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麼是觀賞魚合理飼養密度,如何判斷,密度過高如何處理?

2020-08-16 養魚老道

各位魚友大家好,我是養魚老道,更多觀賞魚飼養、繁育實踐知識,敬請大家關注!

高密度養魚,一般都會出現在新魚友剛開始飼養觀賞魚的時候。

由於自己根本不知道什麼算是觀賞魚的合理飼養密度,只要看好了就買買買,一直買到魚缸裡快裝不下了,然後就開始不斷死魚,之後接著再買……

如果說其他的季節,氣溫比較涼爽,魚缸裡的密度稍微大點,那也無所謂了,觀賞魚的損失情況還可以適度減少,但是,目前這個季節,三伏天還未過去,如果是超高密度養魚的話,基本上就是個死。

在以下問題上我們一定要多加注意:

魚缸裡的合理飼養密度,不應該看公式,而應該看水質和目前觀賞魚的現狀

有很多新魚友一直在問:

是的,我們知道自己魚缸裡的觀賞魚密度已經很大了,但是,請你告訴我,什麼樣的飼養密度才算是合理的呢,不是有一個什麼公式嗎?

公式是死的,觀賞魚和人都是活的。

所謂的公式,就是一公斤水飼養一公分的魚,說白了就是:

二斤水只能飼養一條體長大約在一釐米的魚。

但是,這個公式極不準確,因為觀賞魚的胖瘦高矮不同、品種不同、食性不同、飯量也不同,還有一個耗氧量和不斷成長的問題。

因此來說,我們在實際飼養中,不能去死套公式,公式它永遠是死的,我們魚主人和觀賞魚都是活物啊。

觀賞魚的飼養密度到底合不合適,一定要靠我們多方面的觀察才可以斷定。

通過以下幾個方面去判斷,什麼是合理的飼養密度

一、觀賞魚全部四散開來,在魚缸中的佔比

這是判斷觀賞魚飼養密度合不合適,最準確、最直觀、最時效的方法,最起碼,我們的整缸觀賞魚四散遊動開來,能夠有一半以上的活動空間,觀賞魚相互之間,能夠保證正常的巡遊狀態,並且不會經常觸碰和摩擦體表,這才是一個基本有效的觀賞魚飼養密度。

這不是靠嘴巴說的,是要我們親自去觀察、去看、去判斷的,嘴巴說是沒有任何作用的,公式只是一個參考值罷了。

二、看觀賞魚的狀態和反應

在合理的飼養密度下,觀賞魚必定會有一個正常的巡遊狀態和發色,魚鰭必定長期舒展、體表顏色靚麗。

沒有出現過度聚集一處,甚至於出現不斷上浮水面、吞吐空氣、呼吸困難的現象。

一般的初入魚缸的觀賞魚,都不可能直接缺氧,畢竟是新缸新水,含氧量比較充足,但是由於它們的極度恐懼,可能會出現呼吸急促的現象,這個鰓部呼吸頻率我們要記住。

當觀賞魚度過了入缸初期開始攝食以後,必定會有一個狀態的好轉,這個時候的呼吸頻率一定會下降,等到我們不斷投餵、水體中的雜質和毒素開始沉積,總有一天在它們尚未缺氧之前,會再次出現呼吸急促,這是一個很輕微的變化,但是,只要我們勤於觀察就一定能發現。

這就證明了我們的水質可能出現問題或者飼養密度過大。

三、看魚缸水質的變化、特別是在每次投餵以後

再者就是需要我們觀察魚缸水質的變化,特別是在每次投餵以後,魚缸的水質是否能夠有效保持自清,或者是出現了短暫渾濁後,這個水質能在多長時間去有效恢復?

比如說,剛開始可能是一兩個小時,之後可能晚上投喂,第二天早上自清,這個時間拉的越來越長,以至於經過了一夜以後,這個水質還會出現少許白濁,那麼,我們就需要提高警惕了。

可能水質就會走向敗壞,尤其是目前這個季節,水質敗壞的速度比其他時期,一定要快很多,因此需要我們格外注意,魚缸裡的觀賞魚飼養密度和投餵量。

四、結合有機物沉澱和魚缸過濾

當然了,魚缸的水質好壞還有觀賞魚的飼養密度大小,也會與魚缸的過濾系統是否強大,有機物沉澱多少,必定有相應的關係。

過濾系統強大些,飼養密度就可以適度提高,但是這一定會有一個上限,這個上限就是上述的所有觀察點。

包括了盛夏季節需要有一定的供氧設備的配合運作,以及增加換水量等操作。

發現觀賞魚已經開始缺氧,當然可以通過換水或者其他方式調理,也可以適度減密

很多魚友一直在問,我的魚缸飼養密度就是大,會有什麼好辦法加以改善嗎?

