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熊傷人事件頻發,我們有什麼辦法防熊

2021-01-13 鴻鵠高飛翔九天

5月12日早上七點鐘左右青海玉樹治多縣公安局扎河鄉派出所接到報警電話稱:「扎河鄉口前村一社牧民阿某某一家的帳篷遭到棕熊襲擊,其妻被叼走咬傷致死」。派出所接警後第一時間派出民警趕赴現場,同時向縣主要領導進行了匯報。治多縣委、縣政府隨即組織縣公安局、國家公園治多管理處森林公安局組成聯合工作組趕赴現場。民警通過尋跡找到肇事棕熊。為防止棕熊再次傷人對其進行鳴槍驅趕,卻反遭棕熊襲擊。民警為保證現場人員的安全將其擊斃,在隨後對棕熊屍體的解剖中發現其胃部尚有部分未消化的人體組織。

青海這起棕熊傷人事件還沒過去一周四川江油又傳來黑熊襲人事件。5月17日是個星期天。由於第二天孩子要上學,所以家住江油市馬角鎮沉水村的唐某(女,47歲)於當晚七點左右送孩子返校。當母子倆途經一處名為梯子巖的地方時遭遇黑熊正面襲擊,被熊咬住的唐某當即叫孩子快跑,孩子邊跑邊大聲呼救。孩子的姑父蘇某聞訊前往梯子巖尋找唐某,之後家人就再也聯繫不上蘇某了。江油市公安指揮中心接到報警電話後一邊指令馬角鎮、二郎廟等附近派出所人員以及120急救先期趕赴事發現場,一邊報告給市政府主要領導人。

趕到現場的救援人員發現唐某時已無生命體徵。此時蘇某仍下落不明,所以市人民政府帶班領導隨即調集公安特警、刑警、森警以及自然資源局等職能部門和基層幹部增援處置,一方面全力搜救蘇某,一方面組織現場封控、群眾避險等工作。然而就在搜救過程中不幸再次發生:參與搜救的馬角鎮沉水村8組組長朱某遭黑熊突襲死亡。5月18日凌晨兩點左右搜救民警與黑熊正面遭遇,民警為確保安全將黑熊擊斃。早上六點左右民警發現失聯的蘇某,不幸的是此時蘇某已失去生命體徵。至此確認這次黑熊襲人事件造成3人死亡。

既然悲劇已然發生,那麼現在首先要做的就是死者遺體的處理和死者家屬的安撫等善後工作,與此同時相關的調查工作也正在開展中。據僥倖逃回來的唐某的孩子反映:那天他們遭遇了三隻黑熊,也就是說除了民警擊斃的那隻之外還有兩隻熊仍在活動。考慮到黑熊襲人事件發生的地點正處於當地孩子上學的必經之路,所以尋找另外兩頭熊的下落恐怕是目前的當務之急。儘管民警在事發地點拉起了警戒線,但很顯然一條警戒線是攔不住熊的,那麼從安全的角度考慮就必須找到另外兩頭熊的下落。還必須進一步弄清當地熊的存量,制訂長效管理措施,從而保護人民群眾生命財產安全。

三隻熊被擊斃一隻,還有兩隻跑了,那麼除了這兩隻逃逸的熊以外這個大山裡還有多少只熊?現在有一種說法是說三隻熊是一隻母熊帶著兩隻幼崽,儘管這一說法目前並未得到官方證實,但可能性很大。因為公熊一般是不會帶崽的,所以一公一母帶著幼崽這種可能性幾乎可以排除。如果這三隻熊真是一隻母熊帶著兩隻幼崽,那麼就證明山上必然還會其它的熊,否則母熊的幼崽是怎麼來的?所以山上有多少熊這個存量還是要摸清楚的。除了這次襲人的黑熊之外山上是否還存在其它熊類或其它會傷人的猛獸也是必須弄清楚的。

