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鑑別對蝦、羅氏蝦、北極甜蝦……一文解決「蝦」認識

2021-01-08 博物莊不子

——你知道蝦為什麼叫蝦嗎?

長毛對蝦(俗稱紅尾蝦)

網上一搜,不少人回答:因為蝦是蟲類,又生活於水下,所以叫蝦!乍眼一看,好像挺有道理,但蝦的繁體字是「蝦」……

那又為什麼要叫蝦呢?其實很簡單,因為古代「叚」通「霞」,霞即晚霞,「入湯則紅色如霞也」(《本草綱目》),引其特徵而成字。關於蝦字的出現,《爾雅》最早是寫鰕;漢宣帝時,王褒的楚辭「九懷通路」「鯨鱏兮幽潛,從蝦兮遊陼」開始用蝦,之後兩者並用,互通有無,而字體書法雖歷經百家,但「叚」這個特徵一直伴隨左右。

蝦字演變

這樣通俗易懂,卻因為漢字簡化而令人望文生義,也是始願不及此。另外,不管是《康熙字典》還是「維基百科」,都沒有「蝦」字來源的紀錄,更別說互動、百度這些百科了——本文也許是第一篇探討蝦字淵源的文章。(現在維基有,那是我貢獻的)

當然,咬文嚼字就沒意思了,作為科普文章,最主要還是解決「蝦」認識!例如:

白對蝦、基圍蝦、羅氏蝦都有什麼不同?真蝦與螃蟹的關係,居然比對蝦還親?為什麼說波士頓龍蝦其實不是龍蝦?皮皮蝦的打擊力真有那麼厲害嗎?……接下來,我將通過研究蝦的結構、種類,一一解疑釋惑。

p.s:

關於魚蝦蟹貝,除了魚還沒寫,按照貝、蟹、蝦的順序,本文是第三篇;由於中文學名尚未全面確認,而俗稱繁雜,為求準確,本文皆附拉丁學名;本文以WoRMS最新數據為準,訂正不少維基、百度等尚未更新或者亂寫的詞目;圖片約為本人繪製、拍攝(包括GIF),引自維基共享資源以及WoRMS等世界科研網站,並重新整理、翻譯。蝦,定義上有狹廣之分,狹義是指軟甲綱十足目的真蝦下目,例如太湖白蝦、羅氏沼蝦、北極甜蝦;廣義則包括一切帶蝦字的節肢動物,例如對蝦、龍蝦、皮皮蝦、南極磷蝦等。具體怎樣區分,那就得先從結構說起。

蝦說結構

蝦的形態特徵是分類的主要依據,例如:鰓腔,口器,額角上的刺、脊、溝,第三顎足指掌長度比,第二胸足螯節差異等。

蝦的分類細節

蝦由頭胸部和腹部構成,共有附肢21節,包括:帶柄的複眼;具有觸覺、嗅覺、平衡作用的第一觸角和第二觸角;用來抱握、切斷、研磨食物的大顎、第一、第二小顎;協助攝食、呼吸的第一~第三顎足;用以爬行、捕食的第一~第五胸足;用於遊泳的第一~第五腹足;還有升降、彈跳作用的尾扇,由尾柄和尾肢組成。步足還分成指、掌、腕、長、座、基、底7節,有些種類,第一、二步足前3節,通常會特化成可動指和不可動指,即蝦鉗。

蝦結構

蝦的重要器官集中在頭胸部。剝開頭胸甲,蝦頭兩側的白色篩狀物為鰓,用來交換氣體;褐色腺體是肝胰臟,產生消化酶消化食物;胃由賁門胃和幽門胃組成,賁門胃先用角質齒磨碎食物,幽門胃則用剛毛過濾,過濾物通過第二觸角基部的排洩孔排出,剩餘的轉送至肝胰臟包裹的中腸,在這裡進行食物消化以及養分儲存,最後的廢棄物經後腸由肛門排出,後腸即蝦線。

蝦剖面

卵巢與精巢也位於頭胸甲內。和螃蟹一樣,偏淡水種類產卵比較少,例如太湖白蝦每次只有600-5000粒,而海蝦通常有10-100萬粒;不過,與螃蟹只有一種傳教士姿勢不同的是,蝦類解鎖了更多交配姿勢。

蝦的交配過程

如何分辨蝦的性別?

