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學理論方面的概念我不在行,舉一個實例來說說我理解的「草蛇灰線」吧。
第四十三回,鳳姐生日,寶玉出城,鄭重其事地祭祀一位平輩的朋友(含淚施了半禮,可見是平輩),卻始終沒有說明他祭祀的是誰。
回來到家來,寶玉匆匆趕去赴宴,看到「玉釧兒獨坐在廊簷下垂淚」。
以寶玉的溫柔體貼,看到女孩子哭泣,當然不會視而不見,少不了勸慰一番。但是寶玉的勸慰很奇怪。他不問玉釧兒為什麼哭,卻問「你猜我往那裡去了?」——你往哪裡去,玉釧兒為什麼要關心?你的去向,怎麼能夠勸阻玉釧兒的哭泣?
小時候讀到這裡,因為下面玉釧兒說「再一會子不來,都反了」,所以我誤會是因為寶玉不在,賈母或王夫人擔心,而遷怒下人,罵哭了玉釧兒。可是如果這樣,玉釧兒無辜被責,見到罪魁禍首寶玉,應該更加委屈才對。為什麼玉釧兒反而一見寶玉就「收淚」,還主動跟寶玉說話呢?看來玉釧兒的哭泣,與寶玉沒有關係,至少是沒有直接關係。
那麼,玉釧兒到底為何哭泣?
在下一回中,描寫了寶玉為平兒理妝,然後插了一句:「今日是金釧兒生日,故一日不樂」,我才恍然大悟:寶玉出城,是去私祭金釧兒,所以對茗煙也沒有說明;玉釧兒廊下垂淚,是在姐姐的生日思念夭折暴亡的姐姐;寶玉用「你猜我往那裡去了」,也是用私祭來向玉釧兒告白:我沒有忘了你姐姐。
而玉釧兒見了寶玉就收淚,是照應前文的「親嘗蓮葉羹」:經過那次的「虛心下氣」,玉釧兒已經諒解了寶玉,不再記恨於他了。