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古代習俗中的兔文化!「冤」字與「兔」有何關係?

2020-12-05 百家號

傳統文化中的肖兔

兔走烏飛,時光飛逝。在中國傳統文化當中,生肖之兔始終佔有著重要的位置,其強大的生命力也始終影響著人們的意識與觀念,從而形成了許多源遠流長的文化現象。

在中國傳統文化中到處留有生肖之兔的影子。早在中國封建社會之初的商代,人們就通過對兔的觀察了解,創造了兔的象形字,後來逐漸發展演變成了今天的「兔」字。漢字中有不少都與兔有關,如免、娩、冤、逸等。

免的原義是「兔逃逸」,《說文解字兔部》註:「兔不獲於人,則謂之免。」後來經過引申,凡躲過、避開了災難等不利的事都可以稱為「免」。

「娩」字原初是指兔的生育,《爾雅釋獸》上說「兔子曰娩」,後來經過發展才用「分娩」來專指人的生育。可見,在人出生之初,就遇到了一種與兔相關的文化現象,而且每過十二年都要遇到一個兔年,屬兔的人更是終身與兔生肖相伴了。

人們有時會對自己遇到的某些事情感到冤屈,「冤」字以「兔」為主要部分,說到「冤」,就需要談談「冤」與「兔」的關係。東漢許慎的《說文解字》將「冤」解釋為:「冤,屈也,從兔從冖,兔在冖下不得走,益屈折也。」「冖」是「覆蓋」

的意思,如此看來,「冤」的本意是指被罩住的兔子,不能自由奔走、自由行動,又由被覆蓋住的兔聯繫到人,於是就有了某人某事「冤枉」的說法。

「逸」字「從,從兔」。原意是「兔謾訑善逃失也」,有放縱、快速等意思,由放縱又產生了安樂、閒而不勞等含義,今天我們常用的「安逸」一詞,就有這層意思。

中國與兔有關的成語典故也很多:守株待兔、兔死狗烹、狡兔三窟、兔死狐悲、動如脫兔、龜毛兔角、兔起鶻落,等等。成語「狡兔三窟」用狡猾的兔子有多處洞穴來比喻人要多些掩蔽措施和應變辦法,用以保護自己。它來自《戰國策》的名篇《馮諼客孟嘗君》。齊國國相孟嘗君門下有個食客名叫馮諼,被孟嘗君派往薛地收債。馮諼問孟嘗君,收債之後買些什麼東西回來?主人答道:「你看我缺少什麼就買什麼好了。」馮諼到了薛地,看到欠債者都是貧苦莊戶,立即以孟嘗君名義宣布債款一筆勾銷,將各戶的債務契約燒掉了。孟嘗君見到馮諼後,問他給自己買了什麼,馮諼說:「你財寶馬匹美女應有盡有,我只替你買了『仁義』回來。」當孟嘗君知道事情原委後,又氣又怒,但是已無法挽回,十分無奈。後來,齊國國君廢除了孟嘗君相位,他只好退居薛地生活。薛地百姓聽說孟嘗君來此的消息,扶老攜幼走出數十裡路去夾道歡迎孟嘗君。此時他才恍然大悟,馮諼為他買的仁義價值所在,連連感謝馮諼。馮諼說:「狡兔三窟,僅得免其死耳。今有一窟,未得高枕而臥也。」意思是狡兔三窟才免去死亡危險,你只有一處安身之所,不能高枕無憂啊!

除了成語典故之外,兔居月宮、玉兔搗藥等與兔有關的神話傳說也都一代代流傳下來。在中國古典戲劇中,也有兔的角色。12世紀的江南流行四大南戲,其中與月亮和兔子有關的就有兩齣:《拜月亭》、《白兔記》。《拜月亭》正是拜月習俗為戲線的愛情故事;《白兔記》則是由一隻白兔引出了一個家庭大團圓。《白兔記》劇取材於民間傳說:劉知遠家貧,外出投軍,妻李三娘在嫌貧愛富的娘家受盡歧視和折磨,生下一子託人送往劉知遠處撫養。十餘年後,劉已顯貴,其子射獵,追蹤一白兔而得見李三娘,於是苦盡甘來,一家團圓。

