屬於閻錫山的奇蹟:在亂世民國,讓山西容下了幾十萬張課桌

2021-01-09 騰訊網

凡是山西百姓,不論貧富貴賤的小孩子,七歲到十三歲,這七年內須要有四年上學,這就名叫國民教育;凡上過學的人,知識就高了,身體也壯了,為父母的無論如何貧窮,總要使子女上學,是父母對於子女的義務,又名叫義務教育;國家法律定的,人民若不上學,就要罰了還得上學,又名叫強迫教育。

這段話,是當時閻錫山在當上山西省主席後,印在《人民須知》中的一段。它不僅簡單明了的向山西老百姓講解了什麼叫作「義務教育」,而且還以行政強制力倒逼了一把民眾,讓孩子接受教育的法定義務。

但很難想像,這些話會出自大軍閥閻錫山之口。

確實,在那個「城頭變幻大王旗」的年代裡,閻錫山能將教育看得那麼重,甚至還將「教育」與「服兵役」、「繳稅金」一起並稱為「民國之三大義務」。可見,當時的閻錫山確實是一個有遠見、有智慧的地方官。

閻錫山,字百川、伯川,1883年10月8日出生於山西五臺。他是中國近現代歷史上頗為複雜且極具特色的一個人物。他因自幼受傳統教育,所以可以說儒家思想文化和程朱陸王學說對他影響很深。但他卻又曾赴日本留學,感受過民主思想的風氣,所以,他才會追隨孫中山, 參加了反對清王朝的革命運動。

在辛亥革命之後,閻錫山出任了山西督軍。但是他卻與其他愛擴充軍隊,愛搜刮民財的督軍不同,他擔心的是當時民眾的素質問題。那時的閻錫山,曾說了一句流傳至今的名言,即「今日中國四萬萬人,不及他國二千萬人者,因多數人無知識,一個人抵不住一個人之故。」

這句話,是閻錫山在闡述他要辦的義務教育與國民素質間的關係時,說給百姓聽的。當然,這句話放在現在也同樣受用。而除此之外,閻錫山還特別強調:人民如果文化程度不高,那政治必然由少數人掌控,也將為少數人牟利。

話雖然只有寥寥幾句,但卻是字字誅心。

可是,光有理論知識又有什麼用呢?最重要的還是要將義務教育實行起來。於是,閻錫山便開始推行山西省的義務教育。除了最簡單的印刷含有義務教育的《人民須知》外,閻錫山還做了以下三步:

第一步,便是從基層抓起。

1921年時,閻錫山在下基層視察後曾作了一首名為《十年春出巡對民吟》,詩中有這麼幾句:

國民教育要普及,整理村範尤要急,告爾村眾自動辦,粗治三年便可得。

其實從這幾句詩中也能看出,「整理村範」是閻錫山當時推行教育普及的重中之重。這裡所謂「整理村範」,便是指將義務教育先從最基層的農村抓起,讓大人們知道教育對孩子的重要性,並順帶解決孩子們的入學問題。

另外,閻錫山也非常了解教育學,他一度提倡教育要以人為本,要從小培養孩子的動手動腦能力,與社會實踐能力。

第二步,便是從官員抓起。

在閻錫山出任山西督軍並推行義務教育之後,他將義務教育綁定到了各級官員的政績裡,並說了「多設幾座學校,就是區長、村長的義務」、「世上萬事都可省錢,唯有出錢教子弟求學不能省」等等。另外,閻錫山為此還專門出臺了《實行義務教育程序》,將分工和責任都明確到了具體部門和官員之中。

據相關文獻記載,在當時的山西所有行政開支中,教育經費所佔的比例最大。比如在1937年時,山西就已經有了55所中學、17所師範學校和6所大學;再比如說,山西從1942年開始,入學率便達到了驚人的百分之八十。

