赤峰博物館有個木俑,俑膊上雕刻著一隻鷹,它是最真的海東青形象

2021-01-08 歷史店

歷史上海東青長什麼模樣?乾隆曾言:「鷙鳥種不一,海青稱俊絕。」可惜歷史悠久,它只流傳在文獻記載中。直到赤峰博物館出現一個木俑,它胳膊上雕刻著一隻鷹,才讓我們知道了最真實的海東青形象。您可知道這是怎麼回事?小編這就來為您揭秘。

(本文所有圖片,全部來自網絡,感謝原作者,如侵犯您的權利,請聯繫本號作者刪除。圖片與內容無關,請勿對號入座)

「海東青」為金遼時代最高圖騰。中文名鷓應,意為世界上飛得最高和最快的鳥,有「萬鷹之神」的含義。在古人的心目中,海東青不是一種生物,是一種被賦予神秘力量的代表。傳說中,十萬隻神鷹才出一隻「海東青」。還有人說,《山海經》中「大荒之中的九鳳」,就是海東青的祖先。

在古人對海東青的各種傳說和崇拜之下,早在唐代,「海東青」就是滿族先世靺鞨朝奉中原王朝的名貴貢品。當海東青被貢獻上來時,唐代大詩人李白還賦詩一首:「翩翩舞廣袖,似鳥海東來。」足以見得海東青的珍貴之處。

不過它性格兇猛,非常難捕捉。在金元時期,甚至有如此一條規定:「凡觸犯刑律而被放逐到遼東的罪犯,誰能捕捉到海東青呈獻上來,即可贖罪,傳驛而釋。」犯下了罪過的惡人,居然只要捕捉到海東青,就可以贖罪。這條法律在今天聽起來真是聞所未聞了,不過也足以見得,海東青有多麼難捕捉。

《清朝野史大觀》甚至記載了放鷹能手總結的方法:「鷹以繡花錦帽蒙其面,擎者挽絛於手,見禽乃去帽放之。「具體方法如下,當數量稀少又野性十足的海東青被捕鷹網捕獲後,獵人首先要要拜謝」鷹神「格格的恩賜,表達對神鷹的恭敬。

為了馴化神鷹,獵人要開始「熬鷹」,將海東青鷹拴上「腳絆」,控制它幾天幾夜不睡覺,才能磨掉野性。隨後,再通過」過拳「、」跑繩「等環節,讓海東青能聽懂主人的口令和吆喝。

接著再對海東青「勒膘」,也就是餓上神鷹幾天,讓它腸子裡的油都刮出來,肌肉強健,腸胃飢餓,才能更好地捕捉獵物。經過一步一步訓練好的神鷹,才可以進行最後一步——放鷹。獵人將遠處的獵物趕出來,再讓鷹俯衝下去捕獲住獵物,架鷹者要儘快趕到取下獵物,只給鷹吃點動物內臟,不可餵飽。

不過再有經驗的獵手,遇到性格激烈的海東青,仍然沒辦法完全馴化,民間甚至有「九死一生,難得一名鷹「說法。而且海東青都是野生野長,人類沒有任何辦法幫助其繁殖、生育。為了讓海東青不絕後,次年早春,獵人們會將海東青餵飽,除掉它們身上的鎖鏈、鈴鐺,再將它們放到野外繁殖生長。

看罷海東青被捕捉馴化的過程,就會明白它的珍貴。在古代,可汗貝勒、王公貴戚,都以得到名雕為「榮耀」,花費重金購買。有了買賣之後便有了市場,遼、金、元、明、清各代,甚至設置了專司捕取和飼養海東青的機構。所以在元明清的歷史文化中,留下許多描述了海東青外形的文獻。

它在歷史描述中長什麼模樣?《本草綱目·禽部》記載:「雕出遼東,最俊者謂之海東青。」海東青分為雌性和雄性,雌性比雄性更大一些,最重可達6公斤,身高1米左右,兩翅展開2米多長,在「鷹」界家族中,體型彪悍龐大,一看就不是好惹的。

而海東青頭部有白色的羽毛,綴有褐斑,胸部有褐紅色,綴有褐斑,尾部是純白色的羽毛,整體線條流暢,看起來非常漂亮。最令人驚訝的是,鷹嘴厚長,喙爪像鐵鉤一樣硬,因為這些特點,它不僅飛得又高又快,而且可以迅速捕捉天鵝、野鴨、兔、狍等禽獸,成為「鷹」界「戰鬥機」。

