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相信!興慶宮公園現苦惡鳥 按分布陝南都不易見到

2021-01-10 華商網

  第一次聽說興慶宮公園裡出現苦惡鳥,不相信!因為作為夏侯鳥的它們,即便是在正常分布區陝南,也不是很容易見到的。但既然已有人拍到它們,索性也去探個究竟。

  6月21日、22日兩天的上午,華商報記者對遠方飛來的它們進行了短暫觀察。共有兩隻成鳥以及5隻幼鳥,始終「隱居」在湖一角的荷花、水草之中。顯然這是它們第一次在這裡生寶寶,非常小心謹慎,每次只有覓食的時候才現身,不到一分鐘就又返回茂密的水草中,大約一個小時後,才再次出現。不過這也說明它們的捕食效率很高,畢竟養大五個寶寶也是一種挑戰。

  這群苦惡鳥學名叫白胸苦惡鳥,是幾種苦惡鳥中分布最廣的品種。也常被叫做「白面雞」,因為和雞體型相當,眼眶以下一直到腹部都是白色的。雖然屬於涉禽,但也是「海陸空三棲全才」,只是大部分時間喜歡在水稻田、池塘等溼地類型的地方走來走去。細而長的腳掌能很好地分散壓力,在水面借力行走。而細長的嘴善於捕捉水生植物根系上遊走的小魚、小蝦、甲殼類動物為食。而在興慶宮公園,兩天裡記者發現兩隻成鳥捕捉的幾乎都是河蝦,還都是個頭很大的河蝦,讓人很是佩服。

  大家一聽「苦惡鳥」這個名字,是不是感覺這鳥兒很不受待見,怎麼給起了這麼一個令人忌諱的名字?

  其實,關於這種鳥有個傳說:說它為一個被惡家姑折磨虐待而死的苦媳婦所化,蘇東坡、陸遊等人都有詠姑惡詩,可見宋朝已有了這傳說。南宋詩人範成大在詩序曰:「姑惡,水禽,以其聲得名。世傳姑虐其婦,婦死所化。」蘇東坡詩云:「姑惡,姑不要,妾命薄」。這裡所說的「姑惡」,應該是現在所謂的「苦惡鳥」之名的由來。其實,苦惡鳥名字的由來,是因為它的叫聲,每到繁殖季節,白胸苦惡鳥會發出「kue,kue」的叫聲,聽起來像「苦惡、苦惡」,徹夜鳴叫,重複這一單調的叫聲,即便看不見它,一聽到叫聲就知道是白胸苦惡鳥了。

  通過觀察記者發現,兩隻成鳥都會照護幼鳥並餵食,而不像有些水鳥,都是單親家庭。它們通常每窩會產6~9枚卵,如果環境好、食物多,每年會繁殖兩到三次。雛鳥孵化三周左右就會出生,孵出後即能離巢,與父母一起活動。可通體黑色的幼鳥常讓人懷疑「它們是親生的嗎?」其實這也是一種保護色,接近水生環境的顏色。如果不覓食,白胸苦惡鳥一家總是靜靜地臥在茂密的水生植物下,經常是「只聞其聲不見其身」。

  在繁華的西安,這一家白胸苦惡鳥的確算是稀客!但也從另一方面證明,隨著環境的好轉,大家愛鳥、護鳥的意識提高,很多不常見的野生動物又重新出現在我們的視野,給了我們觀察和了解它們的機會,能得到很多啟發,學到很多…… 華商報記者 寧峰 文/圖

  >>植物故事會

  水生植物生存智慧

  陝西省西安植物園、華商報聯合創辦的自然科普活動「植物故事會」第26期,邀你和我們一起走進植物世界,在西安植物園張昭博士的帶領下,前往植物園水生植物區,通過自己的觀察、老師的講解,了解水生植物獨特的生存智慧。

  ■活動時間:7月1日(周日)上午9時20分

  ■活動地點:陝西西安植物園新園區(南三環)

  ■招募年齡:6歲以上喜歡植物的大小朋友

  ■招募人數:30人

  ■活動費用:50元每人/次(大人小孩同價)