以對蝦為例,雄性第一腹足內肢特化成交接器,生殖孔位於第五胸足基部;雌性在第四、五胸足之間形成圓盤狀的納精囊,輸卵管即生殖孔位於第三胸足基部。

對蝦的性別分辨

至於蝦籽滿腹的,也並非就是母蝦,有些蝦類,例如北極蝦,本身便是雌雄同體。

蝦說一生

不同的蝦,有不同的生命周期,以對蝦為例,一般會經歷受精卵、無節幼體(6期)、蚤狀幼體(3期)、糠蝦幼體(3期)、仔蝦、幼蝦、成蝦等階段。其中,無節幼體沒有口器,趨光性強,不攝食,依靠自身的卵黃維持生命活動,在2天左右完成6次蛻殼變成蚤狀幼體;蚤狀幼體形成胸甲,生出7對附肢,出現完整的口器和消化器官,開始攝食,經過3期(3天)發育為糠蝦;糠蝦幼體再經過3期(3天)發育成仔蝦,終於能夠捕食小的浮遊生物。

糠蝦幼體被大量捕撈,便是青島俗稱「末貨」的海鮮。

對蝦的生命周期

說完蝦生大事,接著便是——

蝦說種類

寄居蟹雖說不是螃蟹,但好歹和螃蟹同樣是抱卵亞目,就像同一省裡的不同城市,始終還算「一家人」,而廣義的蝦就不一樣了,它們不但不同省,甚至是不同國家!

生物學家把軟甲綱分成3個亞綱,其中,葉蝦亞綱是一個原始類群,現存61種,長得有點像蝦,不過和蝦幾乎沒關係;另外一個亞綱——掠蝦亞綱,雖然只有1個口足目,僅僅484種,但很受人類待見,因為裡面有重要的海鮮成員——皮皮蝦;然而,最最重要的還是真軟甲亞綱,這一亞綱包含各種各樣的蝦類、蟹類,目前有41877種。由於種類太多,真軟甲亞綱分成3個總目,其中,原蝦總目也是一個原始類群,現存67種;囊蝦總目雖是大群,計有25135種,但體型普遍較小,貢獻不大,像海蟑螂更是令人討厭;第三個總目——真蝦總目才是人類的最愛!它又分成十足目和磷蝦目,合計16675種。當中,十足目再細分成枝鰓與抱卵2個亞目,枝鰓亞目最大特點是就擁有枝狀的鰓,同時它也不抱卵,所有對蝦便是這一亞目的成員,共有528種;抱卵亞目又叫腹胚亞目,顧名思義,這一類雌性會在腹足上孵化受精卵。抱卵亞目也是一個大群,統計有16061種,這麼多,當然更要細分了,所以有無鰲、螯蝦、短尾、真蝦、螻蛄蝦等共11個下目。到這還遠遠沒完!例如真蝦下目又繼續分成15個總科……

軟甲綱的演化樹

印象中,像草蝦、花蝦這些對蝦和真蝦並無兩樣,沒想到在分類學上竟是不同亞目;實際上,蝦的不同英文單詞早就揭示了,例如真蝦是Shrimp,對蝦叫Prawn,Lobster是無鰲的龍蝦,而包括小龍蝦在內的螯蝦叫Crayfish。那Prawn和Shrimp都有什麼區別呢?通常,對蝦會比真蝦大,但這種區分很籠統,假如遇到一隻小對蝦和一隻大真蝦,便很為難了,準確無誤的辨認還得從下面這5個特徵著手:

對蝦與真蝦的5大區別

殼:真蝦是交替疊法,而對蝦的每一片都疊在下一片之上身:真蝦帶有顯著的折彎,而對蝦是順滑的彎曲螯:真蝦只有2對,而對蝦是3對鰓:真蝦是葉狀,而對蝦是枝狀卵:真蝦用腹足抱著孵化,而對蝦直接排到水裡另外,根據生長環境的不同,一般還會把蝦分成淡水蝦和海產蝦,這種分法可以用,但並不嚴謹,例如,羅氏蝦和大閘蟹一樣,剛出生時需要半海水環境,但卻在淡水中成長,那你說它是淡水蝦還是海產蝦呢?

據WoRMS最新統計,真蝦下目有3684種,而包括皮皮蝦、南極磷蝦等所有帶蝦字的節肢動物在內,現存合計6577種,由十足目、磷蝦目、口足目三分天下。

常見的15科24屬

接下來,根據上圖列示,簡單地介紹一些常見蝦類。

一、對蝦:

對蝦這個名字,據說來源於慈谿太后的「賜名」,不過已無從證實,更可信的應該是過去北方習慣以成對出售,當時的蝦便是中國對蝦,因為蝦身幾近透明,又稱之為明蝦;明蝦很大,多隻不好算,一隻又不好看,市場便流行一對出售,久而久之,便成了對蝦。

古代北方的賣魚圖

對蝦總科下分5科,其中,對蝦科包含27屬。

赤蝦屬72種,常見有:

須赤蝦/Metapenaeopsis barbata,俗稱鐵殼蝦、厚殼蝦、火燒蝦等,主要分布於東海、南海,個體較小,7-12釐米,表面具各種不規則的紅色斑塊,煮熟後如被火燒,由於殼厚,價格較低,多以冷凍販售。

