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間故事:和尚與螞蟻

2021-01-09 風雲故事薈

宋朝,富陽縣有一座寺廟,這座廟原先香火很旺盛,後來發生了一件大事,廟中的方丈被官府抓走了,一些陳年舊事被翻了出來,方丈對自己以前犯過的錯,都承認了,很快就被打入了死牢,這消息傳出來後,廟中的和尚都逃走了,只留下了一個叫慧心的小和尚。

那年正值寒冬臘月,方丈在一條小溪邊撿到了慧心,方丈初次見到慧心就喜歡上了這個孩子,把慧心帶到了廟中,收養了慧心,慧心仿佛天生慧根,任何佛法一點就透,方丈很是開心。

在方丈行刑的那一刻,只有慧心過來送行了,方丈看著慧心,摸了摸慧心的頭說道:「慧心,只有你一人前來?」慧心正要說些什麼。方丈低聲說道:「不用多說,我都知道,就隨他們去吧。你可有什麼打算?」慧心看著這個養育了自己十幾年的老和尚低聲說道:「我會留在寺廟裡,守護我們的家。」

老和尚聽著慧心的話哈哈大笑起來,兩行清淚掛在臉上:「無憾了,慧心,記住了,為師不用你守護家,你被逐出師門了,你走吧。」

慧心沒有說話退了下去,坐在地上開始念經,老和尚還是死了,街上的人都散去了,只有一個盤腿坐在地上誦經的小和尚,和一個倒地的老和尚。

天空不知什麼時候下起了雪,小和尚一動不動,在雪中繼續誦經,看到這一幕的人心中有些堵,問道:「這是第幾天了?」旁邊的人低聲說道:「不記得了,好像很多天了。那屍體也是奇怪,這麼多天竟然也不腐爛。」

大家商量了一番,湊了一些銀子,買來一幅棺材,對著小和尚說道:「大師,我們幫您把師傅的屍身放好,可好?」慧心沒有說話,繼續誦經。幾人小心翼翼地把老和尚抬進了棺材裡。

幾日後,有人說道:「快看,小和尚站起來了。」只見慧心站起來吐了一口氣,對著遠處的人施了一禮,走到棺材旁,大喝一聲,竟然獨自一人背著棺材向遠方走去,眾人在後面緊緊跟著。

走到半路,慧心突然停下腳步,彎腰在地上摸了一下,眾人好奇的看一眼,卻什麼都沒發現。眼尖的人說道:「剛才有隻螞蟻在一個小水潭裡,小師傅撿了起來。」

眾人點點頭,繼續跟著慧心來到寺廟,慧心停下腳步,說道:「諸位施主,貧僧已經到家,需要好生安葬師傅,就不安排諸位了,請見諒。」說完慧心背著棺材來到後院,一鐵鍬一鐵鍬地挖著,很快一個坑就挖好了。慧心安葬好方丈,走到屋子裡,把自己這些年攢的銀子,一一還給了眾人,低聲說道:「諸位施主,貧僧有些累了。請回吧。」

眾人看著慧心疲憊的模樣,點了點頭,一同下山了。慧心看著遠去的人影,突然躺在地上睡了過去。

睡夢中,夢見了一個黑衣青年來感謝自己,那黑衣青年說道:「我是蟻后地大兒子,謝謝你救了我,如果你以後有危難,我會告訴你的。」

幾日後的一天,慧心被官府抓了。原因是有人害怕慧心把自己等人審錯的案給抖出來,原來方丈是為了廟裡的僧人,才認下罪證,慧心想到了螞蟻前幾天說的事,暗自祈禱,果然當天晚上就夢見了螞蟻,螞蟻說道:「不必驚慌,過幾日皇帝就會出徵,然後會大赦天下,為了以防有人暗中搞鬼,明日我們就把你救出去。