辦法不是沒有,但是這個要看我們的飼養密度達到多少了?

如果是飼養密度過大的話,觀賞魚集體浮頭缺氧、魚缸水質已經渾濁不堪,什麼辦法都是多餘的,直接減密就是最好的、最有效的方法,要不就是不聞不問,死多少算多少,最後也會死到一個比較合理的密度。

除此之外,我們只能通過以下操作予以調理:

一、必須適度換水

這是最為快捷有效的方法之一,最好是有提前困水,一旦加入新水,觀賞魚的缺氧症狀立刻就會得到緩解。

換水的同時檢查魚缸裡是否雜質殘留過多,一併清除。

二、沒有供氧設備的,立刻添加

因為換水比較直接,有的魚友可能身邊並無已經準備好的供氧設備,如果有,在換水的同時,可以直接添加,包括了氧氣頭或者水妖精,都可以。

三、適度停食,有利於水質的快速恢復

觀賞魚已經出現了浮頭缺氧的現象,有更換了新水,我們暫時就不要去投餵了,給與觀賞魚和魚缸水質一個有效的緩和期,讓它們有一定的自行恢復時間,至少要停食一到兩天,這個視水質的恢復情況和觀賞魚的反應而定。

四、避免高溫,可以適度降溫

觀賞魚已經缺氧了,就不要再去超高溫飼養了,水溫比原來低上個一兩度沒有什麼問題,如果是亞成魚、成年魚,在32度及以上的高溫區,一天內緩慢下降個三到五度,觀賞魚根本不會患病,本來這就是在高溫區循環,它不是在20度以下的低溫區。

同時可以減少光照,避免光照所帶來的水溫過高,魚缸內也可以適度通風,想盡一切辦法提高魚缸燈溶氧量,這樣才能夠保證觀賞魚順利渡過難關,否則,就是直接減密,不會再有其他什麼好辦法的。

對於飼養觀賞魚來說,很多的笨辦法就是最好、最實用的方法,沒有什麼絕招、妙計。

我是養魚老道,更多觀賞魚問題敬請關注,謝謝!

