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過濾棉放到生化倉或生化濾材底部,會有什麼作用,是對還是錯?

2020-12-05 養魚老道

各位魚友大家好,我是養魚老道,更多觀賞魚飼養、繁育實踐知識,敬請大家關注!

飼養觀賞魚的魚缸水質之所以能夠得到長時間的維持,離不開物理過濾和生化過濾,它們的作用是顯而易見的,沒有一個合格的物理過濾,就不可能為之後的生化過濾掃清障礙,在飼養中大型觀賞魚的魚缸裡,如果想要水質徹底穩定,也離不開生化濾材。

但是,最近養魚老道發現,有很多的新魚友,會把過濾棉鋪設的零零散散幾乎是哪一個過濾倉裡,都能夠看到過濾棉的身影。

有的魚友還會在水泵倉裡再去塞上些過濾棉,還有的魚友使用的滴流過濾,也是上下幾層,有幾層算幾層都會有過濾棉,甚至於還有把過濾棉再次墊到生化濾材的底部。

這些做法的目的其實只有一個,無外乎就是希望濾棉可以更好、更多的吸附雜質。那麼,這種做法有用嗎,到底是對還是錯呢?

如果不是為了需要反覆清洗或者更換,一塊過濾棉也可以有效攔截雜質的

關於過濾棉的好壞,會與許多因素有關,甚至於包括了濾槽的深淺和寬度,以及濾棉的耐用性和厚度以及細密度等等,因此來說,濾棉其實並沒有什麼好壞之說,但看我們把它們用在哪裡,是飼養密度小、水體大,還是飼養密度大、水體小的魚缸,所選擇的濾棉肯定不太一樣。

養魚老道一般都在魚店裡購買濾棉,幾乎是隨意購買的,大致上看看不是過於鬆散,能夠耐用就可以,回家之後,用上一段時間,自然就知道了這個濾棉適不適用,不好再換就是了,也不是多麼貴重的東西,完全沒有必要去看什麼品牌的。

而且,一般的觀賞魚缸,有個三五層濾棉,基本上都夠用,更何況,可能下面還會鋪設有生化棉呢?

對於某些小魚缸來說,如果觀賞魚飼養密度不大,不是濾棉需要清洗更換的話,一塊濾棉也可以搞清水質,並不是過濾棉越多越好的,完全沒有那個必要。

我們比如說內置過濾器、水妖精、小外掛等,裡面可能也就是一塊濾棉或者一塊生化棉當做濾棉來用,誰也沒說不可以,很多小魚缸的水質效果,不也很好嗎?

名字不是瞎叫的,既然標註了過濾倉和生化倉,必然有它的道理

目前不管是標準的底濾或者上濾系統,甚至於側濾、背濾,都會標註著哪裡是過濾倉,哪裡是沉澱倉或者生化倉,以及水泵倉。

道理是顯而易見的,哪個隔斷裡該放什麼濾材,人家早就已經明示了,為什麼我們還要去畫蛇添足呢?

原因不在於濾棉的多少或者每個倉裡都要加上一塊白棉,而是因為我們的魚缸水質根本就未養好或者穩定,甚至於觀賞魚還在患病期,所以水質才會出問題,這個與在每個倉裡都加上過濾棉,根本關係就不大,甚至於有些時候,反而起到了反作用。

其實這並不是新魚友們異想天開,而是一種無可奈何,沒有其他招數了,以為這樣的水質可能會更好,可是事實上呢?

過多的濾棉設置,不但是藏汙納垢之所,而且嚴重的阻礙了魚缸的水流通暢,甚至於可能徹底封閉了生化濾材的氧氣進入,生化倉的水面再也沒有波動了。

不是說硝化細菌需要大量氧氣嗎,不是說生化倉也需要格外打氧嗎,這個時候怎麼把這個理論又忘記了呢?

生化濾材的通風性越好,水流越通暢,培菌的效果才會更好

如果說我們真的是希望生化濾材可以更多的培養硝化細菌或者有益菌,那麼一定是含氧量需要充足,既然含氧量需要充足,那麼一定是生化濾材的通風性要良好,這個道理我們應該是誰都知道的,冬季裡長期供暖的屋子,突然間開窗通風換氣,我們自己是個什麼感受?

再者就是生化濾材想要含氧量充足,一定要保證水流通暢這個通暢度才是最為關鍵的

為什麼現在提倡乾濕分離,就是為了能夠讓濾棉把雜物徹底阻擋在生化濾材之外,避免進入到過濾循環中,隨之再次進入到魚缸的水體裡。

哪怕是有點殘渣,進入到生化倉或者生化濾材中,也要比把生化濾材用一塊或者幾塊濾棉封閉起來,整的密不透風,要強得多。

但是,很多新魚友就是不明白這個道理。

更別說是,我們在生化濾材的底部,再去墊上幾塊濾棉,它的底部幾乎是水流靜止,一灣死水。

時間一長,質量差點的生化濾材也會有粉化的風險,更何況是長期待在濾材底下的過濾棉,它可能不腐爛、發臭嗎?為什麼我們要去清洗濾棉、更換濾棉,不就是因為這個原因嗎,那麼我們把它墊到了生化濾材底部,又是個什麼道理呢?