可惜歷史上的海東青並沒有留下畫作,也沒有留下標本,人們並不知道它長什麼模樣。哪怕是現代的海東青,數量都非常稀少,幾乎到了絕跡的地步。

正在人們以為,再也無緣看到古代海東青的模樣時,赤峰博物館出現了一尊木俑。只見木俑高51釐米,寬24cm,厚12cm,用整塊柏木雕刻而成,刻工精細,神態逼真,胳膊上架一鷹。此種形態大小的木俑,在眾多出土文物中,似乎並沒有什麼特別的。但它胳膊上的鷹,卻引起了很多人的注意。

仔細觀察後可以發現,木鷹塗有彩繪,羽毛呈青灰色,嘴巴扁厚,鷹爪犀利,竟然和文獻記載當中的海東青分毫不差。專家還說,木俑雕刻得如此逼真,似乎是臨摹人像,海東青也應該是高度還原。消息一出,很快就得到了人們的關注,原來木俑雕塑上的鷹像,才是海東青最真實的存在。

經過歷史學家的討論,木俑還復原了遼國皇帝捺缽時的情形。因為自遼代以來,遊牧民族出身的皇帝,不甘心整日待在皇宮,便會帶著宮人安營紮寨,四季漁獵活動,「捺缽」就是皇帝「旅行」的活動。而木俑高超的木雕技巧,展現出海東青樣子的同時,也顯現「捺缽」活動真實的一幕,真是令人感嘆不已。

