狗十三:這世界很殘酷,但我希望你永遠不要認輸

2021-01-16 明月先生情感故事

看完《狗十三》,淚流滿面。

但是朋友只是輕笑一聲,未置可否。

但是他的故事大概會比狗十三還精彩吧,因為每個人的遭遇不同,內心柔軟的底線也不一樣。

《狗十三》裡面,李玩的爸爸為了安慰因遭遇家庭離異而孤單內向的女兒,還會專門買一條狗去陪伴。

很多離異家庭的關係就是靜悄悄的,就像什麼都沒有發生過。

用一層死寂的沉默來掩蓋撕裂的傷口,小孩子就會自動升級,像是一個沒心沒肺的人,沒有一點異常。

當李玩的狗不小心被爺爺走丟了之後,他們一家小心翼翼想盡一切辦法去挽救。

可是真正可怕的是很多家庭中,他們並不關心孩子的心境。

一者是因為生活中不接受這樣所謂矯情的人,二者是因為你怎知這個世界就你一人悲傷灌滿心臟了,他們也可能自顧不暇,就像李玩的爸爸也頂著生活的壓力,上有老下有小。

李玩不開心了,細心的爺爺奶奶發現了還會打電話叫同齡的表姐來陪伴,不知道這羨慕了多少人。

印象最深刻的是在飯桌上,李玩的爸爸讓李玩喝酒那一段,李玩想著爸爸居然讓她這麼小的年紀就喝酒,但是爸爸也有他的無奈,當生活不僅要生而且要活的時候,有些事情就必須睜一隻眼閉一隻眼。