而這些,都是閻錫山一手帶起來的。另外,閻錫山本人也參與了其中,他在自己的家鄉創辦了川至中學設附小,並規定:學校前4年不收學費,且每年給學生發一身校服,一雙鞋子。

當然了,閻錫山辦學校這些錢也是他自己自掏腰包的,並非公家的錢。

第三步,就是從問責抓起。

問責,問的是阻止孩子讀書的人的責。

當時,閻錫山「強迫教育」的力度是空前的,對那些不讓孩子上學的人的處罰是相當嚴厲,而且不僅僅是家長受罰,就連當地當地地方官員也要負連帶責任。

像閻錫山的這種「強迫教育」的做法是不是有一些軍閥的習氣?筆者認為還是有的,但卻是利大於弊。教育到底有多重要?如今社會可見一斑。可以說,沒有受過教育的人,跟這個世界是永遠存在隔閡的。

雖說閻錫山推行義務教育的做法比較強硬,但他還是非常重視學生的教育質量的。

1919年時,閻錫山在山西開辦了山西省立國民師範學校。因這所學校中貧困學生較多,閻錫山擔心那些富家子弟的惡習會帶來不良影響,所以閻錫山便規定即便是家境富裕的學生也應格外節儉,如果查到有人鋪張浪費,便勒令退學。

因為這是一所師範學校,是培養老師的學校,所以閻錫山對這些將來要為人師表的學生也就要更嚴厲一些。

也是因為這些事,胡適還專門寫文評價了閻錫山。胡適說:

閻錫山確有不可及的地方,他決心要辦普及的義務教育,4年的師範不夠養成教員,他就設立速成的國民師範;這還不夠用,他就設更速成的傳習所。義務教育在那貧陋的山西居然先做到了!

