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間故事:鹿妖做和尚

2021-01-08 網易

  潁川有一座廟,廟裡有一個老和尚,村民只知道這老和尚法號普善,普善跟它的名字一樣,樂善好施,為人善良,村民對這個老和尚很尊敬,村民奇怪的是這普善從未降過妖除過魔。

  普善每日清晨拜佛誦經,在山腳的人都能聽得到那誦經聲,在之後,普善會打掃寺廟,普善一絲不苟的掃著灰塵落葉。

  

  普善在這幾年裡,經常會有人來給普善送吃的,這年冬天,格外的冷,村民擔心住在山上的普善受涼,給普善送來厚厚的棉被。普善笑了笑,低念一聲佛號,一抹常人看不見的金光,落入山下的村子中。

  這天,普善剛起床,就聽見有人在敲門,普善打開寺廟的門,看見一個臉色凍得通紅的小童站在自己面前。

  小童見普善施了一禮說道:「懇請大師收我為徒。」普善搖了搖頭,也不管小童,慢慢的走回屋子,開始念經,小童從早求到晚。

  

  普善嘆了口氣問道:「我來這山裡已經好幾年了,山下的村民我都熟悉的很,卻從未見過你,你是哪裡人?為何要我收你為徒?」

  小童低聲抽泣道:「我不是山下的村民,我住在山的另一頭,父母沒有熬過這寒冷的冬季,只留下了我自己,求大師垂憐。」

  普善低念一聲佛號問道:「你可知做了這修行之人,就要捨棄這紅塵,每日都是枯燥乏味的修行生活?」

  「我願意舍離這塵俗,求師傅收下我。」說著便跪地請求道。

  普善摸了摸小童的腦袋說道:「也罷,你今日來想必也是緣分,我就收你為徒。」

  

  小童成了弟子之後,廟中的食物都不夠小童一人食用,普善總是把自己的那份撥給小童,在小童吃飽後,吃一些殘羹剩飯。

  日子久了,小童顯露出極好的天賦,小童每日修為精進,悟性極高,幾年就和普善不相上下了,在普善帶著小童去別的寺廟辯論時,經常大獲全勝,普善很是欣慰。

  在這之後,小童內心愈發的驕傲起來,整日外出玩耍,普善當作孩子的天性,自己當初也是和小童這般,過段時間就好了。

  可小童看普善沒有管教自己,愈發的過分心想:師傅知道自己比過我,也不好意思管我,等師傅百年之後,我就是這寺廟的主人了。

  

  普善看著在外玩耍的小童若有所思,叫住了小童:「你每日玩耍,也不做功課,早晚會退步的,明日就跟隨我誦經吧。」

  小童很不開心但還是點頭應了下來,接下來誦經,小童內心很是浮躁,根本就靜不下心來去讀那些經文。

  小童總覺得自己是沒有玩耍好,不然早就靜下心來了,對普善的所作所為開始埋怨起來。

  一日,普善需要外出尋友,囑咐小童守好家,便出門了,小童看著山川樹木道:「我本該住在這山野間,無憂無慮的生活,為什麼要做個和尚,這和尚不做也罷。」說完,小童脫掉僧衣,搖身一變,變成一隻鹿,跳躍著消失在了山中。

  

  幾日後,普善回來,看著地下的僧衣,嘆了口氣,剛要關門,就看見一隻鹿衝了進來,普善笑道:「怎麼,還知道回來?」

  可在看到小鹿身上的血跡時,笑不出來了,小鹿變成小童虛弱的躺在普善的懷裡說道:「我對不起你,我不該對你有怨恨,不該亂跑的。」

  普善笑道:「傻徒兒,睡一覺吧,等醒了一切就都過去了。」

  小童慢慢的閉上眼睛,普善看著那個貫穿心臟的傷口,咬了咬牙,一手插進自己的胸腔中,掏出一顆跳動的心臟,顫抖的放在了小童的身上,心臟消失不見了,小童開始均勻的呼吸起來,普善微微一笑,倒地便睡著了,再也醒不過來了。

  

  小童迷迷糊糊的睜開眼睛。看見旁邊死去多時的普善很是驚訝,又低頭看著自己完好如初的身體,失聲痛哭起來。

  小童把普善安葬在了後院,每日像普善那樣,念佛,誦經,小童漸漸的老了,變成了老和尚,一日,寺廟的門敲響了,老和尚打開廟門,門外站著一個小童。小童行了一禮說道:「懇請大師收我為徒。」

  編者的話:一個又一個輪迴,事情的轉機將在什麼時候出現呢?或許就是今天

  聲明:本故事屬原創民間故事,不可與封建迷信掛鈎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並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相關焦點