生活怎麼可能事事順心,《阿甘正傳》裡面說,「生活就像是一盒巧克力,你永遠都不知道下一顆是什麼味道」,可是更多的生活是即使知道下一顆很苦也要不在意的吃下去。

最後李玩選擇慢慢地接受,慢慢地長成大人。之後她遇到了心心念念的那條走失的狗,她沒有在狂奔了。而是很輕巧地說,這條狗好像是愛因斯坦。

因為不重要了,真的不重要了。

當年的李玩長大了,而狗也有了新的主人,這一切的更迭是時間,也是成長。

當她在無人的角落裡面低聲大哭的時候,不是為了狗,而是她自己。

我們在還不了解外界事物的時候,總認為自己是最悲傷的那個,想要讓所有人都知道。

在我們漸漸的接觸外面的世界的時候,發現這個世界悲傷的人真的好多,有些人悲傷的時間久一點,有些人開心的快一些。

但是他們都在想盡辦法讓自己更快樂,為此每個人都學會了自我療傷。

李玩沒有輸,她的青春也很珍貴,她始終知道為自己爭取快樂。

無論生活那麼苦澀,請記住一定要往前看,希望下一個快樂的是你,在這一點上,一定不要輸。

相關焦點

  • 人生的舞臺,不到謝幕,永遠不要認輸
    人生的舞臺,不到謝幕,永遠不要認輸一首《你的答案》在這個沒有硝煙的戰役中,為多少孤單、落寞、喪失信心的人重燃希望,正如歌詞所唱的,黎明的那道光,會越過黑暗,打破一切恐懼我能,找到答案,哪怕要逆著光,就驅散黑暗,有一萬種的力量,淹沒孤單,不再孤單。
  • 《狗十三》最好的國產青春片 狗永遠是狗,人有的時候卻不是人
    讓我們來回顧一下,那些曾經觸動心靈的電影,那些曾經讓人回味悠長的電影,那些曾經得到世界影壇讚譽的電影。(排名不分先後)電影收割者奉行:電影是場人生的旅行,願你的人生,一路風景。豆瓣評分:8.6經典指數:我之所以堅決認為不該要孩子,沒有別的原因,僅僅是因為我實在沒有把握讓一個充滿靈氣的生命不被「成長」為一個認為《時間簡史》只是給孩子看的、用一個謊言去圓另一個謊言的大人。PS:這應該就是今年你能看到的最好的華語電影《狗13(2016)》狗永遠是狗,人有的時候卻不是人。
  • 希望你永遠都看不懂的一部電影,有一種青春,叫做狗十三
    希望你永遠都看不懂的一部電影,有一種青春,叫做狗十三不管你是十三歲,二十三歲,還是三十三歲,如果你看過這部《狗十三》,那麼都能從李玩的身上看到自己年少時期的影子。如果沒有,那麼小編真的很羨慕你,你擁有著一個大多數孩子都沒有過的幸福的童年。
  • 《狗十三》——成長的殘酷
    今天看了曹保平導演的電影《狗十三》,看之前留意了下簡介,得到的刻板印象是「大概講的中國家庭下的青春成長疼痛篇」。看完後找了些觀感影評,也是側重描繪「偽善」、成長的殘酷,基本從13歲的李玩視角來感官。說實話,我個人看完後有比較多的疑問,這些疑問是關於成年人的,比如李玩爸爸、李玩的爺爺奶奶。
  • 人生感悟,勵志,句子,人生就像舞臺,不到謝幕,永遠不要認輸
    有了第 一次放棄,你的人生就會習慣於知難而退,可是如果你克服過去,你的人生則會習慣於迎風破浪地前進,看著只是一個簡單的選擇,其實影響非常大,是截然不同的人生。二 * 人生就要活得漂亮,走得鏗鏘。自己不奮鬥,終歸是擺設。無論你是誰,寧可做拼搏的失敗者,也不要做安於現狀的平凡人。不談以前的艱難,只論現在的堅持。人生就像舞臺,不到謝幕,永遠不要認輸!
  • 聲優平野綾發文追憶:希望「京阿尼」不要認輸
    她也回憶拜訪京阿尼留下的溫暖回憶,希望京阿尼「不要認輸」。平野綾首先對遇難者家屬表示慰問,也為遇難者祈禱。她表示最近幾天沒有更新SNS,一方面是因為不想輕率發言,另外也是因為自己還處在震驚和喪失感的狀態中,感到無能為力。平野綾稱有媒體和粉絲希望自己可以發表點看法,但對已經發生的慘劇,她仍然感到無法接受。
  • 正能量【人生就像舞臺,不到謝幕,永遠不要認輸!】
    無論你是誰,寧可做拼搏的失敗者,也不要做安於現狀的平凡人!不談以前的艱難,只論現在的堅持,人生就像舞臺,不到謝幕,永遠不要認輸!忙的時候雖然累,但是忙完了會特別暢快舒服;閒的時候雖然爽,但是閒的時間長了心就慌了。你迷茫的原因往往只有一個,那就是在本該拼命去努力的年紀,想得太多,做得太少。
  • 《狗十三》影評:不要忘記被粗暴對待的青春
    看完《狗十三》,我突然想起賈樟柯點評《風櫃來的人》的一句話:「電影拍的是一群臺灣青年,但總覺得是在講我山西老家的那群朋友。」他談的是個體生命經驗的共通性,一部遠方的電影竟能召喚起記憶中的生活細節。我想每代人都有他專屬的青春片,《牯嶺街少年殺人事件》和《陽光燦爛的日子》不可不謂耀眼,但《狗十三》才是我的《風櫃來的人》。《狗十三》從第一個鏡頭起就擊中了我,素顏的張雪迎頂著滿額頭的粉刺注視著攝影機。這是青春的證明,也預告生活中的許多事情就像粉刺一樣要浮出水面了。這扎眼的粉刺提醒觀眾這部電影的立場:不迴避、不矯飾。《狗十三》首先讓我熟悉的是片中的成長環境。
  • 《狗十三》公映 曹保平:我的片子,燦爛埋在下面