確實,像閻錫山這樣一個軍閥頭子,居然在那個內憂外患的混亂年代裡,做到了讓「山西容下了幾十萬張課桌」,這不得不說是一個奇蹟。

或許,至今還有很多人不知道,不知道閻錫山是在中國搞義務教育的第一人;不知道中國的義務教育始於民國;不知道民國的義務教育始於閻錫山治下的山西。

相關焦點

  • 被稱為山西王的閻錫山,最害怕的人就是他,見到他就像老鼠見了貓
    要說起那些軍閥,最有名氣的就要算閻錫山了。他也是在辛亥革命的時候率領手下的人起義,攻佔了山西總督衙門,成了山西的總督。此後的閻錫山變成了山西的土皇帝,一直把山西當成了他自己的獨立王國,苦心經營,他一直在山西主政長達38年。
  • 「山西王」閻錫山:文人軍閥,留下數百萬字遺著,給自己寫輓聯
    他就是歷經軍閥混戰以及各類重大事變後仍執政山西省長達三十八年的閻錫山。世人對他的風評大多在於他善於阿諛奉承以及諂媚,但他能執政幾十年長盛不衰,這其中的治軍之法值得人們深思。五臺少年閻錫山閻錫山出生於在山西省五臺縣的一個普通家庭之中,他的家庭以經商為主。由於家族甚有底蘊,使得他曾有幸入私塾啟蒙,後雖棄學從商,但對文學方面甚是遺憾。
  • 軍閥閻錫山的山西炮廠,輝煌一時為何終究衰敗?
    民國9年也就是公元1920年,山西軍閥閻錫山為了擴充軍事實力,在太原大興土木,興建了具有相當規模的山西兵工廠,內有炮廠,設山炮、野炮、 重炮 三個分廠,安裝大批德國進口火炮製造設備。該廠武器型號均以試製成功時間編號,聘有德國 克虜伯兵工廠 制炮專家杜爾華等指導火炮設計製造。
  • 抗戰後失去山西,只剩下4萬殘兵的閻錫山,是如何東山再起的?
    閻錫山的家庭後來以放貸為生,在他17歲的時候,家中生意慘敗,與父親逃往太原。 後來去日留學,回國後持續在山西做了陸軍小學教官,山西新軍第四十三協第八十六標教練官與標統等職位。 山西不僅資源豐富,物產富足,地理位置也十分優越,歷來便是兵家必爭之地。它易守難攻,在軍事上十分有利於遊擊戰,而閻錫山的軍隊也很擅長這種打法。
  • 中原大戰閻錫山下野,晉系一敗塗地,蔣介石為何卻無法收編拆解?
    1930年10月,中原大戰已經基本塵埃落定,閻錫山、馮玉祥率部撤入山西,以汪精衛為首的改組派也帶著北平民國政府的諸多官員跟隨晉軍一同撤往太原。 由於中原大戰時期,蔣介石為了拉攏張學良出兵相處,承諾將黃河以北的所有區域都交給東北軍統轄,因此蔣介石對於攻打山西的興趣並不大。
  • 閻錫山最任性兒子,娶完二嫂到美國開貨車,偷偷買票參觀中國老家
    核心提示: 眾所周知,在軍閥混戰的民國時期出了很多風雲人物,如張作霖、袁世凱、馮國璋、段祺瑞等,這些軍閥在民國時期都有顯赫的成就,他們其中有些後代同樣成就斐然,曾為國為家做出過貢獻,而有的則是在民國結束後選擇成為了普通百姓,直到今天也鮮為人知。
  • 山西神偷:賊膽孤身盜閻錫山金蟾,妓院找頭牌露馬腳後當眾被槍決
    民國二十年,在當時的山西五臺縣發生了一起震驚國內的偷盜大案,而之所以會引起這麼大的震動,是因為這個被盜賊光顧的失主可不是什麼尋常人家,他正是當時坐陣山西的土皇帝,威震一方的晉系軍閥首領閻錫山。元帥省親卻遭賊人驚擾1931年因為在中原大戰中的失敗,閻錫山為了防止自己受到迫害不得不選擇卸職回鄉,回到了自己老家山西五臺縣河邊村的閻家大院中過起了韜光養晦的生活。閻錫山本來也是貧苦出生,自從做了晉系軍閥首領之後自然也是大興土木在老家為自己置辦下了一處大宅院。
  • 閻錫山到臺灣後,給蔣介石一份秘密計劃,老蔣嗤之以鼻
    在民國時期,閻錫山絕對是一位風雲人物,執掌山西38年,針插不進,水潑不進,沒有人能動搖他在山西的地位。但是,到了1949年,閻錫山知道山西已經守不住了,就借著蔣介石和李宗仁爭鬥的機會,當上了行政院長。閻錫山為了坐穩這個位置,可是沒少費心思,行政院從廣州搬到重慶,又從重慶搬到成都,閻錫山一直都跟著,發誓效忠蔣介石。
  • 民國初期各軍閥的代表人物及控制範圍和兵力