青海、四川連續發生熊襲人事件可能令很多人感到意外,但中國林科院森林生態環境與保護研究所副研究員、世界自然保護聯盟(IUCN)熊類專家組成員劉芳在青海三江源地區和四川100多個縣花費數年時間深入調查研究後得出一個結論:近年來人熊衝突的事件正呈增多趨勢。2005年劉芳曾在這次黑熊襲人事件發生的馬角鎮做過調查:當時當地村民告訴她「已有30多年沒聽說有熊出沒了」,劉芳自己也上山做了樣線,但並沒找到黑熊活動的痕跡,最終她確認該地沒黑熊分布。然而2017年劉芳再次造訪馬角鎮時卻聽到村民說黑熊吃了村裡幾十隻羊。

這前後十多年時間裡究竟發生了什麼變化呢?劉芳提出了她所認為的幾點原因:首先是棲息地的恢復。十多年前的農田退耕之後已經長成次生林或灌木林,其中有很豐富的黑熊的食物;其次很多人外出打工,村民上山的頻率大大減少,黑熊就更多地出沒;第三隨著當地近年來加強野生動物保護和宣傳工作,村民的意識也提高了,打獵行為幾乎消失。棲息地恢復以及人為幹擾減少使黑熊種群向更低海拔的人類居住地擴散。這次發生熊襲人事件的青海治多縣、四川江油市兩地均生活有大量藏族、彝族牧民,政府出於尊重當地少數民族習慣的原因允許他們佩獵槍。

隨著當地在野生動物保護方面力度的加強使當地的狩獵活動逐漸絕跡。從2000年起牧區開始收繳槍枝,為牧民修建定居點。由於當地長時間以來不再有槍殺黑熊的情況出現,所以也可能造成人對熊的震懾力下降。當然這些只是野生動物頻頻進入人類生活區域的一個偶發原因。長期原因還是工業文明導致人類對野生動物棲息地大規模侵佔,使它們的傳統棲息地和活動空間受到極大擠壓。根據國際慣例:凡是傷人的野生動物必須擊斃。這不是作為報復,而是不能讓它們把傷人的信息基因傳遞給後代,因為吃過人的動物很容易養成以人為食的習性。

然而把這次肇事的三隻熊擊斃就完事了嗎?山上還有沒有其它熊呢?況且這次是黑熊襲人,那麼下次東北虎會不會傷人。那麼我們需要把全世界所有能傷人的猛獸全都消滅掉嗎?所以熊襲人事件不能視為是孤立的個案,而該放置在人與動物相處的大背景下考慮。我們保護動物的根本目的說到底是為了保護我們生存的環境,所以當人的生命受到威脅時當然要以人的生命作為第一位。不過話說回來我們又不可能把世界上所有猛獸都消滅,那麼就有必要在人類和野生動物之間樹立隔離屏障。如果是動物保護區,那就不該住人;如果是人類活動區,那就不能放任野獸出沒。

我們不能盲目設立有猛獸出沒的野生動物保護區,不能為了設立保護區而設立保護區。建立這類保護區的一大基本前提是:我們有能力做到獸進人退。我國在東北虎的保護問題上採取的就是這種模式:將東北虎的棲息地劃為保護區,將保護區內的人員撤到保護區外重新安置。這樣做既是為保護東北虎的棲息環境,也是為杜絕老虎傷人事件的發生。不過在人口稠密的中國保護區人員的撤離、重新擇業安置是個大問題,所以其它地區恐怕未必能完全照搬東北林區的經驗。青海、四川的人熊衝突並非單純的突發事件,事實上這是人熊衝突近年來在當地有逐漸增多的趨勢。

2018年在馬角鎮東北20公裡外的江油雁門鎮就曾發生放羊人被黑熊襲擊的事件,受害人頭骨骨折、多處受傷。總不能所有發生野獸襲人事件的地區都把人撤出吧?人類固然不該破壞動物的棲息地,然而也不能放任動物闖入人類的活動區域乃至傷人。在我國人口稠密的狀態下有些地區事實上存在著人和野生動物雜處的現象。在這種地區應當大力宣傳普及人類遭遇猛獸時的躲避防護知識並組織模擬演練。可以有條件地允許當地居民持有獵槍、刀具等防身武器。目前國家對野獸傷害家畜制定有賠償制度,那麼國家野生動物保護機構也理當對野獸傷人事件進行賠付。