中國長時期以來都是一個以農業為主的國家,所以先人們對於兔的感情態度很少有經濟方面的因素在裡面。生活中人們對於兔活潑、可愛的形象的喜歡,以及對於兔的膽小、豁嘴等的討厭,只是出於兔的外表與習性的考慮,還有與人們內心已有觀念的符合度。所以,在中國傳統文化當中,人們對於生肖之兔的好惡主要是由兔所代表的象徵意義來決定的。

相關焦點

  • 古人對「兔」字,竟然有這麼多稀奇古怪的腦洞!
    在中國古代,排名十二生肖第四位的兔子是一種很神奇的動物,傳說月亮中有白兔搗藥,因此月亮別稱"兔魄"。許慎的意思是說"兔"的字形就像一隻蹲著的兔子,後面露出了尾巴的形狀。 ◆ 古人關於兔子有許許多多稀奇古怪的傳說,比如說兔子沒有雄性,望著月中的玉兔感而受孕,比如說兔有雌雄,但不需交配,母兔舔了公兔的毫毛就能受孕,從口中吐出小兔……諸如此類,都是文人的臆想,當不得真的。
  • 兔年說「兔」:免和兔的簡體字毫無關係
    說「兔」   流沙河  兔與鼠皆屬嚙齒類。兔字象形。長耳大眼,肥軀跳行,甲骨文畫形態抓住特徵。篆文亦側視,兩足一前一後,有短尾,長耳訛作人字。兔是野兔,卜辭有 「翌辛丑王逐兔」的記載。野兔逃跑,若不用犬而用人的腳步去追,那是追不上的,必逸無疑。逸訓逃,又訓失。對兔而言,是逃脫了。對人而言,是失掉了。
  • 「兔」字賞析:為什麼兔子只能拎耳朵,不能提後腿?
    兔子是人類最早養殖的動物之一,在三千多年前商代墓葬中,就出土了「玉兔」符號。《說文解字》:「兔,獸名,像距後其尾形。」甲骨文、篆文所看到的正是長耳短尾的兔子形象。「兔」與十二地支中的「卯」對應,漢代王充《論衡》:「卯,兔也。」二者組成了「卯兔」。
  • 重慶璧山人愛吃兔,有著無兔不成席的習俗
    重慶璧山人愛吃兔,有著無兔不成席的習俗。在璧山人的宴席上,「紅燒兔」「白砍兔」「兔絲」「兔丁」「兔腦」等一道道美食會讓食客口舌生香,垂涎三尺。璧山兔璧山兔的種類主要有丁家兔、財兔、家福玉兔,璧山兔最具代表性的白砍兔(丁家兔)。據傳,「璧山白砍兔」的製作歷史悠久,早在明清時期,人們就創製了用白水煮兔、然後加入佐料涼拌的白砍做法。
  • 《比得兔》中的英美文化差異
    好萊塢善於從不同文化中萃取素材,精煉成好萊塢主流價值觀的故事,比如中國文化背景的《功夫熊貓》、墨西哥文化背景的《尋夢環遊記》,這次,好萊塢又把英國老牌動畫故事比得兔改編成了3D動畫喜劇電影《於是美式電影的經典元素,如冒險、反叛、愛情等等都有了載體。所以,這是一隻美國化了的「英國比得兔」,旨在設計給全世界觀眾。它不單調皮,甚至有些反叛,有些壞。縱使英國比得兔形象名滿天下,可除了英國人,有誰真正懂它?於是美國和英國兩地推出的電影海報調子截然不同。美國主打彼得兔、紅蘿蔔以及「反叛」;而英國海報仍然刻意保持傳統,整體色調都是綠色鄉野。兩者唯一的共同點,只有電影名和比得兔形象。
  • 中越文化交融趣談:中國屬相中的兔在越南是"貓"
    不僅如此在越南還能感受到兩國文化的交融。越南有農曆24節氣,也有12生肖,唯一不同又有趣的是,中國屬相中的「兔」在越南是「貓」。     新華網北京8月23日電 中越兩國是一衣帶水的友好鄰邦,雙方高層互訪頻繁,經貿合作成績喜人。越共中央總書記農德孟正在對中國進行友好訪問,將把中越睦鄰友好與全面合作關係提升到更高的水平。