次日,果然很多螞蟻過來了,咬壞了枷鎖,慧心就逃到了山裡,沒過多久,自己果然被赦免了。從此,廟中只有一個小和尚,誦經,掃地。

編者的話:一個家,很溫暖的家,只是留下了小和尚一個人,很是心酸,感慨良多。

聲明:本故事屬原創民間故事,不可與封建迷信掛鈎

相關焦點

  • 民間故事:鹿妖做和尚
    潁川有一座廟,廟裡有一個老和尚,村民只知道這老和尚法號普善,普善跟它的名字一樣,樂善好施,為人善良,村民對這個老和尚很尊敬,村民奇怪的是這普善從未降過妖除過魔。  普善每日清晨拜佛誦經,在山腳的人都能聽得到那誦經聲,在之後,普善會打掃寺廟,普善一絲不苟的掃著灰塵落葉。
  • 民間故事:為讓兒子高興!財主不停地命人燒螞蟻窩,終惹和尚上門
    一天,有個和尚前來陳家化緣,陳財主便對和尚大方地施捨。突然丫鬟跑來稟告說。五姨太太生了個大胖小子。和尚聽到丫鬟的話後,對著陳財主道喜後,便轉身離開了。  陳財主聽到丫鬟的話後也很是高興,好一會才回過神來,立馬叫丫鬟攙扶著他去看兒子,來到五姨太太的房間後,五姨太太果然給他生了個大胖娃娃。這可把陳財主給高興壞了,家裡的人也很高興。
  • 民間故事奇談:鬼吹燈之螞蟻報恩
    蘆葦上有一隻螞蟻急匆匆地爬來爬去,不住地從一頭爬到另一頭,眼看就要掉進江水裡淹死啦。董洋是個好心腸的人,他讓船駛近蘆葦,想把蘆葦連同螞蟻拾上船來,同船的人反對道:「這是蜇人的毒蟲,你敢拿上船,我們就踩死它!」董洋沒辦法,就用繩子一頭縛住蘆葦,一頭拴在船舷上,拖著螞蟻靠了岸。螞蟻死裡逃生,轉眼就不見了。就在這一天晚上,董洋做了一個夢,夢中有上百個穿著黑衣服的人來找他。
  • 螞蟻在爬牆,每個和尚的想法卻不一樣,那誰對誰錯呢?
    從前有座山,山上有座廟,廟裡有四個和尚——三個年輕的小和尚跟他們的師父。在一個春天的某一天,陽光和煦,春風送暖,四個和尚做完了一場法事後,都在院子裡休息。師父喝茶,而三個徒弟正頭挨著頭,湊在院落的一角,聚精會神地察看一隻螞蟻。
  • 民間故事:小燕報恩變媳婦
    不知從哪裡來的一個花臉和尚把鐵蛋攔在了路上。和尚說鐵蛋身上妖氣纏身,家裡一定有妖邪作祟,明天要到鐵蛋家降妖。鐵蛋半信半疑,回到家就把這件怪事告訴了妻子。妻子想了想,找了一把紅雨傘讓鐵蛋第二天出門幹活時帶走,讓和尚來捉妖。第二天,鐵蛋依妻子所言,將紅雨傘帶出去幹活。鐵蛋剛離開家門幾步,突然天昏地暗,狂風大作,暴雨傾盆。
  • 民間故事如何進行圖畫書再造?
    對民間資源的利用和轉化亦成為中國圖畫書走向自覺的可行路徑。圖畫故事在20世紀20年代就已經成為當時兒童文學探索的重要品類。中華書局、商務印書館等各大出版機構都曾出版專門的圖畫故事叢書。這些圖畫故事創作在內容上明顯倚重民間故事:「現在出版的圖畫故事取材於我國自己的民間故事似更多於外國。例如北新的《乞丐變乞丐》和商務的《兩乞丐》,便都是取材於我國民間故事的。
  • 關於「虎」的典故、諺語和民間故事
    關於「虎」的典故、諺語和民間故事 • 2010-02-10 • 來源:北京周報網  中國民間,與老虎有關的典故、諺語、民間故事是十分豐富的,從中也表現了老虎在中國民間生活中的地位。比如,「坐山觀虎鬥」的故事。
  • 傳說做成臘肉人吃了一年不餓 民間聲名顯赫的「海和尚」究竟是人是...
    海和尚是民間聲名顯赫的海怪,中國東南沿海有許多漁民聲稱見過海和尚,歷代筆記、野史中也多有海和尚的記載,對海和尚的描述也多有出入,但這並不妨礙目擊者們言之鑿鑿,當海和尚被渡海之人看到時,故事便開始了。作者:盛文強配圖與本文無關。
  • 臺灣一個關於螞蟻的民間故事:好鼻司
    關於虎鼻獅,有一段有趣的故事。很早很早以前,那時地上還沒有螞蟻。那時候,有一個嗅覺很敏銳的人,他只要鼻子一嗅,無論怎麼遠地方的食物都有辦法嗅出來。因此,人家都很器重他。這位嗅覺非常好的好鼻司,不但嗅覺好,人也很聰明,連天象的事情都能預測。譬如說,天要下雨的事,他都能測出來,告訴鄰居,鄰居們就會把曝曬的稻穀提早收起來,免得被雨打溼。
  • 民間故事:書生貪戀美食,老虎吃後,又被螞蟻挖開墳墓
    王秀被埋到後院,一大群螞蟻竟然刨開坑洞,啃吃王秀的骨頭,王秀的骨頭很快也就不見了蹤影。編者的話:萬物有靈,不可輕易殺生。聲明:本故事屬原創民間故事,不可與封建迷信掛鈎
  • 民間故事:山中妖怪