  報名方式:關注「它世界」微信公眾號,填寫「姓名+年齡+人數+電話號碼」信息,發送給我們即可,工作人員會及時與你聯繫確認。

相關熱詞搜索:苦惡鳥興慶宮公園水生環境

相關焦點

  • 稀有鳥類黑葦鳱(yàn)現身西安興慶宮公園
    其分布區從非洲北部至歐洲大陸、印度次大陸一直延伸到澳洲及其附近的太平洋諸島。中國的長江中遊、東南沿海以及海南、臺灣也能見其蹤跡。陝西省雖有紀錄卻寥寥無幾,而且從未出現在秦嶺以北地區,西安市此前沒有記錄。
  • 西安興慶宮公園25日起開始大修 別擔心,「大象滑梯」不拆!
    興慶宮公園的大象滑滑梯,是很多西安人的童年回憶。西部網訊(記者 凌旎)「從2分錢一瓶水、5分錢一張門票、2毛5分錢一碗涼皮的年代到現在,我幾乎每天都來興慶宮公園,和朋友唱唱歌跳跳舞再諞一諞。」市民張女士說,知道公園要整修了,雖然半年不能來,還是很高興看著她變得更加漂亮!近日,興慶宮這座地標公園的整體改造牽動著市民的心,承載著幾代西安人美好回憶的「後花園」會改成啥樣?小時候玩的大象滑滑梯會消失麼?12月23日,西部網、陝西頭條記者來到興慶宮公園了解到,從12月25日起到明年6月30日,公園將全面封閉式改造。為了人身安全考慮,改造期間,遊客、市民將無法進入。
  • 西安興慶宮公園整體提升改造!興慶公園的大象滑滑梯,明年再見
    12月22日,西安興慶宮公園發布了公告:2020年12月25號至2021年6月30號期間,將會暫時閉園半年進行整體提升改造!明年7月1號之前,興慶宮公園將會以全新面貌迎接遊客!陝視新聞(029-83156789)了解到, 興慶宮公園為確保此次提升改造工程按期完成,同時確保廣大遊客安全,決定實行封閉園區改造。改造項目主要包括:遺址保護性展示、唐文化建築修復、水體生態治理、園林綠化提升以及基礎設施配套提升等內容。興慶宮公園1958年正式建園,多年來不僅提供了周邊居民的健身需求,還承載著幾代西安人的共同回憶!
  • 捕鳥人興慶公園捉鳥 最多一天捕幾十隻受指責
    西安興慶宮公園西門假山旁的小樹林中掛滿了捕鳥的籠子,捕鳥人用蟲子及籠內的鳥為誘餌吸引「野鳥」飛入籠中 本報記者 董國梁 攝>更多新聞圖片本報訊(記者 王宜墨 實習生周毅群)早晨的西安興慶宮公園柳綠花紅,空氣清新,各種小鳥在自由飛翔,歡快鳴唱。
  • 漳州高速交警解救8隻苦惡鳥 移交並放歸山林
    詔安縣動管站陳站長說,當他們用手電一照,鳥兒們立馬發出「苦啊、苦啊」的叫聲。它們全身毛羽齊整乾淨、發紅的眼圈,嫩綠的長嘴,頸部到腹下一片雪白,雙腿還很修長,看起來非常漂亮。根據這些特徵,陳站長很快判斷,這是白胸苦惡鳥。當晚12點多,8隻苦惡鳥被移交動管站。
  • 興慶宮公園改造園內一幼兒園面臨關閉 幾十名幼兒可能無學可上
    近日,西安興慶宮公園封園整體改造,1月6日公園內的南洋幼學幼兒園接到了公園的通知,改造後的公園將無培訓機構。在本學期結束前,幼兒園仍可繼續進出。 「南洋幼學在興慶宮公園南薰閣辦學多年,目前大中小班幼兒有好幾十名兒童。」一學生家長說,「通知是說下學期不能在這上了。這也太突然,讓我們家長不知所措。」 華商報記者採訪了解到,興慶宮公園,目前正在整體改造,園內的南洋幼學仍可維持到本學期結束。工作人員、家長及兒童持證件出入公園。