須赤蝦Metapenaeopsis barbata

戴氏赤蝦/Metapenaeopsis dalei,俗稱紅筋蝦,多見於黃海、東海,個體較小,約6釐米,體表散布深紅色條斑,胸肢、腹肢紅白相間,尾巴通常具紅色,一般製成海鮮乾貨。

戴氏赤蝦Metapenaeopsis dalei

新對蝦屬28種,常見如:

刀額新對蝦/Metapenaeus ensis,俗稱沙蝦、麻蝦、基圍蝦等,特徵是額角上緣有齒,下緣光滑。基圍蝦的叫法源自珠三角,以前近海田地築基防浪,謂之基圍,然蝦喜歡聚集於此,漁民了解後,便摸索創造出「基圍養殖」。基圍蝦普遍很小,約8釐米,皮薄肉嫩,常用於白灼。

刀額新對蝦Metapenaeus ensis

對蝦屬33種,常見有:

中國對蝦/Penaeus chinensis,俗稱大蝦、明蝦、東方對蝦等,由於雄性偏黃,雌性發青,又有「黃蝦」、「青蝦」之稱。用它做成的山東經典名吃「油燜大蝦」,殼薄肉酥,回味無窮。

中國對蝦Penaeus chinensis

日本對蝦/Penaeus japonicus,俗稱虎蝦、花蝦、竹節蝦、花尾蝦等,北方有時還叫「基圍蝦」,最大特點是尾部顏色猶如彩虹,有棕、黃、藍、紅等色。由於肉質鮮甜,口感彈牙,日式天婦羅常以之為主料。

日本對蝦Penaeus japonicus

斑節對蝦/Penaeus monodon,俗稱草蝦、鬼蝦、黑虎蝦、牛形對蝦等,整體暗綠色,是對蝦科中最大的一種,體長可達33釐米。生命力強,長途運輸也不易死亡,不過蝦殼較厚,可食用比例較低。

斑節對蝦Penaeus monodon

萬氏對蝦/Penaeus vannamei,俗稱白蝦、白對蝦、白肢蝦、南美白對蝦等。由於生長迅速、飼料簡單、生命力強、能高密度養殖,因此很受水產養殖者青睞,而對消費者來說,價格比較親民。

萬氏對蝦Penaeus vannamei

鷹爪蝦屬12種,常見如:

鷹爪對蝦/Trachysalambria curvirostris,俗稱立蝦、猿蝦、雞爪蝦、黃渤海鷹爪蝦等,體長6-10釐米,腹部彎曲,形如鷹爪,殼厚粗糙,布滿細毛,一般曬成蝦仁,「金鉤海米」主要是用它做的。

鷹爪對蝦Trachysalambria curvirostris

二、管鞭蝦:

第一觸角左右兩鞭結合形成管狀,謂之管鞭,管鞭蝦科也屬於對蝦總科,下分10屬共81種,其中以Pleoticus屬(未有中文學名)和管鞭蝦屬最具經濟價值。

Pleoticus屬只有3種,主要是:

牟氏紅蝦/Pleoticus muelleri,俗稱天使紅蝦、阿根廷紅蝦,產於大西洋阿根廷海域,因為採用船凍方式,據說與牡丹蝦、北極甜蝦並列為全球三種最好吃的生食蝦,但要注意去除蝦線,如果沒去掉,那就很有可能是全球最難吃。

牟氏紅蝦Pleoticus muelleri

進入中國市場的阿根廷紅蝦一般有3種規格,其篩選分級完成於撈捕船上。

阿根廷紅蝦分級

管鞭蝦屬38種,常見有:

中華管鞭蝦/Solenocera crassicornis,俗稱紅蝦,殼薄光滑,體呈紅色,大小與鷹爪蝦相似,6-8釐米。由於體型較小,肉質不佳,一般作加工食物。

中華管鞭蝦Solenocera crassicornis

大管鞭蝦/Solenocera melantho,是同屬較大的一種,最大可達15釐米,價格也比其它管鞭蝦貴,多作新鮮及冷凍販售,在日本很受歡迎。

大管鞭蝦Solenocera melantho

三、櫻蝦:

櫻蝦總科下分3科,其中,櫻蝦科有19屬共96種,最主要是毛蝦屬和櫻蝦屬。櫻蝦的特徵是甲殼薄弱,額角短小,第四五步足有退化傾向。

毛蝦屬14種,常見有:

中國毛蝦/Acetes chinensis,俗稱蝦皮、水蝦、小白蝦,中國特有。體型很小,只有1~4釐米,無色透明,唯口器、觸鞭、尾扇略顯紅色,常用以製作蝦皮、蝦膏、蝦醬。

中國毛蝦Acetes chinensis

日本毛蝦/Acetes japonicus,與中國毛蝦極為相似,但更小,更可靠的鑑別方法是:本種尾肢的內肢基部通常只有1顆較大的紅點,而中國毛蝦通常是一列或1撮紅點。