這件木俑已經成為國家一級文物,也成為了博物館的最具代表性的文物之一。期待隨著歷史和科技的發展,更多有意義的文物可以被挖掘出來,帶給人們更多的啟發。

文瀾海潤工作室主編文秀才,本文撰寫:特約歷史撰稿人:馮豆豆

相關焦點

  • 女真高級寵物海東青
    《備獵圖》  敖漢旗克力代鄉喇嘛溝遼墓出土內蒙古史前文化博物館藏 這鶻就是遊獵民族最愛養的寵物:「海東青」!遼人用自己的牛羊馬換取宋人的各種生活用具,某種意義上,宋人已經把賠償金給賺回來了甚至富盈很多。在他們的交易中,有一種寶貝受到宋人的喜歡,就是又大又亮的珍珠!這珍珠怎麼來的,就是海東青幫遼人收穫的!
  • 海昏侯墓出土伎樂俑 看來主人喜歌舞 排場相當大
    這些舞者上穿衫,下著裙,肩披帛,在宮殿中間跳舞;舞者背後,坐了多位司樂,現場伴奏。西漢時期聽曲看舞,是不是就像電視裡演的這樣?無疑,從南昌西漢海昏侯墓內出土的伎樂俑,就能知道那時候的情景了。據此前新聞通報,海昏侯墓出土的偶車馬和儀仗木俑,為西漢列侯的車輿、出行制度作了全新的詮釋。也就是說,當時海昏侯去世後,將自己的「儀仗隊」帶入了墓葬內。
  • 北塔山罕見發現海東青,能捕天鵝,俯衝時速達208公裡!
    而矛隼還有個更響亮的名字,那就是「海東青」。從古至今,關於海東青的傳說一直縈繞在一些老獵戶的心頭。傳說中海東青在空中可擒殺天鵝,在地面上可啄死野狼,有「萬鷹之神」之稱。而現實中的海東青真的有那麼強悍嗎? 到底是哪種猛禽?海東青的前生今世!
  • 此生,你應該像一隻海東青
    它曾是古肅慎最高的圖騰,有「萬鷹之神」的美稱,它曾被康熙皇帝盛讚為:「羽蟲三百有六十,神俊最數海東青。」它曾推動了遼金的戰爭,最終導致了一個帝國的滅亡。它就是「神的使者」——海東青。《海東青》明代:解縉萬裡飛來渡海西,靈禽玉爪不沾泥㩳身欲抉群鵝隊,展翅能追天馬蹄萬裡縱橫嫌地窄,千層衝突覺天低何須更結鸞凰友,應與雲鵬力量齊《本草綱目·禽部》裡有這樣的記載:「雕出遼東,最俊者謂之海東青
  • 神秘的人首蛇身,在現實考古中是怎樣的形象?宛如一條蠕動的大蟲
    陝西歷史博物館的人首蛇身俑首先是來自陝西歷史博物館的「人首蛇身俑」,這是1978年出土的,其人首是一個女性形象,面容還挺圓潤的,眉眼和嘴角似是在微笑,竟還透著股祥和之氣。這個俑高21釐米,女子腦後是長長的頭髮,和蛇形軀體一樣長,沒有脖子,臉部下巴以下就是蛇身了,蛇尾盤繞兩圈為底座。
  • 預判海東青在31002的基礎上升級很大!
    現在看來,設計和生產方已經很樂意把某型新機用海東青來指代。這裡面當然首先還是有個海字,是特別有所指。另外海東青這個名稱,既然有深厚的歷史底蘊,又有現實的重大價值。
  • 海東青是種什麼鳥?︱飛鳥與遊魚-07
    海東青這個名字聽上去十分浪漫,很像某種美麗的小鳥的名字,但實際上它卻是一種來自北方的鷹。  被看作是鷹中極品的海東青,學名矛隼,是一種美麗的中型猛禽,品種不同,顏色各異。它喜歡棲(qī)息於巖石海岸、開闊的巖石山地等地區,主要以鼠類等小型獸類為食。兇猛而罕見的海東青被譽為「北國的空中霸主」。  包括海東青在內的鷹類有時即使不扇動翅膀,也能在空中飛翔,因為它們可以自如地利用空中的上升氣流,來幫助自己翱(áo)翔。
  • 海東青是天空中的無敵王者?不,別把傳說跟現實混淆在一起
    中國東北地區自古就流傳著海東青的神話傳說。無論是在肅慎族文化、女真族文化還是現如今的滿族文化中,海東青都擁有著非常重要的地位,說是這些民族共同的圖騰之一也不為過。因為這些民族當年基本都是靠遊獵為生的,一直都有訓練猛禽來幫助狩獵的傳統,而「海東青」對他們而言是相當優秀的助力。
  • 十萬神鷹才出一隻的海東青,到底是什麼猛禽?
    《本草綱目》中記載:雕出遼東,最俊者謂之「海東青」。明朝時期,海東青依舊在許多詩歌中頻頻出現,吳承恩在一首詩中寫道:「成群引著犬,滿膀架其鷹。荊筐抬火炮,帶定海東青。」《明一統志》記載,「五國城東出海東青,今歲以十一月入貢,中途飼以鴨肉,旦夕嘗以其爪立於冰上,性惡熱也。」
  • 它是「萬鷹之神」,也是滿族最高圖騰,我國猛禽中最知名的存在
    魚和鳥相比貓狗,更能夠修身養性,而且顏色也多姿多彩,寵物鳥更是有幾位悅耳的叫聲。比較受歡迎的鳥應該就是鸚鵡了,因為鸚鵡能夠學舌,所以能帶給主人很多的樂趣。而鳴唱類的鳥也很受歡迎,因為它們的叫聲婉轉動聽,有的更是如高山流水,琴弦奏鳴。不過在曾經,有些地區可不單單是養籠養鳥,尤其是一些遊牧民族,他們還極擅長飼養猛禽。