  • 興慶宮公園夜間為啥總有「猩猩叫」?回應:是孔雀叫
    1月8日讀者來電:興慶宮公園裡設立收費的小動物園,裡面動物糞便汙染環境,晚上還有類似大猩猩或者狼一樣的動物叫聲,不知道怎麼回事。1月8日華商報向西安市興慶宮公園發函諮詢。1月14日收到回函:市民反映的「小動物園」實為公園北門內西北區域小山包上「鳥語林」項目,是西安市興慶宮鳥語林觀賞有限公司於1999年前後投資建設的一處經營項目。當時周邊並無居民住宅樓,其北側為北圍牆,西邊為土崖,東側及南側為道路,是公園西北偏僻區域,不影響遊客及市民正常遊園。
  • 本市公園綠地頻現陌生外來雀鳥
    □外來的鳥兒長相還是挺惹人喜歡的晨報資料圖片□晨報記者 鬱文豔灰頭鴉雀、綠背山雀、黃頰山雀……近年來,上海的公園綠地裡頻頻出現一些「陌生面孔」。這些鳥大多毛色鮮豔、長相可愛,很招人喜歡。「這未必是好事,它們多半不是本地鳥種,從源頭來說,可能是非法販賣,它們的出現還可能破壞本地生態平衡。」
  • 瀘沽湖飛來長腿怪鳥,胸前掛一口水布,半夜為何「苦喔苦喔」鳴叫
    01瀘沽湖飛來長嘴長腿怪鳥,半夜總「苦喔苦喔」鳴叫,孩子都被嚇哭近日來,瀘沽湖開客棧的劉老闆心神不安,常有鳥兒在半夜「騷擾」他們,一到晚上「苦喲苦喲」地叫,有時在晚上8點,有時是12點左右,叫聲很悽慘,孩子都被嚇哭。劉老闆70多歲的老奶奶說,在這裡生活了30多年,還從來沒聽過這種鳥聲。這種長嘴長腿的怪鳥,在湖邊的灌木叢中,長長的尖嘴,光腿就有約20釐米長。
  • 百鳥公園大遷徙
    到4月上旬,某個雨後初晴的早晨,懷氏虎鶇、冕柳鶯、慄頭鶲鶯也會齊現於抱冰堂旁的闊葉樹上。進入5月,鶇、鶲、卷尾們開始成為遷徙主力,直到紅尾伯勞也難覓蹤跡,春遷才算告一段落。8月底,江城依然酷熱,完成繁殖任務的北灰鶲、冕柳鶯又回到了首義炮臺下的小樹林,長達2個多月的南返拉開序幕……在首義公園停歇的遷徙大軍裡,鶇類是較有代表性的一個類群。
  • 膽小的紅腳苦惡鳥現身玄武湖
    交匯點訊(記者 徐昇) 這幾天,家住南京玄武湖附近的張先生在公園裡觀察到了紅腳苦惡鳥。它俗稱「紅腳秧雞」,常在我國南方山區稻田和池塘中活動,在蘆葦和多草溼地中繁殖。這種鳥膽子小,常常隱蔽地生活在水邊,走路覓食時,尾巴上下一擺一擺的,非常有趣。
  • 一年四季,南京這些地方可觀珍稀鳥
    通訊員 武家敏   揚子晚報記者 梅建明 文/攝   進入十二月份:南京多地頻現珍稀鳥類   12月5日,籠罩著一層薄霧的老下關淮濱路的江邊,上百隻大鳥在空中盤旋,有市民意外發現,這些大鳥竟然都是國家一級保護物種——東方白鸛。
  • 我是陝南臘肉愛好者協會的一員
    在陝南,最令人食指大動的滋味恐怕就是這「秋冬腊味」了。陝南多山地。山民多散居。一家人殺一口豬,三五天內不趕緊吃完就要腐壞了。唯有做成臘肉,才能掛在房簷下,現吃現取,從容享用。《西遊記》裡,唐僧被南山大王豹子精捉住,底下的小妖嚷嚷著如何吃唐僧肉。有的說切碎了和大料一起煎了吃。
  • 「鳥中大熊貓」黑鸛再次現身大熊貓國家公園長青片區
