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4月份,海關總署積極回應綠會穿山甲工作組的問詢並且給予詳細解答,海關是執法單位,查扣打私是其職能,後端處理還是有關主管部門。比如查處的瀕危動植物處理權是交給查獲屬地省級林業部門,如果有關主管部門同意焚燒,當然很支持這種做法。建議直接跟有關部門溝通,問詢查獲處理情況。
近日,穿山甲升為國家一級保護動物,並從2020版《中國藥典》(一部)中除名,這標誌著當前在我國自然分布的穿山甲將受到更嚴格的保護。
綠會穿山甲工作組認為儘快焚燒穿山甲鱗片很重要。
早在2016年,綠會穿山甲工作組就提出焚燒所查獲的穿山甲鱗片,包括近年來的兩會提議案。自2016年9月全世界8種穿山甲升為CITES附錄一等級後,2017年3月上海海關查獲3.1噸穿山甲鱗片、7月1日深圳海關查出重達11.9噸穿山甲鱗片。
2018年,綠會穿山甲工作組通過向深圳、南寧、上海、江門、廣東、香港6個海關發出信息公開申請信函,盤點穿山甲鱗片38.14噸,凍體40噸。
再到2019年綠會穿山甲工作組不完全統計,多個國家海關罰沒鱗片有123噸。但卻沒有看到過國內有關焚燒穿山甲鱗片的事件,綠會穿山甲工作組認為應當邀請社會公益組織參與公布數量,並公開銷毀,做到無害化處理,防止二次貿易或再次流入市場。
而在國際上,以焚燒罰沒穿山甲凍體及其製品的案例也多不勝數。比如在2017年2月,非洲國家喀麥隆曾毅然將繳獲的3噸穿山甲鱗片當眾燒毀。
2018年12月6日法新社報導,馬來西亞周四放火焚燒了近三噸查獲的價值900萬美元的瀕危穿山甲鱗片,以阻止從非洲非法走私野生動物。
最近,據網易新聞轉載,印尼工廠有怪味,穿山甲的屍體和鱗片滿地都是,當地政府當眾焚毀這一批穿山甲的屍體展示打擊非法動物交易,加強對野生動物保護的決心。
整理/sophia 審/綠宣 編/Ange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