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縫種菜 地上養魚——聚焦"魚菜共生"現代農業

2020-11-22 新華網客戶端

石縫種菜 地上養魚——聚焦"魚菜共生"現代農業

2020年06月04日 09:47:48

     在天津市北辰區雙口鎮的一畝漁菜(天津)農業科技有限公司的基地內,8個不同於傳統蔬菜大棚的溫室大棚,格外引人注目。進入棚室內,石頭縫裡長出了蔬菜,地面上支起了魚池來養魚,魚池的出水口和進水口一直有水在循環。這種名為「魚菜共生」的現代化種養技術模式,正在成為我國農業科技進步的一道新風景。

  「魚菜共生」即在一座大棚內既養魚又種菜,分為養殖、種植、生物消化三部分。首先通過投入飼料養魚,再利用水循環系統把魚池裡的糞便、水帶到種植蔬菜瓜果的鵝卵石種植床裡去,然後經過鵝卵石種植床裡的微生物分解變為植物吸收的營養物質,最後淨化了的水再循環進入魚池。這樣可以形成「魚肥水-水澆菜-菜淨水-水養魚」的生態循環系統,可以全年不停歇生產。

  一畝漁菜(天津)農業科技有限公司負責人 高上

  這個系統叫「魚菜共生」系統,它主要分為三大部分。第一部分是養殖部分,第二部分是種植部分,第三部分是生物消化部分。在養魚的系統當中,我們投入魚的飼料,然後魚吃掉飼料之後排洩的糞便,通過水循環進入到鵝卵石的種植床。鵝卵石的種植床裡面有微生物進行分解,分解完之後被植物吸收,然後淨化水質。到最終的時候,我們再把水抽到魚池當中去,然後這樣形成一個封閉的循環。

  此外,物聯網技術也已經應用在大棚裡,用手機即可控制大棚的保溫層、通風扇、水循環等設施。據了解,該基地已經實現了訂單化生產,8座「魚菜共生」大棚,年產魚60多萬斤、菜20多萬斤,年產值700多萬元,並帶動周邊村民就業。

  新華社記者鄧浩然天津報導。

 