  • 民間故事:和尚與螞蟻
    宋朝,富陽縣有一座寺廟,這座廟原先香火很旺盛,後來發生了一件大事,廟中的方丈被官府抓走了,一些陳年舊事被翻了出來,方丈對自己以前犯過的錯,都承認了,很快就被打入了死牢,這消息傳出來後,廟中的和尚都逃走了,只留下了一個叫慧心的小和尚。
  • 民間故事如何進行圖畫書再造?
    放眼世    界圖畫書創作譜系,民間故事、童謠向來是圖畫書創作的「源頭活水」。斬獲凱迪克獎的諸多作品就來源於世界各地的民間故事。《狼婆婆》《七隻瞎老鼠》來源於中國民間故事,《世界第一傻瓜和他的飛船》來源於俄羅斯民間故事,《從前有一隻老鼠》取材自印度五卷書,《約瑟夫有件舊外套》是意第緒(猶太語的一種)民謠,《晴朗的一天》則是古老的亞美尼亞民間故事。
  • 民間故事:小燕報恩變媳婦
    不知從哪裡來的一個花臉和尚把鐵蛋攔在了路上。和尚說鐵蛋身上妖氣纏身,家裡一定有妖邪作祟,明天要到鐵蛋家降妖。鐵蛋半信半疑,回到家就把這件怪事告訴了妻子。妻子想了想,找了一把紅雨傘讓鐵蛋第二天出門幹活時帶走,讓和尚來捉妖。第二天,鐵蛋依妻子所言,將紅雨傘帶出去幹活。鐵蛋剛離開家門幾步,突然天昏地暗,狂風大作,暴雨傾盆。
  • 關於「虎」的典故、諺語和民間故事
    關於「虎」的典故、諺語和民間故事 • 2010-02-10 • 來源:北京周報網  中國民間,與老虎有關的典故、諺語、民間故事是十分豐富的,從中也表現了老虎在中國民間生活中的地位。比如,「坐山觀虎鬥」的故事。
  • 傳說做成臘肉人吃了一年不餓 民間聲名顯赫的「海和尚」究竟是人是...
    海和尚是民間聲名顯赫的海怪,中國東南沿海有許多漁民聲稱見過海和尚,歷代筆記、野史中也多有海和尚的記載,對海和尚的描述也多有出入,但這並不妨礙目擊者們言之鑿鑿,當海和尚被渡海之人看到時,故事便開始了。作者:盛文強配圖與本文無關。
  • 民間故事:為讓兒子高興!財主不停地命人燒螞蟻窩,終惹和尚上門
    做生意也很精明,家裡金銀財寶無數。且為人很是和善,所以在當地很是出名。他對自己這一生都很滿意,且家裡也很和睦。可就有一件事一直壓在他的心上,讓他心裡很不痛快,他先後娶了五個老婆。  如今他都快70歲的人了,可還沒有一個兒子,太太們生的全是女兒。一天,有個和尚前來陳家化緣,陳財主便對和尚大方地施捨。突然丫鬟跑來稟告說。五姨太太生了個大胖小子。
  • 「和尚」的稱呼是怎麼來的?和尚為什麼自稱「老衲」?
    我們常常會把投身於佛教的信徒稱為「僧人」,更通俗的叫法則是「和尚」,那麼,人們為什麼要把僧人稱為「和尚」呢?難道是因為他們剃髮後露出的光頭嗎?其實,「和尚」一詞是是從天竺國的梵文音譯出來的,它的意思就是「師」。和尚本來是一個尊稱,要有一定資格堪為人師的人士才能夠稱「和尚」 ,不是任何人都能稱之為和尚的。
  • 民間故事:被人敗壞名聲的新娘子
    #民間故事女兒名叫金蓮,今年十六歲,長得如花似玉,知書達理,早已許配給門當戶對的大戶人家做媳婦。胡三對古董之事一直耿耿於懷,假託金蓮的名義寫了不少讓人看了臉紅的褻詞瀆文,四處散播,竭盡所能敗壞金蓮的名聲。世人大多好奇且不知情,還以為金蓮在外有什麼野遇,做下了什麼醜事。將這些詩作為茶餘飯後的談資廣為流傳。一時間,這件事沸沸揚揚,連未婚夫家也受到了牽連,斯文掃地。
  • 民間故事:山中妖怪
    (故事純屬虛構)奇譚故事苑/文01明郡主要去拜神,要經過一座叫做玉杭的山。明郡主坐著轎子,在女僕和護衛的簇擁下在山路緩緩前行。當時剛過正午,豔陽高照,一群人熱得冒汗。03再說這妖怪化成了一個和尚,他坐在大殿裡面左擁右抱,還吃著美食佳餚,殿下有美女彈琴演奏,還有美女翩翩起舞,好不逍遙。那三位美女就笑著對和尚說要玩一個有趣的遊戲,那就是把他綁起來,然後灌酒給他喝。和尚覺得新鮮有趣,樂不可支答應了。
  • 聊齋故事|瘋和尚與泥金剛
    一百多年來這個寺院一直香火不斷,遠近來燒香、拜佛、還願的人絡繹不絕,寺院裡的和尚最多時達到近兩百人。這個寺院裡出了不少德高望重精通佛理的和尚,但是也出了一個瘋和尚。說起這個瘋和尚來,倒也有他的可愛之處。他每天喝酒吃肉,全不把佛門戒規放在眼裡,但是他對佛學的經典卻了如指掌,不論是香客還是寺院裡的小和尚向他請教佛學的道理,他都能講得頭頭是道。真算得上是「酒肉穿腸過,佛祖在我心」了。