相關焦點

  • 計算觀賞魚的飼養密度,有公式也有技巧和觀察,如何準確判斷?
    各位魚友大家好,我是養魚老道,更多觀賞魚飼養、繁育實踐知識,敬請大家關注,讓我們輕鬆養水,快樂養魚!大部分新魚友之所以飼養不好觀賞魚,唯一的最不容易掌握的問題,可能就是觀賞魚的飼養密度了,無論是我們的過濾系統多麼完善,也不管我們的水質如何符合標準,只要是觀賞魚的飼養密度一大,什麼問題都是問題了。
  • 常見幾種冷水觀賞魚的飼養水位和飼養密度,我們該如何掌握?
    各位魚友大家好,我是養魚老道,更多觀賞魚飼養、繁育實踐知識,敬請大家關注,讓我們輕鬆養水,快樂養魚!一位魚友發來評論,讓我有時間把幾種常見冷水魚的飼養密度和水位高低大概介紹一下,這個問題按理說也沒有什麼比較固定的答案,主要的,還是要看我們魚主人自己的飼養心理,到底是想要去精養這個觀賞魚還是去粗放養殖。
  • 魚缸過濾,按照普通飼養密度設計,而新魚友按照最高密度飼養
    各位魚友大家好,我是養魚老道,更多觀賞魚飼養、繁育實踐知識,敬請大家關注!最近連續接到了幾位新魚友,因為魚缸的水質出現問題,而導致死魚現象的發生。或者是洗棉了、換水了,水質處理不了了,只能在那裡乾等著了。
  • 觀賞魚飼養密度很低,為什麼水質還是調理不到位,有這種可能嗎?
    看老道文章,學老道養魚,關注養魚老道,關注更多觀賞魚實踐知識,讓我們簡單養水、輕鬆養魚!如果說我們飼養觀賞魚的密度很大、投餵量也大,過濾系統不合格的話,極有可能出現魚缸的水質過於渾濁的現象,這種情況遇到這個現象我們也能說得過去,畢竟是情有可原嘛。
  • 以一米標準魚缸為例,各種常見觀賞魚的飼養密度,數值有一定浮動
    關注養魚老道,關注更多觀賞魚實踐知識,讓我們簡單養水、輕鬆養魚! 飼養觀賞魚有三大注意要點,這三大注意要點一定是息息相關的,一個就是魚缸的水體大小,一個就是魚缸的過濾系統和水質,另一個就是觀賞魚的飼養密度和投餵量。
  • 對於這幾種觀賞魚的吃貨,如何飼養,才能夠更好地保證水質?
    可是對於一些中大型觀賞魚或者是觀賞魚中的吃貨們,我們在飼養密度上就要格外的小心了,弄不好就是魚財兩空了,再者,因為有些觀賞魚的價值不低,一旦我們沒有飼養幾天就把它們給玩死了,很多家人也不會再同意我們養魚了,這個思想工作就不好開展了。
  • 既想飼養觀賞魚比較省心,又想觀賞魚長期不出問題,注意一條即可
    2、飼養密度低才是最大的好處 飼養密度低可是這缸觀賞魚最大的好處,因為基本上不太用管理,只需要正常投餵就可以了,換水量和洗棉都可以長時間的不作處理。 但是現在這個水溫和水質以及投餵量,即使我不開過濾他也不會有任何的問題,原因就在於此,很多魚友飼養觀賞魚,總是一個模式走下來,沒有考慮到水溫、水質、飼養密度和投餵量的變化因素。 無論是換水也好,餵食也罷,也不管自己的觀賞魚數量多少,是不是在不斷的生長,只是照本宣科的去飼養,最才會出現魚缸的水質無法處理或者觀賞魚開始患病的問題。
  • 養魚漲知識:如何判斷觀賞魚缺氧了,若缺氧了該怎麼處理?
    魚類在缺氧的時候魚鰓會一張一合非常快速,實際上他們是處在嚴重缺氧的情況下,魚鰓快速張合是因為他們在盡力的吸入更多的水,過濾出來更加多的空氣。這個主要用來判斷底層魚類。我在野採的時候抓著了只纓口鰍,放在盒子沒多久它的呼吸就會變得很急促,一來是因為缺氧,二來則是因為慌張。
  • 觀賞魚飼養空間小就容易打架,密度大又不打架,這是不是很矛盾?
    圖文/養魚老道 原創一位魚友問養魚老道,有的人說觀賞魚飼養空間過小的話就會出現打鬥事故,但是觀賞魚飼養密度過大,比如說在魚店裡,那麼多的觀賞魚擠在一起,我們也沒有看到它們打架,這是不是很矛盾呢?一、一山不容二虎,除非一公和一母1、觀賞魚的飼養空間小容易打架,這是確定無疑的,但是會有很多的前提,比如說小型觀賞魚,我們用一個極少的容器來飼養兩條魚,而這兩條魚都是同性,或者是小魚苗尚未成熟,它們因為環境所迫,一定會爭奪地盤的,甚至於爭奪氧氣。
  • 水體大飼養密度低,觀賞魚就可以常年不用換水了嗎?
    關注養魚老道,關注更多觀賞魚實踐知識,讓我們簡單養水、輕鬆養魚!關於飼養觀賞魚的換水問題,養魚老道一直的主張就是:我們一定要養成定期或者抽底換水的良好飼養習慣。實際上飼養觀賞魚真正的重點,就是要培養我們一個良好的飼養習慣而已,這一點才是最重要的。
  • 飼養觀賞魚繁殖魚蟲很簡單,我們可利用家中很多的容器來搞繁殖!
