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商丘市首例「靜脈輸液港植入術」在市第五人民醫院腫瘤科成功完成
2020年04月27日,商丘市首例「靜脈輸液港植入術」在市第五人民醫院腫瘤科成功進行,顛覆了傳統的輸液方式,精簡了護士輸液的難度和流程,減輕了患者輸液時被針扎的恐懼,對於腫瘤患者需要多周期化療者、需要長期輸液或長期間斷輸液者如心腦血管患者、需要長期間斷輸血或輸注高濃度營養液的患者
-
蘇州同濟醫院腫瘤科首例「手臂輸液港植入術」成功完成評價高
對於長期化療的患者來說,頻繁的靜脈輸液治療一般需要在體外留置針管,但這樣常常會遇到維護不當和影響正常生活等問題。7月15日,蘇州同濟醫院腫瘤科成功為一名75歲腸癌化療患者成功進行了「手臂靜脈輸液港植入術」。手術全程在超聲定位和全程透視引導下完成。精準的定位使植港手術變得更安全更高效。當天下午,患者通過輸液港順利進行了第一次化療。
-
市三醫院:靜脈輸液港讓患者免除反覆扎針的痛苦 建立生命綠色通道
發布機構: 【字體: 大 中 小】 永州新聞網訊(通訊員 汪中明 王新芽)近日,市三醫院乳腺腫瘤科醫護聯手成功為一已行氣管切開的晚期甲狀腺癌患完成了該院首例上臂靜脈輸液港植入術
-
省腫瘤醫院靜脈輸液港植入術「一針到位」「化療」神器讓腫瘤患者...
近日,湖南省腫瘤醫院乳腺外二科的何英副主任醫師成功為一名胃癌患者高奶奶精準調整了放置胸壁植入式靜脈輸液港。在X線引導下通過一個不到1釐米的原切口巧妙地一次性調整到位,不僅為患者節省了再次重置的費用,更重要的是讓高奶奶今後治療的輸液、打針、抽血等操作都只需要在這個「港口」就可以完成,為患者提供了更好的就醫體驗。
-
「一針到位」最長可留置終身,泰安首例輸液港植入
2歲女童患上腎外型腎母細胞瘤,手術切除後,為了減少化療期間普通靜脈穿刺容易造成外周靜脈炎症、血栓、血管硬化及閉塞的風險,泰安市婦幼保健院(市兒童醫院)為該幼童實施了靜脈輸液港植入手術。據悉,該名女童成為泰安市開展的首例靜脈輸液港植入手術患者。
-
靜脈輸液港來解決
□大河報·大河客戶端記者林輝通訊員焦菲菲王曉凡 輸液港作為一種完全植入體內的輸液裝置,既讓患者的治療期及間歇期日常生活不再受到限制,大大提高生活質量,又因其維護方便、感染率低,受到醫護患三方的認可。
-
淮陽區人民醫院成功開展首例經頸靜脈肝內門體靜脈分流術
周口日報·新周口客戶端記者 侯俊豫 通訊員 蘇葉松近日,淮陽區人民醫院成功開展首例經頸靜脈肝內門體靜脈分流術(TIPS)。此例手術的成功實施,標誌著淮陽區人民醫院血管疾病診治水平邁上新臺階,同時,這也是放射介入手術室的一大突破,填補了全市區、縣級醫院放射介入手術的空白。
-
縣人民醫院新院區順利進行全腦、心血管造影及支架植入術
9日,搬遷後的縣人民醫院成功開展全腦、心血管造影及支架植入術,共順利完成5臺心血管手術和2臺腦血管手術。 患者全某,男,56歲,因「體檢發現左側椎動脈瘤樣擴張1周」住院,神經內科徐勳盛主治醫師積極聯繫省人民醫院神經內科專家,並在其技術支持下,率先完成了我縣首例全腦血管造影術,手術過程非常順利
-
市中心醫院成功開展腎上腺靜脈採血術
這是我省地市級醫院首次使用該技術株洲日報記者 劉瓊通訊員/劉甲湘株洲日報訊 8月31日,記者從市中心醫院獲悉,日前,該院高血壓團隊運用導管技術,成功為一位原發性醛固酮增多症患者實施了腎上腺靜脈造影及採血術。據悉,這是我省地市級醫院首次使用該技術。
-
廣元市精神衛生中心成功開展首例經頸靜脈門體分流術
近日,廣元市精神衛生中心成功開展首例經頸靜脈肝內門體靜脈分流術(TIPS)。此例手術的成功實施,標誌著廣元市精神衛生中心血管疾病診治水平邁上新臺階,同時,這也是放射介入手術室的一大突破,填補了全市放射介入手術的空白。
-
全市首例!婁底市第一人民醫院成功開展外周TIPS分流術