    黑鸛再次現身大熊貓國家公園長青片區。 周勇 攝  黑鸛再次現身大熊貓國家公園長青片區。周勇 攝  中新網西安12月23日電 (阿琳娜 楊柳)記者23日從大熊貓國家公園管理局了解到,大熊貓國家公園長青片區華陽管護站近日發現2隻國家一級重點保護野生動物黑鸛,分別是1隻成鳥和1隻亞成鳥。這是陝西長青第二次發現黑鸛。  此前,在長青保護區內發現黑鸛為2012年12月,工作人員在區內的楊家溝拍到過1隻亞成體。
  • 《詩經》裡「飛」著30多種鳥 它們在浙江幾乎都有
    (下文涉及相關鳥類分布的,均以寧波為例)三十餘種鳥「飛」在詩裡(白胸苦惡鳥)近些年,觀鳥活動風靡全球。公元2000年以後,在中國大陸,觀鳥愛好者群體也開始迅速壯大。凡觀鳥愛好者,都喜歡給自己見過的鳥類列一個清單,每增加一個新的目擊記錄,則欣欣然頗為自得。
  • 只聞其聲的白胸苦惡鳥 家有一群「酷娃」
    苦惡鳥帶著孩子覓食苦惡鳥是一種警惕性非常高的鳥兒。在揚州,有紅腳苦惡鳥、白胸苦惡鳥等。近日,揚州攝影家協會野生動物與鳥類分會鳥友錢治華,「偶遇」了一群白胸苦惡鳥,一隻親鳥帶著5隻幼鳥。與親鳥不一樣的是,幼鳥從頭到腳都是黑色的,給人一種「耍酷」的感覺。「以前也拍過白胸苦惡鳥,這種鳥雖然名字中有『苦惡』兩個字,但鳥的『顏值』一點都不低,胸、腹羽毛雪白。」錢治華告訴記者,名字中之所以有「苦惡」兩字,在於它們總是「kue、kue」地叫。
  • 你不知道的西安 | 你知道西安有多少個公園嗎?一起來看看吧!(上)
    2017年,西安又新建了一批公園:昆明池·七夕公園正式開園,這裡曾是我國歷史上第一個人工蓄水工程;有著「國」字號之稱的全球最大植物園秦嶺國家植物園等等。 小布從西安市城市管理局了解到,截止2016年年底,西安市綠化覆蓋率43.15%,人均公園綠地面積11.87㎡。這些數據,都讓西安市民的幸福感再一次提升。
  • 果子狸深夜市民家「串門」 民警將其送到興慶宮公園鳥語林
    上午10時,民警開著警車將果子狸送到了興慶宮公園鳥語林,在這裡它將度過一周的病疫隔離觀察期,若沒有問題,工作人員將在合適的時間選擇合適的地點,將它放歸大自然。 來源:三秦都市報 編輯:楊蓓蕾
  • 「雎鳩」到底是什麼鳥?
    而近幾年,各種新說法五花八門,有人說雎鳩是大雁或天鵝,也有人說應該是白胸苦惡鳥、東方大葦鶯、彩鷸、水雉、冠魚狗等。「關關雎鳩,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參差荇菜,左右流之。窈窕淑女,寤寐求之。」產生《關雎》這首詩的「周南」地區,主要指現今河南省西南部至湖北省西北部一帶。從鳥類分布來講,上面提及的幾種鳥的分布範圍均符合條件。雎鳩會是魚鷹、大雁嗎?
  • 廈門新增10種鳥類記錄總數達393種 全國1/4鳥都可見到
    定點觀測,有高山、城市公園、溼地、濱海  393種鳥類,到哪裡可以邂逅它們?陳躍生說,2019年,市觀鳥協會根據鳥類的分布情況,在廈門區域內選取了7個固定的觀測點,每兩個月安排專業觀測人員進行調查。這7個觀測點有高山、城市公園、溼地、濱海等不同的鳥類生存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