這些看起來似乎很容易,然而實施起來需要考慮諸多細節。允許當地居民持有一定的自衛性武器是從保護當地群眾的安全考慮的,然而這也涉及到我國對槍枝、刀具的管理。我個人以為允許當地居民持有自衛性武器並不意味著放開對槍枝、刀具的管理禁令,因為在對槍枝、刀具嚴格管控的我國過去也曾出於尊重少數民族習俗的緣故允許牧區居民持有獵槍。當然這裡必須說明的是當地居民所持有的獵槍、刀具等武器不能超過防身自衛的性質,否則本來是用於驅趕野獸的防身武器一旦落入不法分子之手也會造成嚴重的社會問題。

具體到我們當下可以採取的畢竟現實的防熊措施而言:上山時應當避免單獨行動,一定要兩三人以上結伴而行;行進中要不斷發出大的聲響,唱歌、說話或晃動樹枝都可以,讓野生動物知道有人經過。一般來說野生動物還是怕人的,認為聲音會吸引它們靠近是個天大的誤解。人熊衝突中熊在和人突然遭遇的狀態下受驚後襲擊人是最常見的情況,沒原因地主動攻擊人極其少見。在熊出沒的地區最好隨身攜帶防熊罐、防熊袋或防熊噴霧等防熊物品。防熊噴霧通常含有辣椒粉等刺激性成分。在野外遭遇熊時用防熊噴霧噴熊的頭部和眼睛,趁熊暫時失去視力快速離開。

