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取表字有何講究,為何現代人沒有表字了?

2021-01-08 小敏講史

古人取表字有何講究,為何現代人沒有表字了?在這篇文章,筆者就來跟大家聊聊這個話題。

我國自古便是禮儀之邦,在古代,「禮儀」體現在衣食住行等方方面面,而「姓名」便是其中最為重要的一個方面。

如今對於我們來講,「名字」就是一個可以表明自己身份同時也能體現出當年父母長輩對自己的美好希望的符號,但是在古代,「名字」就非常複雜了。

古人的名字分為「名」與「字」兩部分,「名」即本名,「字」是表字。簡單來說,「名」是一個人出生之時由長輩為其所取,而「字」則是男子二十歲行冠禮或女子十五歲行笈禮後由長輩為其所取,對此《儀禮》中便有明確記載:「冠而字之,敬其名也。」

事實上,表字可以用來表示德行,或本名之意,或家庭地位,或與本名相反之意等很多種意思。

也就是說參考了古人所取之名後再看古人所取「表字」,會發現這其中是有一定規律可循的。

比如周瑜字公瑾,瑜與瑾都有美玉之意;再比如張飛字翼德,飛與翼都有展翅翱翔鷹飛九天之意;還有曾鞏字子固,鞏與固的意思相同,這些都是以本名之意來取字的方式。

再比如孫策字伯符,孫權字仲謀,他二人分別是孫堅的長子,次子,而古代「伯」「仲」就是老大,老二的意思,這就是所取的字表示家庭地位的。還有朱熹字元晦,熹指天亮晦指天暗,熹與晦之意相反。而除此之外,古人還有很多取字的方式,雖然情況較複雜但卻不是隨意為之。

但,正如之前所說,一個人一旦擁有了「表字」便意味著這個人已經參加了冠禮或者笈禮,是成年人了,可以進行婚娶或者婚嫁。既然是成年人,便不可以像小孩子那般不顧忌諱,不懂禮數,

所以當古人有了「表字」之後,便要學會如何在日常生活中去使用它。

古代對於「名」與「字」的使用,也是有諸多考究的。比如,在日常的人際交往中,「名」通常用來表示自謙或者上級對下級,長輩對晚輩的稱呼,而「字」則通常用於關係非常親密的平輩之間,或者晚輩對長輩,下級對上級的稱呼。

如果使用不當,尤其是晚輩對長輩,或者對關係並不親密的平輩直呼其名,就是非常不禮貌的行為,是大不敬。

所以說,結合以上來看,我們不難看出,古人對於「名」與「字」的取用是非常考究甚至非常複雜的。而如今,現代人沒有了「表字」很大原因也是如此,因為複雜所以被拋棄。但除此之外,還有一個非常重要的因素,我們繼續來看。

我們國人究竟具體是從什麼時候開始就將「表字」這一傳統文化習俗給拋棄掉了,這已經無法考證了,但毫無疑問是在民國時期,請大家注意,「表字」是在民國時期被廢除的,並不意味著清末出生的人就沒有「表字」,兩者有本質的區別。

筆者之所以肯定地說「表字」是在民國時期被廢除的原因就是當時民國很多法律文件上就明確規定了,中華民國的公民若只書寫字而不寫名,是不具備法律效益的,這也算是民國政府對於「表字」的一種不認可。

那麼「表字」的文化已經延續了兩千多年,為何民國時期就逐漸被廢棄了呢,歸根結底就在於那場新文化運動,當時的那場新文化運動打出的旗號,除了反對專制,就是反對封建迷信和舊文化。而所謂的行成人禮以及古人複雜的取字方式,在當時的那群提倡新文化運動的人們看來,就是徹徹底底的「舊思想,舊封建,舊文化」,是必須摒棄的歷史文化糟粕。

因此,在新文化運動的影響之下,「表字」就被人們逐漸廢棄了。

但是到了現在,表字竟然開始在一些特定的圈子裡流行起來了,比如一些文化圈,很多德高望重的文學家,書法家,畫家紛紛給自己取一個表字,以此來彰顯個人對古文化傳承與復興的希冀。

不過由於表字的取用確實有很多局限性,而且如今這個社會也已經沒有了那種文化氛圍,所以表字很難會再像以前那樣流行開來,它註定只能存在於史書之中成為一種特定的歷史符號。