  • 中國古代有哪些有趣的文化習俗?原來染指甲在唐宋兩代就十分流行
    原來唐宋兩代就已經十分流行「習俗」簡言之就是古代先民在生活中,逐漸形成的一種約定俗成的生活習慣。司馬遷在《史記》中曾言:「百裡不同風,千裡不同俗」,由於居住地域、飲食習慣、文化形式等多種因素影響,所以「習俗」在形成過程中也會有很大差異。如果用現代觀點去看待古代風俗習慣,其實就是今人所說的地域文化差異性。
  • 中國傳統節日春節有哪些習俗和文化?
    中國傳統節日春節有哪些習俗和文化?「爆竹聲中一歲除,春風送暖入屠蘇。千門萬戶曈曈日,總把新桃換舊符。」這是北宋大詩人王安石,最膾炙人口的一首詩。這首詩所描繪的景象,就是古人過春節時的熱鬧景象。每年過春節的時候,很多地區都會有不同的風俗和習慣,正是這些風格迥異的風俗,才讓春節更加有年味兒。過新年的習俗從上古時代流傳至今,經過不斷演變逐漸形成了一種「年」文化。中國傳統節日春節的習俗春節又被稱為新年,它是由上古「歲首祈年祭祀」,演變而來的一種風俗節日。
  • 十二生肖之「兔」,為什麼說屬兔是最好的性格?大多都是先苦後甜
    兔年是根據中國傳統曆法來確定的,生肖中的「兔」對應著十二地支中的卯,兔年即卯年,每十二年作為一個輪迴。比如公曆2011年基本對應的是兔年,即辛卯年。今天,我們一起看一下第二個生肖卯兔的性格,有一句俗語說:「狡兔三窟」,這句話的意思是說兔子為了禦敵,天生就有這種鑿洞躲避的技能。
  • 今日秘記三則:「兔亦有雄」! 古人以為兔子都是母的?
    其一在古代,古人們對於是否有雄兔、兔子如何孕產等問題,似乎頗拿不定主意。東漢王充《論衡》中,有「兔舐雄毫(雄性動物的毛)而孕,及其生子,從口中出」的話。明李詡《戒庵老人漫筆》中,專門有一條題為「兔亦有雄」,並引「雄兔腳撲朔,雌兔眼迷離」的詩句作為證據。又傳說月中玉兔為雄性,天下的雌兔不用交配,只需在月圓之夜仰頭望月便可受孕,「其精自口而入,故兔吐而生子」。神秘君很佩服古人的想像力。不過也很納悶,難道古人都沒有見過兔子交配和生產嗎?
  • 老一輩說孩子的名字不能隨便亂取,要和生肖相匹配是何說法?
    古代大多數人在取名中第一個想到的便是五行八字有關的,又或者是一些寓意極好的名字,而且認為姓名與生肖之間的應用忌諱同樣也是需要關注的。所謂「良名為成功之本」「男不帶天,女不帶仙」這些老人家們的說法有何講究呢?
  • 「寺廟」二字從何而來?「寺」與「廟」又有什麼分別?切莫將二字
    「寺廟」二字從何而來?「寺」與「廟」又有什麼分別?切莫將二字混為一談。從古至今佛教文化都令人矚目,隨著兩漢時期佛教在我國的傳入與發展,信徒人數呈直線升漲的趨勢。在我國,從前歷朝歷代的重大節日與都燒香拜佛緊緊相連,因此形成了一種特有的習俗。當然,寺廟也可謂是處處可見,這完全可以顯示出佛教文化在人們心中的位置之高。可你真的了解佛教嗎?為何我們從古至今把燒香拜佛的場所稱為「寺廟」?何為「寺」?何為「廟」?二字常常被人們連起來表達,這二字真的是同一個意思嗎?
  • 生肖兔名字中帶這些字更有福氣,一生福澤深厚,衣食無憂