    關注養魚老道,關注更多觀賞魚實踐知識,讓我們簡單養水、輕鬆養魚!很多飼養金魚或者繁殖小型觀賞魚的魚友,越來越注重對於觀賞魚的魚蟲餵養,經過科學家們專業的測定,我們口中所說的魚蟲,也就是水蚤之類的水中小生物,它們所富含的多種營養成分和胺基酸、蛋白質等,都是最適合觀賞魚食用的,比起任何的魚飼料都要強很多、很多。
  • 酷暑天養觀賞魚,如何防止它們「翹辮子」?
    當然,在這種天氣裡,家養的觀賞魚就比我們舒服了,但是這種天氣應千萬注意預防觀賞魚缺氧和中暑,出現大溫差時也要及時做好水溫維穩準備。分享一下高溫天如何照顧我們的魚兒吧!預防缺氧夏天適當控制和降低魚缸水溫很有必要。如果不是在空調房內養魚,就需要充分考慮三伏天降溫防暑的問題。
  • 觀賞魚在夏季不是不耐高溫,只是我們的飼養方法不對!
    圖文/養魚老道 原創隨著盛夏季節的來臨,很多觀賞魚不得不面臨著高溫飼養的環境,很多魚友對此頗為煩惱,都在反應高溫環境下飼養觀賞魚很難,事實上真的如此嗎,養魚老道認為,還是我們的處理方法和飼養方式不對。
  • 不必再問了,魚缸水質只要出現下述難題,先看密度後看過濾
    這些問題,全部都是源於我們的觀賞魚飼養密度過大,水質根本沒有處理好。所以我才沒有用,尤其是在水虎魚、羅漢魚,這樣的兇猛魚類的魚缸裡,我們非要天天動手去擦缸壁嗎?觀賞魚的極度壓抑問題如何處理?而如果濾棉擺放合理,魚缸的水流和氧氣量都不是很大,這個水體的自潔效果就會很快,水質會自動迅速恢復,我們又何必去擔心呢?但是,只要是觀賞魚飼養多了,什麼問題也無法解決。
  • 炎熱的夏季即將到來,金魚或者其他觀賞魚該如何投餵和管理?
    各位魚友大家好,我是養魚老道,更多觀賞魚飼養、繁育實踐知識,敬請大家關注!炎熱的夏季很快就要到來了,雖然說我們這裡目前還算溫度適宜,但氣溫已經明顯開始升高了,再過幾天就要立夏了,那麼,在炎熱夏季到來的時候,我們應該如何去投餵或者管理自己的觀賞魚呢?
  • 其實大部分觀賞魚可以不用打氧,這土方法告訴你咋簡單判斷
    在飼養觀賞魚的過程中,打氧是一個備選的項目。因為不一定所有觀賞魚都需要進行打氧的,但是,很多剛開始養魚的朋友,可能不是很清楚這一點。因此咱們也經常會收到這樣的問題:我養了養了什麼魚,我進行了什麼什麼操作,要不要給魚缸裡面打氧呢?
  • 闖缸魚到底有沒有其存在的價值,如何判斷闖缸成功了呢?
    三、水質監測器的魚類闖缸最好一種是,我們可以下一些帶有水質檢測器的觀賞魚品種,特別是白色的冷水魚或者熱帶魚,都是可以的,它們對於魚缸的水質要求很嚴,萬一有不良反應,立馬在體表就會有所顯現了,我們根據自己飼養主魚需要的水質和水溫等條件,選擇與之相對應的闖缸魚就可以了。如何判斷闖缸成功了,這個要看我們需要什麼?
  • 六十釐米小魚缸飼養40條原生魚,密度大嗎,用打氧嗎?
    觀賞魚會不會缺氧,不要去問別人,是要自己觀察的,這麼小的魚缸,誰也不敢說近期,依然有不少的魚友,明明魚缸裡已經飼養了觀賞魚,還在不停地來詢問,你說這缸觀賞魚會缺氧嗎?我不知道會不會,真的不知道。發現觀賞魚有缺氧情況的出現,為什麼不可以加裝氧氣泵呢?完全可以的所以說,如果我們使用到的不是瀑布過濾,下水也不是很旺,甚至於魚缸的過濾系統很薄弱,觀賞魚飼養密度又很大,它們入缸後,還沒有開始投餵就出現了浮頭、缺氧的徵兆,那麼我們為什麼不可以加個氧氣泵呢?
  • 六十釐米小魚缸飼養40條原生魚,密度大嗎,用打氧嗎?
    觀賞魚會不會缺氧,不要去問別人,是要自己觀察的,這麼小的魚缸,誰也不敢說近期,依然有不少的魚友,明明魚缸裡已經飼養了觀賞魚,還在不停地來詢問,你說這缸觀賞魚會缺氧嗎?我不知道會不會,真的不知道。發現觀賞魚有缺氧情況的出現,為什麼不可以加裝氧氣泵呢?完全可以的所以說,如果我們使用到的不是瀑布過濾,下水也不是很旺,甚至於魚缸的過濾系統很薄弱,觀賞魚飼養密度又很大,它們入缸後,還沒有開始投餵就出現了浮頭、缺氧的徵兆,那麼我們為什麼不可以加個氧氣泵呢?
  • 開缸養水觀賞魚入缸後,第一次換水,在什麼時候比較好呢?
    雖然說養魚老道飼養的這些觀賞魚並不是什麼高檔品種,但是它們也很有代表性,包括了毛病比較多的小型觀賞魚,孔雀魚,也包括了冷水魚中比較難以調理的蝶尾金魚和蝴蝶鯉,還有比較容易髒水的地圖魚,以及有可能患上水黴病的珍珠馬甲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