把生化濾材放到魚缸裡,基本上是起不到好作用的

還有一些新魚友,因為自己的過濾不夠用,會把部分生化濾材扔到魚缸裡,美其名曰,這樣就可以多培養硝化細菌了,道理未必不正確。

但是,我們也要看觀賞魚的飼養密度和濾材的大小吧?

大部分的生化濾材都是有空隙的,並且比起陶粒、底沙,甚至於小石子要大很多,這些東西放置在魚缸裡,不也成了髒汙納垢之所了嗎?而且,我們想要抽底換水也未必能夠把這些雜物清除出來,那麼,過量的魚便沉澱其中,我們是在培養有機物、垃圾箱,還是在培菌呢?

它和反氣舉的道理是不一樣的,反氣舉中是上有水流下有氧氣的,底部還有出水口,它的水流是流動的,可是魚缸底部隨便放置的生化濾材呢,無論是陶瓷環還是細菌屋,我們即使是擺放的整整齊齊又能怎樣?

結果必然導致水質很快毒素超標,甚至於汙穢不堪,當然了,這也會與觀賞魚的大小和飼養密度有關,不過,最好還是不要去放置這些東西。

它們和飼養羅漢魚,偶爾在魚缸裡放點火山石給羅漢玩耍,還有草缸裡放置水草泥和陶粒的道理是完全不一樣的,陶粒放多了,觀賞魚的飼養密度大,還有可能需要定期清理呢,何況是些生化濾材呢?

這些做法根本算不上創新,只是因為我們之前沒有按照規矩辦事罷了

上述的這些做法,在飼養觀賞魚的過程中,根本算不上什麼創新之舉,只是因為我們在養魚之前,沒有好好的困水、養水,沒有好好的選魚,所以才造成了水質難以調理,或者就是我們自己飼養密度過大的必然結局。

正常情況下,一個魚缸裡有三五塊過濾棉,再加上三五層生化棉,其他位置全部放置生化濾材,底部設有隔板,任其水流暢通,這個魚缸的過濾系統就是最完善的了,根本沒有必要再去把過濾棉隨處放置,那種做法所能起到的好作用幾乎是微乎其微,壞作用倒是會有很多。

尤其是到了目前這個季節,整個魚缸都需要大量的通風換氣,整個過濾系統都需要水流通暢,換水量和氧氣量都可以相應增加,這個時期的濾棉本身就容易發黴、發臭,按理說魚缸裡應該是少一塊是一塊,過濾棉能不多用就不多用。

但是呢,很多的新魚友,正好把這個事情給搞反了,所以說,魚缸的水質不好,也是應該的了。還有些魚友,會把底濾的水泵倉裡再去塞上一些濾棉,甚至於把水泵給圍起來,這又是個什麼道理呢,這樣子進入魚缸的水質就乾淨了?

濾棉的細密度永遠比生化濾材要大,它們確實可以阻擋細微雜物,那麼長期待在水泵倉裡的濾棉會不會發臭呢,需不需要更換和清新呢?一旦更換、清洗再次開啟水泵,濾棉上脫落的雜物首先會進入到哪裡呢,不還是進入到魚缸裡了嗎?

養魚老道的養魚原則就是:

能用一塊濾棉解決的問題,絕對不會使用兩塊,能用一斤生化濾材解決的問題,絕對不用二斤。

不是為了省錢,其實過多的這些東西,都應該視為魚缸的累贅,觀賞魚和魚缸水質的負擔。

適可而止,過猶不及!

我是養魚老道,更多觀賞魚問題敬請關注,謝謝!

