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要攝入多少量的碳水化合物、蛋白質和脂肪,能保持身體需要

2021-01-11 食品科技網

根據每個人的身高,體重,年齡,性別,體力活動,疾病情況等等來確定每天攝入的熱量。最為簡單的計算方法就是根據體重的公斤數乘以30,得出的就是需要的熱量,這是較為簡單方便的計算方法,但是數據不完全準確,可以供以參考。接下來還有要算出符合你身高的標準體重,公式:標準體重(kg)=身高(cm)-105,標準體重(kg)=[身高(cm)-100]×0.9,這兩種計算方法都可以,而女性的標準體重要在這個基礎上再減去2Kg,這個只是簡單的算法,想要詳細具體的則可以去搜索標準體重,對應年齡,性別,身高來查看標準體重,標準體重的波動範圍在10%以內,都屬於正常,如果高於10%則是偏胖,如果低於-10%則是偏瘦,偏胖的人則要低熱量飲食。

果蔬

當知道每天需要攝入的熱量之後,相對應的也要知道食物所對應的熱量,1克碳水化合物產生4千卡熱量,1克蛋白質產生4千卡熱量,1克脂肪產生9千卡熱量,1克酒精7千卡熱量、1克有機酸2.4千卡熱量。

1、碳水化合物

碳水化合物

每天建議攝入的碳水化合物的熱量佔總熱量的55%-65%,需要碳水化合物的克數=總熱量×(55%~65%)÷4(每克碳水化合物的熱量);

2、蛋白質

蛋白質類食物

每天建議攝入的蛋白質的熱量佔總熱量的10%-15%,需要蛋白質的克數=總熱量×(10%~15%)÷4(每克蛋白質的熱量);

3、脂肪

脂肪類食物

每天建議攝入的脂肪的熱量佔總熱量的20%-30%,需要脂肪的克數=總熱量×(20%~30%)÷9(每克脂肪的熱量),這樣就可以算出每天所需要攝入的食物量了。

對於脂肪的攝入量,這裡額外給出的建議是多攝入不飽和脂肪酸,少攝入飽和脂肪酸,其中動物脂肪大多都是飽和脂肪酸,植物脂肪和水產品中多是不飽和脂肪酸,因此要多食用植物油和水產品,減少動物油和動物內臟食物的攝入。