日本毛蝦Acetes japonicus

櫻蝦屬4種,常見如:

正櫻蝦/Sergia lucens,這種蝦非常特別,它會發光,又叫發光櫻蝦,臺灣一般稱之為櫻花蝦、晶瑩櫻蝦;體長3-5釐米,甲殼軟薄,身體淺粉紅色並布滿紅點。

正櫻蝦Sergia lucens

四、龍蝦:

無鰲下目分龍蝦與蟬蝦兩科,龍蝦科又分12屬62種。一般來說,龍蝦肉比螯蝦肉乾,但更有營養,另外,活的龍蝦尾部必然會稍微捲起。

龍蝦屬22種,常見有:

斷溝龍蝦/Panulirus interruptus,俗稱加州龍蝦或墨西哥龍蝦日本龍蝦/Panulirus japonicus,俗稱紅殼或臺灣龍蝦錦繡龍蝦/Panulirus ornatus,俗稱大龍蝦、花龍蝦、七彩龍蝦、澳洲龍蝦中國龍蝦/Panulirus stimpsoni,俗稱龍蝦、金門龍蝦,多棲息於礁石縫隙間

四種常見龍蝦

五、蟬蝦:

蟬蝦科分4個亞科19屬,共90種。蟬蝦與龍蝦相比,最大的不同是:蟬蝦第二觸角寬而扁平,不具觸鞭。

團扇蝦屬8種,常見如:

毛緣扇蝦/Ibacus ciliatus,俗稱琵琶蝦、拖鞋龍蝦,臺灣又叫蝦蛄頭。體色粉紅,長約20釐米,極扁平,食用部分較少。

毛緣扇蝦Ibacus ciliatus

九齒扇蝦/Ibacus novemdentatus,名字雖然叫九齒,但後側緣通常是6~8齒,而毛緣扇蝦為11~12齒。身體扁平,呈淡黃褐色,具紅褐斑,捕獲量比毛緣扇蝦多。

九齒扇蝦Ibacus novemdentatus

扁蝦屬5種,常見有:

東方扁蝦/Thenus orientalis,體長可達25釐米,形似巴爾曼扇蝦,不過二者眼睛位置不一樣,巴爾曼扇蝦眼睛在中線附近,而東方扁蝦的眼睛在頭部甲殼兩邊。

東方扁蝦Thenus orientalis

六、淡水龍蝦:

螯蝦下目有4總科,共744種,淡水龍蝦總科又分3科,其中,螯蝦科再分14屬475種。

原蝲蛄屬168種,常見有:

克氏原螯蝦/Procambarus clarkii,又名路易斯安那州螯蝦,俗稱小龍蝦,原產於美國東南部,體長5.5~12釐米,最重可達50克,壽命約5年。小龍蝦雖然對環境適應能力很強,但汙水不流動缺乏氧氣,它也活不了。

克氏原螯蝦Procambarus clarkii

需要注意的是,中國本土原有的東北黑螯蝦(又名蝲蛄)、南京黑螯蝦、史氏擬螯蝦和朝鮮黑螯蝦這四種淡水龍蝦,現今劃歸擬螯蝦科唯一的擬螯蝦屬。

克氏原螯蝦與食物,天敵,病原體和寄生

七、海螯蝦:

海螯蝦總科也屬於螯蝦下目,總科之下只有海螯蝦一科,有16屬56種。

螯龍蝦屬只有2種,最出名的便是:

美洲螯龍蝦/Homarus americanus,俗稱美洲龍蝦、波士頓龍蝦,體長20-60釐米,最長1.06米,最重可達20.14公斤,體表光滑,體色通常為橄欖色或綠褐色,橘色、黑色也能見到,但看到藍色概率就只有1/200萬,而黃色是1/3000萬的機會。

美洲螯龍蝦Homarus americanus

外形上,螯龍蝦與龍蝦極為相似,但其實很好區分,螯龍蝦有螯,觸角比較短、細,龍蝦無鰲,觸角長、粗、多刺。

螯龍蝦與龍蝦的比較

海螯蝦一般棲息在深海,終其一生不斷在蛻殼,成熟後幾乎不會老化,其年齡可由重量推測,1公斤大約是16歲。

八、鼓蝦:

鼓蝦,又叫槍蝦,螯足一大一小,當其大螯快速合上時,會噴射一道時速高達100公裡的水流,從而觸發空穴現象,形成一個極微小的低壓氣泡,而當水壓恢復正常時,氣泡便會崩裂發出噼啪聲,如同打鼓。鼓蝦總科下分8科共1129種,在渤海灣,主要有:

鮮明鼓蝦/Alpheus digitalis,俗稱嘎巴蝦、強盜蝦,體長3.5~5.5釐米,體色以棕褐為主,多具鮮明斑紋。有道菜就叫「涼拌嘎巴蝦」。

鮮明鼓蝦Alpheus digitalis

鼓蝦與蝦虎魚有共生關係。

九、匙指蝦:

匙指蝦總科只有匙指蝦一科,科下45屬共497種,主要生活在熱帶及大多數溫帶的淡水水域,少量生存於海水中。匙指蝦身形細小,顏色豐富,多為觀賞用途。

米蝦屬310種,常見如:

多齒米蝦/Caridina multidentata,俗稱黑殼蝦、水晶蝦、大和藻蝦等,體長2~5釐米,有數條虛線或點狀斑紋,多為銀色,被視為水草缸的清道夫。

2006年由「Caridina japonica」改為「C

廣東米蝦/Caridina cantonensis,中國特有的觀賞蝦,有紅、藍、黑、金等多種體色,對水質和pH值要求都比較高,飼養困難。

廣東米蝦Caridina cantonensis

十、長臂蝦:

長臂蝦以其第二對胸足長且粗為特徵,總科下分5科,共1093種,其中,長臂蝦科就有1073種,歸為136屬。

沼蝦屬253種,常見有:

日本沼蝦/Macrobrachium nipponense,俗稱青蝦、江蝦、河蝦、湖蝦、沼蝦,小時半透明,長大青綠色,額角是主要的辨別方式,上緣10~17齒,下緣3~5齒,常見於各地江河湖沼,以太湖、巢湖等最好,齊白石畫的蝦便是它。

日本沼蝦Macrobrachium nipponense
齊白石的「蝦趣」

羅氏沼蝦/Macrobrachium rosenbergii,俗稱羅氏蝦、金錢蝦、泰國蝦、淡水長臂大蝦,最大特徵是帶有一對絢麗的藍色步足,通常富有蝦黃,做成蒜蓉羅氏蝦很好吃。

羅氏沼蝦Macrobrachium rosenbergii

長臂蝦屬88種,一般體長5~9釐米,活時透明,煮熟白色,所以又叫白蝦。常見有:

安氏白蝦/Palaemon annandalei,又名短腕白蝦,只產於中國沿海。脊尾白蝦/Palaemon carinicauda,也可製作「金鉤海米」,只產於中國沿海。秀麗白蝦/Palaemon modestus,俗稱米蝦、水晶蝦、太湖白蝦,「太湖三白」之一。

三種白蝦鑑別

十一、長額蝦:

長額蝦總科下分2科,其中,長額蝦科有19屬195種。

長額蝦屬43種,常見有:

北方長額蝦/Pandalus borealis,俗稱北極蝦、元寶蝦、北極甜蝦,體型較小,肉質緊密,吃起來有淡淡的甜味;

北方長額蝦Pandalus borealis

高背長額蝦/Pandalus hypsinotus,俗稱牡丹蝦、富士山蝦、日本牡丹蝦,特徵是蝦頭帶白色斑點,上具隆脊。

高背長額蝦Pandalus hypsinotus

寬腳長額蝦/Pandalus platyceros,俗稱斑點蝦、加拿大牡丹蝦或溫哥華牡丹蝦,特徵是蝦須紅白相間,蝦頭帶白色條紋,蝦身具白色斑點。

寬腳長額蝦Pandalus platyceros

加拿大的BC WILD SHRIMP,是多種長額蝦的合稱,華人一般稱之為牡丹蝦,牡丹蝦肉質軟嫩,入口即化,有蝦中之王的美譽。

十二、螻蛄蝦:

螻蛄蝦下目有4科共241種,其中螻蛄蝦科再分13屬193種。

奧螻蛄蝦屬8種,常見如:

美食奧螻蛄蝦/Austinogebia edulis,俗稱蝦猴,大連、煙臺、鹿港可見,體長4~6釐米,生活於泥沙灘的潮間帶,每洞只有一隻,洞呈Y形,有2個出口。

美食奧螻蛄蝦Austinogebia edulis

螻蛄蝦屬124種,常見如:

大螻蛄蝦/Upogebia major,俗稱螻蛄蝦、海蜂子,相比美食奧螻蛄蝦,渤海、黃海灘涂更常見的是大螻蛄蝦,人們常在灘涂上用毛筆捕獲。

大螻蛄蝦Upogebia major

十三、磷蝦:

磷蝦目分2科16屬共86種,其中,深海磷蝦科只有1種,即最原始的深海磷蝦,同時也是唯一不會發光的磷蝦,而另外一科——磷蝦科,全部會發光,有15屬85種。它們雖小,只有1~2釐米,卻是地球食物鏈底部的關鍵物種,單是南極磷蝦每年便可製造逾5億公噸的生物質能,約為人類的兩倍。

鯨鯊吸食磷蝦

雖然磷蝦腹部也有5對步足,但裸露的鰓以及沒有顎足、會發光等,還是很容易與其它蝦類區別開來。

磷蝦的構造

磷蝦屬31種,常見有:

太平洋磷蝦/Euphausia pacifica,眼呈球形,體長1~2釐米。磷蝦並非只是南極才有,例如,中國東海也有太平洋磷蝦。

太平洋磷蝦Euphausia pacifica

美麗磷蝦/Euphausia superba,俗稱大磷蝦、南極磷蝦,體長4~6釐米,以其為主要原料的磷蝦油越來越流行,遭到環保主義者強烈反對。

美麗磷蝦Euphausia superba

十四、蝦蛄:

蝦蛄屬於口足目,口足目的名稱來源於蝦蛄口器第2對顎足特化成捕捉足,捕捉足又叫「掠足」,這也是掠蝦亞綱名字的來源。口足目分7總科,共484種,中國沿海佔了/,大小從幾釐米到40釐米不等,最大紀錄長達46釐米;根據第2對顎足不同的捕捉方式,又分為穿刺型和粉碎型兩種。

蝦蛄的大小比較

指蝦蛄總科下分7科,其中,齒指蝦蛄科只有1個齒指蝦蛄屬,這一屬有8種,常見如:

蟬形齒指蝦蛄/Odontodactylus scyllarus,俗稱雀尾螳螂蝦、七彩螳螂蝦、紋華青龍蝦等,色彩豔麗,體長可達18釐米。這種蝦蛄屬於粉碎型,能在1/50秒內,以80公裡/小時的速度打擊獵物,並且為了節省體力,還會選擇獵物的薄弱部位。

蟬形齒指蝦蛄Odontodactylus scyllarus

蝦蛄總科旗下只有蝦蛄科,這一科有49屬,其中,口蝦蛄屬有3種,最重要是:

口蝦蛄/Oratosquilla oratoria,俗稱皮皮蝦、瀨尿蝦、螳螂蝦、富貴蝦、琵琶蝦等,屬於穿刺型,分布最廣、產量最大,是香港避風塘名菜「椒鹽瀨尿蝦」的主要材料,清蒸也極其美味。

口蝦蛄Oratosquilla oratoria

關於蝦蛄其它有趣的事實:

人類只有紅、藍、綠3種視蛋白,而蝦蛄擁有12種,從而能比人類看到更豐富的顏色,也許是地球上視覺系統最發達的生物;

蝦蛄的視覺波長

蝦蛄對伴侶的態度比人類更堅定,一旦結合,雌性便專注於穴內產卵,而雄性則外出捕獵,終其一生不分離;分辨蝦蛄雄雌的技巧:雄性第3對腹足邊上有1對相較更小的附肢,雌性沒有。雖然說,研究這麼深入,耗費相當時日,最終也是為了吃……但別說,這樣的研究還是有意義的,長遠來說,為了維護生態平衡,知道哪些蝦不應該吃,哪些蝦應該有節制的吃,而更具現實意義的是,會辨別各種蝦,不被奸商以次充好、魚目混珠,成為一名知識型的人,這也是很有意思的。