相關焦點

  • 為什麼說生化棉最好不要替代濾棉和生化濾材呢?
    生化棉相對於過濾棉來講,有質地疏鬆、孔大、不易堵塞、耐洗、耐用等優點,所以我們可以看到網上的某些搜索顯示,這個東西的主要作用是培菌,而不是過濾。所以說在吸附雜質的效果上,生化棉絕對是差於過濾棉、魔毯、魔袋、超細棉、藤棉等等。
  • 魚缸的生化濾材擺放問題,有什麼注意事項?
    圖文/養魚老道 原創雖然說魚缸的生化濾材多種多樣,但是我們不得不承認,即使是使用同一種濾材,飼養同樣的觀賞魚、在同樣的密度下,由於我們濾材的擺放方式不一樣,可能最終對於魚缸水質的作用也會有所不同。那麼在魚缸裡之所以放置生化濾材的核心問題,就是給硝化細菌搭個住所而已,最為關鍵的重點就是,我們要去保證水流的暢通,這才是整個生化過濾的重中之重,否則一切免談。
  • 魚缸裡全部使用生化棉,是不是可不可以替代其他生化濾材?
    飼養觀賞魚的魚友,對於生化棉一定都很熟悉,即使我們沒有見過這種東西,只要是熟知硝化系統原理的,聽到這個名字也知道生化棉的作用了,主要應該與生化過濾有關,但是事實上生化棉的主要作用還是體現在物理過濾上,至少我是這麼認為的。
  • 魚缸生化濾材的擺放順序,和物理過濾正好相反!
    養魚老道就想問了,我們的生化濾材上假如說是雜物堆積,這樣子能培養個什麼硝化細菌,連個毛也培養不出來啊。所以說在我們的魚缸物理過濾不強大的時候,部分生化濾材一定在做著物理過濾的工作,這一點是毫無疑問的,關鍵問題是,我們選用什麼樣的生化濾材,才能夠比較適合做這份工作。
  • 調理魚缸水質一大誤區,過濾棉和濾材全部成了防雨綢,根本不吸水
    之前還有一位魚友,使用到的是一個下濾系統,有三五格的隔斷,其中也有白棉、生化棉、陶瓷環、細菌屋等。但是,總發現最後的水泵倉出現大量的沉澱物,這是什麼原因造成的呢?最後得出結論,是因為處在最後方細菌屋之前的一格過濾,濾材只有一小半,而前部乾濕分離的水流又很大,不斷衝擊著過濾棉,所以這種情況所導致的結果就是,前部物理過濾根本作用不大,後半部分的陶瓷環上方存有大量的流水,雜質直接就流走了,進入到細菌屋內。
  • 生化濾材那麼多,養魚我們應該如何選擇?
    軟化水質的生化濾材幾乎沒有,如果有,就不必加軟水樹脂或者單獨加裝淨水設備了質量較好的天然火山石或許會有一定的軟化水質作用,但是除了這個以外,大部分的生化濾材無論是燒結的還是塑料的,或者磚頭瓦片、蠔殼、珊瑚骨,無一例外的硬度都大,我們用腦袋想想就知道了。
  • 魚缸裡的生化濾材到底是應該橫放、豎放還是重疊放?
    圖文/養魚老道 原創關於魚缸裡的生化濾材如何擺放的問題,魚友們目前都是非常的關心,其中主要的焦點有兩個,一個是我們到底該如何正確的擺放生化濾材,另一個是生化濾材永遠泡在水裡好還是有水流經過的好?一、到底該如何去擺放生化濾材?
  • 養魚常用的生化濾材介紹與分析,新手必看!
    上篇文章給大家介紹了物理濾材,今天給大家說說生化濾材。相比於物理濾材,生化濾材在過濾系統中使用量更大,花費也更多,那麼我們該如何區分生化濾材的優劣呢?一般而言,好的濾材需要滿足三個特性:多孔、安全、價格經濟。
  • 為什麼說直接把濾材放到小魚缸裡並不是明智之舉,會有什麼弊端?
    有些魚友通過自己的不斷學習,知道了硝化細菌對於魚缸有毒物質的分解作用,也知道了濾材對於魚缸水質的重要性。那麼,問題就來了,我們是不是應該把一些濾材直接放到小魚缸裡呢,為什麼魚缸裡的濾材非要放到魚缸的過濾槽裡才會效果更好呢,原因在哪裡?
  • 魚缸中的過濾棉該怎麼使用才最好?原來過濾棉也有這麼多種材質!
    過濾棉可以有效地過濾掉魚缸水體中的可見雜質,同時可以更讓的讓生化濾材發揮作用。過濾棉也有很多種,材質多種多樣,同時又分物理過濾棉和生化過濾棉兩種。魚缸過濾棉的材質原來這麼多種!了解了,才知道怎麼更好的使用!
  • 直接更換魚缸所有濾棉,幾乎無生化濾材,為什麼水質半天內恢復?
    大量雜質倒流魚缸,感覺有點像給濾材反衝洗了一樣在這種情況下,我也只能求這條羅漢多福了,因為對於它的狀態和體質以及耐受力,我還是很有信心的。而且就是那麼一個破過濾,幾乎沒有生化濾材?其實問題很簡單:第一就是因為之前的魚缸水質很穩定這是首要原因,也就是說,即使濾棉已經溢流,但是魚缸的水質還算保持的不錯。
