶公園的大象滑滑梯,明年再見
    12月22日,西安興慶宮公園發布了公告:2020年12月25號至2021年6月30號期間,將會暫時閉園半年進行整體提升改造!明年7月1號之前,興慶宮公園將會以全新面貌迎接遊客!陝視新聞(029-83156789)了解到, 興慶宮公園為確保此次提升改造工程按期完成,同時確保廣大遊客安全,決定實行封閉園區改造。改造項目主要包括:遺址保護性展示、唐文化建築修復、水體生態治理、園林綠化提升以及基礎設施配套提升等內容。興慶宮公園1958年正式建園,多年來不僅提供了周邊居民的健身需求,還承載著幾代西安人的共同回憶!
  • 西安興慶宮公園25日起開始大修 別擔心,「大象滑梯」不拆!
    興慶宮公園的大象滑滑梯,是很多西安人的童年回憶。西部網訊(記者 凌旎)「從2分錢一瓶水、5分錢一張門票、2毛5分錢一碗涼皮的年代到現在,我幾乎每天都來興慶宮公園,和朋友唱唱歌跳跳舞再諞一諞。」市民張女士說,知道公園要整修了,雖然半年不能來,還是很高興看著她變得更加漂亮!近日,興慶宮這座地標公園的整體改造牽動著市民的心,承載著幾代西安人美好回憶的「後花園」會改成啥樣?小時候玩的大象滑滑梯會消失麼?12月23日,西部網、陝西頭條記者來到興慶宮公園了解到,從12月25日起到明年6月30日,公園將全面封閉式改造。為了人身安全考慮,改造期間,遊客、市民將無法進入。
  • 興慶宮公園現苦惡鳥 按分布陝南都不易見到
    第一次聽說興慶宮公園裡出現苦惡鳥,不相信!因為作為夏侯鳥的它們,即便是在正常分布區陝南,也不是很容易見到的。但既然已有人拍到它們,索性也去探個究竟。顯然這是它們第一次在這裡生寶寶,非常小心謹慎,每次只有覓食的時候才現身,不到一分鐘就又返回茂密的水草中,大約一個小時後,才再次出現。不過這也說明它們的捕食效率很高,畢竟養大五個寶寶也是一種挑戰。  這群苦惡鳥學名叫白胸苦惡鳥,是幾種苦惡鳥中分布最廣的品種。
  • 興慶宮公園夜間為啥總有「猩猩叫」?回應:是孔雀叫
    1月8日讀者來電:興慶宮公園裡設立收費的小動物園,裡面動物糞便汙染環境,晚上還有類似大猩猩或者狼一樣的動物叫聲,不知道怎麼回事。1月8日華商報向西安市興慶宮公園發函諮詢。1月14日收到回函:市民反映的「小動物園」實為公園北門內西北區域小山包上「鳥語林」項目,是西安市興慶宮鳥語林觀賞有限公司於1999年前後投資建設的一處經營項目。當時周邊並無居民住宅樓,其北側為北圍牆,西邊為土崖,東側及南側為道路,是公園西北偏僻區域,不影響遊客及市民正常遊園。
  • 興慶宮公園改造園內一幼兒園面臨關閉 幾十名幼兒可能無學可上
    近日,西安興慶宮公園封園整體改造,1月6日公園內的南洋幼學幼兒園接到了公園的通知,改造後的公園將無培訓機構。在本學期結束前,幼兒園仍可繼續進出。 「南洋幼學在興慶宮公園南薰閣辦學多年,目前大中小班幼兒有好幾十名兒童。」一學生家長說,「通知是說下學期不能在這上了。這也太突然,讓我們家長不知所措。」 華商報記者採訪了解到,興慶宮公園,目前正在整體改造,園內的南洋幼學仍可維持到本學期結束。工作人員、家長及兒童持證件出入公園。
  • 你不知道的西安 | 你知道西安有多少個公園嗎?一起來看看吧!(上)
    2017年,西安又新建了一批公園:昆明池·七夕公園正式開園,這裡曾是我國歷史上第一個人工蓄水工程;有著「國」字號之稱的全球最大植物園秦嶺國家植物園等等。 小布從西安市城市管理局了解到,截止2016年年底,西安市綠化覆蓋率43.15%,人均公園綠地面積11.87㎡。這些數據,都讓西安市民的幸福感再一次提升。