那麼,下一篇再把有意思的吃法、捉捕研究一下。

相關焦點

  • 羅氏蝦是什麼蝦?還有姓羅的蝦?相比對蝦、北極蝦,它們有區別嗎
    青蝦、竹節蝦、北極蝦、對蝦都吃過了吧,但是你吃過羅氏蝦嗎?羅氏蝦也稱為羅氏沼蝦、白腳蝦、馬來西亞大蝦等,這種蝦還有著淡水蝦王之稱。這種原產於該國和緬甸的蝦,1976年自日本引進中國,是目前世界上養殖量最高的三大蝦種之一。
  • 蝦蝦蝦,全是蝦:對蝦、河蝦、草蝦、基圍蝦有什麼區別?
    海白蝦市場上有一種蝦,跟對蝦長得特別像,甚至很多專業人士都無法分清,但價格卻十分便宜,往往只有對蝦的幾分之一。同時,羅氏蝦也是世界上養殖量排名前三的蝦種之一。▲竹節蝦  圖/網絡比如竹節蝦,因為身上有一節一節的花紋而得名,它的學名叫日本對蝦。
  • 吃了這麼多年的蝦,你認得清對蝦、河蝦、甜蝦、草蝦、基圍蝦嗎?
    圖/網絡 這道菜的特點就是快速炸烹,將對蝦切成兩段,掛糊炸至杏黃,再配以蔥薑絲、香菜段,用適量清味汁(無澱粉)一烹而成。 「馬連良先生叫這道菜時,必吩咐要『分盤分炒』。即炒三、五對蝦,用八寸盤盛上。吃完一盤,再炒一盤。有時連吃三、四盤。」
  • 海鮮指南 如何區分羅氏蝦、基圍蝦、大頭蝦、青蝦、九節蝦、花蝦、竹節蝦、對蝦、沙蝦、虎蝦等?(推薦收藏)
    (學名:日本對蝦,俗稱:車蝦,花蝦,斑節蝦,花尾蝦,基圍蝦)草蝦(學名:斑節對蝦,俗稱:大虎蝦、黑殼蝦、牛形對蝦)立蝦(學名:鷹爪蝦,俗稱:雞爪蝦,紅蝦,沙蝦,厚殼蝦)羅氏蝦(學名:淡水長臂大蝦,俗稱:泰國蝦,泰國長臂大蝦,馬來西亞大蝦,羅氏沼蝦,金錢蝦)河蝦(學名:日本沼蝦,俗稱:青蝦、江蝦,湖蝦、沼蝦)
  • 羅氏蝦、對蝦、基圍蝦還在傻傻分不清?看了這裡就知道怎樣分辨啦
    相較於普通的蝦而言,羅氏蝦就有些特殊了,像一般的對蝦和基圍蝦都是雜食性動物,以浮遊生物為主食屬雜食性,而羅氏蝦就不同啦,這種蝦偏愛食肉,它的營養價值相對於基圍蝦而言,羅氏蝦的營養價值更高,它蛋白質的含量很高,但是脂肪含量卻很低,另外它還含有豐富的鈣、磷、鐵、維生素A等多種無機鹽和維生素,據說經常食用還有著壯腸道
  • 水產品圖鑑--蝦
    對蝦 學名東方對蝦,又稱中國對蝦、斑節蝦。節肢動物門,甲殼綱,十足目,對蝦科,對蝦屬。
  • 凍品知識|北極蝦為什麼可以直接吃?
    它因為產自北極附近海域且自身帶有淡淡甜味而得名,大家稱它為北極甜蝦或北極蝦。由於北極甜蝦鮮美甘甜、肉質滑嫩,又是典型的高蛋白、低脂肪、低糖健康食品。也是深受許多追求健康膳食人群的追捧。在各大凍品生鮮平臺如元洪在線,就能輕易的品嘗到來自北大西洋的美味。1、北極蝦如何捕撈、製作?
  • 北極冰蝦的籽可以吃嗎?北極蝦到底有哪些特點呢?一起來看看
    冰蝦也被稱為北極冰蝦,北極甜蝦,它是一種肉質飽滿,並且鮮嫩的海類產品。一般生長於北冰洋一帶,在市面上售賣的冰蝦帶籽的情況也是非常常見的,並且營養價值豐富,在市場上買回來的北極蝦可以直接吃嗎?帶籽的北極冰蝦可以吃嗎?
  • 對蝦體內有白色寄生蟲?其實是雄性生殖腺
    甲殼動物學分會副理事長兼秘書長李富華表示,這種白色的線狀膏體其實是對蝦雄性生殖系統的輸精管,未成熟時是透明的,成熟後就會變成白色,不僅對蝦有,皮皮蝦也有,龍蝦也有……現在正值蝦蟹肥美的時刻,美美地吃上一頓蝦蟹是很多人的選擇,但是如何選擇鮮美又安全的海鮮呢?
  • 北極蝦怎麼做最好吃?原汁原味,最襯它的氣質!
    蝦,一直以來都是非常受人們歡迎的一種食材,用它來做菜也多種多樣,今天我要說的是北極蝦。北極蝦主要產於北冰洋和北大西洋海域,肉質緊密,吃起來有甜味,因此在中國又稱為北極甜蝦。北極甜蝦不同於廈門常見的海蝦,每隻的大小都差不多,頭部偏大而且這個部位的膏很特別,一粒一粒的,有點像蟹仔,肉質鮮美甘甜,有嚼頭。被加工後的北極蝦顏色呈粉紅色或紅色,外觀漂亮,看著誘人;肉質緊實,鹹鮮的口味之中,又帶著蝦自身的一種微甜的味道,口感極佳,令人回味無窮,味道那叫一個鮮美。若是帶籽的北極蝦,那味道更是絕佳。
  • 北極甜蝦要怎麼做好吃?