  • 直接更換魚缸所有濾棉,幾乎無生化濾材,為什麼水質半天內恢復?
    大幅度更換所有過濾棉,難道我一點不擔心水質變壞?就在昨天因為那個魂鬥羅,羅漢魚缸的泡沫過多,一直沒有得到特別有效的處理,只是有一定的改善。養魚老道事後發現,這個魚缸的過濾棉已經大幅度開始溢流了,而且底部沒有鋪設生化棉,並且三四層白棉,都不能繼續使用了,由於突然間發現了一塊多年前留下來的生化棉,所以決定立即進行更換。
  • 魚缸過濾棉的選擇,物理過濾棉的作用原來這麼重要!
    ,很多人都認為這個過濾棉越細越好,其實不然,細了會更容易隔絕雜質和垃圾,但是同時也更容易堵塞,那麼清洗的頻率就會加大,造成過大的護理負擔。魚缸過濾棉的選擇,物理過濾棉的作用原來這麼重要!在物理過濾部分,除了隔離過濾可見雜質之外,也會承擔一部分有機物分解工作,這個過程會由異養菌進行,因為物理過濾的空隙也並不是太大,也不能太大,但是如果小了,異養菌就會相對增多,畢竟空洞越細密,菌巢的空間就越大。
  • 不用天天洗棉的魚缸過濾形式,是否存在,怎麼不可以呢?
    正常來講,任何飼養密度適中的觀賞魚缸,都需要有物理過濾和生化過濾來相互配合,用以保證魚缸水質的清潔度,白棉是物理過濾的基礎,首先用以攔截各種雜質和有機物,而生化棉起到了一個再次承上啟下的作用。其他的生化濾材就起到了消除魚缸氨氮、亞硝酸鹽毒素等作用。
  • 魚缸水質非要靠物理和生化過濾嗎,其實一塊濾棉也能夠解決!
    假如說在濾棉的作用下,魚缸裡的雜質和有機物沒有了,異養菌也就不可能大規模的爆發,那麼魚缸的水質怎麼就會不清澈呢?一個是因為大家現在已經根本不會去在乎,物理過濾的有效問題,而是把重點全部放在了生化過濾上,我們比如說現在的乾濕分離,很多都是四面漏水的,或者說有一部分水流會繞開濾棉而直接進入到生化過濾。
  • 在養殖觀賞魚的過程中,生化過濾系統的作用是什麼?
    文|大李話魚點右上方【關注】查看300餘篇精彩文章,您的鼓勵是我努力的唯一動力在養殖觀賞魚的過程中,生化過濾系統的作用是什麼?觀賞魚養殖現在已走進了千家萬戶,如今,養殖技術也有了較好的發展。老魚友都清楚的知道養殖觀賞魚的關鍵,首先一個就是要有好的水質,其次才是其它的條件。獲得好水質的重要保障就是過濾系統有多強大。觀賞魚在魚缸中每天都會產生新陳代謝排洩物,這些廢物會被缸內的細菌分解。排洩物會被細菌分解成氨鹽和亞硝酸鹽,這兩種物質是有毒的,當達到了一定量,就能導致觀賞魚死亡。解決這個問題有兩種方法:1、經常換水;2、生化過濾。
  • 為什麼要把生化濾材放進魚缸內,有什麼用呢,最實用濾材有哪些?
    最近經常有新魚友來詢問,可不可以把生化濾材直接放入魚缸內,為什麼必須要把它們放進過濾槽裡,這和放在魚缸內會有什麼區別呢?我們在飼養觀賞魚的過程中,最便宜、最實用的生化濾材會有哪些?目前包括了金魚、蝴蝶鯉、羅漢魚、水虎魚等,都有飼養,基本上也沒有用到什麼生化濾材,一樣可以很好的處理魚缸的水質,並沒有任何的問題。
  • 清洗錦鯉魚池或魚缸的過濾系統濾材正確的方法
    然而濾材真的需要洗得那麼勤快嗎?清洗濾材的方式是否正確呢?剛養魚幾個月,濾材根本達不到髒的程度,否則就要考慮過濾設計的問題。養魚半年以上的過濾系統才會穩定,在一個過濾系統穩定的前提下,隨著有規律的養魚所積聚的垃圾,才需要定期去清洗。
  • 魚缸要達到很好的過濾淨水效果,使用這4種濾材就夠,其他不需要
    那麼這篇文章我們來盤點一下,水族觀賞魚市場上常見的各種濾材,以及這些常見魚缸濾材裡,不同的濾材到底有哪些作用。當然不會全部羅列出來,就是把最基礎的一些比較常見的,並且性價比比較高的和大家介紹。如果一個比較完整的魚缸過濾系統,基本上配備咱們介紹的這幾種濾材,也足夠了。
  • 無可比擬的【底部過濾】
    「功能強大」之前有介紹過,滴流過濾是高效率型的;而底濾的效率沒有滴流那麼高,為什麼能成為主流的過濾方式呢?其主要原因有以下兩點:第一,底部過濾具有較大的底濾槽,可以擺放更多的過濾濾材;第二,底部過濾更具有改造性,可以滿足多方面的過濾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