相關焦點

  • 日本熊傷人事件頻發 這次熊進了商場……
    來源標題:日本熊傷人事件頻發,這次熊進了商場......【環球時報記者 苗濤】日本近日多地警方接到「熊出沒」的報告。19日上午,一頭熊闖入日本石川縣加賀市的一處大型商場,在歷經13個小時的搜捕後,被當地狩獵組織射殺。
  • 日本黑熊傷人事件頻發:釣魚男子被熊從背後襲擊
    一隻黑熊在北海道馬路上「遛彎」   日本頻演現實版「熊出沒、注意」  食物短缺、氣候變暖導致狗熊出山傷人  近期在日本各地,狗熊頻頻侵入人類居住地,並發生多起傷人事件。  熊傷人事件頻發  14日,山形縣長井市某中學校舍門口的玻璃被熊打破。在門口清掃的一名校務人員被闖入的熊撞倒,左腳受輕傷。在距學校約兩公裡一處農田裡務農的某男性農民也被熊襲擊,雙臂骨折受重傷。此二人可能是被同一隻熊襲擊,「肇事者」最後在校內被射殺。  16日,有黑熊闖入京都府福知山市某地民宅,導致2人輕傷。
  • 熊咬死人事件頻發,熊的攻擊性和熊被擊斃成為輿論焦點
    5月12日,青海治多縣扎河鄉境內一女牧民帳篷內被棕熊叼走咬死,棕熊已被警方開槍擊斃;5月16日,新疆巴州阿爾金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的研究人員在工作過程中偶遇一頭棕熊闖進帳篷偷食並背走高壓鍋;5月17人日,四川綿陽江油市馬角鎮沉水村的山間小道發生一起黑熊襲擊村民事件,3名村民身亡,其中的一隻黑熊被警方擊斃。短時間內,熊入侵、熊傷人事件頻發,再加之產生了咬死人的惡劣結果,引發了大眾的廣泛關注和熱議。
  • 日本熊傷人事件頻發,這次熊進了商場……
    報導稱,石川縣警方於上午7時50分接到緊急電話稱一頭熊從貨運通道進入商場,隨後商場內人員被疏散,該商場也停業一天,配合警方和當地狩獵組織搜尋這頭熊。由於購物商場周邊還有醫院、居民區和其他商場,人流密集,為確保人員安全,警方甚至動用無人機和商場全部監控設備來尋找這頭熊,晚上9時許,狩獵組織成員終於在儲藏室發現了這頭熊並進行射殺。警方表示整個過程中沒有人員傷亡。
  • 熊傷人頻發,野生動物保護的紅線在哪裡?
    5月12日和5月17日,青海玉樹治多縣和四川綿陽江油市接連發生兩起熊襲擊人事件,分別造成1人和3人死亡,令人痛心。野生熊類是否在疫情期間開始逐漸侵佔人類領地?復旦大學生命科學學院研究員王放對此表示:「可能是最近網絡關注比較多,但實際上人熊衝突在過去十幾年沒有減緩過,甚至有些區域有穩步增加的趨勢,這不是一次疫情引起的。」
  • 多地頻發熊傷人事件,日本用機器「怪物狼」嚇走熊
    IT之家 11 月 12 日消息 這不是萬聖節裝飾品,這個機器 「怪物狼」其實是一個用來嚇熊的工具,日本瀧川市為了防止熊攻擊人類,部署了這些 「怪物狼」。
  • 熊為何近期接連傷人?如何防範?專家:裝死沒用
    人熊衝突的話題躍入人們的視野。兩起熊襲人事件通報↓↓今年以來,全球普遍採取居家隔離方式應對新冠疫情。人類活動減少,野生動物的活動範圍隨之擴大,世界各地野生動物進入人類居住區域的報導屢見不鮮。什麼原因造成了近年來「熊出沒」增多?連續兩起熊襲擊人事件,是否也與疫情期間實施的居家隔離措施有關?熊類活動頻繁地區的居民如何避免與熊發生衝突,保證生命安全?
  • 熊為什麼要傷人?遇到熊,裝死有用嗎?
    剛開始,黑熊只是偷食莊稼,後來膽子大了,發展到偷襲人養的牲畜,在這過程中,一旦遇到人類,就有可能出現傷人甚至殺人的事。但不管怎麼說,黑熊傷人是一個小概率事件,大部分黑熊進了村都是找玉米吃。在遭遇人類的過程中,熊有可能把人類視為一種阻礙它們獲得食物、或者對它們造成威脅的一種存在,這時它們會對人類進行攻擊防衛。而且人類之前遇到黑熊時,會去驅趕它們,甚至投毒、獵殺它們,這也使得黑熊把人類當作敵人,為了生存被迫向人類挑戰,黑熊傷人事件才會發生。
  • 熊為什麼要傷人?遇到熊 裝死有用嗎
    出品:科普中國製作:蘇澄宇監製:中國科學院計算機網絡信息中心2020年5月19日,四川江油市馬角鎮沉水村6組於5月17日晚發生一起黑熊襲擊村民事件,致3人死亡。殺人的黑熊為亞洲黑熊四川亞種(Ursus thibetanus mupinensis),又稱月牙熊、狗熊,身披黑亮的毛髮,最顯眼的是胸口有一塊「V」字型白斑。