對於肥胖的人而言,則要進行低熱量飲食,但是也不可以一次性的大幅度降低攝入食物的熱量,而是要長期緩慢的降低,使體重慢慢趨近於標準體重。

相關焦點

  • 減肥期間碳水化合物的攝入量應該是多少呢?
    核心提示:碳水化合物是我們人體正常工作所必需的物質,它所提供的能量也是運動過程中非常重要的。如果僅僅通過降低碳水來減肥瘦身,是難以獲得健康身材的。那麼,減肥期間碳水化合物的攝入量應該是多少呢? 碳水化合物是我們人體正常工作所必需的物質,它所提供的能量也是運動過程中非常重要的。
  • 碳水化合物和壽命的關係被發現!糖友每天應攝入多少碳水化合物?
    減肥的人經常說的一句話就是少吃碳水化合物的食物,但很少有人知道碳水化合物對我們身體的作用。全球最權威醫學期刊《柳葉刀》子刊《柳葉刀公共衛生》發表過一篇研究,表明低碳水化合物飲食可將預期壽命縮短長達4年。碳水化合物攝入過少,會縮短壽命,是真的嗎?
  • 每天吃多少碳水,才能減肥?10種簡單方法減少碳水攝入量!
    每天吃多少碳水,才能減肥?低碳飲食到底吃多少碳水合適?其實最佳的碳水量取決於年齡、性別、活動水平、個人偏好、飲食習慣和當前的代謝水平。有鍛鍊習慣的人比久坐不動的人,能夠消耗掉更多的碳水。患有代謝綜合症的人,一般都會超重、肥胖、或患2型糖尿病。這些人需要更嚴格地控制碳水化合物攝入量,來達到控制血糖和胰島素的目的。
  • 蛋白質:多了不是什麼好事、碳水化合物:你需要的能量
    癌症研究所營養、教育部門負責人麥蘭尼·波爾克博士說:「美國人所吃的脂肪量大約是身體所需的兩倍。儘管如此,我們仍認為我們每頓都必須吃點蛋白質。」 蛋白質有助於肌肉的生長和修復,多餘的蛋白質可以作為能量儲存到身體裡。但是通常高蛋白的食物脂肪含量也高。
  • 健身吃怎樣的蛋白質、碳水化合物和脂肪比較好?
    對健身初學者來說,訓練,只是整個身體健美計劃的一部分,除了刻苦訓練之外,你還需要科學地安排飲食計劃。為此,你需要了解哪些是好的食品,哪些食品是不適宜的。只有選擇正確的食品,才能確保獲得最佳的鍛鍊效果。
  • 碳水化合物=糖?一次弄清楚,減肥過程中是否吃碳水化合物的問題
    07健身運動後的碳水化合物的攝入不管是健身增肌還是減脂,在健身運動後都需要碳水化合物和蛋白質的配合,才能讓身體更好的進行修復恢復。運動後,碳水化合物和蛋白質的攝入比例建議為3~4:1。如2片吐司配一顆蛋或是三角飯糰配一份水果。
  • 這種生物身上沒有碳水化合物、脂肪和蛋白質,卻被捕食者搶著吃....
    、脂肪或蛋白質,卻仍然被大量海洋生物捕食——這些捕食者究竟圖什麼?除此之外,它們的體內不含碳水化合物、脂肪以及蛋白質。而這三種營養物質,是為生物提供能量和和營養的關鍵物質。讓科學家驚奇的是,他們觀察到水母會被大量生物捕食。例如,常見的海月水母(Aurelia aurita)會被包括一些魚類、海龜、海鳥、甚至是自己的同類——煎蛋水母(Phacellophora camtschatica)和大型的水螅水母(Aequorea victoria)捕食。
  • 吃多少蛋白質,可能會退酮?
    生酮狀態,就是用脂肪來替換碳水化合物(米麵糖),身體消耗完葡萄糖後,慢慢開始燃燒脂肪,給自己身體供能,身體慢慢進入生酮狀態,最終,讓身體進入一個高速燃脂的狀態。今天,我來回答一個被問的最多的一個問題,一天大概可以攝入多少蛋白質呢?吃多少蛋白質可能會退酮呢?相關閱讀→蛋白質吃多了,會不會傷腎?
  • |脂肪|碳水化合物|營養素...
    這些耐力運動能夠改善身體素質,充實閒暇生活,深受廣大運動愛好者的歡迎。然而要想提升在這類運動中的運動表現,除了需要運動者強化力量、提高耐力以外,對其營養攝入也有特殊的要求。  為了優化三磷酸腺苷產量,下文將對如何攝入宏量營養素(碳水化合物、蛋白質和脂肪)提供一些建議。  碳水化合物  對一般成人來說,碳水化合物的參考攝入量為總能量攝入量的45%~65%。而運動者的要求則不太一樣,最好是以絕對數量(如克或克/千克體重)來表示碳水化合物攝入量的參考值。
  • 每天應該吃多少克的碳水化合物來幫助減脂?
    你要先了解碳水化合物每日要攝取多少g才對。少吃碳水化合物《美國人飲食指南》建議,碳水化合物可為所有年齡和性別的人,提供每日卡路裡攝入量的45-65%,依據美國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FDA)的數據表示,當吃我們吃進2000卡路裡飲食時,碳水化合物的每日價值(DV)為300克,但有些人為了減脂與減重就會將碳水化合物攝取量,每日降低到50-150克左右。