  • 深秋暖陽不缺席 尋找西安曬太陽好去處
    現在一起看看西安哪些地方能曬太陽吧。 曲江池遺址公園西安南湖公園指曲江池遺址公園,南湖公園是西安人自己的叫法,正式的名字叫西安曲江遺址公園,在原來西安大唐芙蓉園的東南角,曲江池是西安著名的歷史遺蹟,秦朝時就有了很大的規模,時稱「陔州」,漢武帝劉徹在位期間,對曲江水源進行了疏浚,名為宜春苑。後經戰亂,荒蕪乾涸。到了唐開元年間。
  • 捕鳥人興慶公園捉鳥 最多一天捕幾十隻受指責
    西安興慶宮公園西門假山旁的小樹林中掛滿了捕鳥的籠子,捕鳥人用蟲子及籠內的鳥為誘餌吸引「野鳥」飛入籠中 本報記者 董國梁 攝捕鳥的籠子掛滿了樹枝 本報記者 董國梁 攝>>>>>>>>看更多陝西本地新聞/ 更多新聞圖片本報訊(記者 王宜墨 實習生周毅群)早晨的西安興慶宮公園柳綠花紅
  • 果子狸深夜市民家「串門」 民警將其送到興慶宮公園鳥語林
    9月9日22時30分許,一名男子向西安公安新城分局解放門派出所民警求助稱,一隻外形似野貓的動物傍晚闖進他家,本來以為是誰家走丟的寵物,結果這動物又臭又兇,只能趕緊將其抓獲,請求民警幫助處理。  上午10時,民警開著警車將果子狸送到了興慶宮公園鳥語林,在這裡它將度過一周的病疫隔離觀察期,若沒有問題,工作人員將在合適的時間選擇合適的地點,將它放歸大自然。 來源:三秦都市報 編輯:楊蓓蕾
  • 超過40種鳥類現身青秀湖公園
    社會公益組織發起對南寧綠地生物多樣性速查,有好消息超過 40 種鳥類現身青秀湖公園" 自然探索家 " 們在公園尋找生物。今年 4 月開始,由廣西生物多樣性研究和保護協會(簡稱美境自然)組織發起的對城市綠地生物多樣性速查活動正式啟動,對市區內的廣西藥用植物園、青秀湖公園、青秀山風景區、五象嶺森林公園等 8 片綠地進行了生物多樣性速查,目前,總共進行了 11 次調查,出動 101 人次,記錄了超過 1800 條數據。
  • 西安滻灞溼地公園迎來觀鳥最佳季節 最高觀測鳥類超過一萬隻
    每年冬季是陝西西安的滻灞溼地公園最佳的觀鳥季。  每年的10月到來年3月,是西安滻灞溼地公園的最佳觀鳥季。隨著植被越來越豐富,棲息在這裡的候鳥種類也逐漸增多,不僅有白鷺、鸕鷀、蒼鷺,更有白琵鷺、中華攀雀等珍稀鳥類。
  • 世界最稀有鳥類之一、極危物種勺嘴鷸現身溫州灣!
    2019-04-17 07:14 | 溫州新聞客戶端眼下正值候鳥春季遷徙季節,多年未見的國際明星候鳥、世界極危物種勺嘴鷸再次現身溫州灣。勺嘴鷸是世界上最著名的涉禽之一,也是世界上最稀有的鳥類之一。這是一種在俄羅斯東北部凍土層地帶上繁殖、並在東南亞的溼地越冬的小型涉禽,成鳥體型大概與麻雀相近(長約15釐米),其外表最獨特的地方就是它那湯匙形狀的嘴,國內觀鳥人喜歡稱呼它為「勺子」。勺嘴鷸到底有多珍稀?據相關研究人員研究,目前世界上可繁殖的勺嘴鷸總量大概只有210 對到228對,數量遠少於大熊貓。
  • 「鳥中大熊貓」黑鸛再次現身大熊貓國家公園長青片區
    黑鸛再次現身大熊貓國家公園長青片區。 周勇 攝  黑鸛再次現身大熊貓國家公園長青片區。周勇 攝  中新網西安12月23日電 (阿琳娜 楊柳)記者23日從大熊貓國家公園管理局了解到,大熊貓國家公園長青片區華陽管護站近日發現2隻國家一級重點保護野生動物黑鸛,分別是1隻成鳥和1隻亞成鳥。這是陝西長青第二次發現黑鸛。  此前,在長青保護區內發現黑鸛為2012年12月,工作人員在區內的楊家溝拍到過1隻亞成體。
  • 西安這10個適合野餐的地方你去過嗎?趕緊收藏!