  • 熊為何近期接連傷人?居民該如何防範?專家支招:裝死沒用
    什麼原因造成了近年來「熊出沒」增多?連續兩起熊襲擊人事件,是否也與疫情期間實施的居家隔離措施有關?熊類活動頻繁地區的居民如何避免與熊發生衝突,保證生命安全?「2005年的時候我們就到馬角鎮做調查,到處問老百姓有沒有見過黑熊。當時他們說見過的很少。我們上山做了樣線,沒找到黑熊痕跡,確認該地沒有黑熊分布。」到了2017年,劉芳和北京林業大學的合作夥伴再次造訪馬角鎮,剛到村裡就聽村民說有黑熊,還「吃了幾十隻羊」。
  • 熊為什麼會傷人?遇到熊之後,裝死真的有用嗎?
    最近上海野生動物園發生了一件熊傷人事件,一個飼養員遭到了群熊的攻擊,園區沒有採取緊急的驅離措施,導致這個飼養員被群熊分食,現場可以說是慘不忍睹。而在現場乘坐觀光大巴車的遊客們也親眼目睹了這一慘烈的過程。
  • 日本黑熊「泛濫成災」 傷人,居民用「狼」防熊
    日本黑熊出沒大家都知道,日本是一個特別重視環保的國家,對生態也是非常重視。結果導致了野生的黑熊種群擴大,4月份以來,出現了 傷人事件,已造成了二人死亡,22人受傷的悲慘事件。出現有熊出沒的信息達1萬次以上,形勢非常嚴峻。
  • 熊傷人事件頻發 日本研發怪獸機器狼嚇退黑熊
    下面這個看起來齜牙咧嘴的怪獸機器狼,可不是什麼萬聖節裝飾。據外媒報導,近日,日本北海道瀧川市居民為了防止野熊襲擊人類,部署了怪獸機器狼,效果立竿見影。
  • 是時候注意熊的問題了,戶外防熊,你該怎麼做?
    但現在,基於某種隱憂,我們認為有必要探討這個課題。熊的問題該討論了,@REI「人熊衝突」增多——查看近年來「人熊衝突」的調研資料,雖然沒有精確量化的總體數據, 但三江源、大雪山、青海等局部區域的調查數據都呈增長趨勢。藏區作家、探險者劉傑文也曾表示:「黑熊傷人,越來越狠,且越來越多……僅書松村一帶,去年就有好幾起黑熊襲擊事件」。
  • 日本黑熊「泛濫成災」傷人,居民用「狼」防熊
    今天我們不談中國,來談談日本,由於日本黑熊「泛濫成災」,出現了傷人事件,居民居然想出了一個奇葩方法,就是用「狼」防熊。  結果導致了野生的黑熊種群擴大,4月份以來,出現了傷人事件,已造成了二人死亡,22人受傷的悲慘事件。出現有熊出沒的信息達1萬次以上,形勢非常嚴峻。
  • 俄羅斯禁止在家養熊,戰鬥民族果然不一樣,熊:感謝法律!
    俄羅斯禁止在家養熊,戰鬥民族果然不一樣,熊:感謝法律! 一直以為「戰鬥民族」是個段子,可以跟熊打架!沒想到是真的,聚「今日俄羅斯」(RT)28日報導,俄羅斯總理梅德韋傑夫籤署了一部新法案,禁止俄羅斯人將鱷魚、熊、獅子、猿猴、眼鏡蛇和蠍子等大型食肉動物和有毒動物作為寵物,以保障「主人」和動物的安全健康。
  • 封面評論|黑熊出沒,如何科學防熊患
    只是,事有兩極。一些極端情勢下,似「生態太好、野物出沒」,也會成為問題。比如,今天讓人震驚的黑熊傷人,就讓「人熊衝突」,成為不得不直面的新問題。「四川江油黑熊咬死3村民,母親送兒讀書被襲身亡」。熊出沒,熊傷人事故,此前也有。有數據統計,西安地區幾年間熊傷人事件就有十幾起。這還只是近年情況,更早期僅雲南蘭坪縣發生的黑熊傷人和家畜事件就80多起。
  • 日本最駭人聽聞「熊吃人」事件,7人死亡3人重傷,婦女兒童無一倖免!
    前幾日,上海野生動物園發生了一起嚴重的熊傷人事件,導致一名工作人員死亡,引起了廣泛關注。這樣的動物園慘案,已不是第一次發生了。面對頻發的悲劇,如何保護好工作人員和遊客的人身安全,不讓悲劇再度重演,成為動物園管理的最重要課題。
  • 日本多地頻現「熊出沒」傷人事件
    中新社東京11月10日電 (記者 呂少威)近期日本多地連續出現「熊出沒」傷人事件。日本廣播協會(NHK)10日報導稱,自4月以來今年已有138人遭受「熊害」,其中2人不幸死亡。NHK對日本33個都府縣今年4月後的受害情況進行了調查,其中21個府縣的138人遭受了「熊害」。
  • 江西銅鼓回應捕殺流浪狗:傷人事件頻發,有規可依、市民支持
    江西銅鼓回應捕殺流浪狗:傷人事件頻發,有規可依、市民支持 澎湃新聞記者 李珣 2017-08-02 07:51 來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