    今天,導演曹保平塵封五年的作品《狗十三》正式登陸全國院線。  劇情 讓觀眾回首長大那一天《狗十三》拍攝完成於2013年。當初劇本完成時,編劇焦華靜還是一名北京電影學院的學生,《狗十三》是她的畢業答辯作品,曹保平則是答辯老師之一。當他第一次讀到劇本時,就認為它是那一屆最好的畢業作品。
  • 家養教育,狗的反映,《狗十三》就是「妥協」
    隨著社會的發展,我們看到的電影越來越多,形式也越來越多樣化,與之前相同的東西不同,主題變得新了,並且深刻地暴露了社會上的「另一面」,以便我們能夠理解世界。我給你們介紹的電影是《狗十三》,這是一部由「耽誤」發行了五年的電影,他的深層含義讓我害怕,因為青春期的孩子太值得保護了,也許一個不小心就毀了他們的生命。
  • 早上好:人生就像舞臺,不到謝幕,永遠不要認輸!句句勵志
    九 * 沒有人會為了你的未來買單,你要麼努力向上爬,要麼爛在社會最底層的泥淖裡,這就是生活。早安!十 * 夢想的堅持註定有孤獨彷徨,因為少不了他人的質疑和嘲笑,但那又怎樣,哪怕遍體鱗傷。想要生活的漂亮,需要付出極大忍耐,一不抱怨,二不解釋。忘掉所有那些「不可能」的藉口,去堅持那一個「可能」的理由。人生,就是一場自己與自己的較量:讓快樂打敗憂鬱,讓勤奮打敗懶惰。
  • 永遠不要認輸!不死總會出頭!
  • 影評|《狗十三》
    在曹保平的一堆犯罪,黑色的電影中,《狗十三》或稍顯清純,但在曹導的錘鍊下,卻在深層也不失世間百態,滄桑正道的韻味。二、你看到的是第一層,你以為我在第二層,其實我在第五層。隨著劇情發展,我們的主人翁也不得不去妥協、接受,更是映射出青少年在社會中慢慢磨平了尖牙,看到左右逢源、虛偽假意的社會事實而逐漸去接受的現象,這本就是活生生的現實,可被搬上熒幕時卻又顯得格外殘酷,讓我們唏噓不已,喋喋不休。三、《狗十三》,直擊人心的靈魂相信大部分人看到「狗十三」這個名字時,都會心生疑惑,何為「狗十三」?
  • 《狗十三》我丟的不是狗,而是我的青春!
    《狗十三》是一部被打入冷宮五年的青春片。五年間,它的名字從《狗13》變成了《狗十三》。除了主角李玩13歲的意思,13像英文字母B,罵人諷刺深藏不漏,電影從片名就透出一股狠勁!《狗十三》,「狗13」,「gou B」。
  • 《狗十三》:誰殺死了青春?
    《狗十三》劇照「他們真覺得我傻嗎?直到現在我也沒得到一個答案,特別希望有當事者能跟我分享一下。」《狗十三》的編劇焦華靜憤憤不平的是電影裡那場集體性指鹿為馬,來自她的親身經歷。初中生李玩的狗愛因斯坦走失了,她情緒激動,把一家人折騰得不輕,大人們為平息這件事,找了只和愛因斯坦很像的狗,騙李玩說,狗找回來了。「一開始我姐還站在我這邊,但她是個沒主意的人,很快就叛變了。那種勢單力薄啊,那一瞬間你就覺得,所有人都是殭屍,太恐怖了。」電影裡,李玩重新經歷了焦華靜少女時期所經歷的這一幕。
  • 《狗十三》影評,希望這種教育方式能在我們這一代有所緩和
    先來談談電影的名字,有人說叫「狗十三」,也有人說叫「狗B」。我覺得,叫狗十三,可能是因為十三歲的主人公在從一個青春期的叛逆女孩變成了溫順懂事的乖乖女,正如她自己養的狗一樣,學會了迎合大人。至於為什麼叫「狗B」,大概是要吐槽影片中表現出來的重男輕女以及父母在教育中存在的一些問題吧。
  • 《狗十三》,青春的傷痛終於被理解的價值遠遠超過50塊錢
    全家人為你找狗這事幾天睡不了安穩覺,大人們不明白,不就是一條狗嗎?於是,他們給了你一個沒有選擇的選擇——要狗還是要爸爸媽媽?《狗十三》就是講了這樣一個故事,一條叫愛因斯坦的狗,和一個對天空嚮往的13歲女孩,在家庭中不斷愛和憎恨。
  • 16句愛你的話 你說:可以哭,不認輸;我說:我認輸,你別哭
    1.你的笑,溫暖我的每一秒2.我是很慢熱的人,但是我保溫性能很好,一旦熱起來的話3.我只喜歡你,所以你身上的不了,在我眼裡都是多餘4.親愛的,原諒我,我要講粗話了,老子快想死你了5.快去睡覺吧,不然你的夢中情人就要和別人跑了
  • 被馴服的狐狸,是沒辦法哭出聲音來的——狗十三影評
    狗十三這部電影,不是一部像可樂那樣刺激你的感官,讓你激動,讓你很嗨。他更像是一口烈酒,看似如白水一般清澈,實則讓你感動與難受。初聞片名,有一些無釐頭,但是當你看完影片之後,你就會覺得這個片名貼切的很。可他們從來不問問我們想要什麼,只是一味的把我們推向他們希望我們走的路,這是大多數中國家庭教育的病,而這部電影真真實實拍了出來。成長的過程中總有很多是我們不明白但又必須學會的事情,這種被迫懂事和妥協讓人心疼。
  • 不要跟我說對不起,好像我不原諒你一樣
    一、成年人的交際禮儀裡,沒有爽快的答應就是拒絕的意思,我能給你留面子,但也希望你有腦子。二、每個人都一樣,都有一段獨行的日子,或長或短,這都是無可迴避的。不必總覺得生命空空蕩蕩,放心吧,一時的孤獨只是意味著你值得擁有更好的。三、絕不要去猜測別人的心裡在想什麼,琢磨別人的心思的人從來都不是幸福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