  • 俄羅斯贈送給大戶的國禮,大概率就是「海東青」!
    曾經有大戶家的王子專門包了一架豪華飛機為自己的80隻獵鷹出門打獵方便,曾經轟動世界,現在俄羅斯總統12年後再訪大戶,也知道投其所好,贈送給老國王一隻珍惜的勘察加獵鷹。立即獲得了百億美元級別的大合同。不過看這隻勘察加獵鷹的外形,居然有極大的概率,就是歷史上傳說了2000多年的「海東青」!海東青,中文名鷓應,即古肅慎語「雄庫魯」,意為世界上飛得最高和最快的鳥,有「萬鷹之神」的美譽。
  • 「萬鷹之神」海東青,古代的罪犯捉到一隻即可贖罪!
    「羽蟲三百有六十,神俊最數海東青。性秉金靈含火德,異材上映瑤光星。」這是康熙對「海東青」的評價。而在金老爺子的筆下,郭靖也曾在狩獵活動中,一箭射死黑雕,救下神鳥海東青,被譽為「射鵰英雄」。那麼海東青是什麼鳥呢?
  • 「萬鷹之神」海東青,十萬隻鷹才出一隻極品,龐大遼國曾為其覆滅
    後人推測海東青臂展足有兩米半,成年海東青的體重一般有六公斤到八公斤,這使得它看起來威武雄壯,同時海東青的抓捕能力也要遠勝於其他鷹隼,堪稱大型猛禽之最。 (一)、民族圖騰,信仰代表 "雕出遼東,最俊者謂之海東青"。
  • 三彩天王俑:驅邪鎮墓 俑中珍品(洛陽珍寶檔案)
    唐朝時,天王俑成為隨葬品的重要組成部分,一般成對隨葬,多置於墓門兩側,起鎮墓驅邪的作用。  面目猙獰體龐大  頭戴鷹盔,身著戰袍,外套鎧甲,一手握拳,一手叉腰,足踏臥牛,豎眉鼓眼,怒目而視……在洛陽博物館二樓唐三彩展廳裡,最引人注目的莫過於兩尊面目猙獰、體態健碩的三彩天王俑。
  • 一隻猛禽,卻最終成了金滅遼國的導火索,細看海東青的亡遼之路
    ,前提需要有大量的海東青才行,這就對海東青的數量產生了一個巨大的需求。又有天鵝能食蚌 , 則珠藏其嗉 , 又有俊鶻號海東青者 ,能擊天鵝 , 人既以鶻而得天鵝 , 則於其嗉得珠焉。此刻屠夫已將肉和水放在鷹面前,鷹伸嘴可及,但它連看也不看,只與屠夫糾纏對抗。鷹此時的長嘯已經嘶啞,每嘯撲時,必有血從嘴裡噴出,滴在羽毛、泥地上,點點滴滴,殷紅斑斑。
  • 遼金時期的白玉雕刻作品已達到巧奪天工的境界了
    金人的文化全部向漢人文化傾斜,這是有物證的。之前本作者在寫有關玉器文章的時候,就提出過,玉是最古老的文化載體。玉承載著悠久的歷史與文化一代代相傳到今天,這就是物證。金代海東青捕鵝紋飾玉帶環我們從遼、金時代出土的一些玉器作品中,充分體現出了契丹、女真、漢族的一個大融合的跡象。而這些跡象都是從古代留下的玉器中解讀出來的。
  • 清朝皇帝為了得到一隻海東青一擲千金,明朝皇帝為何白給都不要
    「羽蟲三百有六十,神俊最數海東青。性秉金靈含火德,異材上映瑤光星」。這首詩的作者是清朝康熙皇帝,內容是在讚美一隻雄姿英發的海東青。海東青,是生活在北方的一種著名的猛禽,經過馴化之後,它憑藉閃電般的飛行速度和兇悍的捕殺技巧,可以成為人類很好的捕獵助手。
  • 赤峰市博物館有個普通的石頭人,別看刻得挺粗糙,卻是鎮館之寶
    歷史長河中有太多珍貴的文物,每一處博物館也有屬於自己的典藏珍品。可在赤峰博物館中,一個看似普普通通、毫無美感的「石頭人」,居然是館中的「鎮館之寶」,這不禁讓人們思考,它之所以能成為寶貝,是因為它背後有深刻的寓意,還是它本身有厚重的歷史價值呢?
  • 「雙璧同輝——紅山·良渚文化展」在赤峰博物館開展
    1月12日,由浙江省博物館、赤峰市文物局、赤峰博物館共同主辦的「雙璧同輝——紅山·良渚文化展」在赤峰博物館開展。自治區黨委宣傳部副部長烏恩奇出席開展儀式,浙江省博物館黨委書記、館長陳水華,赤峰市委常委、宣傳部部長楊遠新出席開展儀式並講話。
  • 藏在博物館裡的小老鼠們
    在博物館裡,有不少以「鼠」為主題的文物,個個形象生動。一起來看看這些藏在博物館裡的逗趣「鼠」吧。十二生肖俑,又稱為十二支神像、十二時神等。古人以天幹地支紀年,地支即子醜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等十二支,十二生肖來源於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