    (故事純屬虛構)奇譚故事苑/文01明郡主要去拜神,要經過一座叫做玉杭的山。明郡主坐著轎子,在女僕和護衛的簇擁下在山路緩緩前行。當時剛過正午,豔陽高照,一群人熱得冒汗。03再說這妖怪化成了一個和尚,他坐在大殿裡面左擁右抱,還吃著美食佳餚,殿下有美女彈琴演奏,還有美女翩翩起舞,好不逍遙。那三位美女就笑著對和尚說要玩一個有趣的遊戲,那就是把他綁起來,然後灌酒給他喝。和尚覺得新鮮有趣,樂不可支答應了。
  • 「和尚」的稱呼是怎麼來的?和尚為什麼自稱「老衲」?
    我們常常會把投身於佛教的信徒稱為「僧人」,更通俗的叫法則是「和尚」,那麼,人們為什麼要把僧人稱為「和尚」呢?難道是因為他們剃髮後露出的光頭嗎?其實,「和尚」一詞是是從天竺國的梵文音譯出來的,它的意思就是「師」。和尚本來是一個尊稱,要有一定資格堪為人師的人士才能夠稱「和尚」 ,不是任何人都能稱之為和尚的。
  • 一禪小和尚:師父用《盲人摸象》的故事來告誡小和尚!
    一禪小和尚:師父用《盲人摸象》的故事來告誡小和尚!在很久以前的一個國家裡,這個國家的皇帝讓侍從從城外叫來了四個雙眼看不見事物的盲人。還讓盲人們猜測等會兒摸到的東西是什麼,要是猜對了就會有獎賞。第一個盲人,摸到了一根象牙上。
  • 感恩故事《螞蟻報恩》兒童故事繪本
    書名《螞蟻報恩》1、兒童感恩故事《螞蟻報恩》兒童故事繪本簡介:這是在一個炎熱的夏季裡,有一隻螞蟻被風颳落到池塘裡,命在旦夕,樹上有隻鴿子看到這情景。「好可憐噢!去幫他吧!」鴿子趕忙將葉子丟進池塘。螞蟻爬上葉子,葉子在漂到池邊,螞蟻便得救了。「多虧鴿子的救助啊!」螞蟻始終記得鴿子的救命之恩。過了很久,有位獵人來了,用槍瞄準樹上的鴿子,但是鴿子一點兒也不知道。這時螞蟻爬上獵人的腳,狠狠咬了一口。「哎呀!好痛!啊!」獵人一痛,就把子彈打歪了。使得鴿子逃過一劫,並且螞蟻也報答了鴿子的救命之恩。
  • 民間故事:貪吃鬼
    皇帝聽到了這個傳聞之後很是生氣:這是他的祖上一刀一槍打下來的天下,會被你區區一頭惡鬼吃掉,於是他就請來了很多和尚道士辦水陸道場,但是都沒有這頭惡鬼的消息。但是皇帝哪裡想得到此時的貪吃鬼已經施展了瞞天過海的法術,欺瞞了孟婆,投胎到了京城之中一位大戶人家的家裡,成為了這位大官的小孫子。
  • 兒童劇《三個和尚》在瑞典演繹中國經典故事
    新華社斯德哥爾摩9月20日電(記者和苗)由中國兒童藝術劇院表演的兒童劇《三個和尚》20日在瑞典首都斯德哥爾摩上演,將這一中國經典故事演繹得活靈活現。《三個和尚》是由中國古老傳說改編的兒童劇,中國兒藝演職人員的出色表演生動講述了老和尚和三個徒弟住在一座山上小廟裡發生的故事。每個角色都將故事中沒水吃、寺廟失火、三個和尚齊心協力救火、三人合作吊水等經典情節演繹得栩栩如生,全劇展現了中國特色的舞臺設計和故事講述,深深感染了在場的中外觀眾。
  • 兒童故事:三個和尚
    作者:寶寶知道 CCYYRR山上有座小廟,廟裡有個小和尚。他每天挑水、念經、敲木魚,給觀音菩 薩案桌上的淨水瓶添水,夜裡不讓老鼠來偷東西,生活過得安穩自在。不久,來了個長和尚。他一到廟裡,就 把半缸水喝光了。
  • 《三個和尚》三個和尚為什麼沒水喝呢?觀音菩薩見了也歡笑了!
    今天和大家分享一部家喻戶曉的國產動漫《三個和尚》。 《三個和尚》是根據中國民間諺語改編的動畫短篇,短篇由徐景達、馬克宣擔任導演,包蕾任編劇,上海美術電影製片廠1981年製作播出的。一個和尚挑水喝,兩個和尚抬水喝,三個和尚沒水喝……相信大家都能脫口而出的一段話。沒錯,這個故事就是出自這部影片的。下面讓我們一起來回憶一下吧。
  • 民間故事:被人敗壞名聲的新娘子
    #民間故事沒想到第二天,到處都傳開了,說胡三的女兒在和尚廟裡過夜,直到第二天中午,方才雲鬢凌亂,搖搖擺擺地離去。甚至還有人編造了小曲,將其中情景說得惟妙惟肖,面紅耳赤。所謂「眾口鑠金,積毀銷骨」,曲子一唱出來,胡三的女兒不管如何解釋,都沒人相信。沒過幾天,就被夫家一紙休書拋棄了。胡三誣陷彭運的女兒,沒想到最後,自己的女兒也被人誣陷。
  • 音夢徵程李小漁全新單曲《哎呀小和尚》元氣上線
    5月10日,音夢徵程李小漁將發布自己的全新單曲《哎呀小和尚》。《哎呀小和尚》由李小漁和景堯作詞,由李小漁作詞,直接可愛的歌詞,跳躍動人的旋律,這首歌再次展現了李小漁的創作實力。《哎呀小和尚》講述了小和尚奉師之命下山送經書,傳佛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