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場上有人賣20元一隻的扒皮水貂。
隨著「兩節」腳步日益臨近,鞍山各大農貿市場、大集也開始熱鬧起來。昨日,記者走訪市場發現,現場宰殺的活禽受到消費者青睞,一隻活雞的售價最高賣到每市斤15元,活鵝更是按個頭大小賣到60—80元一隻。此外,就連平時很少見到的水貂肉也上市湊熱鬧,20元一隻的便宜價格令人咋舌。
市場現20元一隻扒皮水貂
「『狍子肉』!20元一隻。」昨日上午,鐵西區某農貿市場上,有商販拉了一車稀罕物當街叫賣,「一隻不到20斤,平均1斤就1塊多錢,多合適。」記者看到,車上擺著的所謂「狍子」有10多隻,都被人扒了皮,從頭部到尾尖約有半米長,頭部尖細,四肢較短,牙齒鋒利。記者進一步深問才得知,商販口中的所謂「狍子」其實指的是水貂。
「這不就是給人做貂皮那東西嘛。皮子值錢,都被人扒了,剩下肉沒人要,就都便宜賣了。」商販介紹,這些水貂肉都來自開原某養殖場,因為鞍山市場上比較少見,所以拉到這來賣,他覺得應該能賣得挺快,價格也挺便宜。
以往很少出現在市民餐桌上的水貂肉是否會以稀為貴呢?記者採訪時,的確有幾位男士購買。「估計這肉跟兔子肉差不多,反正便宜,回家燉了嘗嘗鮮。」一位男士表示。除了有意嘗鮮的,人們大都在觀望。另一位男士表示,這東西說是水貂看起來又像狐狸,再說以前又沒做過,不知道是否好吃。
記者上網查詢發現,水貂皮子雖貴,但肉有騷腺,烹製前需用水清洗浸泡,用開水焯洗2遍,再用大料、花椒、蔥段、薑片以及各種調料醃製入味,放入高壓鍋蒸煮後才可食用。據說水貂肉味道鮮美,但多食容易上火,所以難成為大眾美食,價格也比較便宜。
現殺活禽價格高得離譜
眼瞅著要過節了,在東北人的餐桌上,沒有比燉上一隻活雞、活鵝更鮮美的了。記者發現,在市場上現場宰殺的活禽雖然價格高得離譜,仍然受到不少中老年消費者的歡迎。在一處攤位,一位商販擺放了三四個鐵籠,共裝有10多隻雞鴨鵝。商販介紹,一隻活雞的售價要每斤15元,一隻活鴨的價格要60—80元,一隻活鵝的價格在80元左右。記者做了對比,在市場上銷售的熟食,一隻烤鴨的價格在15元左右,一隻燒雞的價格在25元左右,這比現場宰殺的活禽要便宜幾十元錢。然而,不少中老年消費者仍認為購買活禽吃得放心,寧肯花高價。
雖然現宰現賣的活禽生意挺火,但記者發現,在市場上現場拔毛開膛不僅看起來噁心,而且還挺埋汰。商販現場加工的東西挺簡單,用煤氣罐燒點熱水,灌到桶裡,把殺好放完血的雞鴨往水裡一燙,然後現場拔毛開膛,下水往腳下的編織袋上一倒,不僅羽毛散落一地,就連裝熱水的塑料桶也有斑斑汙漬,整個過程很難讓人同「乾淨」二字聯繫起來。不過購買活禽的消費者大都看得開,「反正回家還得再洗一遍才能下鍋。」
大米糕現炒現賣受熱捧
還記得小時候花1元錢買的方磚大小的大米糕嗎?如今,市場上開始出現現炒現賣的新鮮大米糕,而身價也隨之倍增,賣到了一斤10元錢。只見商販用煤氣罐支起了大鍋,炒制過程有些炫技的意思:先倒油,放入芝麻、花生或瓜子瓤炒熟,然後再放入事先膨化好的大米粒,再用小鏟迅速翻炒,出鍋後倒在託盤裡晾涼、碾平、切塊,最終裝袋論斤賣。
在現場,小朋友們看著炒制大米糕的過程嘖嘖稱奇,而媽媽們都紛紛掏錢購買。「這現場做的多新鮮,吃著也放心。」一位母親表示,平時看街上賣的大米糕不放心,就怕裡面摻糖精或者用陳大米作原料,現在看人家現場往鍋裡撒白糖,而且大米粒看起來也不錯,價格貴點也可以。
「玉米大棒子」有了綠豆版
通身金黃、幾毛錢一根的苞米麵「大棒子」滿載80後兒時的回憶。如今,市面上再難覓玉米面「大棒子」的身影,取而代之的是一種由機器加工綠豆製成的螺旋狀「綠豆版」大棒子。記者之所以仍然稱之為「大棒子」,因為其口感與小時候吃過的玉米面「大棒子」差不多,有些糯,有點香甜,入口即化。價格卻高了不少,6元錢一斤,購買的仍然以媽媽們為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