    西安哪些地方可以野餐? 西安野餐景點,有太白山旅遊景區、興慶公園、滻灞國家溼地公園、翠華山國家地質公園…… 這不,為大家盤點西安十大野餐景點,挑一個等天晴了走起吧~
  • 野生稀有鳥類長尾水雉現身雲南異龍湖國家溼地公園
    中新網雲南新聞7月19日電(繆超 郭鑫 餘宏文 孔賓)近年來,隨著雲南省紅河州石屏縣異龍湖國家溼地公園的建設,生態環境的逐漸改善和人們愛鳥護鳥意識的增強,一批批珍稀野生鳥類如紫水雞、鉗嘴鸛、黑翅長腳鷸、大麻鳽等陸續棲息異龍湖,珍稀鳥類種群與數量的增加,為異龍湖國家溼地公園增色添彩
  • 慄樹鴨成群現身南寧南湖公園 引眾人圍觀
    22隻慄樹鴨成群現身南湖公園  南湖水草豐美吸引眾多鳥類越冬,專家建議保持植被和環境多樣化讓鳥類長留慄樹鴨在南湖公園湖面的浮標上「排排坐」。「如歌」感慨道,自從南湖公園水質改善提升後,南湖的水質變得乾淨了,綠草在湖底搖曳,而最令人欣喜的是,南湖公園「外來戶」也越來越多,各種鳥類紛紛「光顧」:小鸊鷉、黑水雞、骨頂雞、棉鳧、水雉、白琵鷺、慄樹鴨……「它們是越來越喜歡南湖了!」  「如歌」介紹,慄樹鴨此前在青秀湖出現過一次,有1隻,在江南公園湖泊裡也出現過一次。雖然慄樹鴨不是第一次現身南寧,但每次出現的數量都比較少。
  • 「鳥類大熊貓」現身寧夏
    12月1日,16隻被稱為「鳥類大熊貓」的黑鸛現身寧夏吳忠黃河國家溼地公園。作為國家一級保護瀕危鳥類,16隻黑鸛同時出現在吳忠黃河國家溼地公園,是近幾年當地監測到的種群數量最大的一次。據了解,黑鸛屬國家一級保護瀕危鳥類,全球種群數量約為2500-4400隻,在我國北部、西歐、蒙古、西伯利亞等地均有分布,主要以小型魚類為食。黑鸛每年9-10月飛往長江以南越冬,大多要求棲居地有陡壁山體、清澈的水質和較少的人為幹擾。
  • 國家一級保護瀕危鳥類黑鸛現身枝江
    【國家一級保護瀕危鳥類黑鸛現身枝江】秋去冬來,南河沙灘層次愈發分明,11月初,6隻國家一級(瀕危)保護動物黑鸛結伴來到百裡洲南河做客。黑鸛是一種體態優美,體色鮮明,活動敏捷,性情機警的大型涉禽。成鳥體長一米左右,背部羽毛呈黑色,在陽光下會反射出綠色或紫色的金屬光澤。
  • 公園升級改造 園內南洋幼學幼兒園何去何從
    1月11日,南洋幼學的賈園長就備受家長關注的「公園提升後幼兒園將何去何從」問題給出了回復。南洋幼學位於興慶宮公園南薰殿,2018年開始招生。2020年12月25日,改造如約啟動,相關公告明確將從遺址保護性展示、唐文化建築修復、水體生態治理、園林綠化提升、遊線體系提升、配套設施提升等6個方面進行提升改造。一名幼兒家長說:「當時,我們擔心開始施工後就不能正常上課了,但園方並沒有這樣通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