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古以來手無縛雞之力的文人雅士都喜歡吟詩作對,借著歌酒訴說往事。大部分的詩人都醉心於風花雪月,雖然對於文雅之事頗有心得,但對於領兵作戰一事少了些魄力。
在我國古代歷史上,兼具武力與文採的人確實存在,但為數不多,有例如樓船夜雪瓜洲渡,鐵馬秋風大散關的陸遊,有醉裡挑燈看劍,夢回吹角連營的辛棄疾。但這樣的人畢竟還是少數。
近代史上最值得被人們熟記的文人將領非偉人莫屬了,有在橘子洲頭憶往昔歲月的感傷,也有百萬雄師過大江的豪氣,更是有天若有情天亦老的感性。
與偉人的豪邁詞風相比,另一位大人物對文學的擺弄又是另外一種境界。他就是歷經軍閥混戰以及各類重大事變後仍執政山西省長達三十八年的閻錫山
。世人對他的風評大多在於他善於阿諛奉承以及諂媚,但他能執政幾十年長盛不衰,這其中的治軍之法值得人們深思。
五臺少年閻錫山
閻錫山出生於在山西省五臺縣的一個普通家庭之中,他的家庭以經商為主。由於家族甚有底蘊,使得他曾有幸入私塾啟蒙,後雖棄學從商,但對文學方面甚是遺憾。
從商賈之家轉投於政治之內的轉折在閻錫山十七歲時的一次投機慘敗,金融投機的不斷嘗試為閻錫山的政治理念打下了基礎。閻錫山登上政治舞臺的初場面是在加入同盟會後,他有幸參與了孫中山領導的南響北應戰略,就此登上政治舞臺。
閻錫山是幸運的,從普通的行商之人一步步走上政治之中,並成為執掌一方的領軍人物,這與他的頭腦和為人處事的方式脫不了干係。或許是有些諂媚,但這也是一種交際的手段,在當時的環境下,處事圓滑的人更為吃香。
有歷史資料顯示,閻錫山一生中最光彩的一段經歷就是參與了辛亥革命。或許閻錫山對於戰事上能幫上忙的情況不多,但是他的交際能力卻十分圓滑,他一邊請求孫中山給予支持,一邊又向袁世凱示好,兩邊討好。
閻錫山從小的生活環境雖說不是特別的富貴,但是畢竟也是經商的,小康家庭總是有的,並且從小的家庭環境對閻錫山影響也很深刻。張學良曾笑稱蔣介石一看就是領袖派頭,閻老西不行,穿個大褂看著就是個買賣人。即便從小的生活環境算得上優渥,閻錫山在生活上仍舊是個節儉之人。
有流傳下來的歷史資料顯示,閻錫山回鄉時輕車簡從,穿的是祖母給做的衣裳,一路上靠雙腳一步步走回家中並且一路上與村民們攀談的景象一派和平。抗戰八年始終是灰布軍衣,在陽明山山居生活也是長袍馬褂一襲,十年不曾更易過。
錫山一生酷愛咬文嚼字,尤其是愛寫自傳,口述每日親歷之事,讓僕役登記在案,到他去世之前,他的個人雜事記錄已有幾百萬字。閻錫山不僅酷愛寫文章,對於對聯一事也是喜愛得熱火朝天,就連自己的靈堂之上,也懸掛了四副意味不明的對聯。
生時用計謀讓人捉摸不透,死後還留下點懸疑供後人猜測,可惜的是閻錫山已故,他留下的對聯究竟是何含義已無人能解惑了,留給世人的只剩下無端揣測。
閻錫山是民國舊軍閥中最成功的一個,也曾留學日本,但骨子裡仍是傳統的中國政客,雖說他作為國民黨的領軍人物之一,不得人心,但是他對於自己山西故土的保護也算得上盡心盡力,即便是在軍閥混戰時期也保得山西天下太平,經濟也持續發展。
儘管最後百姓們對他積怨已深,但不可否認的是他執政山西的那段時間,確實為山西避免了不少禍亂。雖然他最後棄山西而遁走,去往臺灣繼續他的大業,但至少在當時那個軍閥混戰的時代,山西所受到的傷害遠不如其他地域的大。
彰顯威嚴的閻司令
閻錫山喜愛派頭,有時只是一些雞毛蒜皮的小事他也要擺出生死攸關一般的大事派頭。他每日六點到七點半開朝會,就像古時候皇帝上朝一般。或許是因為年少時候從學堂輟學,讓他對文學一事心有芥蒂,後半生過分執著於文學和藝派。
並且他的文學造詣屬於玄學,能理解他意思的人少之又少,經常給下屬們留下點看似重要其實無聊的指示供揣摩。
出行一趟身邊的隊伍亦是派頭十足,端茶送水的小廝,護他周全的兵隊。頗有古時候出門上街的土皇帝一樣,儀態做足。
閻錫山此人對於有些事情執著得很,尤其是在文學的派頭上,即便自己的很多著作均由自己口述,他人落筆,但是這個落筆之人也很考究。
他有自己專門欣賞的人,除卻那些人,其他的人他一概不用。聚集在曾有一次閻錫山需要落筆記載之人記錄,但恰好這批人都不在身邊,即便是如此窘況之時他仍舊不用他人,選擇電報聯繫常為他記載的賈景德。
閻錫山此人對於行為派頭一事積極注重,或許做大事的人總有些與旁人不同的習慣吧。正如閻錫山,對自己的後事都早已安排妥當,那四副對聯至今還困擾著學者們。畢竟閻錫山已逝,再無人能懂他內心真正的意思。
自備葬禮對聯的閻錫山
閻錫山對於自己的文學素養有著極高的自信,生平寫下無數文字,咬文嚼字的時候甚至還帶著點自己的家鄉口音。這樣一個略微有些自負的人,就連自己去世後靈堂之上該貼著的對聯都提早一步想好了。
活著的時候用自己獨特的玄學理解弄得下屬部下一臉懵懂,仙逝之後依舊留下了幾幅對聯讓後世子孫不得其解。閻錫山留下的佳作不如偉人這樣膾炙人口,或許很多人都未曾聽說過,但是不可否認,閻錫山作為軍閥之一,如此熱愛文學實在少見。
下文是閻錫山弔唁時候貼錄在自己靈堂之上的四副對聯,供各位讀者欣賞一番。俗話說得好,一千個人會有一千個哈姆雷特,畢竟千人千面,感想各有不同。
避避避,斷斷斷,化化化,是為三步功夫。勉勉勉,續續續,通通通,是為一等事功。橫批:朽嗔化欲擺脫開,擺脫開,沾染上洗乾淨不容易。持得住。持得住,掉下去爬上來甚為難。橫批:努力擺持有大需要時來,始能成大事業無大把握而去,終難得大機緣橫批:公道愛人對在兩間,才稱善中到無處,始叫佳橫批:循中蹈對——閻錫山於自己的葬禮
小結
閻錫山是附庸風雅還是把玩文字這隻有他自己知道,但不可否認的是他對於文學的熱愛,沒有熱愛是不會事事登記在冊,寫成幾百萬字的著作;
沒有熱愛是不會在自己的靈堂之上就提前備好對聯。葬禮都是肅穆的,若是不夠熱愛,怎麼敢在自己最後的體面之上如此妄為。讓自己的生活更好的發展,最終的事情就是熱愛。
或許有很多事情會倍感疲憊,但是一想到自己熱愛的事情,疲憊就會一掃而光。生活或許不盡如意,但是畢竟是自己的,要熱愛他才能過得更好一些,享受生活享受世界的美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