  • 1公斤脂肪需要多少時間能減掉?
    如果你從今天開始少吃一碗米飯,需要35天才能減少7700大卡的熱量攝入,那麼35天你才能減掉1kg的純脂肪。 如果你每天堅持跑步1小時,至少需要13天才能消耗掉7700大卡的熱量攝入,那麼13天才能減掉1kg的純脂肪。
  • 減肥更要注重蛋白質的攝入,自然食材和蛋白粉都能獲取足夠蛋白質
    今天后臺有朋友問我減肥減脂期間能不能喝蛋白粉?有什麼需要注意的地方。減肥、減脂期間是可以喝蛋白粉的。蛋白粉的本質就是蛋白質蛋白質是我們身體重要的營養來源之一,也是肌肉的重要組成物質。蛋白粉的本質就是蛋白質我們經常在增肌期強調要補充蛋白質在增肌期足夠的蛋白質攝入可以讓肌肉獲得更好的合成效果,提升我們增肌的效果。一般在增肌期,我們每天每公斤體重需要2G以上的蛋白質攝入量。
  • 高脂肪和高碳水化合物攝入增加心血管疾病和死亡的風險
    高脂肪和高碳水化合物攝入增加心血管疾病和死亡的風險 作者:小柯機器人 發布時間:2020/3/29 22:58:51 脂肪和碳水化合物攝入量與心血管疾病和死亡率的相關性,這一成果由英國格拉斯哥大學Carlos Celis-Morales
  • 飲食須知:「碳水化合物」的基本常識
    對於有一定形體目標的健身小夥伴來說,平常蛋白質和碳水化合物的攝入量,是尤為關鍵的。 當然還有其它營養元素,這裡就不多說了,具體關於蛋白質之前也有過分享(我會在文章底部放入連結)。
  • 減肥期間就該這麼吃「糖」(碳水化合物),你吃對了嗎?
    雖然說身體活動的能量來源不僅僅限於肝糖原和血糖,但是強度比較高的鍛鍊會使血糖和肝糖原的消耗速率加快,僅僅這個事實就足以說明,「糖」對我們的日常生活和減肥鍛鍊有著決定性作用。特別是在進行較高運動強度的訓練時,保持足夠的糖類攝入尤為重要,因為在這種情況下,身體對作為肌肉主要能量來源的碳水化合物的依賴性更高。
  • 健身後,增加了蛋白質的攝入量,總放臭屁怎麼回事?
    很多小夥伴在健身的過程中都會考慮增加蛋白質的攝入量,通常大家大多都會選擇蛋白粉,因為無論是從性價比,還是方便程度上來講,它都是十分可行的一種方案。當然,如果你的胃口很好,每天有足夠的肉食或者豆製品等蛋白質形式的食物攝入,那麼蛋白粉當然不是必須的。無論是選擇什麼種類的蛋白質形式,只要能夠保證身體攝入充足的量都是可以的。
  • 減肥能不能吃「碳水」?關於「碳水化合物」的5大流言
    流言1 不減少「碳水」攝入就不能減重流言2 所有的碳水化合物都一樣,都需要控制流言3 碳水化合物沒有飽腹感會讓你吃更多流言4 減少碳水化合物會讓人消耗更多的脂肪流言5 健身前後只需要補充蛋白質 不需要「碳水」流言1、不減少碳水化合物攝入就不能減重
  • 闢謠:貓咪易肥胖,但不表示貓咪不需要脂肪,需要按需攝入
    通過飲食脂肪水平可以調整,以幫助管理疾病。調整飲食中脂肪和特定脂肪酸的含量也會影響寵物食品的能量密度。高脂肪飲食(在耐受的情況下)可以增加飲食的能量密度,有助於體重增加,而不會顯著增加改善身體狀況所需的食物量。低脂肪飲食,即能量密度較低的飲食,有助於減肥,同時提供所需的必需脂肪酸,並允許患者在不顯著增加熱量攝入的情況下攝入更多的食物。
  • 你到底需要吃多少蛋白質?一頓只能吸收20-30g?答案都在這裡了!
    還有剩下的9種不能由人體自己產生,需要從食物中獲取,因此稱為必需胺基酸。我們吃蛋白質的主要原因就是給身體提供必需胺基酸來持續構建和修復體內的各種組織和激素等。大家也許已經知道了,規律性的運動會提高人體對蛋白質的需求。但實際上,久坐人群同樣需要攝入足夠的蛋白質。因此,無論你是否運動,你都需要確保攝入足夠的蛋白質。當然,不同人群需要的量不同,下面會提到。
  • 低碳水化合物還是高碳水化合物?一切適度
    導讀:目前關於碳水化合物的研究很豐富,但關於吃碳水化合物的最佳方法,以及每天需要多少,低,高,或適中?仍然使我們感到很困惑。什麼是碳水化合物?有些碳水化合物是天然存在的,例如水果,蔬菜,牛奶,堅果,穀物,種子和豆類中的碳水化合物。其他碳水化合物以澱粉或糖類的形式添加到加工食品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