    從清朝滅亡到新中國成立的這三十八年的時間裡,「民國政府」是名義上的中央政府形式上統治中國,實權則歸屬於控制中央政府的各軍閥。尤其在張學良將軍「東北易幟」前的十幾年時間裡(1912-1928),各大小軍閥連年混戰民不聊生,實力強勁的軍閥先後控制北京政府,成為民國政府的實際控制人。在民初的前幾年,一個官員擁兵數千都可以稱霸一方成為人們口中的軍閥,更別說擁兵幾十萬的大軍閥了。那民國時期大大小小的軍閥到底有多少個呢,他們的代表人物都是誰呢,分別控制的範圍有哪些呢?
  • 閻錫山連蔣介石都不放眼裡,為什麼看到袁世凱,就像老鼠見到貓?
    閻錫山是民國時期最成功軍閥,他曾到日本留學,但骨子裡卻非常傳統,和蔣介石比起來,他就像賣菜的農民,他在山西努力發展工業和建設,實力非常強勁,他在蔣介石和日本之間周旋,對於蔣介石閻錫山一點不放眼裡。
  • 民國十大地方軍閥哪個最強?他們各自有多少兵力?
    清末之後是民國,民國時期中華大地上出現了許多的兵災之星,他們每人擁地做王,成為了掌控一地軍政大權的軍閥,這些軍閥數不勝數、窮出不窮,兵力有強有弱、有大有小,所以我們暫且說一下其中最強大的幾位軍閥。前期的大軍閥我們暫且不說,我們就說一下民國後期的幾大軍閥吧。
  • 少年閻錫山生意失敗,他終於明白:不吃讀書苦,就要受生活的累
    而號稱民國「不倒翁」的閻錫山,他給後世留下的少年勵志《老狐狸經》這樣寫道:一日之做,成小,終身之做,成大,故人在少年時,要確定終身做事的方向。閻錫山的《老狐狸經》真經,第一不朗朗上口,第二不火氣十足,它就好像一杯幾百年前的老普洱,真的是越品越有味道。
  • 「熊孩子」在課桌上挖洞 卻把自己的手指卡進去
    11月12日,山西介休。裕華小學六年級一名學生在課桌上「鑿」出一個直徑不足一釐米的小孔。課間休息時,學生們一起玩耍,不知是誰在其背後推了一下,該學生左手食指居然被卡進了桌面上的小孔中無法動彈。介休市消防救援中隊指戰員到達現場後,用水澆在課桌上軟化鋸末材質的課桌桌面,並在手指被卡的小孔附近實施鑿洞作業。鑿出另一個小孔後,再用改錐對兩個小孔進行直線型撬解打通。
  • 大話西遊2亂世家族陷偷襲風波,對方揚言偷襲亂世蛋蛋
    小蘇之前的文章裡提到了山西新區的亂世家族以及相關的幫派,最近他們被捲入了一場偷襲風波,有點類似於之前石頭蛋蛋隊伍遇到的情況。今天亂世浩子也站出來說了實情,以及事件的來龍去脈,咱們先看看具體情況。另外亂世浩子還提供了一張對方幫派裡聊天的截圖,圖中看的很清楚,對方在計劃是否要去偷襲亂世蛋蛋的遊戲號。這樣的截圖徹底惹怒了亂世家族,才有了後面我們看到的亂世家族鈴鐺宣告要開始殺到對方解散的決定。對於這個事情的經過基本就是這樣,小蘇個人不想評論誰是誰非,因為當事人並不是我。
  • 民國軍閥唐繼堯,原本前程似錦,沒想到最後卻如此失敗
    孫中山建立民國政府,剛開始的時候,確實是太平了好一段時間,但是沒過多久,袁世凱上臺,這個時候社會就已經有混亂的趨勢了。當他徹底倒臺,軍閥混戰就真正開始了。雖然當時有大大小小無數個小軍閥,但是真正將自己的隊伍做大做強的,還是只有那幾個人,例如閻錫山和李宗仁。
  • 上將閻錫山軼事:從來不騎戰馬,喜歡騎毛驢
    這一天,閻錫山早早起床,吩咐手下布置人馬,警戒道路,好一陣的忙碌。他要陪同馮玉祥遊逛五臺山,趁機會籠絡馮玉祥。 閻錫山同馮玉祥一同,乘汽車從建安出發,走到高洪口,再無汽車能走的路了,只好改乘坐騎。 閻錫山讓馮玉祥騎上高頭大馬,自己卻騎了一隻灰脊背、黑嘴頭的老毛驢。 馮玉祥不解其中的緣由,問道:「百川弟,你這是咋回事兒?兵營裡有的是好馬,幹嘛騎了個毛驢?」
  • 八個孩子共用一張課桌-(圖)
    潼南縣塘壩鎮藍天希望小學幼兒園人滿為患  潼南縣塘壩鎮居民昨日向本報投訴:該鎮的藍天希望小學幼兒園,因為上學孩子太多,導致課桌等設備嚴重不夠,不少的班出現8個孩子共用一張課桌的擁擠情況,許多孩子不得不背對黑板上課……  記者昨日下午來到塘壩鎮藍天希望小學幼兒園中二班,見一名女老師正在給孩子們上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