相關焦點

  • 為什麼古人在本名之外還要取「表字」,「表字」到底有什麼用?
    亦如西楚霸王項羽,他的名不是叫「羽」,而是叫「籍」,「羽」只是項籍的字,《史記》載"項籍者,下相人也,字羽"。再如著名詩人屈原, 他的名不是叫「原」,而是叫「平」,「原」只是屈平的字,史載"羋姓,屈氏,名平,字原"。那麼在這裡很多人都不明白了,古人明明都有名了,為何還要多此一舉的去取「表字」呢?
  • 曹操字孟德,表字什麼時候開始的,男女幾歲會有字,有哪些注意的
    表字是指在本名以外所起的表示德行或本名的意義的名字。古代漢族男子二十歲冠禮女子十五歲笄禮後,不便直呼其名,故另取一與本名涵義相關的別名,稱之為字,以表其德。凡人相敬而呼,必稱其表德之字。後稱字為表字。
  • 古人為何有姓名不夠還要取個表字?
    那古人為何有姓名不夠還要取個字號呢?1、不以規矩不成方圓要知道在古代封建社會,人們都是要遵循世代的規矩,不能破壞,這對古人來說,是一種規矩和信仰。根據史料文獻的記載,「字」起源於商朝。商朝的創立者商湯,名天乙,字湯。
  • 為什麼古人的名字有「字」?「字」是什麼意思呢?可別亂取哦!
    但是在正式文件中都是使用「姓名」這個詞,例如你的戶口本,因為我們今天只有「姓」和「名」,沒有「字」了。姓、氏、名、字、號都是我們中國傳統文化的一部分,它源遠流長,經過歷史的發展,又慢慢地有著變化。它是我們的民族文化特色,大的方面,承載著「禮」的思想,是禮儀之邦的一種映射,小的方面,承載著個人的願景,是歷史文化氛圍的凝結。古文言之:名以正體,字以表德。
  • 古代人一般都有自己的表字,但是我們現代人怎麼就一個姓名呢?
    哈嘍,各位朋友們大家好,很高興又和大家見面了, 這幾天小編看電視的時候,發現一般古人都有自己的表字,但是我們現代人只有姓名,一般是沒有自己的表字的,這是為什麼呢,讓我們一起來看一下。在古代,許多人都有自己的表字,當然不是所有人,一般有表字的都是讀書人,或者一些貴族,像普通的百姓和商人是沒有的。但是對於古代的一些人來說,取表字是一件非常嚴肅的事情。
  • 文史知識:從「孔子名丘字仲尼」,看古人的命名、取字與排行
    「孔子名丘字仲尼」,這大概是讀書人中盡人皆知的吧?如果提起「孔老二」,那就更是婦人小子無人不曉了。但他的「名」和「字」有什麼關係, 以及為什麼我們知道他在兄弟排行中是「老二」呢?原來,我國自古一直延續到解放前,一般有點身份地位的人或「文化人」, 多是有兩個正式的名字。
  • 我們只有姓和名,為何古人卻有姓、氏、名、字?看完你就明白了
    在這點上,古人和現代人還是保持一致的,通常情況下,一個人的姓是隨父親的,而名也是他們賦予我們的一種標籤。與現代人的姓、名不同的是,古人通常都有姓、氏、名、字。比如歷史上大名鼎鼎的秦始皇嬴政,嬴是他的姓,趙是他的氏,政才是他的名,所以秦始皇既可以叫嬴政亦可以叫趙政。
  • 古人的名與字
    古人名字(主要是字)前往往加「伯(孟)仲叔季」以表排行,如唐伯虎、曹孟德為老大,孔仲尼、孫仲謀為老二,再如司馬懿弟兄四人,老大司馬朗,字伯達,司馬懿排行老二,字仲達,司馬孚排行三,字叔達,司馬馗排行老四,字季達。「伯仲」 指兄弟間排行的次序,形容才能相當,不相上下,如「千載誰堪伯仲間」。 名,現在一般稱為小名。
  • 你有名有字嗎?當然有,其實不然,看完古人取名,你就會恍然大悟
    說起名字,很多人可能會嗤之以鼻,誰不都有個名字嗎?這有啥可說的。其實不然,如今人們的名字與古人最早定義的名字區別非常大。如今人們,大多有名而無字,而古人有名有字的大有人在。
  • 古代人為什麼名字要有字和號
    古人是不是腦子秀逗了?當然不是。這個叫做「表字」,是有來歷的。一、表字的起源 表字是指在本名以外所起的表示德行或本名的意義的名字。古代男子成人,不便直呼其名。故另取一與本名涵義相關的別名,稱之為字,以表其德。凡人相敬而呼,必稱其表德之字。後稱字為表字。
  • 書畫家的名、字、號,都有講究
