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文/養魚老道 原創
很多魚友問養魚老道,為什麼一個小小的上濾就可以搞定一個一米二的魚缸的水質,原因到底在哪裡?養魚老道在此呢僅憑個人理解,試著與大家探討一下。
其實一個魚缸裡在只有物理過濾的情況之下,魚缸的水質就應該完全的達到清澈,不知道這個理論大家相不相信?
所謂的物理過濾,可能只是一塊白棉,也可能會是幾層白棉加上生化棉而已,為什麼這麼說呢,但從水質的清澈度來講,只要是我們能夠把魚缸裡的雜質濾除,它就應該恢復清澈,這是個顯而易見的物理原理。
假如說在濾棉的作用下,魚缸裡的雜質和有機物沒有了,異養菌也就不可能大規模的爆發,那麼魚缸的水質怎麼就會不清澈呢?
這個時候硝化細菌我們是可以無視的,如果大家非要說添加了硝化細菌之後水質就會清澈,那只能證明我們購買的硝化細菌要麼是摻雜有淨水劑的成分,要麼就是有其他的可以分解魚便的菌類,否則水質怎麼可能清澈呢?
那麼各位魚友一定會說,難道說物理過濾就可以搞定魚缸水質,生化過濾根本沒用?
這個問題還真不一定,因為如果我們非得去說魚缸氨氮超標物理過濾就解決不了的話,那麼請問,如果魚缸裡沒有過多的有機物,氨氮又如何能夠超標呢?
可是為什麼魚缸裡加了生化過濾之後,水質就會逐漸好轉呢?
一個是因為大家現在已經根本不會去在乎,物理過濾的有效問題,而是把重點全部放在了生化過濾上,我們比如說現在的乾濕分離,很多都是四面漏水的,或者說有一部分水流會繞開濾棉而直接進入到生化過濾。
也就是說有很多的魚缸雜質其實都流到了生化過濾裡,我們美其名曰生化過濾,實際上它們早已承擔了很多的物理過濾職責。
為什麼有些魚友動不動就要去更換生化濾材,因為它們已經被雜物堵死了,但是大家的一致意見是硝化系統崩潰了,什麼叫做硝化系統崩潰,不就是魚缸裡的雜質多了麼,異養菌的繁殖速度過快了嗎?為什麼最終水質總是調理不清,還是物理過濾沒整好,雜質都存留在了生化濾材上,最終才會水質混濁。
但是我們不得不面對的另一個問題就是,如果物理過濾能夠完全的阻擋水流,徹底的起到高效的過濾作用,那麼濾棉就會時常發生溢流現象,我們就得及時清洗濾棉或者換水,這才是很多魚友都不願意去做的工作。
因此最終的結果就是,魚缸的水中總是留有一定的垃圾和雜質分給了生化過濾來承擔,所以在生化過濾中沒有雜物存留的活水流域,就會生成硝化細菌,通過它們來幫助我們分解魚缸中產生的氨氮,從而最終達到魚缸內環境的平衡,但是即使如此,我們也要通過換水來解決剩餘硝酸鹽的問題。
換而言之,本來是一塊濾棉能夠解決的事,最終由於我們的飼養密度過大、投餵魚食過多、物理過濾不合理,不及時換水和清洗濾棉,而變得異常複雜了。
我是養魚老道,更多觀賞魚問題敬請關注,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