相關焦點

  • 種菜不施肥,養魚不換水——魚菜共生的農村新風景
    新華社南昌1月23日電題:種菜不施肥,養魚不換水——魚菜共生的農村新風景新華社記者袁慧晶種菜不施肥,養魚不換水,此前常被國外用於人工造景的魚菜共生技術,如今正成為我國農村規模種養的一道新風景。華業農業有限公司是江西鷹潭市(貴溪)白鶴湖現代農業示範區雷溪核心區的一家現代農業企業。記者在企業的魚菜共生大棚中看到,一排排生長在菜槽中的花菜、生菜長勢喜人。與傳統農業不一樣的是,這裡採用的是無土水培的種植方式。
  • 魚菜共生、植物工廠……這個地方現代農業很酷炫!
    魚菜共生、植物工廠……這個地方現代農業很酷炫!現代農業裡有無人駕駛超炫酷的智能農機有可持續與循環的魚菜共生有肆意瘋長的西紅柿樹還有不用土壤的植物工廠......
  • 魚菜共生、植物工廠……山西這個地方現代農業很酷炫!
    現代農業裡有無人駕駛超炫酷的智能農機有可持續與循環的魚菜共生有肆意瘋長的西紅柿樹還有不用土壤的植物工廠......▲魚菜共生種菜不需施肥、養魚不用換水,魚排洩的廢水及飼料殘渣成為蔬菜生長的養料,蔬菜的根系與微生物群落將水質處理淨化
  • 左邊養魚右邊種菜,「農政齊民」用「魚菜共生」探索新農業
    原標題:左邊養魚右邊種菜,「農政齊民」用「魚菜共生」探索新農業 早在1500年前,中國人就開始使用在原標題:左邊養魚右邊種菜,「農政齊民」用「魚菜共生」探索新農業早在1500年前,中國人就開始使用在稻田中養魚的方法來祛除病害
  • 魚菜共生!超簡單養魚種菜一次搞定!
    水耕法+水產養殖,簡單又環保魚菜共生農法屬於水耕農法的一種,但是水耕農法不一定是魚菜共生農法,水產養殖加上水耕法是「魚菜共生」最重要的核心技術,取「水產養殖Aquaculture」加上「水耕法Hydroponics」而成的新詞彙。
  • 魚菜共生智能溫室大棚項目
    魚菜共生,就是在溫室大棚裡,循環種菜養魚,魚排出的糞便在異養菌的作用下轉化成氨氮,這些混合著糞便的水被水泵抽到蔬菜種植槽中,產生了植物可吸收的營養。來自魚池的廢水經過種植槽過濾後,變成清水又返回到魚池中,如此循環往復。
  • 西秀區羅仙村:「魚菜共生」打造農業新風景
    西秀區羅仙村:「魚菜共生」打造農業新風景 2020-11-16 15:51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魚菜共生 打造生態循環農業
    在大棚裡養魚種菜,這樣的養殖模式你聽說過麼?日前,記者來到呼和浩特市賽罕區金河鎮舍必崖村大棚種植區,走進其中一處大棚,看見的卻是另外一番景象,大棚裡不是平常所見的一壟一壟瓜果蔬菜,而是有序地放著一個個大皮桶和長勢繁茂種植在水上的蔬菜。
  • 「魚菜共生」 生態循環農業玩出「科技混搭風」
    10月24日,北方新報融媒體記者走進舍必崖大棚種植區,一片鬱鬱蔥蔥,種植槽裡的西紅柿、豆角、空心菜、油麥菜等長勢十分喜人,再仔細看,原來,蔬菜是長在水上的,水裡還養著羅非、黑魚、鯽魚、泥鰍等各類魚。魚在菜中長,菜在水中生,伴著潺潺流水和諧共處……這樣的模式真的可以既養活得了魚又長得了菜嗎?23歲的小夥子姜慶給出了答案:「這裡是魚菜共生的大棚。
  • 「魚菜共生」打造農業新風景
    科海漁業魚花共生系統。 今年9月底,銀川科海技術有限生物公司承擔的「光伏溫室立體高效生產關鍵技術研究與模式開發」科技項目進行了現場驗收,這種「水下養魚,水面種菜養花」的複合耕作模式吸引了專家們的目光。 有效降低生產成本多倍提升單位產量 在賀蘭縣科海漁業實驗基地,企業負責人石偉時常向前來參觀學習的來訪者介紹項目實施情況。
  • 大棚種菜新思路,魚菜共生,這場面多壯觀
    有些菜農把日光溫室折騰成魚菜共生,看了他們的照片我第一反應這麼大個工程得花多少錢呀。 還得再建,希望不會半途而廢 魚菜共生系統最大的特點是「養魚不換水
  • 魚菜共生 生態種養
    魚菜共生 生態種養新華社  作者:  2020-05-27 該基地目前共有8座「魚菜共生」大棚,2019年產魚60多萬斤、菜20多萬斤
  • 人民日報關注山東煙臺生態農業:魚菜共生 氣霧栽培
    魚菜共生的農場內景。徐靖 攝  《人民日報》2017年02月13日10版刊發文章《零農藥零化肥、好景觀高附加,廢棄大棚玩出生態農業新花樣——養魚不換水 種菜不施肥(探路供給側·回鄉看「三農」)》,關注山東煙臺艾維農園生態農業新模式,魚菜共生、氣霧栽培、無土栽培、種養結合,成功實踐高效生態循環的種養模式。
  • 小投入、大產出,魚菜共生模式好
    魚菜共生系統可輕鬆實現城市養殖、旱區節水養殖及蔬菜的栽培,還可完全實現可循環節能型的有機耕作,是農業現代化發展的一大趨勢,更是生態農業、觀光旅遊的主體,小投入、大產出的「魚菜共生」模式,具有廣闊的前景與意義。
  • 河北廣平:魚菜共生 生態種養助農增收
    中原新聞網邯鄲訊(記者史習武 通訊員魏業佳 李豔梅)「我在這兒喂喂魚,種種菜,一天50塊錢,不耽誤幹家裡活兒。」日前,記者採訪時,廣平縣十里舖鎮金安村謝懷印高興的說到。據了解,河北廣平縣「魚菜共生」生態特色種養,採用「合作社+企業+農戶」三方共建的合作模式,定單式生產,拓寬村民增收渠道。在溫棚中,水面上是翠綠的空心菜、青菜等各類蔬菜,水下養殖各類魚兒。
  • 水裡養魚 浮床種菜!德清探索「魚菜共生」新模式
    2020-08-24 14:43 |德清農業農村
  • 王海與他的「魚菜共生」產業
    「在這個問題上,我就和村支兩委開會,我們就把羅仙村所有的優勢全部分析,就在網際網路上去查,有什麼特色的產業適合我們羅仙的發展,然後我就帶著我們羅仙村的村幹部在辦事處的安排下出去學習,考察,回來以後我們決定選擇『魚菜共生』這個項目。」王海希望選擇的是最適合羅仙村的產業。
  • 河北邯鄲:「魚菜共生」生態特色種養助農增收
    瀏覽器版本過低,暫不支持視頻播放近年來,河北省邯鄲市廣平縣發展「魚菜共生在廣平縣金安村現代農業園「魚菜共生生態種養」基地,成片的養殖池中漂浮著首尾連接的浮板,翠綠的青菜茁壯成長,水面下是歡快遊動的魚兒,另一側溫棚裡是石斑魚、黃顙魚、鱸魚等高經濟價值魚苗。目前,「養魚不換水,種菜不施肥」的生態種養新型複合耕作體系新模式已日漸成為廣平現代農業的新風景。
  • 直播|「魚菜共生」綠色養殖模式
    直播|「魚菜共生」綠色養殖模式 水下養魚水上種菜,綠色環保效益高!9月1日下午3:30,湖北省漁業科技超市特邀華中農業大學教授、博士生導師李大鵬坐客「專家答疑」直播間,和大家分享《「魚菜共生」綠色養殖模式》。
  • 研究陽臺景觀魚菜共生系統
    魚菜共生 魚菜共生(Aquaponics)是一種新型的複合耕作體系,它把水產養殖(Aquaculture)與水耕栽培(Hydroponics)這兩種原本完全不同的農耕技術,通過巧妙的生態設計,達到科學的協同共生,從而實現養魚不換水而無水質憂患,種菜不施肥而正常成長的生態共生效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