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完《狗十三》,淚流滿面。
但是朋友只是輕笑一聲,未置可否。
但是他的故事大概會比狗十三還精彩吧,因為每個人的遭遇不同,內心柔軟的底線也不一樣。
《狗十三》裡面,李玩的爸爸為了安慰因遭遇家庭離異而孤單內向的女兒,還會專門買一條狗去陪伴。
很多離異家庭的關係就是靜悄悄的,就像什麼都沒有發生過。
用一層死寂的沉默來掩蓋撕裂的傷口,小孩子就會自動升級,像是一個沒心沒肺的人,沒有一點異常。
當李玩的狗不小心被爺爺走丟了之後,他們一家小心翼翼想盡一切辦法去挽救。
可是真正可怕的是很多家庭中,他們並不關心孩子的心境。
一者是因為生活中不接受這樣所謂矯情的人,二者是因為你怎知這個世界就你一人悲傷灌滿心臟了,他們也可能自顧不暇,就像李玩的爸爸也頂著生活的壓力,上有老下有小。
李玩不開心了,細心的爺爺奶奶發現了還會打電話叫同齡的表姐來陪伴,不知道這羨慕了多少人。
印象最深刻的是在飯桌上,李玩的爸爸讓李玩喝酒那一段,李玩想著爸爸居然讓她這麼小的年紀就喝酒,但是爸爸也有他的無奈,當生活不僅要生而且要活的時候,有些事情就必須睜一隻眼閉一隻眼。
生活怎麼可能事事順心,《阿甘正傳》裡面說,「生活就像是一盒巧克力,你永遠都不知道下一顆是什麼味道」,可是更多的生活是即使知道下一顆很苦也要不在意的吃下去。
最後李玩選擇慢慢地接受,慢慢地長成大人。之後她遇到了心心念念的那條走失的狗,她沒有在狂奔了。而是很輕巧地說,這條狗好像是愛因斯坦。
因為不重要了,真的不重要了。
當年的李玩長大了,而狗也有了新的主人,這一切的更迭是時間,也是成長。
當她在無人的角落裡面低聲大哭的時候,不是為了狗,而是她自己。
我們在還不了解外界事物的時候,總認為自己是最悲傷的那個,想要讓所有人都知道。
在我們漸漸的接觸外面的世界的時候,發現這個世界悲傷的人真的好多,有些人悲傷的時間久一點,有些人開心的快一些。
但是他們都在想盡辦法讓自己更快樂,為此每個人都學會了自我療傷。
李玩沒有輸,她的青春也很珍貴,她始終知道為自己爭取快樂。
無論生活那麼苦澀,請記住一定要往前看,希望下一個快樂的是你,在這一點上,一定不要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