    首先來說北極甜蝦味道是怎麼樣的?它是野生海產,肉質偏緊密,口感有點Q彈,再然後就是會有天然的淡淡的甜味,也因為它自身的這個甜味,所以北極蝦才被大家稱為北極甜蝦。北極蝦的胃位於頭部,它們食用了黑褐色的浮浮生物後,胃的部份就呈現淡淡的黑褐色,從而頭看起來也有點黑褐。再一個,北極蝦從深海捕撈上船時,這個短時間快速的氣壓變化,也容易導致北極蝦胃部破裂,這樣胃裡的浮遊生物就會更明顯的顯現出來,就是我們看到的北極蝦的頭部就會呈現黑色,出現所謂的「黑頭」。
  • 【探索】上海菜市場常見的這8種蝦,你都吃過嗎?
    短溝對蝦拉丁學名:Penaeus semisulcatus俗名:緣虎蝦、黑節蝦、花蝦、豐蝦、花腳蝦、竹節蝦、熊蝦等蝦體淡棕黃色,和之前的短溝對蝦雖然是同屬,但是非常容易區分。由於是一年生蝦類,雖然是對蝦,但體型並沒有那麼大。
  • 北極甜蝦生吃好吃,但是做熟了吃,別是一番風味
    話說在上個世紀,90年代中期的時候,那時候開始流行吃一種東西叫做北極蝦,很多人一箱一箱的買回去,有的生吃,有的做熟了吃,很多人管這種蝦叫做北極甜蝦,因為這種蝦吃起來帶一點兒甜味,這種蝦是野生的,主要產自大西洋和北冰洋附近的海域,據說是加拿大附近海域生產的,質量非常好,現在這種蝦已經非常多見了。
  • 它是來自熱帶的「淡水蝦王」,味道和蟹黃相似,價格可賣50元一斤
    每年將近6月份的時候,各個地區的大排檔就開始變得更加熱鬧起來,一到夜晚,就可以看到三三兩兩的人出來尋覓食物。而蝦,是絕對和夏天搭配的美食。說起蝦,很多人對小龍蝦、對蝦、皮皮蝦比較熟悉,但是蝦還有其他許多的種類,口感也是非常美味鮮嫩。
  • 南美白對蝦養殖戶如何科學餵料?
    南美白對蝦養殖戶如何科學餵料?投餵飼料時應充分把握對蝦的大小、數量、健康水平、蛻殼情況、天氣、水質環境等,綜合考慮各方面因素探索調整科學的投餵技術。一、投餌量(暫僅供冬棚蝦參考)1、開餵和首餐:按每10萬苗計算,放苗後次日早上開喂,視水體的肥瘦程度,首餐投餵量為200-300克/10萬苗,每天3餐,每天遞增10%,有利於提高蝦苗的成數和長速從而降低風險。
  • 價格昂貴的羅氏蝦,如今已經「泛濫成災」,遊客直呼:我們來了
    隨著國家經濟快速發展,各個方面都取得了很大的成就,人們的生活水平也不斷的提高,對未來的生活充滿了美好的前景,隨著旅遊業高速發展,許多人都會選擇一些的海濱城市去旅遊,海鮮當然也是去旅遊品嘗的美味美食了,今天給大家介紹的是:價格昂貴的羅氏蝦,如今已經「泛濫成災」,遊客直呼:我們來了!
  • 從小吃到大的北極蝦,你吃對了嗎?
    北極甜蝦(北方長額蝦)顧名思義,北極蝦主要產自北冰洋和北大西洋海域,加拿大、丹麥、挪威雖然不少人習慣稱其為「冰蝦」,但實際上進入中國的北極蝦一般都是熟凍蝦。每年的七八月份是北極蝦的捕撈旺季,漁船用大網將蝦捕撈上來以後直接在船上進行預煮、分級、冰凍、包裝。多年的經驗和專業化管理,讓整套流水線作業時間非常短,最大程度地鎖住了原汁原味。
  • 吃了這麼多年蝦,今天終於可以挨個叫出名字!
    就問你一句話逛市場也好下飯館也好你能叫出那些蝦的名字?今天,我們就集中解決這個問題! >這是「竹節蝦」因身上有一節一節的花紋而得名它真正的名字是日本對蝦在日本又叫「車蝦」>這是「羅氏蝦」淡水蝦之一但它的蝦苗必須要在半鹹水區成長羅氏蝦的辨識度還算比較高
  • 對蝦,中國百姓餐桌的「常青藤」
    但是蝦在我們日常生活中是一個統稱,我們經常聽到有人說蝦和對蝦,而在英文中一個被叫做shrimp,另一個被叫做prawn ,這兩者之間到底有什麼區別?簡單來說蝦屬於Pleocyemata亞目通常體型較小,主要生活在鹽水中等海水中。它們的外殼的第二段與第一段和第三段重疊。而對蝦如今大多生活在淡水中,通常體型比蝦大。它們的三條腿上有爪子這一特徵使得未剝皮的對蝦很容易識別。
  • 又到了吃蝦的季節,湄公河羅氏蝦泛濫,吃貨開始興奮了
    最近湄公河的羅氏蝦已經泛濫成災了,已經嚴重影響了湄公河水產。羅氏蝦是一種大型淡水經濟蝦類,營養豐富,素有淡水蝦之王之稱。羅氏蝦含有豐富的營養價值,每百克羅氏蝦的蝦肉裡含有的蛋白質豐富,並且還含有多種維生素以及一些人體所需要的微量元素,鮮食可烹調紅燜大蝦、炒蝦仁等等,不過在泰國,最流行的還是烤蝦,前往泰國旅遊的旅遊都會選擇烤幾串來品嘗,搭配著當地獨特的蘸料,味道真的是讓人回味無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