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10日,中共中央、國務院隆重舉行國家科學技術獎勵大會,黃埔區、廣州高新區6個項目榮獲2019年度國家科學技術獎,獲獎項目數同比增長50%。6個項目中有5個為企業承擔項目,其中4家為高新技術企業。
黃埔區、廣州高新區獲獎的6個項目分別是:南方電網科學研究院有限責任公司「脈衝強磁場國家重大科技基礎設施」項目獲得2019年度國家科學技術進步獎一等獎;廣州市科虎生物技術研究開發中心「草魚健康養殖營養技術創新與應用」項目獲得2019年度國家科學技術進步獎二等獎;廣州皇上皇集團股份有限公司「傳統特色肉製品現代化加工關鍵技術及產業化」項目獲得2019年度國家科學技術進步獎二等獎;廣州瑞立科密汽車電子股份有限公司「車用高性能制動系統關鍵技術及產業化」項目獲得2019年度國家科學技術進步獎二等獎;環境保護部華南環境科學研究所「稻田鎘砷汙染阻控關鍵技術與應用」項目獲得2019年度國家科學技術進步獎二等獎;泰鬥微電子科技有限公司「北鬥性能提升與廣域分米星基增強技術及應用」項目獲得2019年度國家科學技術進步獎二等獎。
國家科學技術獎獲獎數量是反映區域自主創新能力、綜合創新實力的關鍵指標之一。據介紹,近年來,黃埔區、廣州高新區奮力建設粵港澳大灣區國際科技創新中心核心樞紐,在國家高新區排名中近三年從第12名躍升至第7名,科學城園區國家雙創示範基地獲國務院督查激勵,連續兩年位列「廣州城市創新指數」創新綜合能力第一名。
該區兩城(知識城、科學城)三節點(生物島、雲埔、臨港)納入廣深港澳科技創新走廊「一區三城十三節點」規劃,創新樞紐核心地位凸顯。依託清華珠三角研究院籌建「粵港澳大灣區新興產業國家技術創新中心」,有望成為全國三大綜合性技術創新中心之一。啟動建設「三個1平方公裡」,在黃埔實驗室(啟動園區)周邊1平方公裡打造原始創新策源地,在機械谷周邊1平方公裡建設黃埔實驗室核心園區,在知識城建設1平方公裡的中國納米谷,發展的藍圖徐徐鋪展。
黃埔區、廣州高新區著眼於打基礎、補短板、謀長遠,全年新引進高端科技成果創新轉化平臺10家,項目協議總投入超過200億元,基礎研究和應用基礎研究能力顯著增強。新設立省級科研事業單位6個,佔全省的一半。全省首批認定8家高水平研究院,該區佔5家,佔全省的三分之二。全區省級新型研發機構26家,佔全省的十分之一。從「黃埔一號」衛星載荷發射升空到成功爭取到60億規模的中科院科技成果轉化母基金落地科學城,它們不僅在各個專業具備創新點,而且已經在經濟和社會生活方面發揮出良好效益。
高水平舉辦第三屆「官洲國際生物論壇」。百名院士科學家紛至沓來,掀起一股創新「到黃埔去」的潮流,在科學城最美季連續舉辦了亞太材料科學院國際學術年會、全國雙創大賽開幕式暨生物醫藥行業總決賽、中國高科技產業化高峰會議、全球集成電路傳感器高峰論壇、科技部火炬統計培訓會、海交會等重磅科技交流活動,全區創新學術氛圍盛況空前。在這些高端科技交流活動的帶動下,謝曉亮、徐濤等戰略科學家以及大批高端科技人才,來埔共創科技成果產業化事業。
企業是創新的主體。從4家高新技術企業成功上市到3家科技企業通過科創板發審會,從方邦電子成為科創板廣州第一股到億航智能登陸美國納斯達克,在美首飛並獲得FAA飛行許可……邁普醫療器械創新中心、禾信科學儀器創新研究院、潔特醫療高端耗材研究院等一批研究機構正將「創新力」嬗變為「生產力」。科技企業在全國雙創大賽取得歷史最好成績,全省獲獎7項,該區獨佔3項,奇點醫藥獲生物醫藥行業初創組第一名、微芯生物獲新能源及節能環保行業成長組第二名、文遠知行獲先進位造行業初創組第二名。科技部遴選瞪羚企業總數連續5年位列全國高新區前四名,區瞪羚企業數量突破300家,新增國家級孵化器4家,「兩高四新」「專精特新」「單項冠軍」中小企業持續湧現。(中國日報廣東記者站)
來源:中國日報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