(外周介入TIPS分流術現場)(手術影像查看)婁底新聞網訊(記者 羅治勇 通訊員 鄢婷)近日,經婁底市第一人民醫院(婁底經開區人民醫院)介入中心團隊術前反覆討論,精準設計手術方案,會同中山大學附屬第三醫院姜在波教授密切配合,成功完成該院第一例TIPS介入手術(經頸靜脈肝內門腔靜脈分流術
-
輸液港:一種更「體貼」的輸液方式
臨床上經常會遇到需要長期靜脈輸液的患者,反覆穿刺有困難、患者很痛苦,管路維護又不方便。今天為大家介紹一種兼顧安全、舒適與便捷的選擇「輸液港」。輸液港(醫學上稱為Port)是一種埋在體內的輸液系統,主要包括注射座、導管和專業無損傷針。皮下置入注射座後,連接插入上腔靜脈的導管形成一個血管的通道,發揮類似港口的作用稱輸液港。
-
魯北地區首例PanOptix新一代三焦點人工晶體植入術在濱州成功實施
大眾網·海報新聞記者 盧志強 郭峰 通訊員 李梁 趙晨穎 濱州報導7月20日,魯北地區首例愛爾康PanOptix新一代三焦點人工晶體植入術在濱州滬濱愛爾眼科醫院順利實施。手術在飛秒雷射白內障手術系統的輔助下,由濱州滬濱愛爾眼科醫院院長綦躍勤親自手術,耗時僅10分鐘,成功為白內障患者李先生恢復了清晰視力。據了解,全國首例PanOptix三焦點人工晶體植入術在今年6月30日完成,濱州滬濱愛爾眼科醫院對於此項新技術地開展和全國首例僅差20天,讓濱州白內障患者第一時間享受到了我國先進醫療技術帶來的便利。
-
你用這種輸液港輸過液嗎?來看看插針方法與維護要點吧
前兩天我們醫院一位外地攜帶手臂輸液港患者,來我院進行維護,由於我們接觸到輸液港的患者較少,對輸液港的使用與維護技術不熟練,當我們的護理人員按照輸液港的使用操作流程對患者進行維護穿刺時,患者訴疼痛,回抽未見回血,調整角度後,仍未見回血,隨拔出蝶翼針。
-
都是輸液打針,一次性靜脈輸液針與靜脈留置針應該怎麼選?
王奶奶因長期住院需長期輸液扎針,手上因使用一次性靜脈輸液針帶來的不舒適鼓了個小包兒。 早前,護士們建議奶奶選擇留置針進行輸液治療,但奶奶擔心留置針會給自己日常行動造成不便而拒絕。 這一次,護士長又拿出圖紙和奶奶耐心的解釋,再次給奶奶科普留置針的優點。
-
中國首例「小動物心臟起搏器植入術」在深圳完成!
在人類醫學領域,1958年,進行了第一臺心臟起搏器植入術,起搏器製造技術及工藝快速發展。 隨著動物醫療領域日趨進步,技術不斷精進,卡拉寵物醫院與諦寶誠共建DBC華南區心臟介入中心。
-
花垣縣人民醫院成功開展超聲引導經皮靜脈球囊擴張成形術
▲張勇查房時為患者做舉臂試驗這位老年患者叫吳玉坤(化名),於11月27日實施了花垣縣人民醫院首例超聲引導下經皮靜脈球囊擴張成形術,採用介入無創治療技術,解決了動靜脈血管內瘻血管狹窄問題,當天下午即進行了正常血透。
-
嘉興市一院成功完成嘉興市首例經頸靜脈肝內門腔靜脈內支架分流術
目前肝硬化門靜脈高壓患者眾多,大量病人反覆上消化道出血,危急生命,在死亡線上掙扎,給患者家庭和社會帶來沉重負擔。 肝硬化門靜脈高壓症引起的食管胃底靜脈曲張破裂出血通常來勢兇猛,病情危重,死亡率極高,多次出血易危及生命。
-
護理部靜脈治療輸液小組組織開展「規範用藥、靜亦求精」靜療聯絡...
11月26日上午,中南大學湘雅三醫院護理部靜脈治療小組在學術廳組織召開以「規範用藥,靜亦求精」為主題的培訓會議,全院各護理單元靜脈治療聯絡員、護理部靜脈治療小組核心成員和2020年湖南省靜脈治療專科護士參加培訓。
-
我國年人均輸液8瓶被指泛濫 美澳慎用靜脈輸液
2010年12月16日,一些家長帶著孩子在北京市兒童醫院排隊輸液。2009年,我國人均輸液約8瓶遠高於國際水平,這種過度用藥危害著人民的健康和生命安全。軒洋是美國亞利桑那州鳳凰城一家醫院的醫生,他介紹說,除非遇到特殊病情或病人,美國醫生一般都遵從「可口服不注射,可注射不輸液」的原則。如果病人看的不是急診,醫生一般不會安排靜脈輸液。在美國醫院的急診部,如果有病人正發燒、體溫較高,醫生也會安排病人輸液,但這種輸液的目的在於打開靜脈通道,而不會立即在吊瓶加入抗生素等藥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