    中國人起名有很多說道,並且受政治、思想文化和風俗的制約,既有時代性,又有地域性。先秦時代,給人命名有五種方式:出生時上天的授意、出生時的祥瑞之事、出生後的相貌特徵、身邊的物品之名、與父親相似的某些特點。命名有六條禁規:本國國名、本國官名、本國山川之名、疾病之名、畜牲之名、禮器之名。西漢時取二字名的較多,並受黃老之術的影響,不少人名中有祈壽的因素和企求豐收之意。
  • 古人為什麼造了「犬」字還要再造個「狗」字了?漢字故事很有意思
    今天我們來講講「犬」這個字。有句話說:「犬守夜,雞司晨」,這個「犬」說的就是狗。狗是中國人最早馴化的六畜(馬、牛、羊、豬、狗、雞)之一,但有個疑問,為什麼都已經有「狗」了,古人還要再多造出一個「犬」字來呢?我想這當中一定有些不為人所熟知的趣事!「趣」從字中來!
  • 解密通用規範漢字表:為女性預留女旁和草頭字
    醞釀多年的《通用規範漢字表》終於對外公示。為什麼要制定字表?字表中的漢字是如何篩選出來的?怎樣規範地使用漢字?圍繞這些問題,本報記者對主要設在北京師範大學的《通用規範漢字表》後期研製工作組進行了獨家專訪,揭開字表中8300個通用規範漢字背後的「秘密」。
  • 為什麼古人的名字裡都要取一個「字」呢?有什麼具體的含義嗎?
    現在的古裝劇有很多,大家都看過一些,特別是像《三國演義》這樣的影視劇大家更是耳熟能詳,不知道各位有沒有發現裡面有這麼一個點,就是不管是哪個人物出來,他的名字後面總有一個「字」,像劉備,字玄德;曹操,字孟德等等,這些名字後面的「字」都是什麼含義呢?
  • 何為形聲字?形聲字讀音是否有規律可循?
    表字義的獨立部件和表字讀音的獨立部件組合構成的漢字,即稱為形聲字。許慎說:「形聲者,以事為名,取譬相成,江河是也。」許慎所舉的江河二字,都是表自然界中自然形成的陸地排水渠道。其中水深,水面寬,可以在其水上行使大型船舶的渠道稱為江,否則稱為河、溪流等。
  • 十二生肖取名用字宜忌,不同生肖各有講究,你的名字取對了嗎
    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姓名,並且要和這個名字相伴一生。古人非常重視姓名,在孩子成年後還要再取表字,方便同輩之間稱呼。無論是姓名還是表字,都寄託著長輩或者本人的期盼與願景。從古至今,取名除了要依據八字五行,還有參考生肖宜忌,不同生肖取名的用字都各有講究,這裡將十二生肖的用字宜忌整理出來,以供各位家長參考借鑑,給孩子取個好名字。
  • 朱元璋後代按元素周期表起名,但周期表清朝時才發明,誰抄襲誰?
    不過,有細心的同學可能會發現一件很有趣的事情,那就是化學元素周期表中的許多元素名稱和明朝開國皇帝朱元璋的後代名字相同。如果說,朱元璋的後代是按元素周期表起名,但是周期表是清朝時才發明的,那麼這究竟是誰抄襲誰呢?說起來,在化學元素周期表傳入我國的過程中,確實發生過一件很有趣的事情。
  • 寶寶取名字生辰八字取名嬰兒取名按生辰八字帶三點水寓意好的字
    渝 「渝」字為二聲,讀起來溫柔寧靜,如美人溫婉賢淑、知書達理,給人以美好女子聯想,字體意境與氣質都與女孩比較搭配。其本意指的是改變,現在也是重慶的別稱,表有性情豁達、善於變通、聰穎卓越之意。
  • 古人字號有啥用? 名以正體,字以表德,號以明志
    原標題:古人字號有啥用? 名以正體,字以表德,號以明志   眾所周知,姓氏是代表人們血緣關係的符號。我們在日常使用中,常把它與名字連在一起,成為姓名。   但在中國古代,人們的名和字一直是分開使用的。《古人名字解詁》解釋:名以正體,字以表德,號以明志,齋室寄情。   那麼,它們具體都有哪些用處呢?
  • 2021年牛寶寶用「新」字起名大全:蕙質蘭心、玲瓏剔透的女孩名字
    家長給女孩取名字,懷著對女兒的珍視和喜愛,會竭盡全力的給孩子取一個好名,而如今好聽的名字比較流行,並有了愈來愈上升的趨勢,家長就可考慮給女孩取一個好聽的名字。下面卜廣鑑老師整理了一個好含義字新的好聽女孩名字內容,不如先看看這篇文章參考參考再給女孩起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