  • 寺院常住居士眼中的方丈和尚——阿福與大和尚的故事
    聽阿福的奶奶講,阿福從小讀書成績不是很好,說起話來口齒不太清晰,他的父母是做米麵糧油批發的,也是非常崇信佛法,全家都吃素念佛,希望阿福來寺院領受佛法的薰陶,以感恩的心面對世間百態,長大以後做一個對社會有用的人。
  • 民間故事:做牛報恩
    民間故事:做牛報恩丹陽縣的邢老翁,家境原來富裕,只因幾十年來樂善好施,不計回報,家裡漸漸大不如前。兩個兒子對他多有抱怨,找了藉口與他分家,邢老翁也不計較,將家產一分為三,自己領了一份,獨自過活。申明:本文由靜月齋原創(作者|靈犀),民間故事屬虛構文學作品,目的是借古喻今、以故事明事理,弘揚中華傳統美德,不得與封建迷信對號入座。圖片源自網絡,喜歡請關注小編。
  • 一禪小和尚:師父用《盲人摸象》的故事來告誡小和尚!
    一禪小和尚:師父用《盲人摸象》的故事來告誡小和尚!在很久以前的一個國家裡,這個國家的皇帝讓侍從從城外叫來了四個雙眼看不見事物的盲人。還讓盲人們猜測等會兒摸到的東西是什麼,要是猜對了就會有獎賞。第一個盲人,摸到了一根象牙上。
  • 《三個和尚》不止是童年的記憶,那是中國的動畫片藝術水平的巔峰
    三個和尚沒水喝的民間故事家喻戶曉,本動畫片在故事上有一定的新編,形式也異常鮮活好玩。   紅衣小和尚不遠千裡來到一座高高聳立在山頂上的寺廟,立刻做起快樂勤勞的小主持,雖然挑水只能到山下很是辛苦,他仍做得樂此不疲。
  • 民間故事:張某夜宿古廟,結果把神仙錯當成妖怪,釀下大錯
    歡迎大家來到沐雨離音,本文為《民間故事》第329期,張某夜宿古廟,結果把神仙錯當成妖怪,釀下大錯,如果您喜歡,不妨點個關注吧!民間故事是一個有趣的領域,古人常常在閒暇之時與家人朋友聊一些身邊發生的奇聞趣事,也有人喜歡去小酒館聽說書先生講一些志怪故事,大家坐在一起聊得很開心。
  • 民間故事:貪吃鬼
    皇帝聽到了這個傳聞之後很是生氣:這是他的祖上一刀一槍打下來的天下,會被你區區一頭惡鬼吃掉,於是他就請來了很多和尚道士辦水陸道場,但是都沒有這頭惡鬼的消息。但是皇帝哪裡想得到此時的貪吃鬼已經施展了瞞天過海的法術,欺瞞了孟婆,投胎到了京城之中一位大戶人家的家裡,成為了這位大官的小孫子。
  • 兒童劇《三個和尚》在瑞典演繹中國經典故事
    新華社斯德哥爾摩9月20日電(記者和苗)由中國兒童藝術劇院表演的兒童劇《三個和尚》20日在瑞典首都斯德哥爾摩上演,將這一中國經典故事演繹得活靈活現。《三個和尚》是由中國古老傳說改編的兒童劇,中國兒藝演職人員的出色表演生動講述了老和尚和三個徒弟住在一座山上小廟裡發生的故事。每個角色都將故事中沒水吃、寺廟失火、三個和尚齊心協力救火、三人合作吊水等經典情節演繹得栩栩如生,全劇展現了中國特色的舞臺設計和故事講述,深深感染了在場的中外觀眾。
  • 兒童故事:三個和尚
    作者:寶寶知道 CCYYRR山上有座小廟,廟裡有個小和尚。他每天挑水、念經、敲木魚,給觀音菩 薩案桌上的淨水瓶添水,夜裡不讓老鼠來偷東西,生活過得安穩自在。不久,來了個長和尚。他一到廟裡,就 把半缸水喝光了。
  • 《三個和尚》三個和尚為什麼沒水喝呢?觀音菩薩見了也歡笑了!
    今天和大家分享一部家喻戶曉的國產動漫《三個和尚》。 《三個和尚》是根據中國民間諺語改編的動畫短篇,短篇由徐景達、馬克宣擔任導演,包蕾任編劇,上海美術電影製片廠1981年製作播出的。一個和尚挑水喝,兩個和尚抬水喝,三個和尚沒水喝……相信大家都能脫口而出的一段話。沒錯,這個故事就是出自這部影片的。下面讓我們一起來回憶一下吧。
  • 豆瓣8.7《三個和尚》:最深刻的哲理,往往藏在簡單有趣的故事裡
    在我很小的時候,奶奶就給我講過一個故事:一個和尚挑水吃,兩個和尚抬水吃,三個和尚沒水吃。簡簡單單的三句話就把故事情節描述的非常完整,所以對於這個故事,我至今也是記憶猶新。《三個和尚》的故事深入人心,從一個和尚自己挑水吃,兩個和尚只能一起抬水,可是到了三個和尚的時候,就沒有水吃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