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 言
湖南米粉大擂臺,婁底雙「驕」齊亮劍。新化向東街,雙峰青樹坪,婁底早餐界兩「驕子」,皆是「紅油重辣」,又各有千秋:向東街米粉蓋牛肉碼,青樹坪米粉加豬肉碼;雙峰講究「乾粉下鍋」,新化人饞那一口「山胡椒油」。
米粉詮釋「鄉愁」,無論哪一碗,總能撫胃、撫慰。湘中遊子歸家,嗦一碗婁底的粉,記憶的味道便能驅散遠遊的疲累,米粉在唇齒間跳躍,「鄉愁」在舌尖上釋懷。
新化向東街牛肉粉
湖南喜辣,新化嗜辣,那碗熱騰騰辣呼呼的向東街牛肉粉開啟了當地人活力滿滿的一天。向東街紅油牛肉粉,選用本地黃牛肉做碼,配以十幾種中草藥進行熬煮,再加上新化特有的山胡椒油、特製紅油等材料進行炒煮,湯紅而不辣,味道鮮美。
米粉的綿軟,木耳的爽脆與牛肉的嚼勁拼出的美妙口感,能讓你在被辣得涕泗橫流找水喝的時候,還忍不住再喝口湯。
美食是能吃的鄉愁。新化遊子回家,總要約上三五好友,吃上一碗向東街牛肉粉。向東街臨河,從南正街往東,踏過青石板的路,斜坡下去便可看到狹長古樸的老街。這條始建於宋代的街道,青磚黑瓦石板路,深巷粉店門前,隨時有客。大鍋裡升騰的白氣在流動,木方桌、木長凳隨性擺放,灶臺、炊具、案板都靠著門檻敞開……在老街行走,嗦上一碗爽滑Q彈的牛肉粉,味道充盈舌尖,填滿心頭。
雙峰青樹坪米粉
湖南人愛米粉,有的喜圓粉,有的喜扁粉,有的偏愛軟糯,有的偏愛彈牙……米粉「味覺」博物館,有雙峰青樹坪一席之地。一般米粉用溼粉,青樹坪米粉是乾粉下鍋,在嚼勁與彈牙間兼具一味「韌性」。
青樹坪米粉與其他米粉比較,入眼時皆是紅油,入口卻各有乾坤。青樹坪米粉裡,「豬」才是妥妥的主角:豬筒骨熬湯,豬肉炒碼,講究的是「原湯化原食」,回味悠長辣香四溢,算得上湖南「獨家」。
雙峰的遊子,如果僥倖在外地的街頭巷尾看到「青樹坪米粉」,總要進店品嘗一番。只是這般興致勃勃的「品嘗」,總以「失望」告終:「這不是小時候的味道!」轉而問粉店老闆:你是雙峰人?老闆多給予肯定回答,但會補一句:在外開店得迎合地方口味,因此也有「牛肉碼子」。雙峰人有話講:那可不行,「乾粉下鍋、豬肉炒碼」,這是「青樹坪米粉」特色……同樣一碗米粉,離開發源地,便是另一番滋味,也是「一方水土養育一方人」。正因如此,「青樹坪米粉」成了雙峰遊子舌尖上的「鄉愁」。
婁底「粉絲團」
爐觀紅薯粉,出產自新化縣爐觀鎮而得名,始於明朝萬曆年間,以成分純、韌性強、久煮不糊、嚼勁好、貨真價實聞名湘中。2019年,爐觀鎮將紅薯粉產業作為全鎮的主導產業,成立湖南爐觀食品有限公司,年產紅薯粉300萬斤,產值超4000萬元。
其他「粉絲」:
向東街老玖麵館
蠻味青樹坪米粉
雙峰縣海能食品有限公司
湖南豐穀食品有限公司
(本文圖片均由婁底市委宣傳部提供)
湖南日報·新湖南客戶端記者 熊小平 鄒娜妮 曾玉璽
[責編:龔雅麗]
[來源:湖南日報·新湖南客戶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