    2020-11-20 12:26:39 來源: 孫慧娛樂廳 舉報   生肖兔名字中帶這些字更有福氣
  • 草根的智者:「兔」字與點卯的由來
    談到兔總讓人想到善良、溫純的形象。「兔」字最早出現在甲骨文中,字形像蹲著的兔子,頭朝上,有些字形凸顯割裂的兔唇,長長的耳朵下垂,有前後腿,還有一條彎曲的小短尾巴,基本上把兔子的外形特徵如豁唇、短尾、長耳、跳躍等表現出來了。
  • 生肖兔,你名字中若帶有這些「字」,一生菩薩保佑,衣食無憂!
    人們常說,屬兔的人心地善良、感情細膩,能為別人著想,很有人緣。兔子的形象代表著溫柔、博愛、纖弱、仁慈,傳統中認為屬兔的人在文靜的外表下,有一顆堅定不移的自信心。小兔子是住在洞穴裡的,所以屬兔的寶寶名字中適合帶有大「口」或小「口」的字,表示兔子在洞穴裡適得其所。起名宜用有「草」字頭的字。兔子喜歡吃素食,名字裡加入「草」字頭的字,寓意著「有吃有喝,福祿雙收。」
  • 璧山的美食——璧山兔
    璧山人愛吃兔,有無兔不成席的習俗。璧山兔最具代表性的是丁家兔,丁家兔有著280多年的歷史。丁家是抗戰時期璧南的重鎮,周恩來、馮玉祥等在丁家品嘗了當地傳統名小吃「白砍兔」後讚不絕口。此後丁家兔在重慶、南京、上海、蘇州、無錫等地都頗有名氣。現在,璧山兔已延伸出丁家兔、香草兔、唐兔、財兔、家福玉兔、板兔等多種吃法。其中香草兔被評為「中國名菜」。
  • 蟾蜍在古代有何文化意蘊
    從大量出土的帶有蟾蜍或蛙紋的陶器來看,我國先民從遠古時期就有了蟾蜍和蛙崇拜習俗。從遼寧省的阜新、河南省的仰韶,陝西省的姜寨,甘肅省的馬家窯到青海省的柳灣,蛙紋彩陶在各地都有發現,我們祖先對這種動物的膜拜熱情可見一斑。關於馬家窯文化彩陶還有其他原始文化期的各種器物上為何會出現大量寫實的蟾蜍形象呢?筆者暫作以下推斷:
  • 古人取表字有何講究,為何現代人沒有表字了?
    古人取表字有何講究,為何現代人沒有表字了?在這篇文章,筆者就來跟大家聊聊這個話題。我國自古便是禮儀之邦,在古代,「禮儀」體現在衣食住行等方方面面,而「姓名」便是其中最為重要的一個方面。如今對於我們來講,「名字」就是一個可以表明自己身份同時也能體現出當年父母長輩對自己的美好希望的符號,但是在古代,「名字」就非常複雜了。
  • 《木蘭詩》中「雄兔腳撲朔,雌兔眼迷離」到底何意?困擾了不少人
    但詩中卻有很多細節,是至今尚有爭議的。比如「唧唧復唧唧」中的「唧唧」到底是嘆息聲,還是機杼聲,至今專家仍有爭論。而「磨刀霍霍向豬羊」中的「霍霍」,到底是磨刀的聲音,還是刀光閃動的樣子,也一直沒有定論。而對於「當窗理雲鬢,對鏡帖花黃」一句,當年很多人也沒有理解。古代女子在臉上貼花黃,就是說自己還是黃花閨女,木蘭的這一舉動,就是要告訴大家,自己在軍營裡的潔身自好。
  • 中國傳統民間習俗文化,古代婚禮迎親射箭壓床,的典故和禮俗
    中國傳統民間婚禮習俗,是中國幾千年文化的沉澱,古代社會傳統婚禮是很有講究的,富貴人家迎親,新娘坐的是八抬大花轎,嬌子前面還要有,鳴鑼的、鼓樂班還有打旗手,新娘上花轎之前,按照傳統禮俗,新娘是由自家親兄弟或堂兄背出來,送上花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